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家好好保重。

P Poster.jpg  

 

 

        某一個酷熱盛夏的台北星期天,兩個菲律賓男人,搬著一張沙發,走在台北的大街小巷中,究竟會發生甚麼樣的趣事? 

        紅色沙發,身穿一藍一黃衣服的男人,這樣的組合,又隱藏著甚麼樣的密碼呢? 

 

 

        同樣是大馬華人的導演何廷蔚,不同於蔡明亮拍攝「黑眼圈」的冷調艱澀,以另一種貼近大眾,充滿喜劇情境的風格,來探討外勞在台灣的生活點滴,有趣的是這部探討菲律賓外勞在台灣生活面貌的電影,幕後的團隊卻是由來自馬來西亞籍的導演、印度籍的編劇、美國的攝影師共同組成,同時這部片子的資金,還涵蓋了日本NHK贊助、菲律賓投資,與台灣的國片輔導金的支援,幕前幕後一樣精彩。

 

 

  

        這部電影早在今年五月上映,當時除了受邀為2010台北金馬奇幻影展開幕,也在台北電影節裡播映,映後座談反應熱烈,後來在台北光點電影院上映,還創下國片映演以來,最高週末票房紀錄,締造超過十場滿場的驚人成績。口碑與票方雙獲肯定,讓原先擔心以外勞生活為主題的電影不容易討好,但上映後口碑效應發酵、專業影評、媒體大力報導支持下,寫下了很棒的票房記錄。還沒看過的朋友,這部片因為也入圍了今年金馬獎「最佳新導演」跟「最佳原創佳電影歌曲」,所以在最近金馬獎國際影展中還有安排播映,請把握機會前往觀賞。

 

 

 P7.jpg 

P6.jpg 

 


        「誰說台灣不是一個開放與包容的社會?誰說台灣觀眾對外勞朋友心存偏見?誰說不同膚色、語言的影迷不能比鄰歡笑,感受到電影故事所傳達,能穿越一切隔閡的共同情感?」何蔚庭在票房受到肯定後謙虛地說:「那些杞人憂天的疑慮和不安,現在都煙消雲散了。」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H Poster.jpg

 

 「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是親子之間,那份曾經漂離流逝的真愛,失而復得的呼喚,

    世界上最深刻的遺憾,是相聚之後,隨即遭遇命運魔手的捉弄,成了生死的別離。」

 

 

        是我看完這部韓國電影「美麗的聲音」的感受,常看音樂電影的朋友,剛開始看到這部以合唱團為主軸的電影,可能會很快地聯想到另一部珠玉在前,由琥碧‧庫柏(Whoopie Goldberg ) 於1992與1993年,領銜主演的美國電影「修女也瘋狂 Sister Act 」第一集跟續集,片中由琥碧‧庫柏飾演,原本是黑社會老大情婦,在夜總會表演的紅牌歌星,卻因為逃避仇殺,而不得不接受警方的安排,喬裝成修女,進入一家瀕臨破產的天主教院避難,進而引發出一連串與修女們之間的互動。

 

 

        其中當然是以她帶領五音不全的修女們,如何化腐朽為神奇成為傑出的合唱團的過程,讓人笑中帶淚。藉由合唱團的練唱,徹底改變了修道院上上下下的氛圍,適時地重建修道院與社區居民的互動,甚至進軍全國的合唱比賽,不但拯救了修道院可能因財政困窘被關閉的命運,也順利讓自己逃脫被追殺的厄運,片中的氛圍亦莊亦諧,在歡笑不斷的改編合唱歌聲中,又讓人感受到人與人之間那份相互關懷的溫暖。片中多首好聽的聖歌,像是 I will follow Him, Oh Maria, My God 跟 Oh Happy Day 等歌曲都跟劇情發展緊密連結,讓人聽得又開心又感動。在這裡分享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I will follow Him」 。

 

I will follow Him 我願跟隨祂( 引用自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qp89bkFe8k)  

 

 

        兩部電影同中有異,相同的都是以合唱團為主題來發展劇情,主配角紅花綠葉的演技都十分搶眼到位,撐起了整部電影的理性與感性,詼諧與感傷,而在電影主題與插曲的選曲上,也都十分出色,跟「修女也瘋狂」一樣,「美麗的聲音」在電影裡,也融入了許多首好聽的英文跟韓文歌曲,透過不同的歌詞與旋律,既抒發了電影中,不同主配角的心情轉折,也在音樂與歌聲中,讓人感受到溫馨歡笑又帶淚的動人氛圍。

