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家好好保重。

MP.jpg

  

          你本身有沒有憂鬱症病史? 還是你周遭親友間有沒有罹患憂鬱症的經歷? 我們常聽說「當上天關上了你生命中一扇門時,總會幫你打開另一扇窗。」,所以從小到大,不管是盲聾人或自閉症的朋友,我們總能從他們身上所呈現的生命另一種的光芒,看見了上天賜予這些不同凡人身上的奇蹟。 

 

        而向來影片風格極具爭議性,1956年出生的丹麥知名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2011年新作「驚悚末日Melancholia」,則是他在2007年罹患重度憂鬱之後,繼 2009年驚世駭俗的「撒旦的情與慾 AntiChrist」復出之作後,另一部透過電影創作,讓生命的走出憂鬱的自我救贖之作。

 

        英文片名「Melancholia 」就是指「憂鬱症」的意思,雖然在片中,可能也是「鬱星」的代稱。中文片名刻意翻成了「驚悚末日」,是從故事本身觸及了世界末日主題掛勾,雖然沒有偏離電影主題,但還是有種利用人們對於「末日降臨」好奇心理的市場銷售考量,而刻意避開了導演落在一語雙關的「憂鬱症」的重點,倒是只上了台北一城市,兩家戲院的院線,究竟能否在票房銷售上,拋開藝術電影向來小眾市場的憂鬱,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電影「驚悚末日」,透過了結合最近這幾年的最夯話題,也就是全世界傳媒廣為報導談論的,關於2012 世界末日將臨的傳言,描述了一半以探討憂鬱症病患與一般人們截然不同的心理狀態,既讓人感受到面對世界末日降臨前,憂鬱症病患和常人想得不一樣,也映照出末日降臨前,不同年齡、性別與階級人們的人性對照反影。 

 

「驚悚末日Melancholia」中文版預告 

 

         在繼續介紹電影之前,想先跟大家介紹這位來自丹麥的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1956年4月30日出生,現年55歲),是一位丹麥電影導演及劇作家,出生於哥本哈根,是目前丹麥最具國際知名度,也最具代表性的傑出丹麥電影導演之一,他的影像風格極具爭議,拍出的電影,都是屬於一般觀眾不太容易下嚥的作品,「驚悚末日」相較它的前作「撒旦的情與慾」,已經算是很「視覺和善親民」了,而他連導戲手法,都非常不同尋常,大約是像香港的王家衛,基本上所有的演員,都跟舞台秀上的模特兒一樣,只是呈現他完整電影創作概念的一顆棋子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演員跟他合作過後,有了很大的爭執,其中以第一次跨行演戲就得影后的冰島歌手碧玉反應最為激烈,但在這次「驚悚末日」參與演出的兩位女演員克斯汀‧鄧斯特(Kirsten Dunst) ,與夏綠蒂‧甘斯柏(Charlotte Gainsbourg)  倒是合作得十分愉快,尤其以「撒旦的情與慾」去年在坎城封后的夏綠蒂‧甘斯柏,在歷經了上一部電影的瘋狂演出後,還是意氣相挺再次與導演合作,可能歌手與演員的專業不同,還是有對導演教戲手法認知隔閡的差異存在。 

 

M16.jpgMD.jpg  

  

         他在1979年進入丹麥電影學校。在就讀電影學校時,他拍攝了「Nocturne」(1980年)、「Den sidste detalje」(1981年)及「Befrielsesbilleder」(1982年),這幾部電影,並曾獲得慕尼黑影展最佳影片獎。他的電影學校同儕暱稱他是「馮‧提爾」。這是一個雙關語,因為馮被暗喻為貴族,當時拉斯與提爾在丹麥都是常見的姓名。據說他維持馮這個名字,是對於約翰‧馮‧史坦堡(Josef von Sternberg)及艾利‧馮‧史托洛海姆表示敬意,他們也都是後來,才在名字裡加上馮這個字。拉斯‧馮‧提爾在1983年畢業於丹麥電影學校。

   

         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曾經以「歐洲三部曲」(1984年的 「犯罪分子 Forbrydelsens element/ Element of Crime 」、1987的「瘟疫 Epidemic 」與1991 年的「歐洲特快車 Europa」)

 

1984 犯罪分子 Forbrydelsens element/ Element of Crime 」,獲得坎城影展技術獎,是一部非寫實,跟傳統丹麥電影風格迥異的電影。

 

1987的「瘟疫 Epidemic 」,入圍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這部電影是描述發生在未來世界的傳染病。

 

 

1991 年的「歐洲特快車 Europa」,入圍1991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最終獲得評審團獎等3項大獎。

 

