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jpg  

 

         一部「充滿算計」的「良心之作」? 你沒看錯,看似負面與正面矛盾的形容詞,正是我看完台北電影節電影「寶島漫波」的感觸。

 

 

        或許是因為「海角七號」、「艋舺」與「父後七日」的口碑票房大賣,讓許多面臨「一部不成,可能就沒有下一部」的台灣新銳導演,在拍攝電影時,都陷入了一種討好媒體報導與淺薄觀眾的迷思,在中山堂看完由廣告導演起家,曾經以「兩隻魚,游啊游上岸」,在2005年勇奪金鐘獎的導演王啟在,所執導的「寶島漫波」,也是去年高雄電影節的閉幕電影後,心情感受毋寧是五味雜陳的。

 

 

       明明是一部言之有物,發人深省的良心之作,一部反映台灣中年勞工失業、家庭親情、詐騙集團與綁票案件等等社會現況的悲劇,卻為了媒體話題性,與票房生存考量,硬生生地包裝成一部,所謂「笑中帶淚」的喜劇,從片名、主題曲、演員選角,到電影中的種種刻意營造的搞笑情節,處處都充滿了商業算計的斧鑿痕跡。

 

 

     在台灣困窘的國片市場,在這幾年因為新銳導演多樣化的作品風格,好不容易起死回生,取得活水的同時,另一股以無良媒體為主的低俗報導惡勢力,卻又將百花齊放的電影類型,逐漸逼近了以搞笑包裝為主流的死胡同,長此以往,當台灣的商業電影,隨著世代觀眾口味的遷變,走向了視覺一定要有「肌肉男跟大胸女」的加持,無論再嚴肅的命題,都必須充滿笑聲,才能賣得好價錢的時候,就是台灣電影另一場大滅絕的開始。

 

 

       為了爭得下一次拍片的機會,幾乎每一位新銳導演,在面臨資金來源困窘的情形下,都要面對藝術創作良心,與現實票房考量的拉鋸,而可悲的是,在未成名之前,絕大部分的導演,都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在作品裡放入了一堆無聊當有趣的笑點,真的讓人同情,也感到憤怒而悲哀,一部電影的靈魂,因此模糊失焦了。

 

 

        這也可以從電影「海角七號」出乎意料的成功,創造了國片有史以來,最亮麗的票房賣座紀錄後,導演魏德聖,就迫不及待地在第二部作品中,想拍出一部屬於他的良心之作可以感受得到。儘管從預告片看來,這部充滿壯闊波瀾的史詩電影作品「賽德克巴萊」,可能不見得會迎合廣大主流觀眾的動作,卻會是他導演生涯中,真正名留青史的個人代表作,就可以看出每一位導演心中真,正想拍的,跟市場主流觀眾口味的距離與落差。 

 

 

        其實以之前成功賣座的三部電影來看,「海角七號」、「艋舺」與「父後七日」,除了「父後七日」真正做到了出人意表,從小說到電影,以喜劇手法詮釋台灣傳統忌諱的死亡大事,以法式浪漫香頌與台灣葬禮西索米樂隊的東西巧妙對比結合,發揮了黑色幽默,營造了一種國片中前所未見的奇想氛圍,讓人驚艷之外,「海角七號」與「艋舺」都是以傳統浪漫唯美的手法拍攝,將親情、愛情與友情為主軸,融合了跨越時空阻隔 、黑道俠義與社會底層人們生活等議題,並沒有太突出的創新概念,而是典型經過精算後的商業手法。而「寶島漫波」,也是如此。

 

 

        如果說妥協,是所有未成名,或是尚未站穩舞台的台灣新銳導演的宿命,那麼電影本身的高低與受歡迎與否,除了迎合媚俗的觀影大眾與媒體口味之外,剩下的還是回到電影本身,考驗著每一位導演在影片中,融合諸多矛盾元素後的掌控功力。

 

 

         就像一位廚師,將客人所有愛吃的材料都炒了進去之後,有的導演端出來的,是出人意表的美味佳餚,有的導演端出來的,卻只是一盤色彩鮮豔的大雜燴,乍看像是甚麼材料都有,但是比例不對,所呈現整體成績自然就有高下之分。而對於我個人而言,「寶島漫波」有點讓人看得精神分裂,一會兒笑一會兒哭,但在哭笑之間,笑得太用力,讓原本讓人可以用心感受的悲傷,卻都哭不出來。

 

 

F1.jpgF5.jpgF3.jpgF6.jpgF11.jpgF8.jpgF10.jpg    

                  

「寶島漫波」預告片

 

 

     電影故事很簡單,但劇本邏輯串連充滿巧思,故事從台灣的經濟頹敗引起的失業潮開始,兩個失業的中年人,其中一位藍領工人阿忠,因為家有病妻急需金錢,支付龐大醫療費用,於是心一橫,找了一老一少兩位助手,組成了盜匪集團,綁架了一個小孩喬治,透過電話向小孩的母親(黃婕菲飾演)勒索300萬,一開始卻被誤認為詐騙集團,而被掛了電話。

 

 

      而另一位白領失業中年阿光(屈中恆飾演),一開始在嬌妻(姚采穎飾演),也是被綁票小孩母親好友的陪伴下,夫妻倆賣起鹽酥雞,卻沒想到因為是路邊攤,所以一再遭受警察罰款,兩人頓覺眼前一片陰霾。

 

 