  

        不同的是「美麗的聲音」片中的場景,從教堂換成了監獄,彷彿是天堂與地獄的對比,以韓國女子監獄受刑人為主的故事,隨著劇情推進,一一揭露了每一位受刑人,在其犯罪動機的背後,各自所隱藏的那段不堪回首的辛酸,愈到電影後半段,整個故事就像一座火力十足的火藥庫,一段段的情節相繼湧現,也彷彿是一顆顆的催淚彈,深深激盪著觀眾的心,看到結局時,周遭的都可以感受到那種哀傷的氛圍,許多人都已經臉上帶淚,一整個感動到不行,電影結束時全場一片哀戚靜默,全場久久沒人離去的情景,也是近期看片中非常少見的。

 

 

        其實也不用等到結局散場,從電影播映過程中,身邊頻頻拭淚的觀眾,就可以感受韓國導演姜大奎的催淚功力,很難想像這是他第一部執導的電影,之前他擔任過「大浩劫」與「刑事」的副導演,是「大浩劫」導演尹濟均的重要副手,姜大奎導演說,他想要拍以愛為主題的電影,讓各年齡層的觀眾都可以在其中獲得強大的情感共鳴。出於對首部作品的重視,讓他積極地參與編劇,以及主配角選角的工作,同時也邀請「大浩劫」的導演尹濟均擔任監製,以及著名的韓國音樂編導李丙雨、申亦景,為電影製作了優美的音樂。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最近這半年的台灣社會諸多紛擾,一方面從補教老師與新聞主播的外遇連環爆事件,到資深司法官貪污收賄濫權被重判,再到醫院資深名醫生,與整型美容診所名師外遇不認帳,前者孩子都生了,卻不願負起教養責任,拒認也拒驗親子DNA,但終究難逃遺傳的對應,後者多年前外遇出軌,離婚娶了外遇,但期間依舊偷吃不斷,去年事敗跟妻子簽下賠賞密約,卻又翻臉不認帳,惹火外遇與前妻一狀告上法院,整個事件才在新聞媒體上曝光。

 

 

這些人從年過七十,到三四十歲的青壯年都有,他們的言行,卻也像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了台灣過往傳統菁英教育體制下,過度傾斜於智識養成,而輕忽品德教育的缺失。這些在課業上表現優越的天之驕子,因為擁有良好的學歷與技術,入了社會之後,自然也成了人人稱羨的菁英份子,擁有社會傳統殷羨的職業與社會聲望,不論男女,都是台灣傳統父母眼光中,最適宜男婚女嫁的對象,彷彿只要自己的子女,能嫁娶了在這些領域工作的菁英族群,就買到了婚姻的一紙終生保障。

 

 

其實台灣社會,從父母做主憑藉媒妁之言,相親結婚夫妻,便能扶持一生的傳統年代,走到了如今男女經濟各自獨立的年代,人心早已不知變換了千百回,然而關於婚嫁的觀點,大多數人卻依舊停留在洪荒原始時代,還是有為人父母或是當事者,抱持著早已絕跡,侏羅紀恐龍時期的婚嫁觀念,為子女挑選對象。

 

 

只是台灣社會從解嚴之後,小島上思想發展多樣化,在東西文化思潮的相互激盪後,顯得十分的分歧。於是我們會看到一些只做不說的第三者,以追求個人真愛為名,行最原始的生物掠奪之實,理直氣壯的撞擊與撕裂著,一些脆弱不堪傳統婚姻下的假面,彷彿只要搶到了個人的幸福,所謂的物質生活保障就會隨之而來,但結果如何,從這些屢屢上報的社會事件縮影,我們很清楚地知道,答案並非都是人們期待中的完美結局。  

 

 

另一方面,家庭、學校與社會教育的衝突事件頻生,我們也不斷看到或聽到,那些關於「博愛座」讓座的紛爭,從公車上老人與小孩的互罵,到捷運車上一個小孩,或是幾個學生霸占位置不讓,再到校園裡屢見不鮮的老師打學生,家長打老師,一直到最近因為學生穿便服不服老師糾正,師生在校園裡當場扭打的事件,這一連串的社會事件,裡面所觸及的議題非常廣泛,但不可否認的,長久以來,台灣只重視智識傳授,卻不重心靈與道德的傳統升學教育模式,所造成的社會人心與觀念的影響,也像是過往被破壞的高山綠地,如今連年天災的後果一樣深遠而令人省思。 

