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jpg

 

如果你只剩下幾個月的壽命,在死亡來臨前的一刻, 

 

你「最想」留下的是甚麼? 你「能」留下的是甚麼

 

「人之將死,善莫大焉」是華人文化的傳統觀, 

 

那麼活在西班牙文化社會的人們,又是如何看待死亡的來臨?

 

  

 

一個活在社會邊緣的單親父親,一段陰鬱疏離的人生, 

 

在告別人世的一刻到來時,全心努力地與死神掙扎, 

 

企圖在生命燃燒殆盡前,綻放黯闇人生的最後光亮, 

 

就是這部電影「最後的美麗」的故事面貌。

 

 

 

入圍了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與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墨西哥電影「最後的美麗」(Biutiful) ,一部觸及生死、靈媒、非法移民、非法勞工人力仲介、種族性別歧視、吸毒、酗酒、色情與亂倫等多項社會陰暗面議題的影片。 導演藉由片中一名具有靈媒體質的單親父親,一位仰賴供毒與非法移民勞力仲介,獲取暴利為生的社會邊緣人,在發現自己罹患癌症,即將不久於人世的真相後,如何在黯闇人生的最後時刻,綻放人性最後的光輝。 

 

 

「最後的美麗」的中文電影預告 

 男主角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在片中飾演那位一生在社會底層打滾,生活困頓感情失敗的單親父親,在離開人世之前,穿梭在親情、愛情、黑白兩道與生死病痛的男人,有著非常吃重的戲分,也將身為人父人夫,在面臨無可抗拒的死神招喚時,內心那份無奈苦楚的堅強,詮釋地淋漓盡致,演技光芒四射,如果不是因為本片導演想說的東西太多,在劇情上的發展支線太多,分散了也削弱了觀影的焦點,不然以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在片中的精湛演出,其實絲毫不讓今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得主,「王者之聲:宣戰時刻」的柯林‧佛斯( Colin Firth)專美於前,才能在2010的坎城影展與 2011西班牙最高電影獎哥雅獎,勇奪最佳男主角的影帝桂冠,以一般人對歐美電影內涵的普遍印象來看,相較於美國奧斯卡的否定,能贏得法國坎城電影大獎的肯定,成就顯然更見榮耀。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電影院裡親身感受他的實力。  

    

 也許,在最佳男主角的競賽中,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失去了奪冠最後的美麗,而電影本身也在最佳外語片的競賽中,輸給了格局更大的丹麥片「更好的世界 Hævnen,In a Better World,」,但是純就電影議題,跟現代人們生活的緊密連結度來看,「最後的美麗」的成績,顯然是遠勝於「王者之尊」,不管是在探討議題的廣度還是深度上。

   

 「最後的美麗」的中文電影預告

    

B8.jpgB5.jpgB4.jpgB3.jpg  

電影「最後的美麗」劇情描寫由哈維爾‧巴登飾演的男主角鄔柏,遊走在黑白兩道之間,靠著對特定刑警的賄賂,換取他從事非法外勞的巨大獲利。

 

劇中主要是來自中國與非洲塞內加爾,偷渡到西班牙巴塞隆納的非法移民,因為是黑戶沒有身分,這些為了尋求更美好的人生而偷渡的非法移民,卻在異鄉為了生存,飽受來自同胞跟當地人的剝削。

 

電影裡面探討著非法移民、勞力剝削,種族歧視、貪污賄賂等議題,都讓人看得怵目驚心,即使是像男主角,有著合法身分的居民,因為身為社會底層的邊緣人,一方面靠著金錢賄賂,滿足不肖警察利用職權貪污的心理,以換取販毒與販賣人口的暴利。

 

另一方面,也利用非法移民不懂當地語言,沒有合法身分的弱勢,上演進行著弱勢族群,欺壓比自己更弱勢的族群的剝削戲碼,然而不同種族的民族性與文化差異,非法移民之間的團結與否,也都造就了之後截然不同的結果。  

  

以非洲偷渡客而言,在電影裡從事著幫男主角販毒的行業,一群人十分團結,為了更快獲取應有的利益,不聽男主角的警告,茂然冒進在大白天人潮洶湧的大街上,大剌剌地進行風險極高的販毒,一直到一次由警察發動的大規模掃蕩行動中,全部的非洲移民被捕入獄。

