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浮光掠影 」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 的浮光掠影 FB 粉絲頁 」按讚,謝謝。)
< 一分鐘影評>
蘇州河畔,舢舨舟船迎水漂搖,飲盡人世間的闇黑困頓情愛喧囂,
攝影師、美人魚、送貨員,與富家青春少女,情緣糾纏輾轉,
她與他從橋上一躍而下,從此不見是見,見亦無見,愛比死更冷!
1998 年拍攝的中國電影《蘇州河 》,是中國第六代導演婁燁 ,繼《危情少女》(1994) 、《周末情人》(1995) 所拍攝的第三部作品,是婁燁在2000 年的揚名國際影展的代表作,電影本身拿下了2000 年「荷蘭鹿特丹國際影展最佳影片老虎獎」、「維也納國際影展費比西影評人獎」、「東京FILMeX 影展最佳影片」,更被《時代雜誌》選為2000 年年度10 大電影。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 影 」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 FB粉絲頁 」按讚,謝謝。)
「她,林七月,個性恬靜如水,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
七月,做得到人見人愛,卻做不了自己。
她,李安生,個性張揚似火,沒有人敢輕易接觸她,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 」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 FB粉絲頁 」按讚,謝謝。)
2017年6月17日,台北。
在週末滂沱大雨的週末中午,來到了光點華山電影館,準備觀看中國導演張大磊的電影「八月」,以及聆聽由樂評人陳德政主持,導演張大磊與音樂藝術家雷光夏 ,關於「八月」電影配樂的映後對談,取票攤位設在電影館前的長廊,約莫12點10分就已就緒的攤位,3位年輕的女工作人員,電影票、座位劃位表與幾種不同款式的電影 「八月」宣傳明信片,擺了一桌,卻忘了將最重要的電影海報貼了出來,只說了句12點半開始,便絮絮聒聒地聊起了天,任由網路訂票的朋友排了長龍在罰站。
背著「為人民服務」書包,自以為潮的年輕小屁孩,有意無意地 來回地溜達著,工作人員詢問他是否來看「八月」,他又搖頭走開,接著又有好幾個路過攤位,好奇探個腦子,臉上掛上一絲狐疑,卻沒出聲詢問探究的遊客,讓三位年輕工作人員恍如大夢初醒,終於把海報貼到桌前, 館外愈發淋漓的大雨聲,帶了傘還淋了一身濕的旅人衝了進來的雜踏聲,遠方相機拍照的喀擦聲,由館內推門而出的聲音、等候觀眾的交談聲,看得見的、看不見的聲音,在台北六月仲夏的午後 交錯,經過了漫長的等待,終於順利地完成取票、等候進場的紛擾前戲,坐定了銀幕一亮,時空從2017年6月的台北,倏忽回到了電影「八月」那個幽遠靜謐的小城時空。
1994年8月,呼和浩特。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 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幫忙至我的FB 粉絲頁「SJKen 的浮光掠影 」按讚,謝謝。)
深圳一對離婚的夫妻,為了被拐走的獨子重新聚首,
日以繼夜,不惜走遍中國大江南北千里尋子,
心力交瘁之餘,還要面對許多趁亂入侵詐騙集團的掠奪。
時光流離幾經輾轉,終於在農村找到了分隔多年的親生子!
當小孩不再記得過往的親情, 一心只向著現在養她的農婦,
揪心的親生父母,無辜的養母, 生養都是愛,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幫忙至我的FB 粉絲頁「SJKen 的浮光掠影 」按讚,謝謝。)
一個人走在路上,前面來了一個人跟一部車,會有甚麼不同?