 

 

類似的事件當然不會只發生在台灣,校園霸凌的事件,橫跨了海峽兩岸四地,到日韓,而西方的莽漢持槍闖入校園逢人就開槍的喋血事件,再到校園學生在網路預告行兇殺人的事件,都讓人不寒而慄,逼使許多人要重新審視這些嚴肅的議題,也讓我想到了四年前,我花了兩個月時間,在歐洲七國十個城市自助旅行途中的觀察,所寫下的一些文章,一些關於從生活中的觀察,所感受到東西社會,不同價值觀與教育模式下的異同,所帶來的省思。

  

 

曾經有朋友問我,既然我玩了那麼多國家,為什麼不寫些旅行手札與遊記,分享一些美麗的風景影像,其實,我是寫過的,但不是一般的圖文對照式的日記,因為旅行跟電影對我而言,是在傳統教育之外,最重要的課外學習讀物,在傳統的教育體制下,書唸多了,如果不懂落實到真實的人生,未必是一種幸福,相反的,往往一個不小心,就成了別人的負擔而不自知,一些讀書入了迷,生活上變得不切實際的書呆子,光憑一個人坐擁書海裡冥想,即便是多麼的天賦聰穎,終究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天馬行空。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PB064676.JPG  

 

愛情的聚散之間,

如果也有流年,我們的愛會是怎樣的起伏呢?

如果愛是宿命已定的輾轉輪迴,我們能從流年中得到什麼樣的安慰呢?

 

十年前,生離的遺憾,

十年後,死別的思念,

飄逝的記憶,如眼前退去的洶湧,

歷經千山萬水的輾轉,我依然記得,

那曾經真心的相愛,即使只有一秒。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告別,

始於愛情,停佇於思念。 

PB064616.JPGPB064620.JPGPB064656.JPGPB064641.JPGPB064649.JPGPB064655.JPGPB064654.JPGPB064643-1.JPGPB064610.JPGPB064633.JPGPB064189-1.JPG 

 

(原創文字與圖片影像創作,皆屬SJKen 個人版權所有,分享轉載請留言告知,未告知盜用者必究,如欲合作請留言聯絡,謝謝您。)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和你分享一篇朋友寄來的網路故事,故事是這麼寫著的:

「有間廟宇,蓋在一座大湖中央,大湖一望無際,廟中供奉著,傳說中菩薩戴過的佛珠鍊子,廟裡只有一艘小舟,供和尚出外補給用,外人無路接近,把佛珠鍊子放在湖中廟,更顯現佛珠鍊子的珍貴與安全。

 

廟裡,住著一位老師父,帶著另外幾位年紀較輕的和尚修行,和尚們都期望能在這個山清水秀的靈境中,加上菩薩鍊子的庇佑下,早日修道完成。這幾位和尚潛心修練,直到有一天老師父召集他們說:『菩薩鍊子不見了!』和尚們都不敢置信,因為廟中唯一的門,二十四小時都會由這幾位和尚輪流看守,外人根本進不來,佛珠鍊子不可能不見,和尚們議論紛紛,因為他們都從和尚變成嫌犯。  

  

老師父安慰這群和尚,說他並不在意這件事情,只要拿的人能夠承認犯錯,然後好好珍惜這串佛珠鍊子,老師父願意將鍊子送給喜歡的人。所以老師父給他們七天靜思。第一天沒有人承認,第二天也沒有,但是原來互敬共處的和尚們,因為多了猜疑,彼此間已不再交談,令人窒息的氣氛,一直持續到第七天,還是沒有人站出來。

 

老師父見沒有人承認便說:『很高興各位都認為自己是清白的,表示你們的定力已夠,佛珠鍊子不曾誘惑得了你,明天早上你們就可以離開這裡了,修行可以告一段落了。』隔天早上,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和尚們一大早就背著行囊,準備搭舟離開,只剩一位雙眼失明的和尚,依然在菩薩面前唸經,眾和尚心中鬆了一口氣,因為終於有人承認拿了鍊子,讓冤情大白。老師父一一向無辜的和尚道別後,轉身詢問雙眼失明的和尚:「你為什麼不離開?鍊子是你拿的嗎?」


