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家好好保重。

目前分類:美國電影 (4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Eclipe.jpg

 

  (註: 本文所有引用圖片轉載自Yahoo! 奇摩電影『暮光之城:蝕』介紹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3276, 影片轉載自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TP3A8bjrNg )

 

       走出電影院暗黑的空間,心中也彷彿像片中女主角貝拉做出的決定後,有一種如釋重負般地重獲光明,這部改編自作家史蒂芬妮梅爾的暢銷小說『暮光狂潮』(Twilight Mania 線上看原著小說中文版請到 http://www.spp.com.tw/spp2006/other/07/twilight/dl/read/read-1.htmhttp://www.popo.tw/books/14888/articles/2154673 )的電影,從首部曲的『暮光之城:無懼的愛』,到第二部曲『暮光之城:新月』,再到最新上映的第三部曲『暮光之城:蝕』,『幕光之城』系列電影,從屢創新高的票房紀錄與映後正面評價的流傳,證明了商業電影只要用心拍攝,即使是以系列電影的形式上映,明擺著要賺觀眾口袋裡的錢,但一樣能創造票房與贏得口碑的雙重肯定。

 

E 7.jpg E9.jpg E8.jpg

 

      早期好萊塢改編的系列電影,一直有著續集不好看不如第一集的魔咒,許多被騙怕了的觀眾,金錢事小,比較傷的是眼見好好的原著小說或漫畫情節,被拍得一蹋糊塗,那種失望才讓花錢進電影院看戲的觀眾難過,幸好電影工業中還是有些有心之士,聽到了影評跟觀眾的心聲,印象中這十年從2002開始的魔戒三部曲,在導演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 )與幕前幕後演員與後製團隊的精彩演出合作,創造了令人驚豔的口碑與電影藝術成就,也重新將觀眾帶回了戲院。

 

         隨後又陸續出現像是蜘蛛人、冰原歷險紀、哈利波特、史瑞克、變形金剛等由漫畫小說改編的系列電影,建立了觀眾對系列電影的信任感,而且最近這幾年,動畫系列電影的票房成就與觀眾口碑,似乎有後來居上,比真人電影更受肯定的趨勢,以最近兩部同為系列電影的『玩具總動員3』跟『慾望城市2』,前者因為製作公司對電影製作的嚴謹態度,在隔了11年後才開拍了第三集,讓觀眾跟著劇中主要人翁安弟,一起感受成長歲月中人心的變化,不但讓許多跟著『玩具總動員』的電影長大的小孩,有了更親切的聯結。

 

        即使是其他年齡層的觀眾,也都能在享受片中固有的歡樂橋段之餘,還對劇中人與玩具間的互動,時空與人性的變化,有了很深刻的體會與感動。片中探討了關於『信任』與『珍惜』的主題,透過片中新舊玩具與主人間的離合聚散,讓觀眾感受了更真摯的人性光輝,也再次證明許多的動畫片,其實是拍給老少咸宜的,甚至是專門拍給成人看的好電影。

 

 

        相對的,對原本抱著希望,期望能再次感受『慾望城市』首集中,關於愛情、婚姻、家庭、工作與性別議題精湛對話的朋友們,可能有不少朋友都跟我一樣,在看完第二集後深感失望。整部片子少了第一集的城市文化的質感與靈性,只剩下用錢堆積出來的光鮮亮麗。真的不知道這集的導演跟編劇,究竟在創作上發生了甚麼事? 第二集整部對話了無新意之外,還陷入了大美國帝國主義的狹隘視野,片中充滿了對西方強國,對於東方阿拉伯文化的誤解,還有令人啼笑皆非的膚淺攻擊與醜化,還有西方自大式的廉價同情。

 

