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與「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專頁」,旅遊體驗是版主進入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艋舺龍山寺,又稱萬華龍山寺,位於台北市萬華區富民里廣州街211號的觀音寺,為清治時期台北城三邑人的信仰與政治、軍事中心,戰後時期成為外國旅客觀光景點,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政府公告「台北市艋舺龍山寺」為國家保護之二級古蹟,與「國立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並列為國際觀光客來台旅遊的三大名勝,雖然國外旅客觀光人潮還是無法來台,但隨著Covid-19疫情在台灣受到掌控後,身為本地居民信仰中心的「台北市艋舺龍山寺」,人潮也恢復到過往最熱鬧的七八成。
當天又是4月連假,人潮更是絡繹不絕,龍山寺門前左右龍鳳呈祥,門口也有立牌提醒信眾做好防疫相關措施,自我防護也保護別人,進寺後前殿廣場右手邊是鯉魚躍龍門,左手邊是仙鶴彩蓮映白瀑,正中央廣場左右兩邊更擺放了「平安」與「祈福」兩大花燈,從白天到夜晚,綻放著神采護佑天下蒼生的光芒。
特別是4月2日造訪時,因國曆3月31日,是農曆2月19日觀世音菩薩誕辰,從進廟後前殿開始,都是信眾供奉為觀世音菩薩慶生的花籃,一路從前殿、正殿、後殿到左右護龍,都可看到大批的花籃。
根據龍山寺官網簡介,龍山寺的緣起,要先聊到「艋舺」地名的形成與緣起,清康熙四十八年(西元1709年)陳賴章墾號請墾大佳臘,當時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渡海來此落腳此地而漸漸形成聚落,當時平埔族人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蕃薯等農產品,前來與漢人交易,時稱蕃薯市;而「獨木舟」一詞在平埔族語言中之發音為「Banka」,漢人乃音譯為「艋舺」,這就是「艋舺」一詞真正的起源。
早年台灣北部為一蠻煙瘴癘之地,俗諺「三在六亡一回頭」,環境十分險惡,漢人前來墾植時為求神佑,多攜帶家鄉廟宇香火以為庇護,後因漢人聚落漸增,三邑人士,於是在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合資興建龍山寺,並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台,這就是龍山寺建廟的緣起。
龍山寺不僅是居民信仰中心,舉凡議事、訴訟等均祈求神靈公斷。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中法戰爭中,法軍侵占基隆獅球嶺,當地居民乃組織義軍,以龍山寺印行文官署,協助擊退法軍,獲光緒皇帝賜「慈暉遠蔭」匾額。
初創之龍山寺,規模雄偉雕塑精緻,歷經嘉慶二十年(西元1815年)大地震重修,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暴風雨侵襲再行修築,至民國八年棟樑遭白蟻蛀蝕,當時住持福智大師,率先捐出一生積蓄七千餘元,集資修復,奠定今日所見龍山寺之規模。
民國卅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空襲摧殘,中殿全毀,惟觀世音菩薩聖像仍端坐蓮台,寶相莊嚴;以往遇有空襲,居民皆以觀世音菩薩蓮座下為避難所,然此次空襲前夕,避難居民因不堪兇蚊肆虐紛紛返家,以致中殿受毀時無人受難,居民相信是觀世音菩薩庇護而奔相走告,此一神蹟更使得觀世音菩薩成為艋舺居民一大精神支柱。
龍山寺坐北朝南,面呈回字形,為中國古典三進四合院之宮殿式建築,由前殿、正殿、後殿及左右護龍構成。前殿為11開間,分為三川殿、龍門廳、虎門廳。三川殿前有一對全台僅見之銅鑄蟠龍柱,正面牆堵則由花崗石與青斗石混合組構而成,牆上故事多出自三國演義和封神榜,富於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