雙眼失明的和尚回答:『佛珠掉了,佛心還在,我為修養佛心而來。』 
「既然沒拿,為何留下來承擔所有的懷疑,讓別人誤會是你拿的?」師父問到。 
雙眼失明的和尚回答:『過去七天中,懷疑很傷人心,自己的心,還有別人的心,需要有人先承擔才能化解懷疑。』
老師父從袈裟裡,拿出傳說中遺失的佛珠鍊子,戴在雙眼失明和尚頸子上:『鍊子還在,但只有你學會了承擔。』」  

 

這篇網路文章原本講的是一家公司裡的高級主管,找來一位能力甚強的明日之星,告訴他,之前他的直屬主管,為了成就他而遞辭呈讓賢前,所講的一段故事。最後高級主管,告訴了這位明日之星並提醒他:「你還沒學會承擔,因為別人心中有你,而你心中只有自己。」

 

其實工作上是如此,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也常是如此。面對別人的苦心,卻常常拘泥於外在的形式而不自知,面對他人的責難,或是忽略強做自信,或是立即反唇相譏,求一時的痛快淋漓。

  

總要等到靜下心來深思後,才發現難聽的話,背後往往有著更深的涵義,總要事過境遷才能明白,別人的用心良苦,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那也只能說自求多福了。

  

其實一般人都知道的是,愈親密的人說話愈直愈難聽,比如像是身邊親人對我們說的話,但我們往往因為對方一語中的,讓自己的面子掛不住,所以便常以不耐煩的態度回應,即便我們早已了然於心,也明白他們所說的話,無論如何是對的,或至少有幾分道理的。 

  

至於在職場裡,公司與同事,或是平常與朋友之間的相處,就更是因為個人意識高漲,而逐漸形成了一種迷思,也就是拘泥於彼此親疏之間的交情深淺,而來決定如何因應對方的批評。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也明白,愈是交情好的朋友,或許是因為太熟了,長久相處下來,早已了解與摸透了自己的脾氣個性,所以反而未必肯說出真相,因為知道多說無益,然而也因此在老朋友之間,失去了客觀而一針見血的評論能力;

  

而一般人對於陌生朋友的批評,常常是先氣憤於那些批評外在形式的不恰當,或是反唇相譏指責自己的人,對方自身的不完善,而失去了單純回歸,去思考那批評的本意。

  

其實對方的友不友善,跟其所下的評論之間,不盡然有著絕對的因果從屬關係,三個臭皮匠尚且贏過一個諸葛亮,更何況『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正因人不能清楚地看到自身的問題,或是明明知道,卻總是拖延忽略問題的存在,所以才需要诤友的存在,

  

只可惜大部分人在生氣的時候,寧可選用虛張聲勢的言語反擊,來表達當時的不滿憤怒,也不肯退一步去思考評論背後的意義。這樣的思考模式為的是甚麼?究竟值不值得,也真的只有自已知道,為什麼自己的情緒,這麼容易受到別人言語的激怒,或是擺弄影響,更別提以一兩句責難的話語,便藉以遽下對一個人的判斷。

  

當人與人之間,拘泥於這些表面上的輸贏而引以自豪的時候,卻也在無形中,也讓我們失去了一些更為寶貴的人生功課,而這或許就是每個人來到這世上,所要學習的功課之一,只是人性秉悟的差異,究竟還是讓人有了分野,工作得愈久,愈明白一直讚美你的上司,不見得是在幫你,一直對你直言批評的同事,也未必就一定是敵人,拿捏之間,就看每一位朋友的領悟。 而這門功課,除了對於個人,對於所有現在台灣過活的人們,與所面對的社會國家,同樣是很重要的一課。

  

最近這幾年,反覆地在這塊曾經被譽為寶島的土地四處肆虐,看著一場場早已預知,因為多年來天災人禍惡性循環下,每逢颱風重複的災難無情地湧現,真實而殘忍地,撕碎了許多原本和樂的家庭。只是在無情的風雨聲中,

  

我們看到的依然是惡質的媒體,以商業操作的手法,炒作一些看似表面關懷,實際卻缺乏人性同理心的報導;

