DSC00347.JPG 

 

      許多朋友都聽過畢卡索,對於他充滿超現實主義的畫作也不會陌生,但對於這位從小受到嚴格學院派紮實繪畫訓練,卻能不拘泥於傳統,甚至顛覆傳統,開創20世紀立體派畫風的大師一生,精彩多變的人生起伏與感情路,還有熬過了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煎熬,就可能不是那麼熟悉了。

 

 

      非常難得的是,歷史博物館非常難得地在今夏,成功地邀請了這位世紀大師畢卡索的作品來台, 這次來台展出的作品,皆來自巴黎的畢卡索美術館,62件作品涵蓋了包括油畫、雕塑與版畫,以及一組50件的生活檔案照片在內的珍貴史料,提供所友前來看展的觀眾,完整認識畢卡索一生不同時期,豐富多變的藝術創作歷程,與多采多姿的人生概貌。

 

 

        雖然在去之前,因為過往幾次的觀展經驗,包括2008年的「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以及2010年「燃燒的靈魂-梵谷特展」對於歷史博物館的展覽場地,跟參觀人群的品質,一直心有餘悸,因為跟去倫敦大英博物館、或是德國、挪威、丹麥、芬蘭等當國的美術館或博物館看展場地的寬闊舒適、語參觀觀眾高水準的愉快經驗相比,實在有很深的陰影,很擔心又再次碰到一些亂七八糟的家庭遊客,放縱小孩在裡面吵吵鬧鬧, 還有因為場地受限的關係,動線安排不良,而影響了觀展的品質,但大師畫作難得來台,雖然在國外也看過兩次,但還是決定冒險前往,所幸這次的經驗相較之前改善了很多。

 

 

        所以有興趣想一睹大師真跡的朋友,請把握暑假黃金時間,展期自即日起,到100年9月18日止,詳細資訊如下。一張們票除了可以觀賞「世紀大師---畢卡索特展」外,還可以看到其他兩項特展「台灣硘聲─林添福86陶藝展』與「獨白與對話-嚴雋泰伉儷油畫展  」與館內常駐展覽,而看展累了,館內也提供簡餐與咖啡服務,而這時間看完歷史博物館的展覽,千萬別錯過到緊鄰的台北植物園,現在正是滿園荷花盛開的絕佳觀賞季節,周末假期,跟親朋好友來個一日遊,絕對非常值得推薦。

 

DSC00183.JPG    

 

 

世紀大師—畢卡索  http://www.nmh.gov.tw/zh-tw/Home.aspx
......................................................................
日期: 2011/06/18~2011/09/18
......................................................................
展覽
地點:
一樓101展廳
一樓102展廳
一樓103展廳
二樓203展廳
......................................................................
開放
時間:
每週一、二9:00-18:00;每週三至週日9:00-21:00
......................................................................
票價: 全票280元(詳細票價資訊請見下方內容)
......................................................................
主辦
單位:
法國巴黎畢卡索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聯合報系

 

DSC00362.JPGDSC00356.JPG DSC00337.JPG DSC00341.JPGDSC00355.JPG  

 

       巴勃羅·畢卡索(1881-1973, 西班牙語: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或稱加索,全名巴勃羅‧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胡安‧尼波穆切諾‧瑪麗亞‧德‧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德拉聖蒂西馬‧特林尼達德·魯伊斯‧畢卡索(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y Picasso),西班牙畫家、雕塑家、版畫家與法國共產黨黨員。

 

  

      1881年10月25日,畢卡索生於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自治區的馬拉加市,是唐·裘斯·路伊茲·伊·布拉斯可(Don José Ruiz y Blasco)和瑪莉亞·畢卡索·伊·洛佩茲(María Picasso y López)的長子。

 

 

      他的作品風格多樣而善變。與布拉克共同開創立體派,將自然界的形體,解析成抽象與幾何性的基本結構,創新的概念,對於歐洲繪畫與雕塑創作,產生革命性的深遠影響,甚至啟發音樂與文學的新風潮。和喬治‧布拉克同為立體主義的創始者。畢卡索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世的作品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版畫、雕塑、拼貼、陶瓷與攝影等作品。畢卡索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

 

    

DSC00339.JPG

 
畢卡索出生時所在的房子,西班牙馬拉加

   

 

        畢卡索受洗後,被授以教名「巴布羅·迪戈·裘斯·法蘭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納波穆西諾·瑪莉亞·狄·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狄·拉·聖地西瑪·特里尼達·克里托」,一連串的教名,代表著對多位聖徒與親戚的敬意,另外按照西班牙人的命名習慣,加上分別代表父母親的「路伊茲」和「畢卡索」。 

1902 - 1903 男子肖像

 

