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傳奇,不過是觀眾給于的讚譽,而我除了心懷感謝外,從不曾迷失在因此而來的名利當中...」

 

「我用我所詮釋的樂曲,寫了自己的回憶錄,那是我唯一了解的語言。」--- 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

 

歲月如梭光陰流轉,今年(2018年)距離1977年,以53歲壯年因心臟病與世長辭,20世紀最負盛名,復興義大利美聲歌劇的歌唱家,希臘裔美國出生的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影像請參看 https://www.pinterest.com/pin/230246599677994386/),也已過了40年,為她拍攝紀念紀錄片電影「卡拉絲:為愛而聲」( Maria by Callas: In Her Own Words),即將於43日在台上映,讓歌迷可以藉由這部紀錄片電影,了解那些我們已知與不為人知的歌劇女皇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的真實面貌,一位從小缺乏愛,在親情與婚姻中飽受利用傷害,長大後一路尋尋覓覓,追求真愛的生命旅途中,歷經了渴求、失望隱忍、欺瞞受害、氣憤憂鬱、振作再起,到包容原諒的心路歷程。

 

一位世人豔羨崇拜,歌唱事業飛黃騰達,往來皆名流,攀上世界高峰的女神,為甚麼一方面認為自己無法扮演好兼顧事業與家庭的雙重角色,另一方面卻又卑微地追尋著「女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遇到一位懂她愛她的男人,然後為他放棄一切,一起廝守終生」的小小心願呢?

 

紀錄片電影「卡拉絲:為愛而聲」( Maria by Callas: In Her Own Words)全片兼具了深度與廣度,年輕的法國導演湯姆沃爾夫(Tom Volf),透過了在許多首度在銀幕上呈現,過往從未曝光的大量珍貴開素材,包括珍貴的影像、照片、家庭錄像、親密私人信件,以及幕前幕後的媒體訪談,與傳奇生涯演出的珍貴影片,再透過凱薩獎影后芬妮‧亞當(Fanny Ardant)感性真摯的旁白,引領觀眾一窺歌劇女皇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的傳奇人生。

002.jpg

現年31歲的法國導演湯姆沃爾夫(Tom Volf),身兼作家、導演與演員多重身份,他曾執導多部歌劇相關短片,也曾負責法國夏特雷劇院(Théâtre du Châtelet)的影像指導長達三年,期間訪問過許多偉大的跨界藝術家,包括多明哥(Placido Domingo)、史汀(Sting)、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等人,同時也執導過很多廣告並拍攝許多作家專訪,也曾擔任演員在喜劇電影如《貴族》(Les Aristos)中演出。

 

會想拍攝「卡拉絲:為愛而聲 Maria by Callas: In Her Own Words」這部紀錄片,幕後有一段神奇的機緣,當湯姆沃爾夫(Tom Volf)還是18歲的醫學生時,遊學美國紐約,有一晚回家的路上,漫行經過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

 

他不想一個人待在小房間,剛好手上有張10美金的門票,當時還不是歌劇迷,只是想打發時間的他,決定前往聆聽歌劇,而這一切像是命中註定的,在歌劇院他碰到一位紳士拍拍他的肩,跟他說因為太太生病無法前來,想邀他一同入內聆聽歌劇。

 

就這樣導演湯姆沃爾夫(Tom Volf),聆聽了從此打開他對歌劇之愛的作品,那是一部由塔諾董尼采悌(Gaetano Donizetti)沃爾特·司各特(Walter Scott)的史實小說《拉美莫爾的新娘》(The Bride of Lammermoor)為劇本所譜寫的一部三幕歌劇《拉美莫爾的露琪亞》(Lucia di Lammermoor)

 

深受感動的他,回家之後上網搜尋,聽到了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演唱的版本,從此瘋狂地迷上了她的美聲,開始廢寢忘食地大量閱讀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的作品與相關報導,也因為巨大的熱情,讓他花費三年時間在世界各地尋訪,只為了探索真正的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

 

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演唱《拉美莫爾的露琪亞》的版本,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pJ2u1MiE7E

 

「卡拉絲:為愛而聲」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XgcagkJcoQ

 

 <電影本事>

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20世紀義大利美聲歌劇復興代表人物、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女高音之一。

 