       原本很好的文化差異議題,顯得貧乏而單調,除了把污辱當有趣之外,就是更讓世人見識到,美式帝國主義觀點的粗鄙偏頗,完全失去了第一集裡兼具商業娛樂性與知性兼具的都會風格,第一集的電影對白,讓人開心一笑之餘,還有著笑中帶淚的感動,不管是大人物跟凱莉兩人對愛情到婚姻的承諾認知差異,與婚前焦慮的心理轉折,或是米蘭達跟史蒂夫夫妻之間,在婚後對於家庭教養與婚外情的摩擦爭執,甚至是凱莉跟珍妮佛哈德森飾演的小秘書,主管與助手之間從工作到感情的溫馨分享交流,都透過了片中主配角看似鬥嘴吵鬧的對話中,一一呈現了對於愛情、婚姻中戀人相處溝通的問題。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S P.jpg      

 

 

    昨晚獨自去看了『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  http://www.vogue.com.tw/sexandthecity/),我一向喜歡一個人看電影的氣氛,不管是看藝術片,還是商業片,畢竟看電影對我而言,不僅僅只是單純的娛樂而已。電影反映人生,有時候更可以引導人生,很多時候,我們在生命裡碰到的一些看似無解的難題,往往因為看了一部電影之後,從中得到啟發,進而激發自已,進一步去反思。

 

 

 

 

    好的電影,就像是人生路上一位心靈導師,在現實世界裡,其實很難有一位學校老師的教課,可以像電影般,那樣精彩生動氣象萬千,讓人在千萬思緒中,逐漸地釐清體會,然後找到最適合自己人生的努力方向;雖然我們也都明白,現實裡的問題與煩惱,是很難在看完一部電影後,立刻就煙消雲散,或是就此找到迎刃而解的答案。

 

 

 

 

 

 

    但至少在觀賞電影的過程中,我們的心情,會隨著劇情的起伏轉折,像是經歷過一場千辛萬苦的跋涉,在笑中帶淚中逐漸脫繭而出。但是電影,又不忘以其特有的形式,一種觀賞的弔詭,提醒著所有的觀眾,雖然因為戲劇的手法,讓不管再複雜艱難的命題,也都能在兩小時左右的時間長度裡,找尋至少可以破解迷霧的方向。但更多時候,即使你在看電影的當下,有了再深切清明的感受領悟,這一切也都會在你推開電影院的大門走出去時,在黑暗與光明的分野之間,讓人體驗到黃粱一夢的殘酷現實,所以如果只是光想而不行動,有再多的深刻感受都是枉然。

 

 

 

 S16.jpgS6.jpgS14.jpg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ueberry P.jpg 

   喜歡看電影的我,很玄的是,因為一連串的時空誤差,王家衛的作品,我只看過他的第一部作品『旺角卡門』(As Tears Go By 1988年 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主演 http://blog.xuite.net/ringo.liu/1069/13358240)  

   

與最近這部『我的藍莓夜 My Blueberry Nights』, 

 

 

        中間的為世人所知的作品像是『重慶森林』、『東邪西毒』、『墮落天使』、『春光乍現』、『花樣年華』與『2046』,我都只是耳聞,有趣的是搜尋過往的電影評論,對於王家衛的電影風格影評,除了讚美那獨特的影像拍攝手法(因為有杜可風)、與善於在時空裡敘述演繹,有關人與人之間種種疏離的情感外,最常被提到的,是他拍起片來曠日廢時,因為他不會完全按腳本拍片,往往依當時的感覺隨性調整拍攝,想改就改,所有的演員對他而言,似乎都跟走秀的模特兒演繹衣服一樣,只是演繹他作品概念的棋子,所以不管演技再好的演員,在他的電影裡,是不會有太多個人的光芒。

  

 

