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4.jpgW1.jpg

 

      「收集眼淚的男人 The White Meadows」是我在這次 的伊朗電影節看到的第一部作品,由1972 年出生的伊朗名導穆罕默德‧拉素羅夫 (Mohammad Rasoulof)所拍攝的第三部作品,整部電影畫面充滿禪意美學,但讓人驚豔的美景畫面,與殘酷故事真相之間相互對比,讓電影呈現了一種悲淒的寓言。觀眾在欣賞令人驚嘆的島嶼風景之餘,會有更多的人生思索。

 

W8.jpg  

 

        電影從一位名為拉瑪特(Rahmat , 由 Hassan Pourshirazi 飾演) 的男人,前往各個村落島嶼,四處收集人們的眼淚開始說起,在不知名的海中,總是會見到拉瑪特一人獨自駕著小舟,穿梭在有居民的小島間,這是他從事了將近三十年的工作,這些居民在家中有人出殯,或是跟真神懺悔原罪時所留下的眼淚,就是拉瑪特一直以來的努力費心的地方。因為是在幫人們收集眼淚,就會有很多機會目睹島民們的人生起落與悲傷,甚至會聽到一些非常私密的言語,但由於拉瑪特的態度嚴肅而誠摯,加上一直保守島民們的秘密,所以多年來,成了地方上大家尊敬的人,也放心將心中的悲傷與他分享。 

 

        有人說拉瑪特所收集的眼淚,經過了眾人的祝禱,與上天真神的原諒後,將幻化成一顆顆珍貴的珍珠,但都只是傳說,沒有人真正了解拉瑪特收集這些眼淚真正的用途,但隨著一件又一件在不同的島上發生的事情,讓人感受到事實的真相,也勾起了拉瑪特看似平靜沉穩的傷心記憶。 

  

 「收集眼淚的男人 The White Meadows」影片介紹(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a3fs7Zs6yU)


W2.jpgW6.jpg  

 

 

         電影透過了如詩如話般的島嶼與湖泊場景,帶領觀眾進入一種夢幻的美景,然而發生在島上的故事,隨著收集眼淚的男人拉瑪特的一步一腳印,卻也映照出了島上居民讓外界難以理解的迷信。 

 

        先是一個從小跟父親離散的青少年,無意間看到拉瑪特偷看死去的女人,又聽到拉瑪特有小周四處去不同的島嶼收集村民的眼淚,於是透過朋友的幫忙裝死人,躲到拉瑪特的小舟上,半威脅半懇求他帶自己去尋找失散以久的父親,拉瑪特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要他裝成聾啞人,然後對外宣稱是自己的兒子,兩人開始了漫長的旅程,兩人之間的相處由相互敵視,拉瑪特濫用青少年的體力,要他幫忙划船,同時做許多籌備的事情。 

 

        兩人先在一個離島上,碰到一群島民,將海水之所以變得愈來愈鹹的原因,是因為島上的居民有太多的原罪,所以透過懺悔的儀式,將許多人心中的罪惡裝入瓶子,然後派了一個剛新婚不久的侏儒,要他趁夕陽未下山前,將大家的瓶子背負在身上,攀爬入一個深井,將所有的罪惡之瓶都奉獻給真神,全島的島民才能得救。 

 

        這暗喻著伊朗人民在政府長久的教育下,有著一些難以理解的集體迷信與順從,遇上了大自然的變化,卻將一切的過錯歸咎於自己,而不是伊朗國家政府的問題,而最後當夕陽西下,眼看那侏儒還來不及爬出井口,圍觀的群眾中有人暗中用刀將綁著侏儒身上的繩子割斷,然後以他自願承擔大家的原罪,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說法矇騙廣大的島民,而真相卻是出發前侏儒自身的害怕,以及他死後留給新婚不久的妻子深深的哀傷。這就好像伊朗政府巧弄名目,將國家的政策錯誤歸罪於人民,還要推出一個所謂的人民榜樣當犧牲品,既是殺一儆百,也是一種民粹的操弄。 

 

        後來他們又陸續遇上了一個口口聲聲說大海不是藍色,是紫色的島民,他受到村長與家人的咒罵與反對,先是將他埋入沙中一天一夜,希望他懺悔,又強迫他在大海中爬上竹竿,直視著太陽,然後又用動物的糞屎擦拭他的雙眼,這一切的作為,動用了村長、村民與家人的力量,都是為了讓它回歸跟大家相同的信仰,結果因為那島民還是不肯屈就,最後被判決放逐離島,由拉瑪特載著他遠離小島,前往無人島懺悔,說大海不是藍色的男人,其實只是一種暗喻,是指那些知道伊朗政府醜陋的真相,說真話不願屈服的人們,然而卻因為他們的真知灼見,被抹黑成了失心瘋的人們,經歷了世人們唾棄,到最後還被與世隔離,這都是在諷刺伊朗政府不肯包容異己,用盡惡劣手法對付政敵的殘忍策略。 

