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 本文所有引用圖片轉載自Yahoo! 奇摩電影『暮光之城:蝕』介紹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3276, 影片轉載自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TP3A8bjrNg )
走出電影院暗黑的空間,心中也彷彿像片中女主角貝拉做出的決定後,有一種如釋重負般地重獲光明,這部改編自作家史蒂芬妮梅爾的暢銷小說『暮光狂潮』(Twilight Mania 線上看原著小說中文版請到 http://www.spp.com.tw/spp2006/other/07/twilight/dl/read/read-1.htm與http://www.popo.tw/books/14888/articles/2154673 )的電影,從首部曲的『暮光之城:無懼的愛』,到第二部曲『暮光之城:新月』,再到最新上映的第三部曲『暮光之城:蝕』,『幕光之城』系列電影,從屢創新高的票房紀錄與映後正面評價的流傳,證明了商業電影只要用心拍攝,即使是以系列電影的形式上映,明擺著要賺觀眾口袋裡的錢,但一樣能創造票房與贏得口碑的雙重肯定。
早期好萊塢改編的系列電影,一直有著續集不好看不如第一集的魔咒,許多被騙怕了的觀眾,金錢事小,比較傷的是眼見好好的原著小說或漫畫情節,被拍得一蹋糊塗,那種失望才讓花錢進電影院看戲的觀眾難過,幸好電影工業中還是有些有心之士,聽到了影評跟觀眾的心聲,印象中這十年從2002開始的魔戒三部曲,在導演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 )與幕前幕後演員與後製團隊的精彩演出合作,創造了令人驚豔的口碑與電影藝術成就,也重新將觀眾帶回了戲院。
隨後又陸續出現像是蜘蛛人、冰原歷險紀、哈利波特、史瑞克、變形金剛等由漫畫小說改編的系列電影,建立了觀眾對系列電影的信任感,而且最近這幾年,動畫系列電影的票房成就與觀眾口碑,似乎有後來居上,比真人電影更受肯定的趨勢,以最近兩部同為系列電影的『玩具總動員3』跟『慾望城市2』,前者因為製作公司對電影製作的嚴謹態度,在隔了11年後才開拍了第三集,讓觀眾跟著劇中主要人翁安弟,一起感受成長歲月中人心的變化,不但讓許多跟著『玩具總動員』的電影長大的小孩,有了更親切的聯結。
即使是其他年齡層的觀眾,也都能在享受片中固有的歡樂橋段之餘,還對劇中人與玩具間的互動,時空與人性的變化,有了很深刻的體會與感動。片中探討了關於『信任』與『珍惜』的主題,透過片中新舊玩具與主人間的離合聚散,讓觀眾感受了更真摯的人性光輝,也再次證明許多的動畫片,其實是拍給老少咸宜的,甚至是專門拍給成人看的好電影。
相對的,對原本抱著希望,期望能再次感受『慾望城市』首集中,關於愛情、婚姻、家庭、工作與性別議題精湛對話的朋友們,可能有不少朋友都跟我一樣,在看完第二集後深感失望。整部片子少了第一集的城市文化的質感與靈性,只剩下用錢堆積出來的光鮮亮麗。真的不知道這集的導演跟編劇,究竟在創作上發生了甚麼事? 第二集整部對話了無新意之外,還陷入了大美國帝國主義的狹隘視野,片中充滿了對西方強國,對於東方阿拉伯文化的誤解,還有令人啼笑皆非的膚淺攻擊與醜化,還有西方自大式的廉價同情。
原本很好的文化差異議題,顯得貧乏而單調,除了把污辱當有趣之外,就是更讓世人見識到,美式帝國主義觀點的粗鄙偏頗,完全失去了第一集裡兼具商業娛樂性與知性兼具的都會風格,第一集的電影對白,讓人開心一笑之餘,還有著笑中帶淚的感動,不管是大人物跟凱莉兩人對愛情到婚姻的承諾認知差異,與婚前焦慮的心理轉折,或是米蘭達跟史蒂夫夫妻之間,在婚後對於家庭教養與婚外情的摩擦爭執,甚至是凱莉跟珍妮佛哈德森飾演的小秘書,主管與助手之間從工作到感情的溫馨分享交流,都透過了片中主配角看似鬥嘴吵鬧的對話中,一一呈現了對於愛情、婚姻中戀人相處溝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