        畢卡索的父親也是一位畫家,專攻自然素描鳥類等動物,一生擔任工藝學校的藝術教授,和當地美術館館長。畢卡索家學淵源,很小就展露了他對於繪畫的熱情與能力。根據畢卡索母親的說法,畢卡索第一個學會說的話是「皮茲、皮茲」,也就是西班牙語「鉛筆(lápiz)」的簡短發音。

 

  

        1888年,在他七歲時,畢卡索的父親開始教他人物素描和油畫。畢卡索父親是思想傳統的教授,他深信模仿大師的作品、素描石膏像與人體模特兒,是每個畫家必要的訓練。這樣的觀念,幫畢卡索奠定了厚實的傳統美學素養,也因此開啟了他後來創新的觀念。

 

  

       1891年,畢卡索因為父親的工作關係,舉家搬到了拉科魯尼亞省。他們在拉科魯尼亞待了將近四年。一次偶然,父親發現畢卡索對他未完成的鴿子素描塗色,在仔細觀察畢卡索的筆法後,畢卡索的父親,深深覺得他十三歲的兒子已經超越了他,並因此不再繪畫。

  

 

       1895年,畢卡索七歲的妹妹康琪塔死於白喉,這件事成了畢卡索一生中陰影,畢卡索一家並搬到了巴塞隆納。後來,父親說服學校讓畢卡索參加跳級考試,而畢卡索在一星期內,完成了一般學生需要一個月完成的考試,當時年僅十三歲的畢卡索,並獲得了評審委員會的高度肯定。父親在家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讓畢卡索獨自工作,並一天內多次檢查畢卡索的畫作,這使得父子經常爭吵。畢卡索的父親和叔父決定把畢卡索,送到西班牙一流的藝術學校,位於馬德里的聖費爾南多畫家藝術學院。

 

   

        1897年,十六歲的畢卡索第一次獨自一個人出發前往馬德里。然而,在註冊後,畢卡索卻因沒辦法接受正式規矩的學校教育,而停止上學。畢卡索轉而到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欣賞可敬的藝術家,像是迪亞哥‧委拉斯蓋茲、弗朗西斯科‧戈雅、弗朗西斯科‧蘇爾瓦蘭的作品。畢卡索特別崇拜埃爾,格雷考,他的特色,像是拉長的肢體、醒目的顏色、神秘的面容,都深深的影響著畢卡索的畫風。

 

 

        結束了在馬德里的進修後,1900年,畢卡索隻身前往歐洲藝術首府巴黎旅行。也就是史稱「藍色時期(1900 - 1904)」的創作開始。他在巴黎遇見了當地記者兼詩人馬克思·雅各。雅各幫助人生地不熟的畢卡索了解、學習當地的語言與文學作品,並成了畢卡索的第一位巴黎友人。那時正是巴黎最嚴寒的日子,畢卡索常需要燒掉自己的作品來取暖。

 

 

        1901年,畢卡索前往馬德里。在馬德里的頭五個月,畢卡索的朋友法蘭西斯科‧狄‧艾許埃茲·索勒為兩人在《青年藝術》雜誌找到了份工作,索勒負責撰寫文章,而畢卡索則負責刊物的插圖,大部分是恐怖的漫畫,以及憐憫窮人的作品。他們參與的第一份刊物,於1901年3月31日出版,同時,畢卡索開始在畫作簽下Picasso,取代原先的簽名Pablo Ruiz y Picasso。 

  

 

        二十世紀初,畢卡索來往巴塞隆納與巴黎之間工作。1904年,在一場暴風雨當中,畢卡索遇見了波希米亞的模特兒費爾南德‧奧利弗並相戀,畢卡索因而開創了玫瑰時期,又稱是粉紅色時期(1904年)。並創作有多幅以她為主的畫作。在獲得一些聲望與機會後,費爾南德卻因為兩人相愛容易相處難,而決定離開畢卡索。 

  

  

        再加上父親突然在這時間過世,也使得畢卡索非常沮喪,幸好認識了被他稱為伊娃‧谷維的瑪賽兒‧漢伯特。畢卡索在立體派時期創作了許多對伊娃表示愛意的作品。只是好景不常,1915年,伊娃不幸病逝,畢卡索因此十分傷心。1918年夏季,37歲的畢卡索,迎娶了謝爾蓋‧達基列夫劇團的芭蕾舞女演員(ballerina)歐嘉‧科克洛瓦。畢卡索在羅馬為劇團設計芭蕾舞劇Parade的服裝時,認識了歐嘉,婚後兩人到比亞里茨附近的別墅度蜜月,並育有一個兒子保羅。

 

 

       1936年7月,西班牙發生內亂,畢卡索畫了「佛朗哥之夢」來批評佛朗哥的行為。1937年佛朗哥軍閥,轟炸格爾尼卡,畢卡索畫了巨幅大作《格爾尼卡》,展示於巴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中。1949年他的作品《白鴿》被選為國際和平會議海報。

