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 粉絲頁」按讚)
<一分鐘短評>
電影「搖滾青春戀習曲」(Sing Street),以一名父母失和缺乏家庭溫暖,又慘遭校園霸凌,年僅15歲的愛爾蘭少年,被迫轉學卻在轉角遇見愛,情竇初開的他,以玩 Band 拍 MV 為由猛追心目中女神,由無到有為愛組團練團,一路嚐遍愛情起落的悲喜交加,也成了滋養他成長與音樂成熟的養份,導演以愛情+音樂為表,細細描摹20世紀80年代的青少年面貌,夾在家庭親子、學校師生,同學霸凌交錯的苦澀冷酷的成長過程中,以音樂與愛情滋養心靈的一絲溫暖,鼓勵也傳遞正值年少的朋友,把握青春相信自己,勇往直前永不言悔的正面力量!」
即將於2016年6月17日正式在台上映的電影「搖滾青春戀習曲」(Sing Street),是以《曾經。愛是唯一》(Once, 2007),與《曼哈頓戀習曲》(Begin Again, 2013)、兩部音樂愛情電影前作驚艷全球的導演約翰‧卡尼(John Carney)的最新力作,由耀眼新星弗帝亞‧威許皮洛(Fedia Walsh-Peelo)、《移動迷宮:焦土試煉》艾登‧吉倫(Aidan Gillen)、《厲陰宅2》瑪利亞‧多耶‧肯尼迪(Maria Doyle Kennedy)、《馬克白》傑克‧雷諾(Jack Reynor)、《波特小姐:比得兔的誕生》露西‧波頓(Lucy Boynton)共同領銜主演。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幫忙至我的FB 粉絲頁「SJKen的浮光掠影」按讚,謝謝。)
超暴力少年犯,轉入了成年監獄後,意外見到了因案被判無期徒刑,
終身監禁區的生父,想從父愛中取暖,換來的只是惡父兇猛的訓斥與打罵!
黑獄中龍蛇混雜,黑白掛勾難辨敵我,少年一身強健體魄,一般人難以近身,
連獄警都沒放在眼裡,一再惹事生非,但鋒芒太露,終究惹上麻煩,
面對獄警與角頭老大聯盟出手,欲除之而後快,他會如何因應?
監獄內黑白兩道利益糾纏黑幕重重,暴力鬥毆中看見人性善惡對立,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丁堡城堡、蒙娜麗莎、愛因斯坦之間,有甚麼關聯?
社會邊緣人,如何從暴力幹架爭鬥中,
抓住一次翻身的機會,施展小人物人生絕地大反攻?
榮獲2012坎城影展評審團獎的愛爾蘭電影「天使威士忌 The Angels’ Share」,英文片名Angels' Share緣自於當地的釀酒用語: 「每年會減少2% 的酒,那些酒蒸發在空氣中消失了,我們稱之為「獻給天使的那份」,那些在自然狀態下被保存的酒,每年會蒸散2%,消失掉的2%,美好的本質,卻經常被忽略,被英國獨立電影與電視導演編劇的肯‧洛區(Ken Loach),借用到電影裡,既暗藏著一段偷天換日的人生逆轉勝的故事,也暗喻著那些被忽視的社會邊緣人。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個人一生中,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活在別人的期望中長大,
而看不到真實的內在需求,
活出屬於自己真正的生命形影。
不管是在學業上、工作上、家庭中與愛情裡,
人們總是都在偽裝,
偽裝成別人眼中期待自己該有的樣子,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人們總因為現實的不完美,而企求能在電影或其他藝術創作裡,用幻想來圓一個夢。 不過,我一向不這麼想的,因為這個邏輯如果成立的話,那麼,我寧可多寫一些悲傷的故事結局,讓真實的世界裡,能有更多的朋友因此得到幸福,今天下午,去看了一部音樂愛情電影『曾經,愛是唯一 Once 』 。
原先只是想這部在今年打敗迪士尼【曼哈頓奇緣】,勇奪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的音樂電影,跟另一部同樣以音樂詮釋愛情的『來自天堂的音符』相比,新銳導演約翰‧卡尼會以甚麼樣的手法,透過音樂來講述關於愛情的命題,卻很意外地,印證了我前述的想法,電影故事裡的結尾,男女主角在一種淡淡的愁緒與祝福中分開,各自踏上生命另一段旅程,看似遺憾的結局安排,在電影之外的真實世界,兩人卻成就了一段相差18歲的異國戀情,幸福洋溢令人艷羨。
電影中的男主角葛倫‧韓薩(Glen Hansard),1970年生於愛爾蘭,13歲的時候,在學校老師建議下,輟學在街頭演唱,終在愛爾蘭搖滾樂界闖出一番名堂,現在是愛爾蘭搖滾樂團The Frames的主唱兼吉他手。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