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oster.jpg  

 

 

        某一個酷熱盛夏的台北星期天,兩個菲律賓男人,搬著一張沙發,走在台北的大街小巷中,究竟會發生甚麼樣的趣事? 

        紅色沙發,身穿一藍一黃衣服的男人,這樣的組合,又隱藏著甚麼樣的密碼呢? 

 

 

        同樣是大馬華人的導演何廷蔚,不同於蔡明亮拍攝「黑眼圈」的冷調艱澀,以另一種貼近大眾,充滿喜劇情境的風格,來探討外勞在台灣的生活點滴,有趣的是這部探討菲律賓外勞在台灣生活面貌的電影,幕後的團隊卻是由來自馬來西亞籍的導演、印度籍的編劇、美國的攝影師共同組成,同時這部片子的資金,還涵蓋了日本NHK贊助、菲律賓投資,與台灣的國片輔導金的支援,幕前幕後一樣精彩。

 

 

  

        這部電影早在今年五月上映,當時除了受邀為2010台北金馬奇幻影展開幕,也在台北電影節裡播映,映後座談反應熱烈,後來在台北光點電影院上映,還創下國片映演以來,最高週末票房紀錄,締造超過十場滿場的驚人成績。口碑與票方雙獲肯定,讓原先擔心以外勞生活為主題的電影不容易討好,但上映後口碑效應發酵、專業影評、媒體大力報導支持下,寫下了很棒的票房記錄。還沒看過的朋友,這部片因為也入圍了今年金馬獎「最佳新導演」跟「最佳原創佳電影歌曲」,所以在最近金馬獎國際影展中還有安排播映,請把握機會前往觀賞。

 

 

 P7.jpg 

P6.jpg 

 


        「誰說台灣不是一個開放與包容的社會?誰說台灣觀眾對外勞朋友心存偏見?誰說不同膚色、語言的影迷不能比鄰歡笑,感受到電影故事所傳達,能穿越一切隔閡的共同情感?」何蔚庭在票房受到肯定後謙虛地說:「那些杞人憂天的疑慮和不安,現在都煙消雲散了。」 

 

 

        但我想導演是客氣話,我在香港工作過兩年,觀察過許多香港跟澳門的社會新聞,抱著有錢就是大爺心態的港澳台華人所在多有,這些人實在應該感到羞恥。長久以來,港澳台的不同世代,對美日英強國流行文化,盲目愚昧的追逐,卻對來自東南亞國家的泰國、菲律賓、印尼與印度外勞多所歧視,完全無視於他們以青春年華,對港澳台的社會家庭經濟貢獻良多,照顧許多華人家庭的老人家跟幼子,才讓我們的社會有了基本的安定。


P1.jpg P5.jpg

 

馬來西亞出生的華人新銳導演何蔚庭,畢業于美國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系,先後製作《呼吸》、《夏午》等兩部15分鐘短片,分獲法國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周兩項大獎。大馬華人新銳導演何蔚庭兩部短片作品《呼吸》、《夏午》。

《呼吸》預告

 

《夏午》預告

   

 

       「台北星期天」是何蔚庭第一部劇情長片。何蔚庭出生在馬來西亞、在加拿大多倫多、美國洛杉磯與紐約讀書,畢業後在新加坡工作,最後選擇來到臺灣定居,這樣的背景,讓他對台北的城市風景,與外國人在台灣的生活觀察,有著一種截然不同的視野。

 

 

        這部電影也是日本NHK電視台,繼1997年林正盛的「放浪」及2001年張作驥的「美麗時光」之後,八年來唯一贊助的台灣電影,是何蔚庭導演,在經歷釜山影展,與坎城影展等創投計畫的引薦下,經過辛苦的集資過程,終於獲得NHK亞洲電影節的青睞贊助,並受邀為NHK亞洲電影節影展的開幕片。 

 

「台北星期天 Pinoy Sunday」中文預告片 (一)

 

 

「台北星期天 Pinoy Sunday」中文預告片 (二)

