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家好好保重。

目前分類:法國電影 (8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001.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部落格「SJKen的 Giga Circle」,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幫忙至我的FB 粉絲頁「SJKen的浮光掠影」按讚,謝謝。)  

 

 

「這些天實習下來,發現我真的不適合這行業... 」 

「醫生,不是一種職業…」 

「喔? 那是甚麼呢?」 

「我想,醫生,是一種詛咒…」

 

一家為了賺錢獲利,不惜精簡人事設備開銷的大醫院, 

一位初來乍到,23歲菜鳥醫生進入實習,有身為高層的父親庇護。 

一位來自阿爾及利亞資深醫生,為了取得在法行醫資格, 

不惜降格以求委居實習醫生,兩人在爭論中培養出革命情感。 

實習期間,菜鳥醫生連著惹出兩樁病人死亡的案件, 

不管是誤診還是救人,在院長與位高權重的父親醫手遮天下, 

不但毫髮無傷地逃過醫療糾紛,還歸疚於外籍實習醫生身上, 

受不了良心的譴責,年輕實習醫生決定上演大逆襲, 

看他如何展開一場小蝦米扳倒大鯨魚的精彩反擊!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Giga Circle」,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幫忙至「SJKen的電影評論按讚)  

 

一位57歲的父親,妻子死後,獨自撫養9歲的女兒, 

因緣際會,代表法國造船局旗下的船隊出賽,參加一趟單人風帆挑戰賽, 

從法國旺迪啟航,行經非洲南端好望角,環繞南極海,跨越澳洲立文角, 

再經南美洲合恩角,最後返回法國, 

長達80天,橫跨世界4大洲,48千公里的航程挑戰,

 從未拿下任何單人賽事冠軍的他,多想藉此揚名立萬, 

從陸上到海上,從親情到愛情, 

冰山、鯨魚、海豚、船難、救人、海上風暴, 

除了沿途大自然驚濤駭浪威脅之外,還有甚麼未知的難關在等待著他? 

面對人生難以名狀,無從掌控的最大一場風暴, 

天人交戰的他,又將如何運用智慧,寫下人生最真實又燦爛的一頁? 

 

 

電影,對大部份的觀眾而言,可能只是打發時間的消遣娛樂選項之一,對少數的觀眾,則是人生方向的啟航指引; 

 

相反的,電影,對大多數的導演與演員而言,都是他們觀照人生百態,去蕪存菁的反思,他們企圖透過電影的拍攝與演出,傳達他們對這世界的一份關懷、一種看待人生的獨特視野與態度。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jpg  

 

「聽我說,你現在究竟是想死還是想活? 

    如果你想死,我就無能為力, 

    如果你還想活下去,你有的是才華, 其他的交給我來操心就好, 

    我會一直在你身邊,用盡一生心力幫助你, 

    守護著你,直到你離開…」--- 皮埃爾貝爾傑(Pierre Bergé)

 

「我愛他,但你才是我生命中的最愛」--- 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

 

 

不管是發生在同性還是異性之間的情感,不管是平凡人還是天才,從愛情到相守,當走過了激情的甜蜜與激烈的爭吵,到最後,也只剩下無盡的包容與妥協,這是我看完電影「時尚大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的最深刻感受。 

 

2011年7月,快四年前在台上映的一部紀錄片「YSL 瘋狂的愛 L’amour Fou」,由皮耶‧爾托頓(Pierre Thoretton)執導,以紀錄片形式,溫暖誠懇地呈現舉世聞名的法國時尚大師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與他一生最重要的伙伴皮埃爾‧貝爾傑(Pierre Bergé)之間的過往點滴。

 

紀錄片以在兩人的同性愛情輾轉,貫穿了藝術主題的紀錄片,透過聖羅蘭與世長辭後,貝爾傑不忍睹物思人之痛,決定將兩人共同收藏的藝術品,以公開拍賣形式放出,驚人的珍藏真跡,當時被譽為是一場『世紀拍賣』,而每件藝術品背後,更充滿著兩人一生相愛的生活軌跡。

 

影片中透過了皮埃爾‧貝爾傑(Pierre Bergé)的娓娓道來,與許多珍貴的訪問與從未曝光的私人片段,訴說著兩人一生相知相遇,充滿了對時尚大師的懷念,以及兩人過往的深刻情誼的描繪。

 

如果你對時尚很陌生,也不認識這位一手創辦高級訂製服品牌YSL的時尚設計師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1936 ~ 2008),在去看電影「時尚大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之前,請先看維基百科的介紹: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001.jpg  

 

肯亞、摩洛哥、阿根廷與印度的貧困偏鄉,

10歲、11歲、12歲,4個不同家庭的小孩為了上學,

每天單程就要花上1~ 4個小時不等的時間,

以步行、輪椅與騎馬,跋山涉水登高越嶺

沿途遭遇千奇百怪的路況,甚至危及生命,

只為了上學求知,改變自己的未來,

兄妹、兄弟與手帕交姐妹情深,

共同面對上學途中,種種難以預料的挑戰,

以無比的勇氣與毅力,朝著夢想前進! 

 

 

如果現在的你,只有10歲出頭,每天上學必須步行或騎馬,在沒有大人的陪伴下,獨自或甚至要帶領更年幼的弟弟妹妹,花上3、4個小時,跨越數公里到數十公里崎嶇不平的山路,還可能會在路上碰到大象群與其它猛獸的攻擊,你會怎麼解決這些問題? 會選擇持續,還是放棄求學? 