人撞上了人,可能是一段愛情的開啟,
人撞上了車,卻只是一場車禍。
只是馬路上,車與車常相撞,
人與人在愛情的路上,卻總是相讓,
他愛她,她卻與他私奔,他愛她,她卻與她曖昧,
他喜歡她,她卻暗戀著他,他卻又愛上了另一個她;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Giga Circl e」,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幫忙至「SJKen的浮光掠影 」按讚。)
1945 到1949年,從中日抗戰到國共內戰,
坦克車、火箭炮、機關槍、手榴彈,連年戰禍民不聊生,
市井小民為求苟活,不惜賣身賺取三餐溫飽,
上流社會衣香鬢影,錦衣玉食奢華交際應酬,
戰功彪炳的國民黨師長,一場慈善舞會情牽上海銀行會長千金,
苦命孤女擔任護士,偶遇軍中通訊大兵,合拍假面夫妻各取所需,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本文同步發表於部落格「SJKen的Giga Circle 」,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幫忙至我的FB 粉絲頁「SJKen的浮光掠影 」按讚,謝謝。)
19世紀中期,清朝式微,國外列強佔領中國租界,
廣州黃浦江畔兩大黑幫搶奪地盤,大賺煙毒色賭燒殺擄掠,
販賣騙取勞動人口至國外黑心財,多少家庭親子因此顛沛流離,
饑荒遍野孤兒成群,黃飛鴻之父俠義仁心醫術救世,
無奈一場暗夜惡火奪父性命,從此父子天人永隔,
少年黃飛鴻英雄有夢,立志為父報仇勤練武功,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Giga Circle 」,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幫忙至「SJKen的電影評論 」按讚。)
從去年在台北陽明山拍攝取景,到今年在坎城影展首映記者會,再到預定2014年12月5日江在台上映等一連串新聞曝光,由吳宇森執導,金城武、黃曉明、章子怡、宋慧喬、佟大為、長澤雅美等中日韓當紅一線偶像明星主演的世紀大片「太平輪:亂世浮生」(The Crossing),吊足了眾多影迷的胃口。
電影《太平輪》將以兩部形式上映,第一部片名為《太平輪:亂世浮生》,將於2014年12月5日在台上映,第二部預定在2015年5月,電影除了第一波預告中公佈的金城武、章子怡、黃曉明、宋慧喬、佟大為與長澤雅美六大明星領銜主演外。
其實還曩括了海峽兩岸與日本老中青三代大腕級與新生代演員,從曝光的24位明星電影海報中看到的
有台灣觀眾熟悉的影帝影后寇世勳、楊貴媚與高捷,與新生代的楊祐寧與黃柏鈞。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本文同步發表於「 SJKen 的 Giga Circl e 」部落格,歡迎點擊,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 SJKen的電影評論 FB 粉絲頁 」按讚 )
北京、紐約,兩小無猜走到情深緣淺,兩男一女情牽糾結輾轉三十年,
紐約中央公園裡,以愛為名的紀念長椅,她不曾對他說出口的心語,
布魯克林橋上的愛情鎖,他寫下對她的愛戀,
離開,是為了下一次相遇 ? 還是真心為她好 ?
陪在身邊多年的她,心卻遙遠的另一端,該留住她還是放她走 ?
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是一種心酸,
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是一種幸福,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校園裡的便當菜,有著青梅竹馬曾經純愛的小確幸,
米其林三星大廚比賽的精緻料理,烹調出了愛情的酸辣苦甜,
隨身攜帶的OK 繃,繃出了戀人的一份小貼心,
咖啡館裡的Menu ,暗藏著戀人的永續秘語,
頂級婚紗、精巧餐盤,擁抱長吻,真愛在妒意中浮現,
戀人間的愛情玩笑,經不起上天與死神的試煉...
昨晚謝謝17Movie 的贈票,前往i89豪華數位影城觀賞「分手合約」特映會,這部早在去年(2013) 四月就在中國內地上映,創下了1.92 億人民幣的愛情小品。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66屆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
50屆金馬獎:最佳剪輯、最佳原創音樂
全球各大影展口碑放映, IndiWIRE、Sight & Sound票選年度十大佳片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 我的人生,是一棟只能建造一次的大樓, 我必須讓它精確無比,不能有一厘米的差池,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人首先要學會愛自己…」---陳孝正(趙又廷 飾演)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你為我哭, 真是千年鐵樹開了花,可是該哭的人是我…」---鄭微(楊子姍 飾演)
「碰到愛情,沒一個女人有智商…」---阮莞(江疏影 飾演)
「這世界除了愛情之外,還有別的, 你太自私了,你會讓所有愛你的人恨你的…」---鄭微(楊子姍 飾演)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1) 人氣( )
( 喜歡我的電影影評,請幫我的FB粉絲頁按讚,謝謝 https://www.facebook.com/SunshineKen 。)
急燥、浪漫與保守,海歸、理想派與土鱉,
三個不同個性男人之間,從80年代到千禧年,夢想創業到圓夢意念的衝突,
從友情、愛情,到現實利益的交錯競爭與對抗,
在你的人生路上,有沒有那麼一個朋友,願意陪你一起勇敢做夢?