 

         與「良心三部曲」( 1996年的「破浪而出 Breaking the Wave」、1998年的「白癡 Idiot」與 2000年「在黑暗中漫舞 Dancers In the Dark」驚艷世人,不但為自己奪得2000年第53屆坎城金棕櫚獎,也一舉幫首次跨行從歌手從影演出「在黑暗中漫舞」的冰島歌手Bjork 奪下了坎城影后。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VP.jpg 

 

     「隔壁有個吸血鬼 Fright Night 」是舊片新拍,翻拍1985年同名的經典恐怖片,舊片再隔了26年之後,當電影工業技術有了長足的進展之後,執導過「惡霸臨門」的導演克雷格‧格里斯佩( Craig Gillespie ),選擇了以3D版呈現更驚人的視學效果,也邀請了柯林‧法洛( Colin Farrell 飾演吸血鬼大衛‧泰芮 David Tennant ) 、
 
 
VP6.jpg  
 
 
安東‧葉爾卿(Anton Yelchin飾演鄰家小子Charley Brewster) 、
 
VP3.jpg  
 
 
 
英牟根‧蒲茲( Imogen Poots飾演Charley 的女友Amy Peterson)、
 
VP5.jpg  
 
 
大衛‧泰芮 (David Tennant 飾演魔術師Peter Vincent)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W4.jpgW1.jpg

 

      「收集眼淚的男人 The White Meadows」是我在這次 的伊朗電影節看到的第一部作品,由1972 年出生的伊朗名導穆罕默德‧拉素羅夫 (Mohammad Rasoulof)所拍攝的第三部作品,整部電影畫面充滿禪意美學,但讓人驚豔的美景畫面,與殘酷故事真相之間相互對比,讓電影呈現了一種悲淒的寓言。觀眾在欣賞令人驚嘆的島嶼風景之餘,會有更多的人生思索。

 

W8.jpg  

 

        電影從一位名為拉瑪特(Rahmat , 由 Hassan Pourshirazi 飾演) 的男人,前往各個村落島嶼,四處收集人們的眼淚開始說起,在不知名的海中,總是會見到拉瑪特一人獨自駕著小舟,穿梭在有居民的小島間,這是他從事了將近三十年的工作,這些居民在家中有人出殯,或是跟真神懺悔原罪時所留下的眼淚,就是拉瑪特一直以來的努力費心的地方。因為是在幫人們收集眼淚,就會有很多機會目睹島民們的人生起落與悲傷,甚至會聽到一些非常私密的言語,但由於拉瑪特的態度嚴肅而誠摯,加上一直保守島民們的秘密,所以多年來,成了地方上大家尊敬的人,也放心將心中的悲傷與他分享。 

 

        有人說拉瑪特所收集的眼淚,經過了眾人的祝禱,與上天真神的原諒後,將幻化成一顆顆珍貴的珍珠,但都只是傳說,沒有人真正了解拉瑪特收集這些眼淚真正的用途,但隨著一件又一件在不同的島上發生的事情,讓人感受到事實的真相,也勾起了拉瑪特看似平靜沉穩的傷心記憶。 

  

 「收集眼淚的男人 The White Meadows」影片介紹(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a3fs7Zs6yU)

 

 

         電影透過了如詩如話般的島嶼與湖泊場景,帶領觀眾進入一種夢幻的美景,然而發生在島上的故事,隨著收集眼淚的男人拉瑪特的一步一腳印,卻也映照出了島上居民讓外界難以理解的迷信。 

 

        先是一個從小跟父親離散的青少年,無意間看到拉瑪特偷看死去的女人,又聽到拉瑪特有小周四處去不同的島嶼收集村民的眼淚,於是透過朋友的幫忙裝死人,躲到拉瑪特的小舟上,半威脅半懇求他帶自己去尋找失散以久的父親,拉瑪特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要他裝成聾啞人,然後對外宣稱是自己的兒子,兩人開始了漫長的旅程,兩人之間的相處由相互敵視,拉瑪特濫用青少年的體力,要他幫忙划船,同時做許多籌備的事情。 

 

        兩人先在一個離島上,碰到一群島民,將海水之所以變得愈來愈鹹的原因,是因為島上的居民有太多的原罪,所以透過懺悔的儀式,將許多人心中的罪惡裝入瓶子,然後派了一個剛新婚不久的侏儒,要他趁夕陽未下山前,將大家的瓶子背負在身上,攀爬入一個深井,將所有的罪惡之瓶都奉獻給真神,全島的島民才能得救。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TP1.jpg 

 