20世紀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擁有無與倫比才華的她,成為全世界知名的歌劇女伶,儼然站在古典樂界頂峰,但她內心真正渴望的,卻是擁有愛情與幸福的家庭。

004.jpg005.jpg  

她的第一段婚姻因為婚外情以離婚收場,而她的情人正是當時的世界首富「希臘船王」歐納西斯(Aristotle Onassis,1906~1975)。兩人苦戀九年,最後歐納西斯卻拋棄了她,娶了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的遺孀賈桂琳(Jacqueline),卡拉絲的這段戀情受到舉世矚目,卻也注定了她悲劇性的結局

 

一如卡拉絲生前重要的演出搭檔──男高音史帝法諾(Giuseppe Di Stefano,1921 ~ 2008)所說:「她的一生似乎就是為了歌劇藝術而活,但最後卻又為了愛情而犧牲自己的事業、甚至是生命。她對藝術與愛情投入毫無保留的愛,歌聲就是她的傳記。」

 

她,為了藝術犧牲愛情,也為了愛情犧牲事業!

006.jpg  

1923122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射手座的希臘裔歌唱家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1923~ 1977),原名為瑪麗亞‧安娜‧索菲亞‧塞西莉亞‧卡洛傑羅普盧(希臘文 Μαρία Άννα Σοφία Καικιλία Καλογεροπούλου,英文 Sophia Cecelia Kalos,簡稱Maria Callas),一出生家庭就歷經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貧困與教養觀念落差,導致父母爭執不斷,1937兩人以離婚收場,從小家庭破碎親情匱乏,也種下她一生渴望於勇於追愛從不言悔的起因。

 

8歲在嚴母教養下學習唱歌,兼具天賦、聰明與勤奮的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歷經希臘國立音樂學院的聲樂教師瑪麗亞·翠薇拉(Maria Trivella)與雅典音樂學院著名的西班牙女高音埃爾維拉··伊達爾格Elvira de Hidalgo)的調教,15歲人生第一次公開演出,18歲在雅典歌劇院出演普契尼的3幕歌劇《托斯卡(Tosca),是她歌劇人生的第一次演出,從此開啟了她長達30多年的演唱生涯,卻也與母親絕裂,1951年她一滿18歲後,從此就不再與偏心姐姐的母親見面,親情的疏離,更造成了她一生渴求愛,卻愛得遍體鱗傷。

 

一生在婚姻與愛情的道路上只遇過兩個男人,第一個是大她28歲的前夫企業家喬瓦尼‧梅內吉尼(Giovanni Battista Meneghini1895 ~ 1981),兩人於1949年結婚,1959年離婚,長達11年的歲月,兩人卻一直過著分房而睡有名無實的婚姻,因為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發現前夫,雖然在事業上對她助益甚大,但背後只是透過栽培她成為絕世名伶,以達到他進昇上流社會享受名利的真正企圖。

 

1957年偶遇了生命中第二個男人,大她17歲的前世界首富,已故希臘船王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歐納西斯(希臘語Αριστοτέλης Ωνάσης,英語Aristotle Onassis1906~1975),兩人於1959年低調相愛,當時船王已經 53歲,卡拉絲也已36歲,早已過了對愛心存幻想的年紀,原以為曾經同樣歷經婚姻破碎的兩人能相伴同行,是遇上了生命中真愛的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卻怎麼也沒想到她會為他芳華虛度,虛擲了女人生最珍貴的9年歲月(1959~1968,36歲到45)

 

遭逢愛情中最大的背叛,她還是從報紙上的媒體報導,才得知希臘船王歐納西斯,於1968年娶了另一個名女人,美國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的遺孀賈桂琳甘迺迪(Jacqueline Kennedy),但這段僅僅維持7年(1968 ~ 1975)後來證實只是一段別有目的政治婚姻,離婚後的希臘船王歐納西斯,雖然回心轉意再返回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的身邊,無奈為時已晚,1975315日因病與世長辭,留下傷心的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 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三位名人之間的愛情糾葛,也成了當年世界各國媒體追逐報導的焦點。

 

有關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在家庭、事業、婚姻、愛情與健康中兜兜轉轉的一生起落,請參見維基百科簡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1%AA%E9%BA%97%E4%BA%9E%C2%B7%E5%8D%A1%E6%8B%89%E7%B5%B2

 