 

「台北星期天 Pinoy Sunday」英文預告片

 

中天新聞:台北36個故事─何蔚庭

 

 

        電影故事很簡單,描述兩位在台北工作的菲律賓外勞馬諾奧與迪艾斯,前者年輕單身自命風流,一心夢想跟美麗菲傭賽西麗拍拖。後者是跟馬諾澳在同一工廠上班的老鄉迪艾斯,篤實憨厚、內斂寡言,一方面時刻掛念遠在家鄉的妻小,另一方面,卻因為獨自一人在異鄉,跟同樣在台灣工作的安娜有婚外情。

 

 

        兩個人每到星期天休假,總是抱著不同的期待,暫時將工廠門禁拋到九霄雲外,直奔台北市內,享受周日的歡樂時光,但這一個星期天,因為想要將一張被遺棄在路邊的火紅沙發搬回宿舍的天台上,享受一邊喝著冰涼啤酒、看著天上繁星的人間天堂情境,卻因此開找一段在台北市內奇異的流浪行程,為了要省錢,他們想盡各種撇步,又是搭上資源回收三輪小貨車的便車,又是停在路邊招手,想搭順風車,以台北101 為地標,以為可以很快回到宿舍,卻沒想到發生了一連串奇異的事件,讓馬諾奧和迪艾斯的美夢計劃一一破碎。

 

 

        在這樣酷熱又不尋常的台北週日午後,兩人一前一後扛著沙發,穿梭在台北市的大街小巷,翻橋過河,經歷了一場趣味橫生爆笑連連的魔幻旅程。

 

 

P3.jpg 

P4.jpg 

 

 

        導演何蔚庭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這部電影耗費四年的時間,進行籌畫拍攝,拍片的靈感,是來自於波蘭名導,2002年以「鋼琴師」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1933 出生至今),於1958年拍攝的黑白短片「兩個男人和一個衣櫃」(Dwaj ludzie z szafa 英譯片名為Two Men and a Wardrobe),一部帶有荒誕主義色彩的短片,一登場便相繼榮獲了1958舊金山影展最佳短片金門獎、1959奧伯豪森短片影展榮譽表揚與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影展銅獎的肯定,也讓他在波蘭聲名大噪。

 

 

「兩個男人和一個衣櫃」短片2-1(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ponsMD-Sn4&feature=related)

 

「兩個男人和一個衣櫃」短片2-2(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Clpss-iiKM&feature=related)

 

       「兩個男人與衣櫃」是羅曼‧波蘭斯基,在洛茲電影學院就讀時期,最有名的作品,這部帶有超現實主義風味的短片,從頭到尾不用一句對白,卻表達出波蘭斯基,對於當時社會排斥異己,無法包容不一樣思維的看法。短片故事敘述一個大衣櫃從海中冒出,兩個男人好不容易費了番功夫把它搬上岸,高興地扛著它上路。然而路上遇到的人都不歡迎他們;在咖啡館落得白眼對待;在路上見義勇為,不僅慘遭混混修理,連衣櫃的鏡子也被打破。好不容易找到可以落腳的地方想要休息,警察又跑來趕他們走。最後兩個男人只好把衣櫃重新放回到海水之中。 

 

 

        導演何庭蔚在看完這部短片後,想發展成一個長片,也開始構思如果這樣的故事發生在台北,會是怎樣的畫面。但是經過幾番思考後,根據他的觀察,台北人不可能像電影裡那樣搬東西,他們通常會請搬家公司,或是找輛小貨車或外勞搬就好了,因此他想到會這樣用人力搬的人,應該是沒有社會資源的人,比如說是僑生、留學生或外勞。他回憶起在紐約大學讀電影時,好朋友是菲律賓人,對他們比較熟悉,覺得他們很樂觀、很樂天派,而且兩三年前亞洲週刊還說菲律賓人是最樂觀的亞洲人。他們有天主教與西班牙的背景,會唱歌又會跳舞,所以他覺得用兩個菲律賓外勞來搬東西是合理的,也因此決定了這部片子的基調。

