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電影節看到這部拍攝於1946年,距今已有65年的電影「太虛幻境」之前,並不認識這位來自倫敦,已於1990年辭世的電影導演 麥可·鮑威爾(Michael Latham Powell, 1905 - 1990 )。 

 

HDD.jpg  

 

        今年在台北電影節的「英國焦點導演」專題中,一共介紹了他五部作品,因為播映日期跟場次時間的關係,我只看了1946年的電影「太虛幻境」,但已經十分驚艷,讓人見識到了麥可·鮑威爾 , 這位縱橫20世紀,導演穿梭不同電影主題,探討生死、司法、與愛情,藉由舞蹈、音樂與歌劇等藝術媒介,呈現豐富驚人的想像力。

 

A2.jpgA1.jpg 

 

        在20世紀上半世紀,那個電影技術還很微弱的年代,如果能拍出一部讓人從頭到尾看得興味盎然的電影,導演說故事的能力可想而知。而「太虛幻境」藉由發生在1945年二次大戰即將結束期間,一位英國飛行員Peter 所駕駛的戰機,在快從空中失事降落前,因為跟一位素未謀面在塔台工作,負責跟飛行員對話的美國播音員June ,只憑空中交談,聽著彼此的聲音,便在他臨死前,與對方產生了真愛。

 

 

 

        而有趣的是,剛好從戰機上高空跳下的他,因為天使一時迷糊,不但沒讓他因此一命嗚呼往鬼門關報到,竟然還讓他降落在心愛的女人,June 的家鄉,從而展開了一段互相傾慕的愛戀。而也是因為這份一般人難以想像的愛戀,讓他有勇氣,跟前來彌補先前錯誤,想拘提他重返冥界的天使,提出上訴天界法庭的要求,也因此一段意外的存活,與20分鐘的人間至愛,竟然引起了具有決定人們生死壽命長度的神界爭論,電影的故事,從此開始了讓人驚豔連連的安排語對白。

 

 

 

        究竟真愛的力量,是否足以讓一個本來瀕臨死亡,又僥倖存活的人,可以感動天地眾神,而給予特別的壽命延長的優惠呢? 就是整部電影主要爭論的議題。而導演巧妙地將愛情與戰爭、生死、人與神之間的輾轉辯證,透過電影故事中一對大時代男女的感情,連接在一起。

 

 

        電影以一個有趣的司法判決形式,來做出神與人對於生命與愛情的認定,同時也點出了戰爭中人生的無常。於是電影中,穿梭在陰陽兩界,時而清醒時而昏迷的英國飛行員Peter ,在如幻似夢的太虛幻境中,一方面忙著跟喜愛的美國女子June 談情說愛,另一方面,兩人又要共同努力,去找尋對自己有利的理由,同時找到能幫助自己的律師與陪審團,來對抗對方律師的惡意攻擊,同時在愛人的奔波下,他也在風雨交加的夜裡,被推進了手術房,在眾多醫術精湛的醫師幫忙下,在生死兩界,透過司法辯論,跟神與死神拔河。最後的判決,讓人看得感動莫名,也是導演透過了戲劇的手法,對於無情戰爭的控訴與反思,同時也透過人類至上的真愛,溫暖撫慰了許多在真實戰爭中,失去親人與愛人的平凡百姓。

  

 

 

        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愛情與生死命題,卻能不落俗套,以非常有趣的創意電影形式,呈現了跨越時空與陰陽兩界的奔波與爭戰,將歷代知名的人物,都扯進了律師人選的考量與安排,而電影中不管是男女有關愛情的刺探、調情到確認,或是友情之間的爭辯與幫忙,到最後生死法庭上的大鬥法台詞的編寫,都饒富趣味,雖然有些論點,從現在的人來看,有點陳舊,但不要忘了這可是1946年,半個多世紀以前人們的觀念,其實很多說法,即使到了今天,都還讓人沉思,所以對於導演在故事的概念發想,劇本台詞的編寫,都讓人有一種歷久彌新,經得起時空考驗的魅力。

 

 

 

        而在場景的編排與轉換,光影的變化,都讓人看見了導演與攝影師的巧思,這個影片復刻版的電影,看得讓人會心一笑,上周日下午,在總督戲院看完燈亮時,發現準備離席的觀眾,臉上都充滿了光彩,大家一路聊著電影裡的議題,還有場景的種種,看來是引起了很大的迴響,是今年看過的電影節作品中,蠻讓人喜出望外的一部電影。

