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DSCN0818.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食用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

 

位於同安街 107 號的「紀州庵」,是一處歷經百年歷史滄桑的建築,初建於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因緊鄰新店溪畔,景色宜人,成為台北城南居民的生活重心,曾經搭著台北捷運,從古亭捷運站 2 號出口出站後,循著同安街一路前行,卻迷失了方向錯身而過。

 

去年八月中旬,與久別重逢的老友相聚,其中一家人就住在紀州庵附近,同安街的巷弄中,在熟門熟路的老友指引下,終於有機會一窺隱身在天橋旁榕樹林蔭處,以鋼骨浪版所圍蓋的「紀州庵」,1950 年代,戰後的紀州庵,轉為公務人員眷舍,名小說家王文興曾居住於此,《家變》的部分場景便源於此地,1970 年代起,純文學、爾雅、洪範、遠流等出版社,也不約而同的在城南建立,雖然時移事轉,台灣出版社的榮景早已不再,但原是日式料亭的紀州庵,卻成功轉型成了文學聚所,還有了如今為大家所熟知的美名「紀州庵文學森林」。

02-DSCN0691.JPG03-DSCN0806.JPG04-DSCN0805.JPG05-DSCN0797.JPG06-DSCN0799.JPG07-DSCN0807.JPG08-DSCN0809.JPG09-DSCN0808.JPG10-DSCN0692.JPG11-DSCN0785.JPG12-DSCN0791.JPG13-DSCN0792.JPG14-DSCN0695.JPG15-DSCN0696.JPG  

2004年,紀州庵遺址,在臺大城鄉所與城南水岸文化協會努力下,定為臺北市市定古蹟。

 

2011 年,在古蹟旁建立新館,在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導下,委託文學團隊──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進行文學的展演與推廣活動。

 

「紀州庵文學森林」目前涵蓋一棟透天獨立三層主建築,與修復完成的古蹟相互輝映。已舉辦千場以上的藝文活動,成為台北的文學基地。

16-DSCN0816.JPG17-DSCN0813.JPG18-DSCN0811.JPG19-DSCN0814.JPG20-DSCN0789.JPG

 

當天是在好友家飽嚐工夫菜之後,來此散步參訪,一路順著指標進入紀州庵修復後的古建築,門口有參訪相關規範與說明,館內也提供包括定時與預約導覽,還提供Wifi 與APP等服務,將古蹟建築與文學之美,巧妙地透過科技融合在無線寬廣的想像蒼穹,打開大門就彷彿踏進了時光隧道,走入了百年前日式建築的優雅記憶,處處都散發著一種迷人的靜謐風情。

21-DSCN0790.JPG22-DSCN0783.JPG23-DSCN0697.JPG24-DSCN0775.JPG25-DSCN0776.JPG26-DSCN0777.JPG27-DSCN0778.JPG28-DSCN0779.JPG29-DSCN0781.JPG30-DSCN0782.JPG31-DSCN0774.JPG32-DSCN0773.JPG33-DSCN0758.JPG34-DSCN0733.JPG35-DSCN0698.JPG36-DSCN0702.JPG37-DSCN0735.JPG38-DSCN0734.JPG39-DSCN0711.JPG40-DSCN0701.JPG41-DSCN0699.JPG  

關於「紀州庵」的建築沿革與變遷,可參考官網(http://kishuan.org.tw/aboutus_detail.htm)的完整介紹,這裡只擷取其中部份片段;

 

「平松家族最早在新店溪畔興建的「紀州庵支店」,是一座兩層木構茅草屋頂的餐廳,二樓約與土堤頂等高,以數座木橋連接,稱之為本館,這時候的紀州庵充滿著野趣,門面也稍嫌簡陋,顯示在支店經營初期,平松家在這個陌生環境摸索經營方向。

 

       隨著經營逐漸起色,陸續擴大興建了本館東側相連的二層樓木構建築,屋瓦也改磚瓦。新店溪畔除了紀州庵外,還有新茶屋、清涼亭、馬屋支店、樂水、清月等料理屋;當河畔飲宴休閒的風氣逐漸形成後,平松家族對於支店經營也漸趨明朗,除了向東購併了鄰地外,也翻修了料理屋。