 

 

      延續名導短片中關於歧視排斥異己的議題,但何廷蔚並沒有想透過影片,去探討外勞在台灣受到排斥歧視的現象,相反的他以一種喜劇的氛圍,來呈現在台北臺北的外勞,這些沒有享有相對合理資源的外來族群,對在台北生活的觀點。他希望能打破過往,總是從以悲情角度,描繪外勞異鄉奮鬥的刻板印象,透過幽默詼諧的基調,以菲律賓人的視角呈現台北生活。他希望透過這部電影,讓台灣觀眾開始習慣外勞議題,也藉此讓台灣人體認外勞朋友的存在、不要以冷漠排斥這些對台灣建設多所貢獻的外勞朋友們。

 

 

        英文片名「Pinoy Sunday」中的Pinoy,是菲律賓人的自稱,片中兩位男主角,都是來自菲律賓的專業演員,在映後座談中,導演也聽到了台灣跟住在台灣外勞觀眾的正面肯定,認為該片反應以幽默的手法,呈現寫實的事件,容易讓人接受,而這也正是當初何蔚庭決定,選擇以輕鬆詼諧的手法來詮釋的原因,因為他覺得用幽默的手法,來呈現在台外勞的故事是最直接的做法,因為如果用負面、說教的方式去陳述他們悲慘的生活,會讓觀眾產生距離感;用喜劇的方式,可以讓觀眾在笑與感動之中、認同他們,因為認同他們的角色,你就會以「人」的角度去理解他們。

 

 

        他希望這部片可以讓人認為外籍人士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有自己的情感,並不是一個符號。目前為止,除了移工反應特別好之外,學生或者是進戲院的族群對片子有些反應,很多人甚至覺得說看完了會哭,因為他覺得自己也像搬沙發的人,因為年齡到了一個階段就開始自己創業、有房貸、有壓力,生活比較多挫折,所以會認同兩個主人翁。這是導演在放映的時候聽到的反應。 

 

(更多關於導演的訪談可以看這裡 http://pinoysunday.pixnet.net/blog/post/7727444 

 

 

「導演與主要演員介紹」 

導演何蔚庭 (資料來源引用自 http://pinoysunday.pixnet.net/blog/post/17118193) 

2010年09月14日 新片「台北星期天」參展國際電影節 大馬華裔導演圓夢多倫多(圖片與文字引用來源:中國新聞網) 

導演

P2.jpg 

 

       何蔚庭表示,多倫多是他20年前導演夢想萌芽之處。(加拿大《世界日報》/葛健生攝)

 

       (中新網)2010年9月14日電 據加拿大《世界日報》報導,臺灣電影《臺北星期天》入選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參展,該片華裔導演何蔚庭12日有所感的表示,18歲離家後就夢想當導演,多倫多是他夢想萌芽的地方,20年後導演夢終獲實現,隨著參展電影重返多倫多。何蔚庭感歎說,“這個導演夢也做得太久”。導演何蔚庭11日深夜抵達多倫多,他說,多倫多是他海外求學的第一站,也是他首次接觸到影展的地方,當時影展,他一口氣就買票看了50多部電影,而導演的夢也最終實現。

 

        何蔚庭表示,中學時經常寫影評,寫多了,便想“批評不如自己拍”,18歲離開馬來西亞時就想做導演,到了多倫多,發現並非電影重鎮;而洛杉磯的氣氛不是他想要的;最後到紐約學成後,便一心想回亞洲發展。何蔚庭指出,高中時已接觸並嚮往臺灣,“遲早要赴臺灣發展”。他說在臺灣定居八年,五年前拍攝兩部短片,《臺北星期天》如今獲選,他也計畫下一部電影,要藉兩個女人的角色探討社會議題,並盼能於2011年籌備、預定於2012年拍攝。 

  