 

看了這部由巴斯卡‧比松(Pascal Plisson)執導,橫跨歐美亞三大洲、深入地球上不同的偏鄉地區,拍攝同樣貧困家庭的孩子們,為了求學圓夢,費盡心思上學的紀錄片「逐夢上學路」( Sur le Chemin de L’ecole/On The Way To School),你將從肯亞、摩洛哥、阿根廷與印度四個國度偏鄉的孩子們身上,找到答案。

 

謝謝佳映娛樂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在昨晚前往松山文創誠品電影院,觀看預定2014年7月11日在台上映的紀錄片「逐夢上學路」( Sur le Chemin de L’ecole/On The Way To School),本紀錄片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UNESCO ---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合作推廣,描述四個處在地球偏遠角落的孩子,四段充滿崎嶇不平艱辛冒險的迢迢上學路,全片充滿了親情與友情的關懷互助,無比的勇氣與毅力,完成開展未來的夢想之路!對於大多數生長成父母細心呵護的台灣小朋友而言,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會是開啟人生不同視野的最好學習。

 

這部紀錄片「逐夢上學路」( Sur le Chemin de L’ecole/On The Way To School),在今年3月27日~ 4月6日2014年台灣國際兒同影展搶先上映過,今晚看見不少小朋友跟著爸媽來看特映會,很好奇小朋友看完這部紀錄片中跟他們年齡相仿的外國小朋友的迢迢求學路,會有著怎樣的感受?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001.jpg  

金錢遊戲,分秒必爭,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錢是老大,錢場就是戰場,先開槍才能活命! 

輕薄的紙鈔背後,隱藏著你爭我奪的人性貪婪, 

惡意併購,兩面手法,分化敵我內鬼,正面痛擊幕後金主, 

美法金融對戰攻城掠地,金錢、美色、劫貧炫富暗潮洶湧, 

打破巴黎金融市場生存守則,掀開銀行內部殘酷鬥法的內幕, 

無窮盡的金錢與人性慾望,一場心機鬥盡掌裡乾坤的資本遊戲! 

 

 

謝謝佳映娛樂邀請,上星期提前觀賞預定2014530日本週五在台上映,由「危機最前線」導演柯斯塔蓋弗拉斯(Costa-Gavras)執導,「巴黎拜金女 Priceless」蓋德‧艾麥漢(Gad Elmaleh)、「浮華新世界」蓋布瑞‧拜恩(Gabriel Byrne)「即刻追擊娜塔莎荷妮葉(Natacha Régnier)「烈愛重生席琳薩萊特(Céline Sallette)領銜主演的電影「資本遊戲」(Le Capital) 

 

看過電影「巴黎拜金女 Priceless」的朋友,對於片中蓋德‧艾麥漢(Gad Elmaleh)所飾演的純情窮光蛋,浪漫深情到不行的表演一定還印象深刻!在這部描繪美法金融圈爾虞我詐商戰的電影「資本遊戲」(Le Capital),可以欣賞到與過往擅長愛情喜劇的蓋德‧艾麥漢(Gad Elmaleh),迥然不同的演出。 

 

他在本片中搖身一變成了由野心學者跨足金融界銀行總裁,展現了精湛的演技,將商場上絕頂聰明的金字塔層,那種精準、冷酷、攻心計城府甚深,砍人不眨眼的人物特質,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看得既恨又怕又痛快!

 

全片故事發展節奏緊湊明快,將人性的貪婪,政客高官與富人貪得無厭的醜陋嘴臉,夫妻同床不同心的假面婚姻,公司圖謀不軌的管理階層,與被蒙在鼓裡被解職前還高聲叫好的員工,可憐由喜轉憤恨的種種現象,都毫不留情地一一掀開,簡直就是一部活吞生剝的職場「現代生死啟示錄」,劇本與主配角演員的演出非常精彩到位。

  

「資本遊戲」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dSVy407-bY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001.jpg  

大雪紛飛的時節,一名年少曾學習法文的愛沙尼亞(Estonia)中年女子, 

在離婚多年,兒女長大離家不在身邊,年邁多病的母親乍逝之後,

 決心離開故鄉,圓一場年少的花都春夢。 

從愛沙尼亞到法國巴黎,擔任移居巴黎多時的同鄉年長貴婦的看護, 

主僕兩人從陌生抗拒,到相濡以沒的異鄉旅人情感共鳴, 

一份可頌(Croisant)配好茶的早餐中,展開了一段忘年的溫馨友誼, 

從冰雪深埋的寒冬,走到了百花似錦的初春, 

巴黎春夢未了時,會有怎樣的一番生命風景呢? 