  

  

        巴羅伯·畢卡索,於1973年4月8日在法國慕景市過世。當時,他與妻子賈桂琳,正招待友人前來晚餐,畢卡索過世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為我乾杯吧,為我的健康乾杯,你知道我已經沒辦法再喝了。」,享年91歲, 一生經歷了第一、第二世界大戰,也影響了他在創作上的畫風演變。

  

  

       死後,畢卡索葬在法國南部的沃夫納格斯堡的庭園,賈桂琳並阻止畢卡索的兒女克勞德與帕洛瑪出席葬禮。1986年,賈桂琳以手槍自殺,享年六十歲。畢卡索跟前後三任妻子育有四位兒女:保羅(Paulo,1921年2月4日-1975年6月5日,54歲)本名保羅·約瑟夫·畢卡索(Paul Joseph Picasso)— 與歐嘉‧科克洛瓦 、瑪雅Maia,1935年9月5日-)本名瑪莉亞·狄·拉·康塞普西翁·畢卡索(Maria de la Concepcion Picasso)— 與瑪麗‧德雷莎‧華特 、克勞德Claude,1947年5月15日-)本名克勞德·皮爾·巴羅伯·畢卡索(Claude Pierre Pablo Picasso)— 與方斯華姿‧吉洛 與帕洛瑪(Paloma,1949年4月19日-)本名安妮·帕洛瑪·畢卡索(Anne Paloma Picasso)與方斯華姿‧吉洛  

 

DSC00349.JPGDSC00350.JPGDSC00351.JPGDSC00352.JPGDSC00126.JPG DSC00134.JPG   

 

 

<作品介紹>

 

       畢卡索的作品通常被分為數個時期。時期的名稱尚有爭議,大致是分成「藍色時期」(1901 - 1904)、「玫瑰時期」(1905-1907),又名「粉紅色時期」)與「立體派時期」(1908 -- 1919) 、超現實主義、重返古典主義等等多個不同時期。  畢卡索的藝術天分,除了其來有自的天賦外,還要歸功於家學淵源,他從小便接受父親嚴格的美學訓練,才得以有超越同儕的驚人進步,這點從他13歲早期的作品中就看出端倪。

 

  

        1893年間,畢卡索早期作品裡的稚氣逐漸消逝,1894年,畢卡索可以說是正式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1890年中期,畢卡索的畫作流露出濃濃的傳統現實主義畫風,《第一次聖餐》(The First Communion,1896年)便是此時的代表作,此幅畫顯示出年紀輕輕的畢卡索已經能處理高難度的細節。同一年,十四歲的畢卡索畫了《姑媽佩帕的肖像畫》(Portrait of Aunt Pepa),肖像畫裡的生動、精神讓胡安-埃多爾度·賽洛特(Juan-Eduardo Cirlot)曾讚嘆道,「毫無疑問的,整個西班牙藝術史裡最棒的畫作之一」。

 

 

        1897年,畢卡索的現實主義畫風受到了象徵主義影響,在一系列的風景畫作品中,配上毫不自然的紫、綠色調,便是畢卡索的現實主義時期(1899年-1900年)的特色。此時期畢卡索的作品受到羅塞蒂、史丹林(Steinlen)、土魯斯-羅特列克與愛德華·蒙克等人的影響,融合了他欽佩的畫家埃爾·格雷考的特色,而產生了畢卡索獨特的現代畫風。

 

 

<早期學院派時期 1900年以前的創作 >  這時期的畢卡索畫風,師承父親傳統嚴格的學院派訓練,以寫實的技法,中實呈現畫中人物。

  DSC00346.JPG

1895  赤足的少女,以準確的寫實筆法,完成畫中人物明暗對比的空間感。

 

 

 <藍色時期 1901 - 1904>

這時期的畢卡索,受到戀人離棄好友自殺、父親過世與經濟因素等影響,畫風帶有濃濃的藍色憂鬱感。 

 

畢卡索受到在西班牙孤單的旅行,與他的朋友卡洛斯,卡薩吉馬斯的自殺影響,使得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期間的畫作,常顯現出陰鬱的感覺。此時期的畫作,以藍與藍綠的色調為主,極少使用溫暖的顏色。藍色時期開始的確切時間,據推測可能是在西班牙1901年的春季,也有可能是1901年下半在巴黎的日子。

 

1902 - 1903 男子肖像  以藍色為畫面的基調,透過深淺的顏色落差,與線條粗細的勾勒來畫出主體人物的形體,是這時期作品的畫風特色。 

DSC00357.JPG  

 