 

 

1946年「太虛幻境」影片片段。

 

 

< 導演麥可‧鮑威爾生平與作品件簡介>

(以下文字部分,主要參考與引用自 

一、2011 台北電影節「焦點導演 --- 麥可‧鮑威爾」專題報導 http://www.taipeiff.org.tw/TaipeffNews/citynewsA.aspx?id=5205&subid=5206&aid=157

 

二、維基百科有關麥可‧鮑威爾中英文生平簡介

英文: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Powell_(director)

中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A%A5%E5%8F%AF%C2%B7%E9%AE%91%E7%88%BE

 

 

       麥可‧鮑威爾 (Michael Latham Powell ,1905-1990),1905年9月30日生於英格蘭肯特郡 Bekesbourne,1990年2月19日卒於英格蘭格洛斯特郡  Avening,享年84歲。他是一位英國演員出身的導演,也是英國電影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麥可‧鮑爾與匈牙利籍的導演艾莫里‧普瑞斯伯格(Emeric Pressburger)合作過許多著名的電影。

  

      出生於英國肯特郡的鮑威爾,畢業於英國道爾維奇男子中學,1922年曾當過短暫的銀行行員。 1925年開始,鮑威爾在導演雷克斯‧葛蘭姆(Rex Ingram)位於法國的攝影棚當雜工,接著他開始接觸靜態攝影、寫默片字幕,並擔任演員。1928年返回英國擔任劇照師,他第一部擔任劇照的影片,就是由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執導的默片《Champagne》,之後也擔任希區考克首部有聲片(加入配樂伴奏的默片)《Blackmail》的攝影師。 

  

       當他擔任過兩部電影的編劇之後,鮑威爾與傑瑞‧傑克森(Jerry Jackson)於1931年合作,開始嘗試執導首部一小時長片《Quota Quickies》, 此後他以一年參與七部片的經驗磨練導演技巧,而鮑威爾正式掛名導演的作品是《Two Crowded Hours》,票房大獲成功。

 

Michael Powell's quota quickie 「The Fire Raisers」(影片引用自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zI2XL8qGKQ)

 

 

       從19311936年,鮑威爾執導了二十多部電影,1939年結識了重要合作夥伴艾默瑞克‧普萊斯柏格(Emeric Pressburger),兩人更合作了將近二十部電影,在英國二十世紀百大佳片名單當中,鮑威爾的作品有五部入選,其中四部就是與普萊斯柏格共同執導。 

 

         麥可‧鮑威爾絕對是英國最傑出的電影工作者之一,但在他活著的前半生,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他的作品可能因為太過前衛創新,並不受到當時國際影壇的重視與肯定,一直要到1970年代以後,麥可·鮑爾的作品開始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注意。 

  

         他的電影作品,啟發了現在我們稱為電影導演大師的馬丁‧史科西斯, 法蘭西斯‧科波拉與 喬治‧羅米洛,可說是大師中的大師。今年(2011)的台北電影節,特別在「英國焦點導演」專題中,介紹這位令人驚艷的導演,生前五部作品,分別是

  

 2011 台北電影節「焦點導演:麥可‧鮑威爾」預告

 

 

--- 1945年的「我行我路 Iknow where I 'm going 」(電影劇照與介紹文字,引用自2011 台北電影節官方部落格 http://www.taipeiff.org.tw/Film/FileIntro.aspx?id=40&subid=5368&filmID=1)

 

1945年的「我行我路 Iknow where I 'm going 」(影片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yNomqxjRYlw)

 

I3.jpgI1.jpgI2.jpg  

  

   瓊安意志堅決地,想要以婚姻為墊腳石邁向富裕成功的人生,她選擇遠嫁到蘇格蘭地區的偏僻小島,與一位富有的中年資產家成婚。

 

  旅途中她遇上了一名男子,兩人因為一場暴風雨而擦出了火花。硬派偵探小說大師雷蒙‧錢德勒,盛讚本片「聞得到雨和紅酒的味道」。地景在本片佔據關鍵的地位,奠定了大師後期,以景物反映角色內在狀況的獨特象徵性手法。

 

--- 1946年的「太虛幻境 A matter of the life and death」(電影劇照與介紹文字,引用自2011 台北電影節官方部落格 http://www.taipeiff.org.tw/Film/FileIntro.aspx?id=40&subid=5368&filmID=3)

1946年的「太虛幻境 A matter of the life and death」(影片引用自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SruSe_m8OI)

   

  

   有什麼事情可以讓一個死意堅決的人,在20分鐘內重燃對生命的熱愛?又有什麼事可以勞動柏拉圖等著名歷史人物,擔任辯護律師,在「另一個世界」舉行千人公審?