 

 

謝謝佳映娛樂的邀約,提前看了預定201459日在台上映,由「春日光景」製片團隊最新力作「日安可頌」(A Lady in Paris/Une Estonienne A Paris),由拍過楚浮電影作品「夏日之戀(Jules et Jim1962)的法國傳奇影后珍妮‧摩露(Jeanne Moreau)萊恩瑪姬(Laine Magi)派翠克皮諾(Patrick Pineau)領銜主演。

 

法國傳奇影后珍妮‧摩露(Jeanne Moreau)作品影像,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kk1Tnp1QM  

 

 夏日之戀(Jules et Jim) 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syUySDjEYU

  

珍妮‧摩露(Jeanne Moreau)1962年電影「夏日之戀(Jules et Jim)片中演唱片段,影片引用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WjCTLsTxVY

珍妮‧摩露(Jeanne Moreau)個人簡介,請見維基百科: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001.jpg 

中年的沉淪,老年的無助,一家人最難言喻的孤寂, 

母親的期許,人子的壓力,世間最難以解開的糾結, 

遂化成了狂吼與叫囂,絮叨與靜默,情感的風暴。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面對人生最後一塊拼圖, 

走向生命的末途上,該順其自然,還是由自己做主? 

一趟沒有回程的旅行,她與他,片刻春光如許, 

無言、沉默與寧靜的最後告別 

 

 

生與死是所有人必經的過程,沒有人可以自己選擇何時出生,但當在人間走過了這麼一遭,有了「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的深刻感受,面對生命最後的一程,你會怎麼選擇? 

 

「老來最怕病來磨」,再堅強的人,在病痛的面前都只能俯首認輸,但面對人生最後的必經之路 ---「死亡」,有的人選擇了主動告別,提早與死神相會;有人則只能在病魔的侵襲折磨中,一點一滴耗盡了生命最後的元氣與光采。 

 

如果說電影「愛‧慕」描繪了牽手一生,至愛至親的老夫老妻,在不堪病魔的日夜折磨,最後選擇了激烈的手段,幫另一半告別,解脫了對方也舒緩了自己的情感翻騰;那麼「春日光景」(Quelques Heures de Printemps/ A Few Hours of Spring)則給了人們另一種選擇,片中的主角在獲知自己的病痛已無挽救的餘地,面對去日無多的末途,她選擇了「安樂死」來告別曾經無限眷戀的人間,還有她摯愛的親人。 

 

前者狂暴、後者靜謐,同樣面對死亡的必然歸宿,前者因為被病魔逼到了忍無可忍的臨界點,後者因為過往的陰霾,不想步上亡夫生前失去尊嚴的病痛深淵,同樣想逃離病痛的魔掌,在死神的面前選擇了不同的時間點,在被動與主動之間,就看每一個人如何看待。 

 

「春日光景」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_6RTT0XO0U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jpg    

冰島火山爆發、法國航班大亂,飛機停飛,飆車遠征希臘,

犀利某、幼稚尪,雞飛狗跳上天下海爆笑大對決 !

防盜鎖、巴三小、擋飛鏢、搶警車,偷開小飛機,

撞車、摔飛機、槍殺老鷹,非法偷渡,從視若無睹到相見恨晚,

一時天雷勾動地火,「慾」發不可收拾,就這樣莫名其妙地,

完成一場橫越南歐2000多英哩的瘋狂大進擊! 

 

昨晚去內湖哈拉影城,看一部預定下星期五(20131115)上映的法國喜劇「尪某愛計較」(Eyjafjallajökull/ The Volcano)特映會,度過了一個輕鬆愉快,從頭笑到尾的週二夜晚 

 

003.JPG004.JPG 005.JPG  

這部法國自製的本土喜劇,於今年102日在歐洲多國陸續上映後,光是在法國一國,上映期間就創下驚人票房成績,開片票房數字,超越好萊塢強片如「環太平洋」、「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等,並在上映10天後創下台幣約41000萬票房,目前票房隨著上映時間拉長,還在持續狂飆中 

 

沒去之前光看預告片的中文翻譯,把男主角丹尼‧布恩 (Dany Boon) 飾演的Alain ,中文名翻成「金藍趴」,把女主角薇樂莉‧班奈頓(Valérie Bonneton)飾演Alain 前妻Valérie,中文名翻成「素蘭嬌」,就知道這會是一部笑死人不償命的法國喜劇! 看了之後,真的是笑話、髒話、黃腔諧音滿天飛,濃濃的台式中文語法,好像是在看法文版的「大尾鱸鰻」! 

 

當然「尪某愛計較」電影劇情跟「大尾鱸鰻」迥然不同,故事描述一對法國驚世離婚夫妻金藍趴(Alain)與素蘭嬌(Valérie),離婚多年不合,開駕訓班的金藍趴(Alain)另結新歡,女強人素蘭嬌(Valérie)依舊保持黃金單身貴族。 

 

因為想參加20歲女兒西西莉(Cécile,由Bérangère McNeese 飾演)希臘婚禮,兩人重聚首,一見面就開始唇槍舌箭針鋒相對,但飛機從法國機場出發,途中卻遇上冰島火山爆發,火山塵形成的烏雲,打亂原定行程,飛機被迫下降停駛,兩人在德國機場原本各走各的,沒想到陰錯陽差,又湊在一起合體開Porsche,準備一路飆到希臘!

 

 「尪某愛計較」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S6JQ9ewtWQ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01.jpg  

 

粉筆飛刀、泡沫炸彈、擒鵰魔手、挺胸小可愛,招招比白目; 

拿破崙、熊抱、爬樹、挖路工、街頭示威,步步真腦殘; 

剪刀一把斷,鐵鋸分兩邊,上課帶眼罩, 毀人總不倦;

考試黑白來,自己出題改考卷,不準出聲一切靠自己 ! 