        在這段時間,畢卡索創作了許多描繪著骨瘦如柴的母親與孩子的作品,用色陰暗,並有時以娼妓與乞丐作為主題。在卡薩吉馬斯死後,1901年秋季,畢卡索畫了幾幅他的畫像,並於1903年完成了生平最憂鬱的作品《生命》(La Vie),現收藏於克里夫蘭美術館。憂鬱的情緒並蔓延到了知名的蝕刻作品《儉樸的一餐》(The Frugal Repast,1904年)上。該作品描繪著一對看不見的男人,與看得見的女人,兩人皆身形消瘦,坐在一張老舊桌子前。畢卡索的藍色時期,常使用「失明」這個題材,像是《盲人的晚餐》(The Blindman's Meal,1903年,收藏於大都會博物館)、《賽樂絲汀娜》(Celestina,1903年)等都是藍色時期的代表。 

 

 

玫瑰時期 1905 -1907>

 

        1904年,畢卡索在巴黎遇見了一位為雕塑家及藝術家工作的模特兒費爾南德.‧奧利弗(Fernande Olivier),與其墜入愛河,而開啟了玫瑰時期(又名粉紅色時期,1904年-1906年 或另一說是1905 - 1907)。畢卡索受到與費爾南德之間的甜蜜關係影響,而大量使用鮮明、樂觀的橘、粉紅色系,題材多描繪著馬戲團的人們、雜技表演者與丑角,這並成了畢卡索的個人特色之一。而1904年被視為是藍色時期與玫瑰時期之間的過渡期。

 

1907 年  女子胸像「 亞維儂姑娘 習作」

 DSC00345.JPG 

 

<立體主義時期>

       1906年後,受到非洲原始雕刻面具與塞尚作品的影響,畢卡索與好友喬治、布拉克共同開創了「立體主義」畫派,以歸納或重組成立體或立體元素,來呈現單純的構圖主體。

 

 

      1908年男子頭像,立體錐狀的直挺鼻子,明暗對比強烈的顴骨,不對稱的左右臉頰,在看似失衡的比例上,卻形成了一種奇異的穩定感。

DSC00358.JPG  

 

1914 有鬍子的男人,人形的部分,用大量方形印花布形成,在加上簡單的線條與色塊,來呈現主體人物的五官與毛髮,是非常具有開創性的風格。

 DSC00359.JPG   

 

 

<回歸古典時期>在畢卡索發展立體主義畫風的同時,也曾重新審是古典主義的藝術精神,企圖透過作品,將立體主義與古典主義之間,作出另一種全新的融合。

  

1921年 女子頭像 ,豐厚立體的臉頰,粗壯的頸部與分明的五官,既有著立體派初期雕塑般的風格,而透過了明暗的對比,在人物的形體上,透過繪畫的筆觸,更細膩地呈現了古典主義畫風中,人物精緻呈現的分量,有一種回歸古希臘羅馬時期雕像人似的古典風采。

 DSC00344.JPG   

  

<超現實主義時期> 從1920年代開始,畢卡索的畫風受到超現實主義的影響,人物都會有一種特殊的變形,形成了另一種全新的畫風。

 

1931年 雕刻家 跳脫了平面,走向了立體,透過了將畫中人物身軀的拉長、扭曲等變形,呈現了一種3D 栩栩如生的人物視覺驚喜。

DSC00360.JPG   

 
畢卡索名作《格爾尼卡》,1937年,收藏於馬德里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  

 

 

晚期  1953 - 1973>

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主要居住在巴黎,巴黎收復後加入法國共產黨。

1973年4月8日在法國穆甘逝世。

2004年5月,畢卡索早期作品《拿著煙斗的男孩》(Garçon à la pipe)以1.04億美元的價格結標,刷新了1990年文生·梵谷一幅畫作825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

 

1953 年玩卡車的小孩

 DSC00361.JPG  

 

1970 年 坐著的女孩,這是在畢卡索高齡89歲時,也就是他逝世前三年的創作,此時的作品,又回到了充滿童真逸趣隨心所欲不受限任何學派的大師風範。他在接受訪談時,曾經說過在小小年紀時,他就藉由臨摹畫出了許多大師的作品,但窮其一生,卻在學習如何再像小孩般一樣的創作,而從他最後幾年的作品中,我們也看到了大師,再一次用畫作證明了他不世出的非凡天賦。

 DSC00342.JPG  

 

最後在文章結尾,我想利用他在79歲時,所說過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告一段落,而新的起點,就看你是否願意親自前往歷史博物館,開起你與畢卡索大師的世紀奇緣。

DSC00340.JPG  

 

(註) 本文所引用關於畢卡索生平的簡介,參考自歷史博物館的導覽手冊資訊,與維基百科關於畢卡索的介紹,圖片則是在歷史博物館副外的廣告看板拍攝而成,版權皆歸屬於相關單位,無任何商業利益考量,純為推展讓更多朋友,能有機會親炙世紀大師畢卡索的創作。未經同意,請勿任意引用轉載與下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