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上周末到光點華山戲院觀看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發起策畫的2019第四屆的《核電影》影展,三部來自美國、法國與丹麥2015、2010與2009的紀錄片,了解世界各國對於「核能廢料」的反應與應變措施,他山之石,可以做為借鏡,避免過往飽受言不及義的政客、所謂專家學者的誤導,也跳脫沒必要的激辯,看完三部影片後,對核能的起源到核廢的問題,有了完整而清楚的脈絡,才明白台灣過往只聚焦在核能發電與反核的爭辯視野與議題,原來是如此片面而狹隘。
從第一部紀錄片《全面圍核》(影評請見(2019第四屆核電影影展)《全面圍核》--- 理性探討核廢幅射污染效應,積極落實全面防核! ),了解到核廢料最早的源起,可以上推到20世紀上半世紀二次世界大戰,美俄德日等強權為了在戰場決勝負,展開了軍事科技的競賽,包括原子彈與核子武器都相際被發明出來;但從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的第一顆核子彈後,人們開始意識到這種武器驚人的毀滅力,才有後來1968年7月1日,由英國、美國、蘇聯和其他59個國家締結簽署的一項國際條約《核武禁擴條約》(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縮寫NPT),或稱《核不擴散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縮寫NNPT),目的在於防止核擴散、推動核裁軍和促進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合作,截至2015年2月,共有190個國家與地區簽署了該條約。而沒有簽署這項條約的國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南蘇丹和以色列,朝鮮已於2003年宣布退出。
2007年再由哥斯大黎加、馬來西亞共同向聯合國提交《禁止核武器條約》的提案,類似於《禁止生物武器公約》(BWC),不設核查機制,意即僅希望「禁止核武器的擁有、研發、儲存、轉移、試驗,或是威脅使用」,讓核武器「完全非法化」,直接規定任何核武器均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該條約將參照《渥太華公約》和《國際禁止集束炸彈公約》,要求各國銷毀所持有的核武器。所以該提案,與之前的各種核裁軍條約、《核不擴散條約》與《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內涵意義完全不同。
也因此各國之後開始將重心,由研發核子武器、核彈頭,轉向核能發電,但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都無法避免衍生而出的核廢料幅射污染問題,對人們生命健康與環境的嚴重傷害,因為核廢料,遺害萬年的工業廢棄物,到底對人們與環境帶來什麼影響?又要如何保存避免外洩,就是這次2019第四屆的《核電影》影展 所要探討的問題。
《核電影》影展是台灣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核能、能源與環境」議題為核心,從「核」出發的主題式影展,策展小組自2013年開始每雙年舉辦,在極有限的資源下自籌募款影展經費,從世界各國國際影展精選與環境、能源相關的紀錄片在全台進行非營利播放,吸引了上千觀影人次,影展全台後續巡回更超出了50場,為的是讓更多的民眾能藉此反思當代能源問題,理性探討如何更有效積極地防止核污染,對於後代造成的萬年遺害。
當天選看了兩部紀錄片,排隊領了票之後,就搭電梯到光點華山二樓多功能藝文廳,首先觀賞的是這部五年前曾在台灣公共電視播映,由法國導演Eric Gueret執導的法國紀錄片《核廢夢魘》(Waste : The Nuclear Nightmare/Déchets: le cauchemar du nucléaire),影片引用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PT1_oL91Ac
影片雖然是由法國導演Eric Gueret執導,談的內容卻不僅限於法國,而是遍及法國、英國、美國與俄羅斯等國,電影一開始就帶領觀眾回溯核廢料的源起,不是現在在台灣吵得臉紅脖子粗,卻流於各說各話的核能發電,而是直指當年戰爭考量為了研發核子武器,而使用的鈽元素,而這正是核廢料的主要生成者。
鈽(Plutonium),原子序數為94,元素符號是Pu,是一種具放射性的超鈾元素,半衰期為24萬5千年,也就是要其完全不影響人類健康與造成環境污染,要等上20多萬年。鈽是一種昂貴的金屬,噸級武器級鈽239的生產,需要以十億美元計價,還不包括發展、建立、完善用於鈽生產的反應堆技術,以及核燃料循環工業所需要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