對付最「魯」的學生,你只能找來更「散」的老師, 

看創辦人、督學、校長、老師、學生一起耍白爛噗嚨共

 

皮耶馮索馬汀拉佛(Pierre-Francois Martin-Laval)執導,同時也參與演出的法國電影Les profs」,改編自法國喜劇小說家PicaErroc (Pierre TranchandGilles Corre)撰寫的同名暢銷漫畫小說,中文片名非常本土化,也跟流行掛勾,翻成了「噗嚨共鮮師」。



《噗嚨共鮮師》顛覆了一般人對法國上乘喜劇,那種幽默恢諧妙趣橫生的慣有印象,從故事走相、對白、演員的詮釋表演方式,都以極盡白目耍賤,無所不用其極地搞笑為主,打造出片中「智障,可以有無限可能」的主題。

 

看電影時,很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驚聲尖笑」跟「大尾鱸鰻」兩部電影,電影本身的笑點評價高低,或許因人而異。但在票房上的表現上,「噗嚨共鮮師」顯然跟前兩者一樣,受到大眾的肯定與歡迎,從今年417日在法國上映後,立即奪下法國首周票房冠軍,並連續八周停留在Top 10,同時被喻為會是2013年度法國最賣座本土校園喜劇電影。

 

「噗嚨共鮮師」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CLwprtV7xk

 

電影描述朱勒‧費瑞高中(Jules Ferry high school)因為升學率奇低,該校學生不管是在操性、學業成績都不理想,風評一向欠佳,各因為方面都差其他學校好大一截,儘管過往學校的曾找來很棒的老師前來指導,但學校聲譽還市一落千丈,不見復甦。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jpg  

 

 一成不變生活妻管嚴,慈母中風自覺悟人生, 

三兄弟偷情暗搞出軌,豬狼變色上下瞎浪漫 

拍廣告對望一時情迷、暗香偷歡外遇樣樣來, 

凡爾賽宮內戲水追逐,醫院門外上下大車震。  

 

大雨傾盆寂寞愛滋長,柔道館內館外兩樣情, 

門裡兩人相見坦蕩蕩,門外高牆獨灑怨婦淚, 

三隻小豬變身大野狼,中年更年期性焦慮, 

看法式浪漫綺想,如何改造英式童話經典, 

化危機為轉機,譜寫出愉悅的3隻小豬之冏狼傳奇 

 

 

在所有中西童話中,最惡名昭彰的,莫過於「小紅帽」跟「三隻小豬」中出現,懷抱惡意別有居心的大野狼 

 

「小紅帽」的童話故事,可以上推一路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紀的「伊索寓言」,不過幾經時空更迭,從童書文字,到翻拍成電視、電影、動漫、布偶劇、音樂劇,映像電影,版本之多讓人眼花暸亂。 

 

故事中原本象徵大壞蛋的大野狼,也在不同年代中的編劇筆下,不斷變身與時俱進,從兇狠的大野狼本性,顛覆成了與小紅帽角色互換,被小紅帽打得落花流水的一匹乖乖狼! 但翻拍顛覆過的「小紅帽」電影,幾乎都創下了口碑與票房雙贏的亮麗成績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jpg  

 (本片為限制級電影,未成年網友禁止觀看)  

 

鋼琴、板凳、鞦韆椅上,愛與恨,孤單與遺憾在攀爬;

喪父的女子,鄉間的男人,悲傷潛入的那一夜,

她穿上他的襯衫與睡褲,該要的安慰不見形影,只有他突如其來的性慾高張。 

 

隔天他決定不再見她,不甘心無性就被遺棄的她,上門跟男人理論,

男人要求跟女子重現當晚的混戰,看清誰的是非愛恨,

於是,接下來的日夜七場混戰,從床邊到客廳,

從樓梯到浴室,從土堆到爛泥巴,一場比一場激昂!  

 

從非要分出個輸贏,到水乳交融的癡迷眷戀,狂烈的氣憤在拳腳相向中消散,

愛與性的分野,在肢體交纏中逐漸清明,

在時而像是性愛遊樂場,時而像生死拼搏的戰場上,

愛與性,對兩人而言,究竟是摔角比賽? 還是一場摔角課? 

那些痛、那些吻、那些性愛交歡、較勁言語,最終在尋求甚麼? 

她,究竟是愛上他? 還是恨他 

恨的究竟是他?還是父親? 又或是悲憐的自己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m20130910___3f463e55a84ccc5938515ba67e5

 

 

「我感覺,我的人生,只為此刻而存在  

「就只有這樣?  

神奇的廚子、多金的公子與美麗的女子,一場浪漫的舞會相遇;  

愛戀緣定一瞬間,卻幻化成一生傾情也難以療癒的病痛,  

鏡花水月總成空,回首愛戀還如夢。 

 

看完「泡沫人生」這部電影,從戲院走出時,突然覺得這部改編自二十世紀百大暢銷同名小說,原先被喻為「不可能影像化unfilmable」的小說,由「王牌冤家」奧斯卡金獎導演米歇爾‧岡瑞(Michel Gondry)執導,以絕美的影象、浪漫的配樂與奇幻手法拍攝而成的法國電影「泡沫人生L'écume des jours」。其實在遙遠的東方,早在中國明代末期戲曲劇作家及文學家,被譽為與莎士比亞同期及影響力相等的偉大文學家湯顯祖(1551~ 1616)筆下,就已描述地淋漓盡致盡得神髓,「牡丹亭 - 驚夢」中有一段杜麗娘傷春之詞。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捲,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 