成功了的是「夢想」還是「理想」? 背棄了理想的成功,該安心接受?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3) 人氣( )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3) 人氣( )
(圖片引用來源參見註一 )
「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是我在今年金馬國際影展「中國獨立電影」單元八部電影之中,所看的第三部影片,看完了三部獨立製片電影,對於中國當代獨立電影的風貌,有了較清 楚的輪廓,獨立電影受限於拍片預算,大都是小品文,故事題材養份 大都是取自從小成長的家鄉、土地與家人,因為熟悉所以拍出來的作品,不管視野寬窄,總能在 揮灑之間,顯得 自在又帶著真實的情感。
獨立製片 電影的導演,都 兼具了編劇的能力,故事自己想的,當然劇本能由說故事的人說,會更為貼切,演員大都是素人,一方面是預算限制,請不起知名的職業演員,相對的也是導演 個人的偏好,他們故事說的都是一般人的生活點滴,原本就是不喜歡用專業演員,怕演員 自身的明星魅力,或是過往作品給人的既定印象,會讓故事失焦, 既然沒有眾所周知的知名演員參與,劇本之外,讓電影吸引人的另外兩項關鍵元素是攝影跟音樂。
VIDEO
「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由1983出生於中國甘肅,年僅29歲的的導演李睿珺, 影片改編自著名 作家 蘇童 的同名小說,首次來台訪問的導演,這是他第三部作品,前作分別是「夏至」與「老驢頭」, 「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是他在書店寫劇本的休憩片刻,偶然間看到了名作家蘇童這短篇小說,覺得跟自己前一部的作品「老驢頭」理念相承,「老驢頭」描述的是一位農村老人眼中,對中國改革後急遽變化物質世界的觀感,而「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則是深入刻畫了農村老人的心理狀態,對於當代中國傳統快速消逝的感嘆,與為了保留傳統習俗,或是說保有死後的尊嚴,對大時代所做的一點微弱而無奈的控訴。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圖片引用來源參見註一)
一名單純快樂,與女友論及婚嫁的藏族青年尼瑪(益西蘭周飾演),跟媽媽哥哥與懷孕的嫂子一家和樂融融,有一天,去探望女兒回程的媽媽準備回來了! 事前說好由哥哥騎摩托車去營接回,但尼瑪心中冀望著早點見到媽媽,希望媽媽能答應他的婚姻大事,擔心忙碌的哥哥可能忘了時間,便跟嫂子說好,自己播迫不及待開著三輪車上路,後來看見哥哥,兩兄弟一邊閒聊一邊等待。
終於接到了媽媽,一家子有說有笑,沒想到卻在快到家前,因為自己駕駛的老舊三輪車突然失控,媽媽意外喪生輪下,大家都明白整件意外發生的來龍去脈,沒有人員忍心怪罪尼瑪。 但悲痛萬分的尼瑪,卻完全無法原諒自己,他離開了親人,獨自踏上前往拉薩的旅程,一路上依循西藏習俗,捧著媽媽的骨灰瓶,三步一跪九步一拜,幫媽媽祈福,但即使已順利完成整個祈福的儀式,他依舊封閉自己,深陷在良心譴責的哀傷中。
一路上他不言不語,像是入定的苦行僧一樣,清苦自持,在心中飽受誤殺至親的罪惡感所折磨,幸好沿 途在蒼海芒茫的山路上,走累了總會開車經過的駕駛,好心地載送他一程;餓了渴了,也會有好心人免費提供簡單的乾糧與奶茶,也因為這樣的機緣,尼瑪認識了一位樂天知命,風趣而充滿智慧的長者,是 一位參加女兒婚姻禮回程的老人,剛開始尼瑪一直沉溺在怪罪自己與自我懲罰的痛楚中,不太回應老人的搭理,甚至好幾次放老人鴿子,堅持踽踽獨行。
幸好老人總是不離不棄,想盡話題不斷變換方式,慢 慢地引導尼瑪,兩人開始有了一點點的互動,充滿人生智慧的老人,透過聊天說故事,半鼓舞半強迫地,逐步打開尼瑪封閉以久的心房,終於讓尼瑪放下對至親的懸念與執著,重燃對人生的希望與熱情。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1) 人氣( )
(圖片引用來源參見註一)
昨晚剛看完了法國黑色喜劇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找死專賣店」,得知了許多法國式的自殺方式,今天在華山光點電影院,看了今年八部來台播映的中國獨立製作電影之一的「我故鄉的四種死亡方式」(Four Ways To Die In My Hometown),一連兩部都有提及死亡的方式,卻又都是意在言外,東西方導演探討著截然不同的映像主題,卻有著相互輝映的異曲同工之妙。
「我故鄉的四種死亡方式」由1975年生於中國甘肅隴西偏遠山村的導演柴春芽編導,是一部導演家鄉死亡方式的獨立製片,片中的語言是陜西甘肅的方言,從村裡老者與年輕人口中,流傳下來與當地生死相關的習俗,既像真實又像故事的傳說,電影觸及1960文化大革命前後,偏遠山村的民間疾苦,從村莊牆壁充滿希望的教條宣傳標語,對映當地人貧無立錐的真實生活窘態,看到當地人在葬禮中對於人的關懷,與鬼神的尊崇與顧忌,聽見老者充滿回憶又似乎隱藏先知預言,與看似狂顛之人的妄語,其中都隱喻了對現實的不滿與無奈。導演藉由探討生命哲學的主題,巧妙避開了可能被貼上反政府社會的標籤,像長河般緩緩細訴著偏遠山村人們的艱困,與從中汲取的大自然生活哲學。
