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一分鐘影評>
台灣全民狂熱選舉熱潮,即將在本週六投票後揭曉告一段落,想在選後避免幾家歡樂幾家愁,帶來的選舉症候群,調適心情回歸正常生活軌道,最好的抉擇,就是推薦大家前進電影院,觀賞這部難得一見的挪威災難電影「芮氏9.6」(Skjelvet/ The Quake),或許有些人會因此懂得,人類在大自然天災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脆弱不堪一擊,當9.6大地震降臨時,沒有一個政客,真正能夠拯救平民老百姓,更遑論那些不切實際的誇大選舉承諾,觀眾不分高官或平民百姓,若真能因看這部電影「芮氏9.6」(Skjelvet/ The Quake)學會真正的謙卑與互助,才是台灣之福。
預定2018年11月23日在台上映的挪威電影「芮氏9.6」(Skjelvet/ The Quake),可算是2016年年初在台上映,曾代表挪威參加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電影「驚天巨浪」(The Wave)的續集,描述上回幸運逃過海嘯倖存的一家人,這次又遭逢大地震的襲擊,一樣聚焦在大難來臨時,讓人感動的親情輾轉。首集電影「驚天巨浪」(The Wave)的導演是羅爾‧烏索(Roar Uthaug),主角一家人都由同樣的演員接演。
續集電影「芮氏9.6」(Skjelvet/ The Quake),則由挪威導演約翰‧安卓亞‧安德森( John Andreas Andersen)執導,《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克里斯多夫‧喬納(Kristoffer Joner)與《驚天巨浪》安妮‧妲爾‧托普( Ane Dahl Torp)領銜主演,故事很簡單,描繪一對原本因夫妻離婚分居兩地的一家人,在一次難得的全家團聚,突然遭逢挪威有史以來最強的大地震,因此所發生的生死兩分的親情故事。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 粉絲頁」按讚)
最近一連看的兩部關於青少年成長的影片,都讓我對成長的悲喜,與家人在時間的長河裡,共同寫下的親子記憶,有了更多的感觸與內省。
一部是上週五(2016/06/17)剛在台上映,由愛爾蘭導演約翰‧卡尼(John Carney),以個人成長記憶,拍出20世紀80年代青少年愛情、音樂與成長悲喜交錯的商業電影「搖滾青春戀習曲」(Sing Street),另一部是將於2016年7月1日在台上映,由挪威導演阿絲洛‧霍姆(Aslaug Holm)拍攝的紀錄片電影「奧斯陸少年有點煩」(Brothers),前者以點出了生長在那樣貧困大時代的青少年,面臨家庭父母失和、校園霸凌,以音樂與愛情為題,追尋屬於自我的生命出路;後者則是一部花了近10年拍攝的紀錄片,以孩子成長的紀錄為表,內裡說的卻是更深一層,關於人與大自然搏鬥抗衡,不同的生命,在成長與生存過程中的體悟。
「奧斯陸少年有點煩」(Brothers)由挪威攝影師阿絲洛‧霍姆(Aslaug Holm)從2007年起,前後花了近十年的時間,記錄兩個兒子馬克斯(Markus)與盧卡斯(Lukas)成長過程中許多的第一次,從兩人面對鏡頭天真無邪的童言童語,回答母親關於生存定義的提問,到同年校園學習成長過程中的叛逆,再到長大成人面對未來前程抉擇的摸索與徬徨。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幫忙至我的FB 粉絲頁「SJKen的浮光掠影」按讚,謝謝。)
挪威冷冽的北國大地,一場黑色復仇行動以絕對荒謬的形式進行中,
身為鏟雪車司機的新移民,剛剛獲頒榮與譽市民的肯定,
卻接到了警方,關於任職機場的兒子因注射藥物過量暴斃的通知!
傷心之餘深信自己兒子,絕對是被謀殺的父親,獨力循線查訪展開復仇,
卻引發伯爵、老爹為首的挪威當地與賽爾維雅黑幫兩派相互猜忌火拼,
挪威、丹麥、阿爾巴尼亞、賽爾維亞,Dickman, Wingman, Kingamann,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在陌生女子床上甦醒、越過高速公路,穿過樹林,跳河自殺;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 獨坐在咖啡館裡,看著窗外人車如潮湧退,
聽著周遭三兩成群,絮絮叨叨的話語,聽著別人的願望清單,
種樹、寫一部偉大的小說、跟海豚游泳 ,他們高談人生,
只留我獨對城市喧囂中,四面八方湧來無邊的寂寥;
夜店中人影恍惚,游泳池畔我凝眸遠望,
一台腳踏車,兩個人,公園裡她暢快高喊,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