希臘船王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歐納西斯(希臘語Αριστοτέλης Ωνάσης,英語Aristotle Onassis1906~1975)的一生,請參見維基百科簡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9%87%8C%E5%A3%AB%E5%A4%9A%E5%BE%B7%C2%B7%E5%A5%A5%E7%BA%B3%E8%A5%BF%E6%96%AF

 

賈桂琳甘迺迪(Jacqueline Kennedy,1929 ~ 1994) 一生,請參見維基百科簡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0%E5%A5%8E%E7%90%B3%C2%B7%E8%82%AF%E5%B0%BC%E8%BF%AA

 

紀錄片電影「卡拉絲:為愛而聲」( Maria by Callas: In Her Own Words),在法國導演湯姆‧沃爾夫(Tom Volf)閱讀整理大量的珍貴史料後,巧妙地串連了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人生中幾場極富盛名的演唱,從初出茅廬演出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創作的歌劇「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到義大利歌劇作家利尼(Vincenzo Salvatore Carmelo Francesco Bellini,1801 ~1835)的夢遊女》(La Sonnambula,1831年創作),最後以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 1924)所寫的詠嘆調「O mio babbino Caro  ! 親愛的爸爸」 做為片尾的收曲。

 

每一首她演唱的歌劇作品之間,穿插連接一些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不同階段的人生訪談,讓人看到了表面上事業一帆風順的底下,她飽受前夫惡搞,與一些惡毒的媒體批判的辛酸,而為愛勇敢的她,1968年45歲人到中年,卻遭逢愛情中最致命背叛的一擊,如何從原本的為愛退出舞台鬱鬱寡歡,到奮力重出江湖,與老搭檔義大利男高音史帝法諾(Giuseppe Di Stefano,1921~ 2008),1973年到1974年展開一連串在倫敦與日本的歌劇巡演。

 

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她辭世前的最後十年(1968 ~1977),不但早就為自己走下歌唱舞台做準備,更開放心胸,與義大利名導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合作,參演他執導的電影《美狄亞》,直到1977年916因心臟病瘁逝之前,她仍不曾放棄對歌唱事業的熱愛。

 

片中每首她演唱的歌曲中的歌詞,似乎在冥冥之中,也跟她的人生起落,有著隱喻的連結,一如她在訪談時提到的,年輕時唱歌靠直覺,隨著真實人生的成長成熟,對於歌曲的情感詮釋,不管是喜是悲,她都在歌聲與肢體演出中,表達得淋漓盡致,讓人感同身受,人劇角色合一的完美展現,如今想來,情感充沛的背後,有著多少不為人知的人生愁悵所累積而成?

 

看完整部紀錄片電影「卡拉絲:為愛而聲」( Maria by Callas: In Her Own Words)不僅讓我想起美國影壇天后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在2016年的電影「走音天后」(Florence Foster Jenkins )中,所扮演的美國女歌劇演唱家佛羅倫斯‧佛斯特‧珍金絲(Florence Foster Jenkins1868 ~1944),兩人生長的大時代相近,在歌劇生涯的成就容或天差地別,但一生在愛情的追逐與面對媒體惡毒批判上,卻有著同為天涯淪落人的傷痛,卻也從著同樣不為愛言悔的堅強意志。

 

兩位活在20世紀,經歷過世界大戰貧困保守年代的女性,在歷經人生種種的挫折傷痛後,依然保有著對人生與愛情的信念,何不是對於活在21世紀的我們最大的省思與啟發。 

009.JPG  

文章最後,不管你對歌劇熟不熟,也許都曾在不經意中,聽過這首在電影後半部提及的,由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 1924)所寫的詠嘆調「O mio babbino Caro  ! 親愛的爸爸」,喜歡聽歌劇的朋友,當然對這首一定是耳熟能詳。

 

「哦! 親愛的爸爸 ( O Mio Babbino Caro ) 是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Antonio Domenico Michele Secondo María Puccini1858 - 1942),於191860歲時創作的歌劇作品「賈尼斯基基」中的詠嘆調,歌曲出現在女主角勞蕾塔,由於與丈夫斯基基在法律訴訟權利爭奪戰,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熾烈頂峰,害怕自己會和戀人里努契奧分開,所唱出的心情。

 

