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浮光掠影 」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 的浮光掠影 FB 粉絲頁 」按讚,謝謝。)
< 一分鐘影評 >
電影《懸案密碼前傳:瓶中信》(Flaskepost fra P/A Conspiracy of Faith)之所以如此精彩好看,是因為小說原著創作,就跳脫了單純賣弄懸疑劇情轉折的把戲,而加入了對國家、歷史、文化與社會弱勢者的關懷,今年六月在台上映的電影《懸案密碼-第64號》(Journal 64/The Purity of Vengeance ),聚焦在丹麥政府過往種族岐視醫療滅種的黯黑歷使,而電影《懸案密碼前傳:瓶中信》(Flaskepost fra P/A Conspiracy of Faith) 則大膽提出對上帝存在與宗教信仰的質疑與詰問,筆觸辛辣之餘,卻如暮鼓晨鐘,敲醒了偽善的政府與人性,寓教於樂讓觀眾 在享受扣人心弦 分秒必爭的警匪爭鬥 之餘,也能有所省思,小說立意高明言之有物,翻拍成電影自然更加吸睛!
本片不僅僅是因為它俱備了所有懸案必備的離奇故事、驚悚情節、出人意表轉折與暴力虐場面殺等等的元素,更重要的是在原著小說家猶希‧阿德勒‧歐爾森(Jussi Adler-Olsenn)的筆下,所有的人物角色都非完人,個個在身心靈都有或輕或重的缺失,因為從小在精神療養院長大的奇特經驗,造就他一身善於觀察人性描繪深層心理 的本事,也 成了他小說創作與眾不同獨幟一格的珍貴養份, 所以電影裡的人物不論好壞 都有血有肉 ,個性鮮明而立體,本片中加害者,其實也是暴力的受害者,而追捕查案的警探,也有著各自的生心理問題,當犯罪與宗教信仰交纏在一起,就成了觸發本片最令人可觀與省思的看點。
小說作者與導演透過了文字與影象,丟出了「當虔誠的信徒受難時,上帝究竟何在?」的質問,這暗藏在一封漂流多年的瓶中信的背後,也引爆了本片最精彩的對決,無神論者神探與惡魔之子綁匪交手,誰能真正勝出?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 」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 FB粉絲頁 」按讚,謝謝。)
< 一分鐘影評 >
有時,原本一些絕對不該發生的事,就是會發生 ….
小心別在陽光普照下玩水,當慾潮來襲時,凡人無法擋,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1) 人氣( )
(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 」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 的浮光掠影 FB 粉絲頁 」按讚,謝謝。)
「上帝已死,國家負了你,親人遺棄你...但多年後真愛的救贖,讓你學會了放下...」
故事起源於多年前一段不被祝福的純愛,一對慘遭拆散的近親戀人,從此各自天涯;
多年後,一樁老公寓密室發現的駭人命案,隱身在唯美愛情與離奇命案背後,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1) 人氣( )
(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浮光掠影 」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 的浮光掠影 FB 粉絲頁 」按讚,謝謝。)
< 一分鐘影評>
震耳的寧靜,高貴的腐朽,連環殺人魔 與心理治療師/ 陰間使者同行的途中,他緩緩地訴說,關於那些血腥殺戮背後,自己成長的心路歷程,與個人哲學觀點…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本文同步發表於 「 SJKen的浮光掠影 」部落格 ,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 的浮光掠影 FB 粉絲頁 」按讚,謝謝。)
< 一分鐘影評>
看一部電影是喜是悲,感受往往因人而異,唯獨兩性電影壁壘分明;
對片中的男主角而言,「他媽的完美女友」是一齣樂極生悲的悲劇;
對女主角而言,「他媽的完美女友」是一部隨心操控玩弄的掌中戲;
對女性觀眾而言,「他媽的完美女友」絕對是一齣淋漓暢快 的喜劇;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浮光掠影 」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 的浮光掠影 FB 粉絲頁 」按讚,謝謝。)