 

我們也依然看到攝影鏡頭前,一些類戲劇灑狗血似地記者搏命演出,聽著採訪記者對著受難人家屬,問著那年復一年,愚蠢荒謬到令人憤怒的問題,

 

我們雖然也明白,這些新聞小兵的身不由己,知道背後操縱他們的所謂新聞高層的冷血,在他們的眼裡,一個個年輕記者生命,可能因為危險採訪而造成的生命起落,還比不上收視率表上的小數點起伏,

 

看著電視螢幕裡,那一幕幕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上演,哭天搶地的痛失親人的人們,聲嘶力竭地哭喊著的景象,還有那永遠慢一拍的官式回應,

  

以及那些拿別人生死,成就自己的所謂名嘴,我們當然可以繼續怪罪藍綠紛爭,我們當然可以繼續假民主之名,濫用民主盡情謾罵,然而等到罵完了之後呢?從最近這段時間,所觀察到的種種選舉亂象,顯然朝野與人民三方都還沒真正覺醒,也還未學會真正的承擔,用心去思考與理解到投下選票後,自己要承受的重擔,可是會實實在在地反應在我們的生活裡,影響著我們如何過日子。

也忘了政客永遠是政客,如果你相信政客們,那些天花亂墜神明前斬雞頭發誓的辯白,跟沒事又哭又跪又鬧,又上法院按鈴控告所塑造的清白,然後就傻傻地在選舉的關鍵時刻,將自己手中最重要的民主權利輕易交出去,交付給那些無恥至極的立法黨團代表濫用,然後再期望能倚賴那些短視近利,唯商業利益是圖的噬血媒體,以民主之名來查弊救國,就是忽略了我們自己身為國家主人應有的承擔。

  

 一個國家的國運,也像是一個人的人生一樣,難免起落浮沉,台灣這些年的起落,當然跟跟教育、政黨、全球經濟盛衰轉變多少有關,我們無從預知未來,只覺得這些年的台灣,像是雙城記裡寫的景象,正處在一個最壞的年代,在這塊土地上,似乎只看到重複上演著,劣幣驅逐良幣的悲劇,IQ不敵EQ。我們這一代,因為全球冷戰的思維影響,幸運地沒有再經歷過上一代面臨戰爭的痛苦經驗,卻因著一個早已無需再去爭辯的事實,自己在這個資源十分有限的島國上,年年上演著生靈塗炭的精神內戰,過往令人遺憾的錯誤的歷史傷痕,竟然可以成為有心政客,一再煽動撕裂同一塊土地上人心的利器,真正的問題根源,不是別人,是出在縱容這些媒體、政客、名嘴,怪力亂神與演藝明星的人們,也就是----我們自己身上。

  

台灣每逢選舉,政壇、地方派系跟傳播界,就會像是一只只被打開的潘朵拉盒子,各式各樣過時失意的政客、永遠是別人錯的淺薄名嘴,開始透過傳媒,共同上演著,一齣又一齣小丑跳樑群魔亂舞低俗不堪的選舉把戲。台灣的媒體,為了生存競爭,永遠將收視率跟廣告收入擺在第一位,不分藍綠,有錢便是大爺,當然義不容辭地提供舞台,讓眾多妖孽一一現身橫行當道,那景像比西方萬聖節的妖魔鬼怪還更猖獗,多到令人眼花瞭亂。

 

如果過程中,這些政客小丑因為演技太差勁,傳統伎倆全被選民拆穿,媒體還會想辦法煽風點火,務比極盡所能地妖魔化相關人物,以行集體催眠選民之能事,看著最近一連串政壇上百里侯,種種精心算計相互攻擊,還有街頭小巷成天擾民清靜的宣傳車,要說他們有多尊重選民,以選民的安寧為日夜記掛,那才真的作春秋大夢,笑翻眾人!

  

問題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選民,寧可被牽著鼻子走呢? 除開那些本來就依此為生的地方派系樁腳之外,有時看著選前選後,就不禁想著台灣的選民,在善良跟愚蠢之間,經常有意無意地,自己用選票親手畫上了等號。 

 

為什麼那麼多人,心甘情願地受著政治人物甜言蜜語的迷惑,他們在選後的傷心失望,對照著政客的無恥厚顏,或許令人同情,但當民主的制度,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已經走過了這麼多寒暑,本該早已然成熟的台灣選民,卻老是做出一些不成熟的抉擇呢?