從台北星期天看外勞眼中的台灣by何蔚庭

「台北星期天」電影主題曲 Touch Me Tonight

「台北星期天」第一位男主角-艾比‧奎松 Epy Quizon (資料來源引用自http://pinoysunday.pixnet.net/blog/post/8530206)

P12.jpg P10.jpg

男主角艾比推薦「台北星期天」的影片

 

       「台北星期天」片中的帥哥男主角艾比奎松,4個月大就入行,現年37歲,戲齡已經長達36年,十分驚人,自許能成為菲律賓的強尼戴普,努力挑戰與嘗試不同的戲路。他在影壇曾經跟爸爸、哥哥,一起飾演同一個角色不同的年齡階段。艾比的爸爸,是菲律賓的喜劇天王,讓他4個月大時就入行演戲,但他說:「現在我看自己19歲以前演的戲會哭,因為演的太爛了。」他後來學習「方法論」演技,立志演什麼像什麼,甚至還演過半羊半人的奇幻角色。當時他29歲,飾演17歲的男同志,幼時還遭到性侵。這個角色,讓他們一家三口一起贏得2001年比利時獨立電影展的最佳男主角,同時因為那年女演員的表現偏弱,艾比又抱回了最佳女主角獎。

 

 

         因為參與演出「台北星期天」,艾比學會吃檳榔,提到檳榔西施,他則搞笑說:「我可以把她們帶回家嗎?」,為了拍攝本片,在盛夏的台北搬著超重的沙發,還在導演的要求下一直闖紅燈,幾度死裡逃生,但他仍大讚台灣工作人員的專業,很驕傲能參與這次的跨國合作。  

P13.jpg 

菲律賓喜劇天王-巴亞尼阿葛巴亞尼 (Bayani Agbayani )

成長於菲律賓馬尼拉的貧窮區域,巴亞尼從小反應敏銳,養成獨特的街頭智慧與幽默。和其他兩位喜劇搭檔Cesar MontanoAga Muhlach同台演出時所培養的高人氣,讓他首度推出的單曲Otso-Otso一推出就立刻爆紅,更讓他一夕之間成為「菲律賓的吳宗憲」,隨後推出的電影也一如的預期大賣。除了喜劇演員的身份,巴亞尼唱作俱佳,寫作也頗具才華。

 

在電影中飾演迪艾斯一角,為了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和好朋友馬諾奧來到台灣工作,卻因為寂寞而跟同樣是來台工作的菲律賓同胞安娜外遇。老婆因車禍而受傷,讓他更加深罪惡感,原本想趁這個星期天,把這段外遇關係結束,沒想到這天竟然是安娜的生日!「在生日當天跟人家分手!」迪艾斯恨死自己怎麼會這麼愚蠢,在好友馬諾奧的說服下,似乎這張紅色沙發可以稍稍撫平今天的不順利,這段冒險旅程因此展開,在過程中也將考驗他們的友情。巴亞尼以內斂又自然的方式詮釋憨厚的迪艾斯,討喜又可愛,令觀眾不自覺愛上這個角色。

台北星期天(PINOY SUNDAY) 

上映日期:2010-05-07

類  型:喜劇

片  長:1時25分

導  演:《夏午》何蔚庭

演  員:巴亞尼‧阿葛巴亞尼、艾比‧奎松、林若亞、莫子儀、張孝全、陸弈靜、曾寶儀 火力支援

發行公司:穀得電影

官方網站: http://pinoysunday.pixnet.net/blog 

(註) 

1.本文相關影片引自Youtube ,版權歸屬發行公司與相關上載人所有。

 

2. 本文劇照圖片引用自Yahoo 奇摩電影(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photos.html/id=3419),部分導演訪談與演員介紹,引用自榖得電影痞客邦官方部落格(http://pinoysunday.pixnet.net/blog) ,版權歸屬電影發行公司與相關採訪媒體與記者所有。 

3. 有關波蘭名導與其作品介紹,部分資訊引用自2010 台北金馬奇幻影展介紹http://www.ghfff.org.tw/program/content.aspx?id=115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