「婚姻中如果少了想像力,只剩下乏善可陳的現實與自我欺瞞的謊言...」
預定2017 年6 月16 日在台上映的電影「愛愛大風吹」(Swinger) , 是繼澳洲電影「愛愛小確性」(The Little Death,2015,影評請看「愛愛小確性」--- OMG 不只洞指洞指,結局妙不可言! )之後,又一部藉由生猛性話題,探討婚姻中老夫老妻之間,因青春遠去逐漸如死水沉寂的性愛疲乏、家庭責任與個人自由、習慣與刺激、人性妒嫉等議題,由丹麥鬼才導演米格爾‧蒙區‧法爾(Mikkel Munch-Fals)執導 ,馬汀‧巴契(Martin Buch)與多 位丹麥一線喜劇明星 領銜主演,不僅電影獲得角逐丹麥奧斯卡觀眾票選獎,男主角馬汀‧巴契(Martin Buch), 更因片中情緒轉折層次分明,渾然天成的表演喜感,成功入圍丹麥影評人協會最佳男主角大獎。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浮光掠影 」,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幫忙至我的FB 粉絲頁「SJKen 的浮光掠影 」按讚,謝謝。)
非純正北歐血統的丹麥主廚雷奈 ‧ 瑞哲彼 (Rene Redzepi) ,
從不依循傳統食譜,全心致力創新,
2004 年受邀開創第一家全北歐料理的餐廳,
他的成長背景,與大家對北歐料理定義的爭議,
讓他在一開始飽受百般質疑與冷嘲熱諷,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1) 人氣( )
貝多芬、神話高潮、婚姻、喪失性欲,
3P 、SM 、9 條繩,3 個結,馬繩、羅馬40 鞭刑,
沉默之鴨、鏡子與槍,性愛禁錮與釋放的爭論,
無法言語的場景,痛不欲生的高潮中,找尋性念的復甦,
虛偽的集體懺悔,性別的岐視、女性的反擊!
討債、性懲誡,逼出隱藏在道德桎梏下的真實人性,
幕起幕落,日出一瞬,黑暗,是最初的沉溺與最後的救贖。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愛倫‧ 坡、巴哈、複調音樂、性與愛的三條和弦,
費式數列(Successione di Fibonacci)、畢式定理,處女開苞 3 + 5 的羞辱,
小三、老公、 元配,小三的小三同處一室,精彩絕妙的大老婆反擊,
父與女,樹與樹葉,世上最美麗的葉子,到了冬天如何辨認?
冷寞的母親,顛狂的父親,死亡與性的交錯衝擊!
我與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我 在天黑後的慾求一向比較多,
這可能是我唯一的罪過, 在道德的標準裡,我很壞,但你不了解我...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19 世紀一位才華洋溢女子,嫁為人妻身為人母後,擁有了外人眼中的美好婚姻,卻失去了幸福 !
身心被禁錮在家暴與精神虐待的陰影的她, 為了保護心愛的女兒和自己,追求真愛與活出自我, 不惜力抗社會道德看待出軌婚姻的傳統壓力;
但從家暴走到了婚外情的生命道路上, 相愛的兩人,就真能擁有一生相守的愛情嗎?
老天將帶給這名勇敢與時代對抗的女子, 甚麼樣的際遇與命運輾轉?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4) 人氣( )
怎樣的愛,才是真愛?
是不是感受不到對方的想法,沒有心有靈犀,不了解對方心裡想什麼,就不是真愛了呢?
面對你深愛的人,對方對你瞭若指掌,即使沒有你也能獨活,
但你能時刻感受到他,他卻感受不到你,那你會怎麼選擇,還要不要繼續愛下去?
發現至愛背叛了你,你會選擇原諒,還是離開呢?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5) 人氣( )
你本身有沒有憂鬱症病史? 還是你周遭親友間有沒有罹患憂鬱症的經歷? 我們常聽說「當上天關上了你生命中一扇門時,總會幫你打開另一扇窗。」,所以從小到大,不管是盲聾人或自閉症的朋友,我們總能從他們身上所呈現的生命另一種的光芒,看見了上天賜予這些不同凡人身上的奇蹟。
而向來影片風格極具爭議性,1956年出生的丹麥知名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2011年新作「驚悚末日Melancholia」,則是他在2007年罹患重度憂鬱之後,繼 2009年驚世駭俗的「撒旦的情與慾 AntiChrist」復出之作後,另一部透過電影創作,讓生命的走出憂鬱的自我救贖之作。