  平松德松在妻弟的場雄吉的協助之下,於 1927 至 1928 年間改建了本館,並且擴大整個營業的規模,新建了離屋與別館。

 

       本館樓高三層,地面層為鋼筋水泥造、二樓與三樓為木造,在空間的安排上地面層主要為居住空間,作為料理屋幫傭與平松家人的住處,二樓是主要出入的門面,以水泥橋連接堤防頂,並以石材裝飾橋面,作為主要迎賓的通道,家人與服務生則是由本館東側的木橋進出,從動線上區隔了不同的使用者。本館二樓空間分割較為零碎,包含了客室、帳場、調理場與平松家族的居住空間等。


  本館的三樓採取大廣間(中間不落柱且開敞的空間)設計,約莫有 100 疊榻榻米(相當於 50 坪),東西長、南北向略窄的一個平面空間,兩側各有二間寬(約 3.6 公尺)之走廊,整個建築物突出在河岸的堤防上有兩層高,不難想像當時從本館的三樓眺望出去,可以見到新店溪的沙洲上的秋芒、堤外的跑馬場與遠方水源地(今公館),整個河岸水景盡收眼底。

 

       在本館背向堤防的一側,以過廊連接的是一層樓的「離屋」,其為南北長而東西窄的長條型空間,可用拉門區隔成五個小的空間,而當拉門去除後,是一個約莫 60 疊榻榻米大小的廣間,這也就是今日紀州庵僅存的建築物。

 

       在這個沒有自然美景的飲宴空間,平松家透過庭院空間的安排,也創造了別具風味的飲宴環境,除了室內頗具特色的扇型窗,於離屋西側(今鄰同安街一側)營造了一個水池,周圍遍植松樹、山茶花、榕樹、杜鵑,透過花木、石與水等空間元素,創造了一個精緻的內院,而離屋東側(今離屋至停車場間草坪)則以一個開闊的草坪空間,讓整個視覺延伸,從兩側不同的空間景觀,創造了飲宴環境的不同風貌。」

 

建築的本身極其優雅,輔以迷人的燈飾照明,穿梭其間對應窗外的綠意盎然,給人一種大自然與人文最美的融匯,當然也吸引了不少人在此佇足,或細細端詳館內文物,或參觀相關文藝展覽,或倚窗留影憑弔想像百年風華的時光流轉。

42-DSCN0722.JPG43-DSCN0723.JPG44-DSCN0762.JPG45-DSCN0724.JPG46-DSCN0725.JPG47-DSCN0715.JPG48-DSCN0720.JPG49-DSCN0763.JPG50-DSCN0761.JPG51-DSCN0756.JPG52-DSCN0765.JPG53-DSCN0729.JPG54-DSCN0714.JPG61-DSCN0772.JPG62-DSCN0704.JPG63-DSCN0709.JPG64-DSCN0707.JPG65-DSCN0705.JPG66-DSCN0736.JPG67-DSCN0710.JPG68-DSCN0708.JPG69-DSCN0741.JPG  

走出了修復的古建築之後,周邊的公園,旁邊天橋引領的古亭河濱公園的水岸風光,也是一大看點,下回如果有機會前往造訪「紀州庵文學森林」,別忘了多留些時間,慢慢品味這美好的一切。

70-DSCN0796.JPG71-DSCN0800.JPG72-DSCN0822.JPG73-DSCN0819.JPG75-DSCN0827.JPG76-DSCN0835.JPG77-DSCN0832.JPG 78-DSCN0834.JPG 79-DSCN0823.JPG 80-DSCN0838.JPG  

 

 

紀州庵文學森林

地     址: 100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

營業時間: 週二 ~週四與週日 10:00 ~ 18:00/週五 ~ 週六 10:00 ~ 21:00 /週一公休

電    話: (02)23687577

官      網 : http://kishuan.org.tw

FB粉絲頁: 紀州庵文學森林



(註)本文圖文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歡迎註明原文作者姓名與出處後分享轉載,如需移作商業營利使用,請先行告知並得到本人書面同意授權才能進行商業使用,未經本人書面同意,不得任意下載、轉載、分享、塗改,盜用必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