 

         最後一個例子,是另一個島上的人民,因為島上久旱不雨,島民相信是大海在生氣的緣故,於是類似中國古代,將美女獻給妖怪的作法雷同,挑選了島上最漂亮的年輕未婚女子,打扮地十分雍容華貴,卻是要將她送上點火的扁舟,推入大海祈求大海的原諒,當然被強迫的一家人都很傷心,跟著收集眼淚的男人拉瑪特,前來島上蒐集新娘母親眼淚的青少年,因為不捨那麼年輕貌美的女人就此天人永隔,暗中想去救她,結果被抓之後引起島民公憤,集體用最原始的綁樁丟石的懲罰,幸好在拉瑪特的幫助下,僥倖留了活口。 

 

        那個被放逐的島民跟受傷很重幾乎瀕臨死亡的青少年,就這樣在拉瑪特的載送下,來到了只有一個人的島上,原來那就是專門放逐犯罪者的無人島,究竟到最後這兩人的命運會是如何? 那個原先在島上一人獨處寂寞多年的人,跟青少年之間,有著甚麼樣的牽連? 就是電影最後令人嘆息的安排。 

 

       有時,人生的苦痛比眼淚還艱難。而真相,往往是不堪入目的。

 

W3.jpgW5.jpgW7.jpg      

 

 「收集眼淚的男人 The White Meadows」影片介紹(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Xprpw91M4U)

 

 

 

<導演穆罕默德‧拉素羅夫 ( Mohammad Rasoulof )簡介>

以下有關文字,引用自http://www.twfilm.org/iranian/programe/【台北之家─光點電影院】場次表.pdf)

 

1972 年出生於伊朗 Shiraz 的穆罕默德‧拉素羅夫 (Mohammad Rasoulof),畢業於Shiraz 大學社會學系,在德黑蘭 Sooreh大學學習影片剪輯製作,是著名的伊朗獨立製片工作者,他的長片處女作「奔向黎明 The Twilight」,大膽碰觸了「更生人」面對婚姻與社會的尷尬主題,而「浮城記 Iron Island」,則建構了一個壯觀卻又壁壘分明的海上城邦。

 

「浮城記 Iron Island」影片

 

 

       這種既寫實又帶有寓言色彩,與視覺奇景的風格,延展到「收集眼淚的男人The White Meadows」,「收集眼淚的男人」這部作品也榮獲了下列影展的邀請與肯定。 

 

●2010 杜拜國際影展亞非評審團特別獎、最佳演員
●2010 聖薩巴斯提安國際影展
●2010 舊金山國際影展
●2010 溫哥華國際影展

 

另外紀錄 片「禁止收看 Head Wind」,則對伊朗政府的視聽掌控,以及伊朗民間的求知若渴,做出了深刻的觀察。

 

「禁止收看 Head Wind」影片

 

 

       拉素羅夫和賈法潘納希,在去年(2010年),一塊遭到伊朗政府逮捕,並被判六年徒刑,與二十年不得進行電影創作與接受國內外媒體製專訪,他還是暗中秘密地完成了新片「再 見 Goodbye」,並在 2011年第61屆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獲獎。

 

「再見 Goodbye」影片

 

  

收集眼淚的男人  The White Meadows (伊朗文کشتزارهای سپید )

導演穆罕默德‧拉素羅夫(Mohammad Rasoulof)

出品國: 伊朗

拍攝年份: 2009

影片: 彩色/35釐米

片長: 93 分鐘


演員:  Hassan Pourshirazi, Younes Ghazali and Mohammad Rabbani .

攝影: Ebrahim Ghafouri

編輯: Jafar Panahi

音樂: Mohammad Reza Darvishi

製片  Shahram Karimi;

音效: Amir Hosein Ghasemi, Mohammad Mokhtari;

助理導演:  Daryoush Ebadi.


 

(註)

一、本文中介紹的電影劇照,係引用自伊朗電影節官方網站 http://www.twfilm.org/iranian/、光點之家國民戲院官方網站 http://www.spot.org.tw/ 與Yahoo! 奇摩電影頻道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3956,圖片使用僅作為推薦好電影之目的,無任何商業利益之考量,版權歸屬電影節主辦單位與電影發行公司,與Yahoo!奇摩電影頻道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另移作商業使用。

 

二、本文介紹的電影影片,無任何商業利益考量,是引用自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版權歸屬Youtube 頻道、 2011 伊朗電影節主辦單位與電影發行公司,與或上傳者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另移作商業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