 

  答案當然是愛情!麥可‧鮑威爾創造了驚異的影像世界,直到2006年,還被世界級重金屬樂團「鐵娘子」拿來做專輯名稱,片中透露出對戰爭的省思,至今依然令人震撼。

 

 

---  1947年的「黑水仙 Black Narcissus」 (電影劇照與介紹文字,引用自2011 台北電影節官方部落格 http://www.taipeiff.org.tw/Film/FileIntro.aspx?id=40&subid=5368&filmID=9)

影片請至Youtube 觀看http://www.youtube.com/watch?v=LmPVjvBFpyE&feature=related

B2.jpgB1.jpg  

 

  「這是我拍過最色情的電影!」年輕貌美的修女克羅妲,帶領著一群修女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到海拔8000公尺的印度聖母峰建立修道院。

 

  她們面對的困難,除了水土不服、冰冷空氣,還有英國人從不曾理解的印度文化。最令人稱奇的是,片中神秘近乎象徵物的高山景象,竟全是攝影棚內的產物!攝影大師傑克‧卡地夫的影像經典,幾乎是影史奇觀,不容錯過。

   

 

---  1949年「後屋疑雲 The small back room」 (電影劇照與介紹文字,引用自2011 台北電影節官方部落格 http://www.taipeiff.org.tw/Film/FileIntro.aspx?id=40&subid=5368&filmID=7)

  

1949年「後屋疑雲 The small back room」(影片引用自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M7rSVP4E3c)

T1.jpgT2.jpgT3.jpg  

  

  任職於「後屋」,英國二次大戰時期,一個秘密戰爭武器研究室的山米,對工作總提不起勁,因為他厭倦了政府裡軍職,與文職人員之間的權力鬥爭。另一方面,他自身的問題,讓他無法專心於工作,他的義肢造成的身體疼痛,靠止痛藥已經解決不了,也令他對酒精產生無法自拔的依賴。山米的身心困境,能藉著愛情的到來得到解脫嗎?

 

---  1951年「魔宮艷舞 The tale of Hoffman」 (電影劇照與介紹文字,引用自2011 台北電影節官方部落格 http://www.taipeiff.org.tw/Film/FileIntro.aspx?id=40&subid=5368&filmID=5)

 

1951年「魔宮艷舞 The tale of Hoffman」影片(引用自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h55lh4qooY )

 

TH1.jpgTH2.jpgTH3.jpg   

 

  改編自奧芬巴哈的同名歌劇,故事敘述在感情路上尋尋覓覓的苦心人哈弗曼,經過三段傷心的愛情,終於將情絲斬斷,投向繆司女神懷抱,終身奉獻給「詩」的藝術。經過《紅菱豔》與《黑水仙》的洗禮,鮑威爾和普瑞斯伯格這對黃金組合,更大膽地發想「作曲式電影」(composed film),將歌劇、芭蕾與影像徹底結合,狂放而華麗的風格宛如巨幅的潑墨畫! 

 

 

        再加上2009與2010年,連續兩年在金馬獎國際影展登場,1948年的「紅菱艷 The red shoes」,被列為當年十大佳片之一,成功將芭蕾舞與電影結合,並獲得當年兩座奧斯卡獎。

  

       台灣觀眾其實早就受到鮑威爾電影潛移默化的影響,像是出現神力巨人的《月宮寶盒》(The Thief of Bagdad, 1940),曾是許多四、五年級生童年的難忘回憶;探討精神分裂的《偷窺狂》(Peeping Tom, 1960)、影響林懷民將習舞為終身職志的《紅菱艷》(林懷民談「紅菱艷」對他的影響,請看 http://tghff2009.pixnet.net/blog/post/1464889) ,近年這部電影,更在台灣與國際影展上熱烈映演。  

  

 1948年的「紅菱艷 The red shoes」(影片引用自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vTTsrHCvdo&feature=relat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