 

「牡丹亭」原名「還魂記」,又名「杜麗娘慕色還魂記」,是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創作於1598,描寫了大家閨秀杜麗娘和書生柳夢梅的生死之戀,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時代特點鮮明,故事震憾人心的藝術傑出劇作,是近年海峽兩岸刮起的時空穿越劇的始祖,也是一部讓人不勝噓唏的淒美愛情故事。 

 

「泡沫人生」與「牡丹亭」同為描寫人生情愛的甜美與虛幻,影象的瑰麗,作者的文字奇想,透過了不同形式的演繹,在東西方各自綻放絕美的人生詠嘆 

 

小說法文原文為「 L'écume des jours」由兼具法國詩人、演員、音樂家、歌手、發明家、工程師、翻譯家、評論家與小說家多重身份的伯里斯‧維昂(Boris Vian1920 – 1959) ,寫於1947年,那年他才27歲,可惜在1959年因心臟病突發,英年早逝,死時年僅39歲。

 

作家Boris Yian 簡介,請見維基百科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m20130629_144431_619350_8d3def0aaf7c12b

  

「我來自未來,被帶回到過去的現在,

   我不是16歲,我已經40歲,

   我正在重新經歷每一刻的過往--- 卡蜜兒(Camille Vaillant)

 

「過去已經過去,回不去了!  過去已經不存在了!--- 物理老師物理老師Alphonse

 

這世界有沒有永遠不變的愛戀?

走過了青春年少的光輝歲月,

曾經追求的一切都有了變化,

如果時光可以倒轉,青春可以重來,

你會選擇怎麼過呢?

 

 

看了法國電影「再一次初戀 Camille Redouble/Camille Rewind」,不管你現在正處於人生的哪一個階段,你都會從片中不同人物的身上,得到一些啟發,關於家庭親情、同學友誼,以及從初戀到婚姻過程中愛情的明滅。

 

電影玩時間遊戲梗,讓故事主角一夜醒來,突然就跨越時空,上演起人生突變的戲碼並不少見。不管時間軸是順時針往前撥快,迅速老化,像是2012年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在「回到初相遇 La vie d'une autre 」( 「回到初相遇」--- 生命的自我反省與對愛的救贖 ) 一覺醒來,從26歲的單身女子,變成了有了老公與兩個孩子,事業有成但夫妻情感不順的41歲中年媽媽;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m20130608_144431_603782_425899cbd52f5e0

  

今年4月在「金馬奇幻影展」的「非一般愛情故事」單元中,就看了這部讓人開懷大笑中又有省思的作品「親你跟我這樣做 Main dans la main/Hand in Hand 」,由法國才女導演華蕾莉‧董澤利(Valérie Donzelli)執導,電影在影展中反映熱烈笑聲不斷,終於由 CatchPlay Classic 取得發行代理權,預定在2013年6月12日在台上映。

 

 

這篇就以之前發表過的電影文為基礎,更新了最新出爐的電影海報、劇照與影片,也加入了一些新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之前還沒機會看過本片的朋友,敬請把握這次上映的機會。

 

演員出身的導演華蕾莉‧董澤利(Valérie Donzelli),演而優則導,從2008年開始執導的她,保持一年一部作品問世,而且部部風格大不同,的展現了她豐沛的創作能量與強大的企圖心。


她的作品因為現實世界的慘烈遭遇,讓她有了許多的省思,也在走過之後,將曾經的苦痛昇華,成了電影作品中觸動人心的養份,不同的電影中,
深入探討了個人,在面對家庭與工作,親情與愛情衝突之間的拉扯與割捨,當身邊最親密的愛人或家人的
價值觀,跟自己漸行漸遠,你是會選擇保有自給,繼續追尋自我的人生,還是犧牲自我,為愛退讓妥協呢?

 

這次上映的「親你跟我這樣做」,是她去年的作品,以充滿奇想的一吻,牽扯出讓人笑聲連連的劇情故事,卻又從中帶給觀眾更深層的內化省思。



不管你是身處在社會裡的哪個階層,當原本平穩順遂的生活中,有了難以承受的劇變時,你會用甚麼樣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轉折,走出那令人舒服的保護殼,跟不同價值觀的人們,共同創造出全新的人生視野,
就是「親你跟我這樣做」寓教於樂,讓人從變局中,重新找回迷失自我的省思。

 

cm20130608_144431_603782_62e2cbef3c5f5cf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cm20130421_144431_600790_2ff06c51fd87fdc

(喜歡我的電影影評,請幫忙在我的 「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人生中能夠順利贏得愛情,走入婚姻與家庭的人們,最終期盼的,或許是「詩經邶風擊鼓」篇中那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裡所描繪的美滿情境。但對很多人而言,老去,卻有著難以對外言喻的身心折磨,因著生理的逐漸老化,讓一個人曾經的美麗青春容顏不再,白髮蒼蒼面容枯槁,行動舉止艱難而反應逐漸遲緩。 

 