        有關時間拍攝的掌控,最有名的例子,就是『2046』整整拍了5年,拍到劇中演員都有點茫然,但也由於整部片的走向,完全在導演的掌控之中,所以拍出來的作品相當完整,品質有一定的口碑,影片與演員又常因此在各大國際影展擒獲大獎,再加上這樣的遊走於藝術與商業的作品,在票房上也有一定的實力與口碑,因此即便是拍攝時摸不著頭緒,但因為不管戲分多寡,片中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關鍵性和識別度,這樣的效應,在『我的藍莓夜』裡,也可以看到,所以很多具有商業票房實力的知名演員,還是很樂於跟王家衛合作,藉此讓自己的形象,從商業提升到藝術領域,而藉由知名演員的參與,也能對票房有一定的銷售保證,以便對投資的大老闆有所交代,這樣『好的劇本,加上知名的演員,與獨特的影像風格』模式的運用。

 

 

 

 

 

        從實質面來看,王家衛其實是深知如何創造共贏的訣竅,未曾埋在藝術家自我創作的小圈圈裡,也難怪能夠名利雙收,兼顧了現實與自我理想的實現,而這一點屬於他個人的觀察,也具體呈現在他的作品中,有人說王家衛的作品,彼此間都有關連,對我而言,『在蒼茫的時間大海裡,尋找屬於自己的生存定位,然後用盡全力勇於追尋,生命,總有他發光的一刻』這樣的意念,從『旺角卡門』到『我的藍莓夜』都一路貫穿存在,有脈絡可循的,所以如果真的能在作品完成自己的追尋,又成就他人的生命(包括劇中的演員與螢光幕的觀眾),這樣的實現,無寧是對他作品最好的肯定。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幻冒險片一直在電影佔有一席獨特的地位,因為這類型的電影,不管是改自暢銷小說或原著劇本,總會有一群忠實的讀者捧場,特別是近十年由於數位科技的突飛猛進,精密的電腦特效,將小說中瑰麗浩大的幻想世界,栩栩如生在大銀幕上真實呈現,充分滿足了觀眾無限飛躍、任我馳騁的想像力。 

 

 

        加上這幾年非常出色的電影改編劇本,便造就出一部又一部令人激賞又全球狂賣的奇幻片,從『哈利波特』系列小說改拍的電影,到【魔戒三部曲】、【金剛】、【納尼亞傳奇】多部賣座鉅片,都證明了『奇幻冒險』片型深受歡迎。

 


     最近又有一部名為【尋找夢奇地】的奇幻新片,電影改編自美國女作家凱瑟琳彼德森(Catherine Peterson)的童書『通往泰瑞比西亞的橋 Bridage to Terabithia 』,看過之後,覺得這部片子不同於純粹的奇幻電影,不單只是具備娛樂價值而已,更富親子教育意義,看了影片宣傳後,也得到了佐證。

 

  

        原來小說本身是講述一個關於家人、同學、師生之間的情誼,有不同家庭的教養方式,在小孩眼裡心中留下的影響;有忙於工作養家的父母,辛苦養育孩子,深愛孩子卻又不了解如何與孩子溝通的轉折。

 

 

        有表面上是專門在學校欺負弱小的惡霸高年級生,原來是家暴陰影下的受虐童;好的老師就像伯樂識千里馬,懂得幫助有潛力的學生,開發他們的潛能;片中最令人感動的,還是男主角兄妹、父母與孩子的親情,與男女主角監既是同學、又是鄰居的友情;魔幻與奇想。

 

 

       在這部片子裡,退居其次扮演著輔助的角色,藉由一段段奇幻之旅串起全片的中心意旨----尋找自己,相信自我,同時片中也觸及和孩子談死亡,如何面對失去摯友,與如何陪他一起走過等課題。

 

 

         看完整部電影,心情也像是經歷了一場奇幻之旅,有歡樂但更多的是感動,人活在這世界上,真的很不容易,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有著各自與共同需要面對的問題,很多時候看似幼小的心靈,卻擁有比大人更清澄的心智,小孩只是形體上的弱小,但他們窩心的言語與無私的舉止,常是大人賴以活下去真正的支柱。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P.jpg  

 