      「生命的圓圈 The Circle」是去年三月無預警,遭逢伊朗政府逮捕,隨即於十二月,以「圖謀威脅國家安全及散播顛覆體制的言論」的罪名,與知名導演穆罕默德‧拉素羅夫(Mohammad Rasoulof),同遭被判入獄六年,以及二十年內禁止拍片、出國、受訪的伊朗電影大師賈法‧潘納希 (Jafar Panahi),於2000年勇奪義大利威尼斯影展金獅獎肯定的作品。

 

        「生命的圓圈 The Circle」是一部描屬幾位不同年齡的伊朗女性,在一個對女性極其不友善與諸多限制的國家與社會環境中,躊躇難行的生命困境,電影中描述 2000年的伊朗社會環境,他們的公共電話,除了有一般的投幣式的公共電話亭,更多是像1996年在內地看到的街頭以私人名義經營的公共電話攤,先告知欲撥打的電話號碼,再由對方幫你撥打後,視你通話時間的長短而收取費用,而這中間就會發生一些無良的老闆趁機動手腳,高收電話費,以賺取非法利潤。而在當時的環境中,生活在伊朗的女性面臨的社會氛圍,包括了

 

--- 女人,是不可在任何公眾場合抽菸。 

--- 女人,如果沒有身分證或學生證,是無法單獨購買任何車票(包括客運公車) 、進入醫院探視,與到旅館住宿,一定要有男人的陪同才能行動。而且像進入醫院等場所,一定要戴上大披巾將頭臉遮住,以維護清譽。

--- 女人,在伊朗父權為主的社會中,家中的父親與兄弟,都可以因為她犯下不名譽的事件,如不聽從長輩指定婚姻安排、未婚生子、離婚等類事情,而被拳腳相向,甚至直接殺害。 

  

「生命的圓圈 The Circle」電影英文預告

T2.jpgT4.jpgT9.jpgT6.jpgT10.jpgT7.jpgT8.jpgT5.jpg 

         電影「生命的圓圈 The Circle」,從一開始伴隨著暗黑的螢幕,跑著單調的電影製作名單字幕,跟一段讓人不忍卒聽的產婦Solmas(伊朗文「永恆」之意)痛苦的哀鳴,這樣的開始,似乎已經隱喻著伊朗女性,在那樣的社會現況中,一生徬徨無助的哀痛,隨著一聲清亮的嬰兒哭聲響起,電影的畫面由暗轉為明亮,產房裡外隨著牆壁上的一扇探問窗的開啟,在產房外女方母親與產房內護士的交談後,原本該是開心高興的傳宗接代喜事,卻因為生男生女的落差,當初醫院超音波估算的是生男,如今生下的卻是女嬰。因為重男輕女的社會觀念,擔心女兒夫家親戚希望落空,會對女兒不利的女方母親,在面對男方親戚的追問,都不敢據實相告,只是說還在等待結果想敷衍帶過,直到遇見自己的另一個女兒,暗中趕緊交代對方通知女方親戚離開,就深怕衝突與抱怨一觸即發。   

 

        而醫院之外,三個在監獄未服刑完畢,即集體越獄成功的女人,試圖打電話尋求援助,但因為缺乏盤纏,其中一位最年輕的少女Nargess(伊朗文「花朵」之意),將身上珍貴的金項鍊,交由 Maedeh去換錢,沒想到才走沒一段路的Maedeh 便遇上了警察盤查,再度被逮捕入獄,剩下的Arezou(伊朗文「希望」之意)與Nargess,兩人相依為命,一路想辦法籌錢,又要小心隨時路經的警察盤查身分,弄得兩人心神不寧。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P.jpg  

(「浮生記」電影海報圖片,引用自CnMDb.com Kino Video)  

 

       今年在台北8/19 - 9/9, 由名影評人聞天祥策展的「噤聲∕吶喊:2011伊朗電影節」,以二十三部伊朗電影,向台灣大眾介紹這個仍屬陌生的國度之外,也一起加入國際聲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得主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與知名導演穆罕默德‧拉素羅夫(Mohammad Rasoulof)的行列,在這次的伊朗電影節,穆罕默德‧拉素羅夫 (Mohammad Rasoulof)共有四部影片作品展出,我看了2010年的「收集眼淚的男人』與這部「浮城記」。

 

 

       伊朗政府對於當地電影的電檢嚴苛與禁映紀錄也由來已久,包括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得主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與知名導演穆罕默德‧拉素羅夫(Mohammad Rasoulof)在去年(2011年)3月於潘納希家中突然遭到逮捕,直到5月才因絕食抗議准予保釋,但12月被德黑蘭法院判處六年徒刑,以及長達二十年不准拍片、出國、受訪,理由是「圖謀威脅國家安全及散播顛覆體制的言論」。