O mio babbino Caro  親愛的爸爸」詞曲中,表達了女主角內心質樸的表白,和對於周圍虛偽、嫉妒的氣氛之間的強烈衝突,也因為劇中出現了這一首詠嘆調受到了極大的歡迎,甚至超過了整部歌劇,而逐漸成為一首純粹的義大利經典藝術歌曲。

 

<O mio babbino Caro  親愛的爸爸>義大利文與中文翻譯歌詞

O mio babbino caro
Mi piace è bello, bello
Vo'andare in Porta Rossa 
a comperar l'anello!
Sì, sì, ci voglio andare!
e se l'amassi indarno,
andrei sul Ponte Vecchio,
ma per buttarmi in Arno!
Mi struggo e mi tormento!
O Dio, vorrei morir!
Babbo, pietà, pietà!
Babbo, pietà, pietà!

 

 

親愛的爸爸,
我愛他,他是如此俊美
我要去龐德羅莎街,
買下那枚婚戒!
是的、是的,我是認真的!
若我的愛只是徒勞,
我將去舊橋,
縱身跳入雅諾河中!
我心如此苦痛!
喔,上帝!我寧可死去!
父親,同情我,憐憫我!
父親,同情我,憐憫我!

 

這首著名的詠嘆調,幾乎是所有歌劇女高音的必唱曲目,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在其歌劇生涯當中,也曾多次演唱,文末就跟大家分享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在不同人生階段,因著婚姻愛情的起落,演唱這首O mio babbino Caro  親愛的爸爸」的版本。

Maria Callas(1923~ 1977)1955年,32歲,與由義大利指揮家Tullio Serafin(1978 ~ 1968)指揮的費城交響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合作演出的O Mio Babbino Caro版本,當時她芳華正盛,嗓聲溫暖,高音明亮,感情詮釋得如泣如訴,令人深深被牽引近期中的情緒,的確不愧一代歌劇天后的名號。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_w_PLL4YwM

 

1965年,42歲在巴黎的演唱版本,高音與感情的掌控更加深刻,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ZDTw6epF9w

 

1973年,50歲在倫敦的演出,這時候的她已經結束了跟希臘船王亞里士多德·歐納西斯長達9年的感情(1968年結束),真實世界的她深受打擊,人也變得鬱鬱寡歡,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oRibzxf6Hw

 

1974年,51歲的她在東京的演出,道札幌巡迴演唱結束後,也是她生前最後一次登台,讓人不勝唏噓,藝術家在台上專業的演出,笑著演唱的風範讓人動容,但我一直覺得這時期的她聲音狀況,也許不能在跟顛峰全盛時期相比,但感情上的詮釋,毋寧是十分出色的,只是知道背後真實人生的她,聽著她的詮釋,反而有一種說不出的哀傷,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5FI7IO1u4A

 

從中也能感受這位被喻為20世紀歌劇女皇,一生在台上無限風光的事業成就表現,與台下漂盪在婚姻與愛情無所可依衝擊的生命輾轉,紅顏薄命佳人已遠,只徒留那曾經美好的歌聲,供後人憑弔

 

 

 

 

卡拉絲:為愛而聲 Maria by Callas: In Her Own Words

出  國:法國

台灣上映:2018.04.03一代名伶

       型:紀錄、音樂

片       長:153

       數:普遍級

       製:蒂埃里畢索(Thierry Bizot)、艾曼紐柴恩(Emmanuel Chain)、嘉爾萊布蘭(Gael Leiblang)與艾曼紐萊普斯(Emmanuelle Lepers)

       演:湯姆‧沃爾夫(Tom Volf)

      輯:珍妮絲瓊絲(Janice Jones)

       白:「永遠的卡拉絲」「八美圖」凱薩獎影后芬妮亞當(Fanny Ardant)

發行片商:采昌國際多媒體

官方網站:http://cciitw.pixnet.net

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cindependent

 

()

一、本文中介紹的電影海報與劇照係引用影劇圈圈電影「卡拉絲:為愛而聲」相簿(https://www.moviemovie.com.tw/db/program/26220/gallery),圖片僅作為推薦好電影之目的,無任何商業利益之考量,版權歸屬采昌國際多媒體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另移作商業使用。 


二、本文介紹的電影相關影片,無任何商業利益考量,是引用自YouYube影音頻道(https://goo.gl/clIg9M),版權歸屬采昌國際多媒體所有。 


三、本文觀影心得文字,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請勿任意引用、分享、轉載與下載,盜文必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