英文片名「Melancholia 」就是指「憂鬱症」的意思,雖然在片中,可能也是「鬱星」的代稱。中文片名刻意翻成了「驚悚末日」,是從故事本身觸及了世界末日主題掛勾,雖然沒有偏離電影主題,但還是有種利用人們對於「末日降臨」好奇心理的市場銷售考量,而刻意避開了導演落在一語雙關的「憂鬱症」的重點,倒是只上了台北一城市,兩家戲院的院線,究竟能否在票房銷售上,拋開藝術電影向來小眾市場的憂鬱,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電影「驚悚末日」,透過了結合最近這幾年的最夯話題,也就是全世界傳媒廣為報導談論的,關於2012 世界末日將臨的傳言,描述了一半以探討憂鬱症病患與一般人們截然不同的心理狀態,既讓人感受到面對世界末日降臨前,憂鬱症病患和常人想得不一樣,也映照出末日降臨前,不同年齡、性別與階級人們的人性對照反影。
「驚悚末日Melancholia」中文版預告
VIDEO
在繼續介紹電影之前,想先跟大家介紹這位來自丹麥的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1956年4月30日出生,現年55歲),是一位丹麥電影導演及劇作家,出生於哥本哈根,是目前丹麥最具國際知名度,也最具代表性的傑出丹麥電影導演之一,他的影像風格極具爭議,拍出的電影,都是屬於一般觀眾不太容易下嚥的作品,「驚悚末日」相較它的前作「撒旦的情與慾」,已經算是很「視覺和善親民」了,而他連導戲手法,都非常不同尋常,大約是像香港的王家衛,基本上所有的演員,都跟舞台秀上的模特兒一樣,只是呈現他完整電影創作概念的一顆棋子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演員跟他合作過後,有了很大的爭執,其中以第一次跨行演戲就得影后的冰島歌手碧玉反應最為激烈,但在這次「驚悚末日」參與演出的兩位女演員克斯汀‧鄧斯特(Kirsten Dunst) ,與夏綠蒂‧甘斯柏(Charlotte Gainsbourg) 倒是合作得十分愉快,尤其以「撒旦的情與慾」去年在坎城封后的夏綠蒂‧甘斯柏,在歷經了上一部電影的瘋狂演出後,還是意氣相挺再次與導演合作,可能歌手與演員的專業不同,還是有對導演教戲手法認知隔閡的差異存在。
他在1979年進入丹麥電影學校。在就讀電影學校時,他拍攝了「Nocturne」(1980年)、「Den sidste detalje」(1981年)及「Befrielsesbilleder」(1982年),這幾部電影,並曾獲得慕尼黑影展最佳影片獎。他的電影學校同儕暱稱他是「馮‧提爾」。這是一個雙關語,因為馮被暗喻為貴族,當時拉斯與提爾在丹麥都是常見的姓名。據說他維持馮這個名字,是對於約翰‧馮‧史坦堡(Josef von Sternberg)及艾利‧馮‧史托洛海姆表示敬意,他們也都是後來,才在名字裡加上馮這個字。拉斯‧馮‧提爾在1983年畢業於丹麥電影學校。
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曾經以「歐洲三部曲」(1984年的 「犯罪分子 Forbrydelsens element/ Element of Crime 」、1987的「瘟疫 Epidemic 」與1991 年的「歐洲特快車 Europa」)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6) 人氣( )
在2006 年金馬獎國際影展,要跟你聊的第三部跟音樂有關的電影是『如歌的快板 Allegro 』,也是這次看過那麼多部作品中,我個人很喜歡的一部,由丹麥之名電影導演克里斯多夫‧波伊 Christoffer Boe執導,電影故事是一部關於成長於丹麥,馳名於世界的鋼琴家 Zetterström ,接受到一份神秘的邀請,返回哥本哈根演奏前,歷經從被迫找尋遺忘記憶,到學會追尋真愛的故事。
「如歌的行板 Allegro 」英文版預告
VIDEO
導演克里斯多夫‧波伊 Christoffer Boe,藉由一個結合音樂、愛情、事業與玄奧時空的手法,傳達人與人『信任與分享』的重要,在今年6 月遊歐時,在丹麥哥本哈根停留了三天兩夜,感受這融合著安徒生古老童話與George Jenson 現代銀飾設計的都市,所散發出的迷人風采,也自然對這國家的電影作品,有著一份期待,觀看之餘,十分驚豔導演的巧思與不落俗套的表現手法。
Allegro 是音樂的術語之一,指的是樂曲的速度或表現,電影一開始導演便以類似看樂譜的經驗,以一種介於炭筆素描與動畫之間的筆觸,把片中的男主角--- 鋼琴家 Zetterström (由優力克‧湯普森 Ulrich Thomsen 飾演) 自幼成長,到成功的過程,勾勒出來,他的成長過程順遂,有如音樂的快板,即使是幼時練琴時對老師的不信任,與在愛情上生命中的女人來去如風,算是小小的停頓外,他的音樂生涯順遂如音樂的快板。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2) 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