 

面對著被遣返非洲的命運,而從其中一對來自塞內加爾的年輕偷渡客夫妻,在臨別時的互動對話中,讓人看到了人性面對艱難困境分離時的堅忍與愛。

  

一家三口雖然面對著貧窮夫妻百事哀的現實窘境,而因非法販毒被捕準備遣返的先生,以充滿希望的口吻,要求太太和襁褓中的小孩,一定要想辦法留在墨西哥,未來才會有希望。但年輕的太太卻以一家的團聚為重,一心想跟著先生回去先生口中鳥不生蛋,毫無工作機會的家鄉。

 

後來在男主角的協助下,順利地在巴塞隆納留了下來,也跟後來逐漸病重的男主角,有著令人感覺溫馨的互動,只是人性的自私,卻又讓最後的關鍵時刻,有了意想不到的轉折,一個貪字跟自私的人性,讓兩人之間,有了讓人唏噓的結局。

 

相對於非洲難民的一致團結對外,華人一盤散沙的民族性,也造就了從一開始就讓人不忍卒視的悲劇,一群中國偷渡客,懷抱著一個不知道何時才能實踐的夢想,就這樣千里迢迢地,來到了異鄉西班牙巴塞隆納,人身自由卻在抵達的頭一天,便受到了同為中國人,只是早些來到的華人同胞所限制。

 

不分男女老少,被迫居住在一個汙穢不堪不見天日的,大雜燴似的擁擠密閉環境中,以軍事化的方式管控著,從工廠裡從事製作廉價劣級仿冒品的工人,再到被迫至建築工地,從事高風險挑磚鏟土的勞役,從早到晚進行著日復一日,不知何時才能見到陽光的日子,失去了基本的人性尊嚴。  

  

而令人感到可悲的是,真正奴役苛刻他們是流著同樣血液有著同樣膚色的同胞,而不是當地人,也因此在片中的男主角,或許是因為不久於人世,或許是因為同樣為人父母的同理心,同情著遠渡重洋的年輕媽媽與小孩,不忍她們受凍。

 

所以在嚴寒的季節裡,還特別自掏腰包賣了幾台暖氣機,希望能讓那些非法勞工中的身心,能有一絲的溫暖,只是這樣一時的善心,卻引發了後來更大的不幸,而身為雇主的華人,為求在異鄉自保,所選擇的方式,更是讓人難以置信。

 

但是電影裡,刻意將剝削非法勞工的兩位華人雇主的好壞,跟雙性戀與同性戀性取向,做了無謂的聯結,也讓人看得莫名所以。

 

不知導演究竟是甚麼樣的心態。因為整部電影裡,導演用心地呈現出社會不同領域的陰暗面,也致力於傳達「即使在陰暗的角落裡,人性也有著光輝一面」的訊息,這些都值得肯定。

 

但另一方面,卻又在片中,刻意地將性別歧視的符號,與劇中負面角色作了連結,像是男主角前妻跟男主角胞兄的亂倫性愛時,除了讓電影中的女配角,極盡能事地袒胸露臀,玩弄讓人不舒服的視覺誘惑外,又有意無意地,將一切的婚姻出軌,都歸罪在酗酒無法自控的女配角身上。

 

而對於男主角胞兄種種荒誕的言行,只安排了短到不能再短的兄弟拉扯畫面,以男主角獲知實情時,對胞兄的憤怒一揮,便輕易帶過,讓人看得有些莫名所以。 

B6.jpg B10.jpg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故事中的同性戀男子,他的所作所為,彷彿成了破壞已婚男子美好幸福家庭與事業的元兇,而所有的惡毒行徑,都設定與同性戀的角色連結,卻對於已婚男子,本身的不忠實與懦弱無擔當的言行毫無反省批判。將性別議題與隱藏在社會底層,不容掀開的暗湧相連,只有在片中,當一切的發展一發不可收拾,當壓力鍋裡的衝突,引爆到最高點時,藉由已婚男手刃同性戀情人的一幕,為一切的紊亂,畫下了風暴繼續擴散的止血點,彷彿這樣就有了最完善的交代。