 

人民透過自己用選票投出的政客之後,再來氣憤於當時被蒙蔽的同時,有多少人,真正勇於去承擔當年自己的決定呢?又有多少人從挫折中得到了真正的教訓呢?只因人心狡詐的依然狡詐,無知的依舊無知,愚昧的終究愚昧,沉淪自必沉淪,天地生滅自然有它的道理,俗語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如今在台灣,妖孽四起張揚,究竟還有多少人心,願意放下無謂的爭執,懂得謙虛學習,逐漸靜心涵養犧生靈呢? 

 

當我們罵完了一圈又一圈,感覺很痛快的時候,卻不知道根本的亂源,就是身為人民的我們自己,一群不知反省與承擔的人們,所造成的傷害,過往的歷史早有明鑑,多說也是枉然。可惜的是,從在過去這些年,我們已經充分了解政客言語的虛空無恥,口頭謾罵的確是容易的,但用心治國卻是困難的,如果不想將台灣全民的前途,斷送在貪官與媒體治國的手裡,我們需要更多的自省與行動,而不是一昧在選前的清算與鬥爭,或是言語上的孰是孰非誰高誰下,那些都無濟於事,從朝野兩邊巧言令色的政務官言行上一點都不難分辨。那些無良政客的荒謬與巧言令色固然可恥,但一個個不肯虛心承擔民主惡果的人民,用冷漠與粗暴的選票,面對著社會與國家的發展時,就等同親自扼殺了自己在這片土地上的生存與成長的時空。 

 

這條改變現狀的路上,不管是對個人,還是整個社會與國家,每一位朋友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這一切真的跟宗教神祇無關,只是個人的一種選擇,但這些選擇加總起的結果,卻會影響每個人不同的人生,與國家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人終究必須要學會承擔,不管願不願意,其實不管是因著別人的評論,或是自己的覺醒也罷,生命的路上有人扶持總是好的。言語之間的好聽與否,時間會去證明,雙方都需要更高的智慧,與更大的耐心去看待。 

 

從個人到社會與國家,當一個土地上的人們,不斷地用自己的私心與愚蠢,在一點一滴破壞著,上一代的胼手胝足的努力時,又怎麼能只怪國際社會的瞧不起? 只要在投下你生命中,或對社會國家選舉的選票前,能夠仔細想想未來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你所做出的決定,那就是一個好的開始,但願也能引領我們在生命的旅程上,還有這塊我們共同擁有成長的土地上,走向一個實實在在的康莊大道。 

 

如果有幸,那麼是天佑台灣,讓亂象得以有撥亂反正的一線曙光,如果沒有,那就是這塊土地上,一群不懂感謝上天,只知跟妖魔共舞,又不知團結為何物的人們最後的選擇,與必須要共同面對的命運與承擔,至於那些雙重國籍狡兔多窟,或是以為移民就能逃脫噩運的政客與自私的人們,別傻了,上天自然會收拾你們的,只是早晚。

 

(註)  原創文字作品,版權屬SJKen 個人所有,分享轉載引用前請留言告知,並請註明出處與作者,未告知盜用者必究,謝謝您 。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C poster.bmp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如果說「全面啟動」(inception http://wwws.tw.warnerbros.com/inception/mainsite/) 是今年最創新的西片電影類型,那麼「告白」(Confession) 無疑的就是今年最創新的東方電影類型,兩部電影故事結構與人物不同,但都跟人性心理與潛意識的探討有關。前者是「垂直式」的「時間旅行」,透過反覆穿梭在夢境與實境的人物冥想,營造出一種真假難辨的奇特氛圍;後者則是「水平式」的「空間跳躍」,透過故事中不同空間人物的各自告白,引出一段令人驚異的,關於師生之間罪與罰的報復之旅。

兩部影片在視覺特效運用上,都極具震撼力,出色的影像張力,不僅讓觀眾在欣賞電影的過程中深深被吸引,也增添了對劇中迷離難解情節轉折的說服力,喜歡跟導演與編劇鬥智解謎的觀眾,絕對不能錯過這兩部2010 最具原創的電影。當然也要提醒大家,要看這部電影,最好事前先做點功課,或事先了解導演中島哲也的拍片風格與過去的作品,或是先看過原著小說作者湊佳苗的作品,而在戲院裡看這部電影時,要具備耐心跟專注力,不然很容易看到一半,就被撲朔迷離的劇情轉折,給弄得天旋地轉七葷八素的,不過幸好這部電影的視覺變化,真的十分魔幻炫目,光是視覺上的吸引力,就可以讓人目不暇及嘆為觀止,應該還不至於會覺得無聊才對。

 

「告白」(Confession)這部電影的主要命題,如果簡單地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生命,是珍貴的? 還是微不足道的?