年邁,對許多人而言,除了心裡上,哀嘆著青春已遠的感傷,生裡上,更恐懼的是老來慘遭病來磨,深怕一旦病魔襲身,一切便成了無從對人言的難堪沉重,即使是用愛相守一生的枕邊人,可能也難以理解,那種被病魔禁錮,逐漸失去言語表達能力病人身心的痛楚,更別提那些即使有心也無力,不知道該從何幫起的子女與周遭親友。

 

生、老、病、死,對身強體健的年輕朋友而言,不過是簡單的人生寫照四字,遙不可及到難以想像更無從體會起;但對於風燭殘年、行將朽木,已然身歷其境的老年人而言,病魔,就成了生命末途上,死神降臨前,一個最殘酷又難以抵擋較量的劊子手。 

 

一個人生病,痛苦受折磨的,不只是當事人,還有長時間守在病榻前,負責照護守候病人的親人。在死神面前,即便親人給予無限呵護的愛,日夜照料著病人,奮力一搏跟死神拔河,但在死神面前,愛神與病魔的生死交鋒,究竟誰勝誰負? 在「愛‧慕」(Amour) 這部電影裡,導演針對上述問題,給出了一個可能,但卻又極具爭議性的答案。


cm20130421_144431_600790_0b9f383de9b5590cm20130421_144431_600790_7c4dc441f94519c
cm20130421_144431_600790_dab77d7282f75f8

「愛‧慕」(Amour)是一部 2012年在各大國際影展大放異彩,由拍過「鋼琴教師 The Piano Teacher」「隱藏攝影機 Caché」「白色緞帶 The White Ribbon」享譽國際的奧地利名導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編導法語電影,邀請了法國影壇耆老演員,現年高齡 86歲的法國影后艾曼紐‧麗娃(Emmanuelle Riva)82歲的法國影帝尚‧路易‧坦帝尼昂(Jean-Louis Trintignant)重出江湖飆戲,與法國當代實力派影后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領銜主演,共同打造出一部,每個人必然要面對的課題「生、老、病、死」,一部平實直指人心,讓人省思的人性巨作。

 

「愛‧慕」(Amour)電影中文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e58YjyTQAI&feature=player_embedded

「愛‧慕」(Amour)從故事到視覺影像上,有著導演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過往一貫冷冽極簡的風格,在幾近單一的場景裡,透過了看似簡要,卻極其精準的光影與環境聲音的細節變化,在無聲無息間,一步步進逼著觀眾的情緒,再加上兩位老演員,舉手投足之間,那臻至化境的精湛功力,全然看不出有一絲一毫刻意戲劇化演出,讓電影在看似平淡緩慢的節奏中,與演員所傳遞出強大情感渲染氛圍下,一點一滴重擊著每一位觀眾的心底,彷彿已經不是在看著一部電影,而是真真實實地在現在或未來,會發生在每個人家中生活裡的場景,隨著電影劇情的推演,引領觀眾去思考,如果同樣的事情,降臨在家人身上,自己又會有著甚麼樣的反應?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cm20130419_144431_603020_aaf53619a025847


偷窺,是人都會,

原本只是人類的一種本能,

沒有對錯也無從改變,

但人性中其它的因素,

諸如羨慕、妒嫉、貪婪的加入,

自私與想佔為己有的心理作祟,

便扭曲了因好奇而偷窺的單一事件,

逐漸了發展成了因羨而妒、因愛生恨、因窺而偷,

甚至因偷而搶等等傷人又未必利己的情事,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cm20130402_144431_603782_13904d45a10cc11

  

昨晚去看了今年「金馬奇幻影展」第一部電影「親你跟我這樣做 Main dans la main/Hand in Hand 」,這部由法國才女導演華蕾莉‧董澤利(Valérie Donzelli)執導,出身演員的她,演而優則導,從2008年開始執導的她,保持一年一部作品問世,而且風格大不同,展現了她豐沛的創作能量與強大的企圖心。

 

這部於2012年11月在羅馬電影節(International Rome Film Festival)首映,隨即於12月19日在法國正式商業上映的「親你跟我這樣做 Main dans la main/Hand in Hand 」,是她繼2011年以「親愛的別哭 Declaration of War/ La guerre est déclarée」 「親愛的別哭」: 生命的磨難,真愛的成長  ,征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後的新作,同時也是他跟前夫演員傑瑞米‧艾肯( Jérémie Elkaïm )再度攜手共同編劇與演出。 

 

兩部電影風格迥異,前一部「親愛的別哭」是根據兩人真實人生故事改編,描述屬於他們過往生命中所經歷的風暴,與風雨過後,讓愛共同成長的記憶,片中探討了關於摯愛親情與愛情的糾結,生命與病魔的對抗等議題,像是為兩人的分合做了一次最誠懇的回顧與註解,讓人看了十分動容。

 

兩人為了挽救與死神搏鬥的兒子,被迫像「連體嬰」般地生活著,失去了所有各自原有的社交生活,兩人歷經了千辛萬苦,終於從死神手裡奪回了小孩的生命成長權,年輕的丈夫卻在此刻選擇了離去,是一部敘述即使再怎麼為摯愛犧牲曾有的生命歲月,也依然努力想保有自己生命軌跡,在「愛人與愛自己」之間擺盪的電影。

 

「親你跟我這樣做」則延續了「親愛的別哭」電影中,人生中因一場意外,讓原本各自獨立的生命個體,被迫成了「連體嬰」的概念,電影一樣觸及了愛情、親情與友情與自我的衝突分合,病魔糾結與人生無常的命題,但以充滿幽默趣味的「奇幻之吻」的故事來包裝,衍生出樂觀積極看待生命的都會輕喜劇。