 

 但這樣看似反映現實,不做任何批判的處理方式,其實是對於主流社會價值觀,極其鄉愿的鴕鳥心態,這就像「犀利人妻」中出軌的愛,大家把焦點放在女人安真姐妹的鬩牆戰爭,而非那個始作俑者的花心老公溫瑞凡的身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性別歧視。而最後來救助解放安真苦難的,還是那所謂「完美男人藍先生」,但這樣刻板人物角色個性媚俗的設定,究竟是單純地為了戲劇衝突高潮反映現實,還是為了維護與縱容主流價值觀的狂妄揮灑,值得觀影的人們去思考。 

 

因為這部電影,主要觸及的議題之一,就是關於在一個社會中,強弱勢之間的相互傾軋對抗,還有同為弱勢族群的層層剝削欺壓,讓人看見了為求生存的前提下,人性的善惡分野,有那些貪婪永遠餵不飽的警察,也有那些遊移在正義與仇恨苦痛之間邊緣人,跟一些因著自私的天性,為了追求自身的幸福,而恩將仇報的人們,還有一些即使飽受折磨,到死都還是充滿愛與溫暖的天使人們。    

B1.jpgB2.jpg   

當然片中給人沉重的人世悲歡之餘,唯一令人感到生命的歡愉與希望的,就是男主角與前妻,為了兩個小孩重新試著相處,一家和樂計畫著出遊的一些對話,不同於美式商業電影裡過度誇張的童星演技,在這部電影中兩位童星的表現,真的讓人十分不捨,也因為他們身上流露出,在一個破碎家庭成長小孩的早熟與貼心,才讓一位看似兇狠的單親父親,跟一位整天沉溺在酒精的母親,在面對小孩時,難得平靜又正面的互動。

 

雖然很快地,大人世界的陰霾,不管是因為酒精再度失控,對小孩家暴的母親,還是無力抗拒病魔與死神招喚的父親,又再次因為對於自己人生的無能為力,而將怒火燒向小孩,用言語與肢體暴力發洩在小孩身上,但自始至終,兩個小孩真的就像是上帝派來的天使一般,以最天真無邪的笑容與言行,溫暖了兩位活在社會邊緣的雙親。

 

 電影片名「Biutiful」是西班牙文,相當於英文的Beautiful , 可以是單純的字面解釋「美麗」,像電影中源自於父女之間做功課時的親子對話,也可以衍伸成為人之將死,最後散發出美麗的人性光輝,片中單親父親在接受了罹患癌症,是上天對於自己過往所言所行的懲罰後,努力地在困窘的家庭環境中,努力地付出為人夫為人父的愛心,珍惜每一刻和家人共聚的時光。也可以說是片中每一位命運相互交錯糾葛的人們,即使為求生存不惜傷人,還是因為某些受難者的無私回報,像是劇中的華人小孩看護,或是像小孩對父母與陌生人的貼心關懷,都是一種更廣義的「美麗」。

 

 也因此啟發了不久於人世的單親父親,開始嚴肅地思考人生最後階段來臨前,該如何留下甚麼? 放下了對於死亡的恐懼,在同樣具有靈媒超能力長者的開導下,一步一步走向生命旅途的終點,電影一開始跟結尾一段相互呼應循環的對話安排,讓人感受到當一個人,明白了人生一切的起落與無常之後,放下了曾經的悲憤,用愛跨越了生死的冥河,在黯闇人生的句點畫下時,為自己心愛的人們,也為自己的生命點燃一盞永不磨滅的愛之燈,非常值得推薦一看的電影。

 

<電影男主角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介紹>

有關男主角介紹文字,參考引用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3%88%E7%B6%AD%E7%88%BE%C2%B7%E5%B7%B4%E7%99%BB

    

B9.jpg

哈維爾‧巴登 (Javier Bardem,1969年3月1日生,現年42歲)是一名西班牙電影演員,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各雅電影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影視演員協會獎等獎項肯定。以2000年電影《在夜幕降臨時》的演出獲得好評,而打開知名度,並且成為歷史上首位西班牙演員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2007年再度以《險路勿近 No country for old man 》一片中的奇哥角色,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影視演員協會獎最佳男配角獎項肯定。去年2010年看過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Eat, Pray & Love 」的朋友,對於片中,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在與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 兩人起伏的愛情歷程應該印象深刻。