 

 


        消息傳出後,包括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以及潘納希的師傅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都公開聲援,法國知名女星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在領取坎城影后時也亮出「Jafar Panahi」的名牌疾呼放人,奧斯卡得主保羅‧海吉斯(Paul Haggis)則於今年六月參與國際特赦組織在紐約的抗議活動,柏林影展刻意保留了潘納希的評審席位,坎城影展則在伊朗當局的反對中,依然放映了拉素羅夫的新片,以及賈法潘納希近況的紀錄片,不同國家的影人、影迷也紛紛加入連署的行列。

 

(以上部分新聞消息來源文字,引用自 2011 台北伊朗電影節影展新聞資訊,引用自影展官方部落格 http://www.twfilm.org/iranian/)

 

 

 法國知名女星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聽到伊朗導演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與知名導演穆罕默德‧拉素羅夫(Mohammad Rasoulof)被逮捕下獄消息而哭泣。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P.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Giga Circle」,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到「SJKen的電影評論按讚,謝謝。)

 

 

最近在電影院裡,一再看到預定 2014年11月28日在台上映的「老闆不是人2 」( Horrible Bosses 2 )的電影預告,立刻勾起 2011年9月觀賞,由塞斯‧高登(Seth Gordon)執導的首集「老闆不是人」( Horrible Bosses),這部妙趣橫生,遊走情色與耍賤邊緣,演員演得很開心,觀眾看得很爽的喜劇電影,當時都還沒加入愛評網,也還沒成立個人FB的電影粉絲專頁,現在先跟大家分享「老闆不是人2 」( Horrible Bosses 2 )的電影預告,以及當年寫的首集影評文。

 

看過首集中幾位A咖大明星凱文‧史貝西( Kevin Spacey)、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與柯林‧法洛(Colin Farrell),不計形象的搞笑耍狠、裝傻比淫賤演出的朋友,就當成複習重溫當時看片的歡樂氛圍,沒看過首集的朋友看了這篇介紹後,可以去錄影帶店找找看,在第2集上映前,先熟悉電影的來龍去脈。

 

「老闆不是人2 」( Horrible Bosses 2 )的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w6QVI846c0

 

<首集影評文>

 

原本幫 「老闆不是人」( Horrible Bosses)這部電影下的標題是「老闆不是人--- 小兵天將大比拼,耍狠裝傻比淫賤 !」,但有看過標題的好友說,少了輕煙飄過下電影標題時,特有的詩情畫意文質彬彬風,所以二話不說就趕緊改了這標題「老闆不是人---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怎一個「嗯啊」了得!」,至於這樣的標題的涵義,看過電影的朋友,才能心領神會啊! XD

 

本片由 拍過「真愛囧冤家」與「遊戲之王」的塞斯‧高登(Seth Gordon)執導,他的拍片風格向來是極盡戲謔之能事,這部「老闆不是人」( Horrible Bosses)更是攀登高峰,拍出了幾位大家熟悉的大明星,充滿喜感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真愛囧冤家」電影中文字幕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F3p9HyTcTM

「遊戲之王 The King of Kong - Fistful of Quarters」,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MJZ-_bJKdI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MA3.jpgMA4.jpg

 

         從2011/8/19 到2011/9/9 在台北光點電影院播映的「噤聲/吶喊:2011伊朗電影節 Scream & Silence:2011 Taipei Iran Film Festiva」(http://www.twfilm.org/iranian/) 中,由於伊朗這個波斯民族,長久以來男女性社會地位不平等,也使得許多有想法的獨立女性,透過電影發聲,也因此在這次的23部的伊朗電影作品中,不乏有許多觀點犀利,批判社會力道十足,令人動容的女性導演作品。

 

 

         而其中在1991年以一位畫家出身,以攝影師身分進入電影工業,2002年以演員身分,開始轉任助理導演,2004年成為正式導演的瑪妮亞‧艾卡芭莉(Mania Akbari ),更是其中具有獨特代表性的一位女導演,在這次的電影節中,她有兩部作品,分別是2004年的「執子之手 20 Fingers」跟2007年的「因為阿巴斯,所以10 + 4」兩部作品,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後者。

 

 

 

       「因為阿巴斯,所以10 + 4」拍攝完成於2007年,這部電影的由來,跟導演瑪妮亞‧艾卡芭莉(Mania Akbari)前幾年突然罹癌,她的身心上面臨的劇變有關,一場莫名的疾病,引來了周遭人們紛擾歧視不公的眼光,以及身為病人自我與家人之間關係的演變。電影中雖然沒有特別提到,究竟是哪一方面的疾病,但從片中種種的變化與述說過程中的蛛絲馬跡看來,應該與女性聞之色變的乳癌有關。