「我故鄉的四種死亡方式」電影片段
VIDEO
一個年輕男人,坐在水畔彈著吉他,高唱著陜西民謠;一位年輕女大學生尕桂,鬆開了被倒吊綁著公雞的繩索放生,自己卻悄悄然地一步步走向河中, 年輕男人以為尕桂要自殺,放下了手中的吉他,正躊躇著要不要出手相救, 卻看見尕桂只是漂浮在大江小河上,回想著村裡長輩看水就能看盡一生的叮嚀。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2) 人氣( )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 」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 頁」按讚,謝謝。)
乖乖男愛上了野蠻女,
野蠻女愛上了花心男,
花心男愛上了溫柔女,
一段段穿梭在北京與香港之間愛的悲歡離合,
關於那些在愛情、親情、友情裡面的人心輾轉起伏,
終於愛,好不容易有了幸福的結果,卻又遇上了更嚴苛的病魔折磨,
考驗著相愛的人們,如何理解彼此,真心相守一輩子,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13) 人氣( )
( 本文同步發表於「 SJKen 的浮光掠影 」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 SJKen 的浮光掠影 FB 粉絲頁 」按讚,謝謝。 )
這是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 70 年代初,發生在中國大陸的愛情故事,當時的神州大地,正處於 6 、 70 年代文化大革命動盪年代 (1966 ~ 1976, 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簡稱文革,詳見註 1 ) ,當時的時代背景,工農階級當道,都市裡的知識青年,必須要下鄉去向偉大的農民學習。
「山楂樹之戀」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hFgLNqQpk4
VIDEO
電影中的故事,就發生在一個偏僻的鄉間,描述一段下鄉去學習的都市女孩,因著一棵山楂樹,遇上了同樣前來山中服務的青年,兩人發展出一段青春無悔,清新如水沁人心脾的純愛,原本該是一對人人稱羨祝福的戀情,卻因為兩人的階級背景的落差,為了避免階級成分的女方,因為一段曝光的戀情,帶給原本就歸於黑五類的家庭更多的麻煩,甚至可能因此影響了自己畢業後的光明前程,兩人的相戀,必須瞞著家長與熟人,只能暗中相約,最後卻因為男方罹患白血病,一段純愛被迫天人永隔,一心期盼能看到開紅花的山楂樹,那象徵著兩人愛情圓滿的紅花,卻是失去了血色的男方,用跨越階級、對愛情無悔的生命去染紅的。
兩人的階級落差,不是從小身在台灣的我們,一向認知單純的貧富差距,而是文化大革命中被歸類於「紅五類( 註 2 ) 與黑五類( 註 3 ) 的身分落差,當時年輕男女,在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地燃燒著的大時代背景下,跨越了世俗政治鬥爭的藩籬,勇敢逐愛的心,讓人欽佩,而生死相離相許的結局,讓人在無奈中,有一份對純愛得緬懷,故事發生在距今大約將近半個世紀的70 年代,在時間的長河裡不算久遠,但的的確確已經是另一個世代的生活背景,一個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更別說是messenger 、skyP 、視訊與FB ,交通工具只有腳踏車的年代,那樣威權年代裡的人性愛情,似乎就像是生在台灣,卻不曾經歷228 事件的年輕一代,以及在內地,被媒體稱為「80 、90 後」( 註 4 ) 的年輕世代難以想像的愛情。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1) 人氣( )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 」,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幫忙至我的FB粉絲頁「SJKen的浮光掠影 」按讚,謝謝。)
★榮獲第62屆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
★獲選 坎城影展競賽片
★獲邀 多倫多影展觀摩電影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11) 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