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分享一個朋友寄來的故事,故事是這麼寫著的:
 

    「有間廟宇,蓋在一座大湖中央,大湖一望無際,廟中供奉著,傳說中菩薩戴過的佛珠鍊子,廟裡只有一艘小舟,供和尚出外補給用,外人無路接近,把佛珠鍊子放在湖中廟,更顯現佛珠鍊子的珍貴與安全。

 

  廟裡,住著一位老師父,帶著另外幾位年紀較輕的和尚修行,和尚們都期望能在這個山清水秀的靈境中,加上菩薩鍊子的庇佑下,早日修道完成。這幾位和尚潛心修練,直到有一天老師父召集他們說:『菩薩鍊子不見了!』和尚們都不敢置信,因為廟中唯一的門,二十四小時都會由這幾位和尚輪流看守,外人根本進不來,佛珠鍊子不可能不見,和尚們議論紛紛,因為他們都從和尚變成嫌犯。 

 

       老師父安慰這群和尚,說他並不在意這件事情,只要拿的人能夠承認犯錯,然後好好珍惜這串佛珠鍊子,老師父願意將鍊子送給喜歡的人。所以老師父給他們七天靜思。 第一天沒有人承認,第二天也沒有,但是原來互敬共處的和尚們,因為多了猜疑,彼此間已不再交談,令人窒息的氣氛,一直持續到第七天,還是沒有人站出來。

 

  老師父見沒有人承認便說:『很高興各位都認為自己是清白的,表示你們的定力已夠,佛珠鍊子不曾誘惑得了你,明天早上你們就可以離開這裡了,修行可以告一段落了。』

 

  隔天早上,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和尚們一大早就背著行囊,準備搭舟離開,只剩一位雙眼失明的和尚,依然在菩薩面前唸經,眾和尚心中鬆了一口氣,因為終於有人承認拿了鍊子,讓冤情大白。老師父一一向無辜的和尚道別後,轉身詢問雙眼失明的和尚:「你為什麼不離開?鍊子是你拿的嗎?」


       雙眼失明的和尚回答:『佛珠掉了,佛心還在,我為修養佛心而來。』 


      「既然沒拿,為何留下來承擔所有的懷疑,讓別人誤會是你拿的?」師父問到。 


       雙眼失明的和尚回答:『過去七天中,懷疑很傷人心,自己的心,還有別人的心,需要有人先承擔才能化解懷疑。』

 

       老師父從袈裟裡,拿出傳說中遺失的佛珠鍊子,戴在雙眼失明和尚頸子上:『鍊子還在,但只有你學會了承擔。』」

 

         這篇文章原本講的是,公司裡的高級主管,找來一位能力甚強的明日之星,在告訴他,他的直屬主管為了成就他,而遞辭呈讓賢前,所講的一段故事。最後高級主管,告訴了這位明日之星並提醒他:「你還沒學會承擔,因為別人心中有你,而你心中只有自己。』

 

  其實工作上是如此,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也常是如此。面對別人的苦心,卻常常拘泥於外在的形式而不自知,面對他人的責難,或是忽略強做自信,或是立即反唇相譏,求一時的痛快淋漓,總要等到靜下心來深思後,才發現難聽的話,背後往往有著更深的涵義,總要事過境遷才能明白,別人的用心良苦,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那也只能說自求多福了。其實一般人都知道的是,愈親密的人說話愈直愈難聽,比如像是親人的話,但我們往往因為對方一語中的,讓自己的面子掛不住,所以便常以不耐煩的態度回應,即便我們的心中早已了然於心,也明白他們所說的話,無論如何是有幾分道理的。

 

        至於在公司與同事,或是平常與朋友之間的相處,就更是因為個人意識高漲,而逐漸形成了一種迷思,也就是拘泥於彼此親疏之間的交情,而來決定如何因應對方的批評。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也明白,愈是交情好的朋友,或許是因為太熟了,長久相處下來,早已了解與摸透了自己的脾氣個性,所以反而未必肯說出真相,因為知道多說無益,然而也因此在老朋友之間,失去了客觀而一針見血的評論能力;

 

  而一般人對於陌生朋友的批評,常常是先氣憤於那些批評外在形式的不恰當,或是反唇相譏指責自己的人,對方自身的不完善,而失去了單純回歸,去思考那批評的本意。其實對方的完不完善,跟其所下的評論之間,不盡然有著絕對的因果從屬關係,三個臭皮匠尚且贏過一個諸葛亮,更何況『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正因人不能清楚地看到自身的問題,或是明明知道卻總是拖延忽略問題的存在,所以才需要诤友的存在。

 

  只可惜大部分人在生氣的時候,寧可選用虛張聲勢的言語反擊,來表達當時的不滿憤怒,也不肯退一步去思考評論背後的意義。這樣的思考模式為的是甚麼?究竟值不值得,也真的只有自已知道,為什麼自己的情緒,這麼容易受到別人言語的激怒,或是擺弄影響,更別提以一兩句責難的話語,便藉以遽下對一個人的判斷,當人與人之間,拘泥於這些表面上的輸贏而引以自豪的時候,卻也在無形中失去了一些更為寶貴的人生功課,而這或許就是每個人來到這世上,所要學習的功課之一,只是人性秉悟的差異,究竟還是讓人有了分野。

 

        而這門功課,除了對於個人,對於所有現在台灣過活的人們,與所面對的社會國家,同樣是很重要的一課,看著最近一連串政壇上的醜聞,不禁想著善良跟愚蠢之間,究竟有沒有等號?為什麼那麼多人,心甘情願地受著政治人物甜言蜜語的迷惑,他們的傷心失望,對照著政客的無恥厚顏,或許令人同情,但當民主的制度已然成熟的台灣,人民自己用選票投出的政客,在氣憤於被蒙蔽的真相之後,有多少人真正勇於去承擔當年自己的決定呢?

 

  又有多少人從挫折中得到了真正的教訓呢?以現在所觀察到的種種現象,顯然朝野與人民三方都還沒覺醒,也還未學會真正的承擔,別忘了政客永遠是政客,相信政客的清白,而將自己手中最重要的民主權利輕易交出,甚至交付於無良的立法黨團代表濫用,然後再倚賴讓那些短視近利,唯商業利益是圖噬血媒體的來查弊救國,就是忽略了身為國家主人應有的承擔,在過去這些年,我們已經充分了解政客言語的虛空無恥,口頭謾罵的確是容易的,但用心治國卻是困難的,如果不想將台灣全民的前途,斷送在貪官與媒體治國的手裡,我們需要更多的自省與行動,而不是清算與鬥爭,或是言語上的孰是孰非誰高誰下,畢竟那些都無濟於事。

 

        人終究必須要學會承擔,不管願不願意,其實不管是因著別人的評論,或是自己的覺醒也罷,生命的路上有人扶持總是好的,言語之間的好聽與否,時間會去證明,雙方都需要更高的智慧,與更大的耐心去看待,不過話說回頭,這終究還是個人的一種選擇,而這也決定了每個人不同的人生方向,不是嗎?

 

  從個人到社會與國家,當一個土地上的人們,不斷地用自己的私心與愚蠢,在一點一滴破壞著,上一代的胼手胝足的努力時,又怎麼能只怪國際社會的瞧不起,或是那些無良政客的荒謬與巧言令色呢?一個個不肯虛心去承擔的人民,用冷漠與粗暴面對著社會與國家的發展時,就等同親自扼殺了自己的生存時空,這條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管是對個人,還是整個社會與國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