     有一天,碰上了兒時玩伴Toro (陳以文飾演),力邀他加入公司一起賺錢,正以為天無絕人之路時,卻發現原來好友Toro 竟然是詐騙集團的首腦,但為了生存還是勉強加入,而且因為詐騙集團在一次call out 中,意外跟被綁票的母親搭上了線,於是一場融合了詐騙集團與綁票集團,和受害家屬與警察之間的追逐戰。

 

 

      在陰錯陽差中有了許多波瀾,還扯進了一位看似以拾荒為生,卻身擁鉅款的老人(小戽斗飾演),因為這老人在無意間,拾獲了受害者母親原本要給詐騙集團的30 萬元贖金。而關於人性善惡、幾個不同家庭兩代親情,還有友情之間的悲歌,也就在一幕幕看似好笑的橋段中一一上演。

   
 

F13.jpgF7.jpgF2.jpgF4.jpgF3.jpgF9.jpg  

 

「寶島漫波」導演王啟在與演員姚采穎專訪

 

 

       電影裡刻畫了台灣民眾,這些年飽受五花八門光怪陸離的詐騙花招,從生疏惶恐到置之不理的人性反映,也看到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詐騙集團,跟傳統綁匪集團之間,如何運用高科技,在詐騙伎倆的高低落差,但在差異之外,又有著做盡壞事的彌補心態,不管是盜亦有道的退回部分騙款,還是上山參禪的消除罪孽,都讓人看到了台灣社會,不同階層小人物的生活困境與感人故事。

 

 




     電影末段為環境所迫的綁匪阿忠,再確定無法逃脫警方的追捕,面對愛妻的離世,無力撫養女兒,而決定自殺之前所說出的一句話:「下輩子作豬、作狗,攏不通作窮人!」,其實道盡了「貧窮夫妻百事哀」底層家庭的生存悲歌,而最後片尾的結局安排,更是十分具有爭議性,值得所有前往觀影的朋友深思。 

 

 

        整部電影的演員演技展現,只能說薑是老的辣,主要挑大樑的是屈中恆與陳以文兩位男角,配角中包括黃婕菲,小戽斗與幾位叫不出名字的硬底子演員(飾演搶匪阿忠跟其同夥),至於名義上的女主角姚采穎,雖然是影劇科班出身,顯然經驗有限,但在片中努力改變形象突破自我的用心,值得肯定。

 

 

         資深演員屈中恆(飾演白領階級失業勞工阿光),即使闊別影壇十一年(上部作品是2000年與宮澤理惠、戴立忍合演的『運轉手之戀」),演技一樣光芒四射,悲喜之間收放自如,拿捏得宜縱橫全場。

 

 

         唯一能跟他飆演技的,就是另一位主角,飾演詐騙集團首腦Toro 的知名導演陳以文,1989以「西部來的人」演員出道,1991年擔任「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助導及後期製作助理出道,2000年執導『運轉手之戀」,獲得第37屆金馬獎評審團大獎、台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及最佳導演獎,還入圍德國柏林影展青年論壇單元、法國杜維爾影展最佳導演獎。2006年推出第三部作品《神遊情人》,在「寶島漫波」本片中,身兼電影監製與演員,如果電影會大賣,他絕對是居功甚偉。

 

 

         只是這樣一部其實充滿人文與社會關懷主題的電影,卻因為片中刻意營造放入的搞笑片段,讓人在看電影的時候,覺得一再受到干擾,但從映後座談會上,所謂的名模姚采穎,跟片中飾演詐騙集團中以色騙財的新進女演員金小曼,兩人都換上了露胸露腿極盡性感之能事的穿著,只為了迎合潮流,搏得上媒體的版面,滿足那些無良媒體,跟無腦觀眾對大胸女的迷思,除了模糊了姚采穎在電影的辛苦拋開名模身段與光暈,突破自我的演出用心外,也再一次掩蓋了製片陳以文跟導演王啟在,其實真正想透過這部電影,所傳達嚴肅的台灣社會議題與關懷。

 

 

       更讓人吐血的,是當天在時間有限的前提下,主持人特別開放給觀眾最後一個問題,幸運得到發問機會的觀眾,開口第一句話,卻是將電影跟導演的用心完全晾在一旁,說他完全是為了名模才來看的電影,上演了一齣「癡漢色慾名模」的傾慕戲碼,宅男的癡樣、導演的失望,與名模的尷尬,全寫在臉上,讓人啼笑皆非。

 

 

        如果他代表著,是國片某一層面的觀眾群,那對於導演啟用了兩大花瓶,跟片中一堆讓人難以下嚥的搞笑片段,我也只能擲筆一嘆,學學片中 Toro 跟阿光說的話:「甚麼都是屁,只有錢最實在。」作為本文的結尾,當然還是要誠心祝福『寶島漫波」7月22日上片後能大賣,反正這年頭,台灣電影甚麼觀眾都少,就是不少光看「大胸女跟肌肉男」就能滿足,完全不在乎電影劇情的癡漢宅女 ! XD  

 

DSC09428.JPGDSC09429.JPGDSC09421.JPGDSC09424.JPGDSC09430.JPGDSC09440.JPGDSC09441.JPG  DSC09446.JPGDSC09447.JPGDSC09445.JPG

       

寶島漫波    Formosa Mambo

 
   
 

導  演:王啟在

演  員:屈中恆、陳以文、姚采穎、黃婕菲與金小曼

類  型:喜劇/劇情

發行公司:海鵬影業

上映日期:2011/7/22 晚場起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