 

 

 

        因為伊朗電影大師,同時也是一位詩人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7%B4%E6%96%AF%C2%B7%E5%A5%87%E4%BA%9E%E7%BE%85%E6%96%AF%E5%A1%94%E7%B1%B3,1940年出生,是20世紀60年代,推動伊朗電影新浪潮的代表性導演之一,後來也成了伊朗聞名國際的電影大師)的鼓勵,讓她在一邊經歷著化療所帶來生理上的極端不舒服,與癌症病魔搏鬥的生死過程中,另一邊勇敢地振作起來,再度藉由影像記錄下這生命中上天給與的磨難。

 

 

         瑪妮亞‧艾卡芭莉(Mania Akbari)原是畫家,生命最大的轉折,是在2002年接受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的邀請,和她的兒子一起參與電影「十 Ten」的演出,她在片中飾演一位在德黑蘭開車維生的計程車司機,電影的拍攝極其簡單,猜測跟伊朗政府對於電影工業的箝制有關,電影就在有限的空間與成本考量下,在車上裝設了攝影機,聚焦拍攝十段她與乘客的對話,但電影卻也以這樣精簡有限的資源,拍出了關於人性的種種話題,讓人深受感動。

 

「10電影片段」(影片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Axtnu3GRsjk&feature=related)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FP1.jpg  

 

     「煙花星期三  Fireworks Wednesday 」是我在這次「噤聲/吶喊:2011伊朗電影節 Scream & Silence:2011 Taipei Iran Film Festiva」影展中看的第三部電影,是一部發生在一天中的故事,劇情起伏轉折緊湊,高潮迭起毫無冷場,而且幾位主要演員,個個演來辛辣老練群起飆戲,讓整齣戲十分精彩好看。  

 

      對於在今年之前,只看過另一位伊朗電影大師馬克‧馬巴夫(Mohsen Makhmalbaf) ,於2007年拍攝的電影『心靈印記(Scream Of The Ants)』(「心靈印記」--- 放下知識,便是智慧的開始 )的我來說 ,透過了這部電影,像是從天上落入了凡塵,第一次接觸這個對許多台灣人都十分陌生的國家「伊朗」的人民真實生活,過往我們在以歐美主導的強勢媒體宣傳誤導下,對伊朗實在有太多負面的誤解。  

 

       這次之所以有機會,在台北近距離接觸到伊朗電影節」影展(2011/8/19 - 2011/9/9,一共展演23部分屬6位伊朗電影知名導演與新銳導演的作品),由金馬影展執委會秘書長/名影評人聞天祥負責策劃,此次的「噤聲∕吶喊:2011伊朗電影節」,背後有極其嚴肅的意涵,是為了響應國際間援救,因電影創作遭到拘捕與限制行動的伊朗導演的行動,抗議伊朗政府,以政治干涉電影創作自由。

 

 

       事情的緣起要從2010年3月說起,包括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得主伊朗電影大師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與知名導演穆罕默德‧拉素羅夫(Mohammad Rasoulof),在潘納希家中,無預警突然遭到伊朗政府逮捕,直到去年5月才因絕食抗議准予保釋。但隨即在12月又被德黑蘭法院,判處六年徒刑以及長達二十年不准拍片、出國、受訪,理由是兩位導演意圖透過電影創作,製造「圖謀威脅國家安全及散播顛覆體制的言論」,這是為什麼今年在台影展的名稱,取了充滿諷刺與抗議意味濃厚的「噤聲∕吶喊:2011伊朗電影節 Silence & Scream:2011 Festival of Iranian Cinema」(影展介紹詳見http://www.twfilm.org/iranian/)。 

 

 

DSC00700.JPGDSC00701.JPG

 

 

        周末假期接連兩天,看了三位不同導演的作品,昨天看了穆罕默德‧拉素羅夫 (Mohammad Rasoulof)2010年的「收集眼淚的男人』與瑪妮亞‧艾卡芭莉(Mania Akbari)於2007年拍攝的「因為阿巴斯,所以10 + 4」,今天下午則是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 於2006年拍攝的「煙花星期三  Fireworks Wednesday 」,讓我從電影中重新認識,或是說第一次,真正深入地認識了伊朗這個國家,很多過往淺層的國際媒體報導,關於該國男女性別歧視,社會地位不平等的消息,都不如在這次電影節中,透過男女導演多樣化的作品中,進一步從不同角度中,深入剖析整個伊朗社會,人們真實的社會面貌,來得更具權威與真實性。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