  

 2007年「險路勿近 No country for old man 」電影預告

 

 2008年「情遇巴塞隆納」 ,2008 坎城影展正式參展觀摩影片。由「愛情決勝點」導演 伍迪‧艾倫執導, 哈維爾‧巴登與「美人心機」史嘉蕾喬‧韓森和「玩美女人」性感天后 潘妮洛‧普克魯茲主演。 

 

 

  

2010年「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Eat, Pray, Love」中文電影預告

 

 

  

個人歷年獲獎紀錄

《險路勿近》 榮獲2008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獎/影視演員協會獎最佳男配角獎/廣播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獎

《失業日光浴》 榮獲2002年各雅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

《點燃生命之海》 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獎 歐洲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 各雅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

《在夜幕降臨時》 獨立精神獎最佳男主角獎 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獎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介紹>

 

 

         有關導演的生平與作品介紹文字,參考引用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88%A9%E5%AE%89%E5%8D%93%C2%B7%E5%B4%97%E6%9C%AD%E9%9B%B7%C2%B7%E4%BC%8A%E7%B4%8D%E5%88%A9%E5%9C%96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西班牙語: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西文發音:[aleˈxandɾo ɣonˈsales iˈɲaritu],1963年8月15日生,現年47歲),墨西哥電影導演,生於墨西哥墨西哥市,「阿利安卓」是他的名字,「崗札雷」是父親的家族姓,「伊納利圖」是母親的家族姓。

 

  

         阿利安卓21歲時從事廣播業,主持搖滾樂節目備受歡迎。1990年進入墨西哥最大電視網「Televisa」擔任藝術指導,藉此執導了一些廣告影片。1991年成立「Zeta Films」製片公司,專門製作電視節目。後來阿利安卓開始和吉勒莫·亞瑞格合作編寫劇本,據說花了兩年的時間寫出36個版本才為《愛情像母狗》定稿。製片預算精簡,只有350萬美元,本片首先在2000年的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週」單元獲評審團大獎,隔年再入圍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由於此片頗獲好評,阿利安卓遂被邀往美國執導電影。 2000年之作品《愛情像母狗》入圍2001年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2000年:《愛情像母狗》(Amores perros)

 

  

2003年之作品《靈魂的重量》(21 Grams)入圍2003年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男主角西恩‧潘獲最佳男演員獎。

  

2003年:《靈魂的重量》(21 Grams)

 

  

2006年作品《火線交錯》獲2006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2007年美國金球獎戲劇類最佳影片。迄今,阿利安卓的劇情長片都是由吉勒莫‧亞瑞格編寫劇本。

 2006年:《火線交錯》(Babel)

 

 

<導演的話>

 

        導演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 árritu)表示在完成《火線交錯》這部以多種語言拍攝、在多個不同國家取景,及由多個不同國籍的演員參與演出的電影之後,開始籌備《最後的美麗》,而他只想拍一齣背景,只有一個城市,而且用自己母語的故事,導演自己說:「假如將我的電影比喻為音樂作品,《火線交錯》是一齣歌劇,而《最後的美麗》則像是一首安魂曲。」

  

「最後的美麗」的英文電影預告

 

 

最後的美麗  (Biutiful)

上映日期:2011-04-15

類  型:劇情

片  長:2時28分

導  演:亞歷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演  員:《險路勿近》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切:39歲的告別信》愛德華‧費爾南德茲(Eduard Fernández)

發行公司:山水影業

官方網站: http://serenity.pixnet.net/blog  與 http://www.facebook.com/serenityMovieFB

 

(註)

1. 電影相關影片引用自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 頻道,中文影片版權歸屬山水影業公司與上傳者所有,請勿任意引用。

2. 電影海報與劇照引用自Yahoo! 奇摩電影劇照介紹(http://tw.movie.yahoo.com/photoplayer.html?id=3760&type=movie&play=31188) ,中文影片版權歸屬山水影業公司與Yahoo! 奇摩電影頻道,請勿任意引用。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