電影主景在巴黎,帶領觀眾在感受劇情故事發展的同時,也暢遊了巴黎與位在洛林區臨近小城Commercy的多樣面貌,
從聞名遐爾的巴黎歌劇院,芭蕾舞蹈演出舞台與練舞場、高級餐廳、社交晚宴、美容美髮,到一般法國平民家庭居家場景與民生用品店;最後在電影結尾,還飛越歐洲,來到了美國的紐約,美麗的城鎮風景,配上一些20世紀80、 90年代新浪潮的選歌與音樂,讓全片呈現了全新的作品風格。


cm20130402_144431_603782_6a416bf32dff88a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HPHP2  

 

 

在介紹「花都魅影 Holy Motors 」這部電影故事前,想請你靜下心來,聽這首片中的插曲,由澳洲歌手演員凱莉‧米洛 (Kylie Minogue) 演唱的「Who  were we? 」。

 

不管你現在處於人生哪個階段,年輕、中年還是老年,閉上眼睛聽著音樂,

想想過去的你,是一個甚麼樣的人? 過著甚麼樣的生活?

在人生的旅程上,在家庭、婚姻、工作、親情、愛情、事業的流轉中, 你已經扮演過多少的角色?

如果你的人生可以重來,你會想當甚麼樣的人,扮演甚麼樣的角色?

如果有機會可以重新活一次,你會做出甚麼樣的改變?

最後,你覺得改變了之後,一切是否就會因此而改觀呢? 

 

 

「花都魅影 Holy Motors 」片中插曲「Who we were? 」,歌中緩緩地問著: 「我們是誰? 我們是誰? 那時的我們是誰? 若當時選擇不同,我們又會變成誰? 」,既是片中女主角對著男主角的問話,也像是女主角的自問,又或是穿越了螢幕,輕輕緩緩地問著每一位正在聚精會神看電影,背後隱藏著不同故事與記憶的觀眾們。

 

「花都魅影 Holy Motors 」片中插曲「Who we were? 」, 影片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yQbSgYQ7qL0 

 

 

想好了嗎? 如果還在思考也沒關係,那就邊思考,邊看這部,由與盧貝松、尚賈克貝內齊名為「80年代法國新新浪潮三大導演」的李歐‧卡霍(Leos Carax )執導的法國電影「花都魅影 Holy Motors」的介紹,也許你也能從其中得到一些啟發,關於人生的輾轉。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LP  

 

人都會長大的,但隨著社會的歷練,歷經了愛情、婚姻、工作、事業的交錯糾結,從單身走進了家庭的桎梏與跌宕,時間,改變的不僅僅只是一個人,從稚嫩到蒼老的外表,更多是改變了一個人的內在,如果有一天一覺醒來,你有機會用過往年輕的心,重新去審視面對現在的自己,看見自己經歷歲月風霜滿目瘡痍的心時,面對身邊最愛的人,你會做些甚麼樣的改變,以甚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呢?  

 

電影「回到初相遇」透過了一位女人,面對在一夜之間流逝了15年的歲月,如何從驚恐慌亂,到逐漸學會面對承受現實,再到重返真誠人生的心路歷程,小品格局的故事中,卻有著發人深省的生命審視與蛻變的啟發。 

 

L9L6L7L1

 


以「愛情」與「失憶」兩個元素交錯,所拍攝成的電影並不少見,遠的像是2004年,由亞當‧山德勒(Adam Sandler) 和茱兒‧芭莉摩(Drew Barrymore) 主演的「我的失憶女友 50 First Dates」(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794) ,近的像今年5月在台上映,由瑞秋‧麥亞當斯(Rachel McAdams ) 與查寧‧泰坦(Channing Tatum)主演的「愛‧重來The Vow」(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4205) ,都是圍繞在失憶與愛情起伏的動人故事。 

 

但戲法人人會變,由法國才女歐洲影后出身的希薇‧泰絲特(Sylvie Testud,個人簡介http://en.wikipedia.org/wiki/Sylvie_Testud ) 的導演處女作「回到初相遇」( 法文片名La vie d'une autre/ 英文譯名 The life of Another) ,電影改編自費德莉克.德格特的暢銷小說「被偷走的十二年」(La vie d’une autre,中文版由寶瓶文化出版設於今年四月出版),在愛情與失憶之外,加入了時空消逝的元素,描繪出一位外表中年,但內心是年輕女郎的女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生命變卦,從陌生驚愕、慌亂搜尋,到勇敢面對人生變化的心路歷程。 

 

原著小說故事情節,說的是一位1988年,剛工作幾年的年輕女子,有一天偕友到摩洛哥舞廳跳舞,遇上了俄羅斯與阿根廷混血的英俊男人,兩人一舞定情,從舞廳跳上了床上,有了一夜纏綿,沒想到隔天醒來,年輕女子竟然發現自己,已經是一男一女兩個孩子的媽,老公正是昨晚才剛認識心儀的男人,嚇壞了的她,慢慢發覺自己竟然置身在2000年,那麼被偷走的十二年,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被偷走的十二年」原著小說帶領著讀者,以另一種交融著時光流逝與愛情悲歡的角度,讓人們重新審視,從未婚的年輕女孩,轉變成已婚中年女人的人生蛻變,在形同失憶的女主角,帶著困惑急於找尋消失的十二年的歲月過程中,一頁一頁從他人口中,逐漸拼湊出那段流轉的光陰中,自己變成了什麼樣的人,從愛情、婚姻、家庭到工作悲喜交加的起落變化裡,重新找到生命的出口與愛的動力。  