 

導演中島哲也(Tetsuya Nakashima),在片中透過一連串看似各自獨立,卻又相互糾結在一起的事件,從「少年殺人」、「戀母情結」、「婚姻與個人事業發展」、「溺愛」到「師生互動」、「校園霸凌」,去探討生命的存在,究竟是珍貴無比,還是微不足道的? 因為不同的觀點,會決定你在看完這部電影結局時,對於電影裡的老師報復與兇手犯案動機的同情指數與立場態度。

 

「告白」中文版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rzcUO7j8I

本屋大賞第一名小說《告白》驚人的改編震撼大銀幕,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2QzfCIA10k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M Poster.jpg 

 

      「天使之戀」這部電影,是我近期看過日本偶像電影中最好看的一部。

 

        這部電影是日本在去年十月上映的新片,時隔一年在台灣上映,但不知道為什麼電影宣傳作得很少,而且又是偏向浮面的強調賣弄女主角的美麗外貌,其實在看過之後,發現這是一部言之有物的商業電影,只是運用了偶像的精美包裝,本片改編自日本知名手機小說,由年僅27歲年輕女導演寒竹百合執導,透過她嫻熟充滿巧思的運鏡手法,加上紮實的劇本故事,與動人心弦的音樂歌曲,讓整部電影實質的成就,遠遠大過於電影宣傳單從偶像外表切入的深度。

M2.jpg 

 

         兩個星期前幸運地獲得電影招待券,雖然通知的有點晚,在首映會上映前一天才收到訊息,但還是抱著好奇心去看了。原本以為只是一部在賣弄男女主角漂亮的臉孔與身材的偶像電影,但女主角佐超人氣日本當紅模特兒佐木希Sasaki Nozomi 極為出色的演出,將一位原本擁有天使般臉孔般的惡魔援交女學生,在遇到了真正喜歡的男老師(谷原章介 shosuke tanihara 飾演)之後,從惡魔返回天使的心路歷程。

 

        導演的運鏡流暢,畫面賞心悅目浪漫詩意,充滿美感,但劇情故事直指日本現代社會的寫實話題,觸及的議題廣泛而深入,灰澀的一面,從在日本青少女援助交際,賣身拜金換取優渥生活,人際關係、校園霸凌、金錢觀念、友情出賣背叛、吸毒、家暴到跳樓自殺,光明的一面,從人生的偶遇、男女的純愛浪漫、對癌末病人的照顧、歷史知識與觀光紀念品的結合,同學之愛、勇敢承認對朋友的背叛與努力地修補友情、到最後對永恆愛戀的懷念,電影時而唯美,時而寫實殘酷、時而幽默爆笑,在加上電影主題曲與插曲都十分好聽,雖然是一部包裝精美的商業偶像片,但在看完之後,卻也感受到導演想透過電影,傳達給觀眾人性本善,只要願意改變,就算是是無法盡如人意,但也為自己的生命留下了最真實的一章。

 

        周末到了,如果你還沒決定要看哪部片子,推薦你去看這部。

 

「天使之戀」中文版預告片 

 

「天使之戀」日文版預告片

   M4.jpg M6.jpg

 

        電影故事說的是,一位擁有天使臉孔魔鬼身材的17歲女高中生理央,靠著課外援交,過著十分優渥的生活,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除了跟一群志同道合懂得打扮又貪圖物質享受的姊妹淘一起下海援交外,甚至玩弄心機,利用學校一位暗戀她的同性戀大姊頭的惡勢力,在校園霸凌她們看上有潛力成為援交女的同學,在佯裝好人為這些被霸凌的同學出氣,然後在軟硬兼施,一步一步誘惑同齡少女,一起加入援交的行列。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