 

導演希薇‧泰絲特(Sylvi Testud) 保留了原著小說的精華,融入自己對愛情與人生的親身體驗加以改編,消逝的光陰從12年拉長到15年,描述一位26歲的妙齡女子,一邊跟母親照顧重病返家的父親,一邊透過母親的關係,在她26歲生日當天,跟一位投顧公司的高層先私下會面,聊過之後順利得到一家投顧公司的面試機會,而且在海灘上跟第一次見面的男子,也是投顧高層的兒子一見鍾情,兩人當晚在慶生會過後一夜纏綿,沒想到一覺醒來,隔天卻變成了41歲的已婚有小孩的中年女子,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生命變卦,她將如何面對呢?  

 

導演邀請了榮獲柏林、坎城、威尼斯及奧斯卡四大影展影后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與近年在美國影壇發光發熱的法國男星馬修‧卡索維茲(Mathieu Kassovitz)合演,在「回到初相遇」電影中共同打造這段由「失憶」、「愛情」與「時光」輾轉而成的魔幻奇緣,全片在法國蔚藍海岸、巴黎、盧森堡及比利時等風光明媚的地點取景拍攝,,娓娓道出一段關於愛與寬恕,生命自省與重新開展的感人故事。電影預定12月28日本週五上演,今晚受到幸運抽中電影特映票的朋友之邀,參加在真善美戲院的首映會。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L01L04L02L03  

 (圖片引用來源參見註一)

 

克里斯‧馬克( Chris Marker  1921 - 2012,享年91歲) ,法國作家、攝影家、傳記導演、多媒體藝術家與影評家,甫於今年七月過世,金馬國際影展為紀念這位身兼多樣才華,20世紀法國最具前衛實驗精神的導演與攝影藝術創作家,特別於今年的「焦點影人」精選他七部作品,包括了1962年的「堤」( La jetée/The Pier)、1967年的「遠離越南」(Loin Du Vietnam) 、1977年的「紅在革命蔓延時」(Le Fond De L'air Est Rouge) 、1983年的「日月無光」(Sans Soleil) 、1985年的「尋亂、黑澤明」(A.K)、1999年的塔可夫斯基的一天」(Une Journee D'andrei Arsenevitch) 與2004年的「巴黎牆上的貓」(The Case of The Grinning Cat) 。

 

Chris Marker 生平介紹

英文: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ris_Marker

法文: http://fr.wikipedia.org/wiki/Chris_Marker

 

克里斯‧馬克從20世紀60年開始發光發熱,作品橫跨了劇情、紀錄、實驗、錄像等領域,與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 與高達,並稱法國新浪潮運動的先驅,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七部精選作品中的兩部,首先要分享的他被視為實驗紀錄,結合了攝影藝術與意識流文學的經典短片作品,1962年的「堤」( La jetée/The Pier),電影長度只有26分鐘,60年前的作品,描述尚未發生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前的某一天清晨,一個男人在巴黎機場觀景台的一段記憶,整段影片幾乎是從一張張靜止的黑白影像照片所組合而成,對習慣現代彩色極具聲光效果電影的觀眾而言,看這部短片,本身就是一種全新的觀影體驗,挑戰著人們的耐心,從現代人的眼光回看過去,剛好跟短片中所描述的,從現在到過去,再到未來又回到現在,穿越了時間的旅行不謀而合。

 

1962年的「堤」( La jetée/The Pier) 電影片段 (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gh1k1janMbA&feature=fvwrel)

 

一個男人靜靜回憶著那天清晨,他看到一對夫婦帶著小孩,他看到一個女人,他看到許多旅客都在觀景台上看著飛機,突然天際劃過一架飛機,人們顯得紛亂而緊張,沒過幾天第三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巴黎也受到了嚴重的襲擊損毀,許多人因此喪生,僥倖活著的都隱入了地下甬道;科學家在人群中挑中了一位男人,因為他強壯到足以通過藥物的實驗,他們企圖透過他進行時空旅行的實驗。

 

一開始回到了前十天,他看到了床、貓、小孩與鳥,接著回到了十五天前,他遇見了一位微笑的女人,跟著那個女人進了一個花園,看見了許多人,那個女人告訴他一個他不懂的英文,然後說這是她來自的地方與時間,她在陽光中昏睡,看起來像是死了,但是隨即又清醒,兩人就這樣相互聊著,而他又陸續地遇見了不同的人們,但只要他從實驗中清醒,那些人隨即消失,這一切都是科學家在那個男人身上所進行的第一階段的實驗。

 

接著兩個人又在不同的時間點相遇,他從不知道她從何而來,又去向何方;他總是在夢境中與她相遇,也恍惚看著她幾度入眠,兩人一起去到了一個充滿各式各樣野生動物標本的地方,她顯然很快樂,也享受著兩人的相聚時光,但他卻愈來愈分不清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哪段是真實的回憶? 哪段又是虛擬的夢境?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