      今天是38日婦女節,先跟普天下的女性朋友說聲:『佳節快樂,你辛苦了! 』身為女性的你,不管你有沒有時間過節,或者根本沒想過要過節,如果你剛好逛到這個版上,就請你留一點時間給自己,輕鬆一下,看我寫的這一篇電影賞析---『夢幻女郎 Dream girls』,明天週末了,找個時間去看這部音樂、髮型、服裝、攝影與人物對白都很棒的電影。

 

 

「夢幻女郎」電影中文版預告

 

 

          不管你是一個人、或是姐妹淘,或是與老公、男朋友與潛在對像,又或是一般異性朋友去看,都值得的,這部由音樂劇改編的電影,導演不管是拍攝手法,還是選角,都兼顧音樂劇本質的獨特性,與商業電影賣座的娛樂性,一如劇中掌控全隊的經紀人精準的眼光,所以既讓從American Idol美國偶像電視脫穎而出的新人Jennifer Hudson,第一次演戲就榮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也在賣座上吸引眾多評論,贏得滿堂彩。

Jennifer Hudson 在片中演唱「And I am telling you」

 

 

D6.jpgD7.jpgD2.jpgD3.jpg 

 

<劇情簡介>(引用自Yahoo! 電影頻道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2095)

 

     「1960年代,底特律的黑人音樂正蘊釀著一股新風潮,根源於底特律這座獨特的城市,這股全新的音樂風格不跟著膚淺的流行音樂潮流走,而是充滿靈魂和騷動,發自內心的歌曲,每個歌手或歌唱組合都有機會站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寇特斯泰勒(傑米福克斯飾)是一名汽車經銷商的業務,但是他一直想插手音樂這門生意,並且成立自己的唱片品牌,在當時民權運動尚未形成一股強大社會力量的時候,就企圖設法讓白人掌控的主流廣播電台播放黑人音樂,而他只欠缺一個才華洋溢、形象健康,同時也能讓白人聽眾接受的歌手或歌唱團體。有一天他在當地的新秀選拔賽的後台,偶然遇見一組女聲三重唱「夢幻少女」,成員是黛娜瓊斯(碧昂絲諾莉絲飾)、蘿拉羅賓森(安妮卡娜妮蘿絲飾)以及主唱愛菲懷特(珍妮佛哈德遜飾)。她們不但遲到,而且打扮得邋邋遢遢,正在排練愛菲的哥哥西西(基斯羅賓森飾)創作的歌曲。夢幻少女合唱團既年輕又漂亮,她們正是寇特斯泰勒尋找的夢幻組合,而他必須設法讓她們信任他,把她們的演藝生涯交給他來經營。

  

       當時已經頗有名氣的黑人歌手詹姆斯“雷霆”厄力(艾迪墨菲飾)是底特律全新黑人音樂的先鋒,他融合了靈魂樂和搖滾樂,以熱情奔放、性感激動的舞台表演風格讓舞台下的觀眾為他著迷。寇特斯重新替夢幻少女三重唱設計造型,並說服詹姆斯“雷霆”厄力,讓她們擔任他的合音天使,而夢幻少女三重唱的明星夢也似乎即將實現。後來寇特斯決定讓她們單飛表演,並把她們的團名改為夢幻女郎三重唱,但是他知道如果要打入主流流行音樂界,不能光靠主唱愛菲渾厚高亢的嗓音,以及她無懈可擊的歌唱技巧,而是要靠黛娜天使般的臉蛋、魔鬼般的身材,以及她健康的形象。

「夢幻女郎」電影片段 Beyonce  演唱 Listen 以及劇中競唱片段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P.jpg  

 

      幸福對現在的你而言,是已經握在手中實實在在的感受?還是正在努力追求?又或者只是一個別人口中的祝福,自己眼中遙不可及的夢想呢?

  

     在中文裡,『幸福』與『快樂』是兩個不同的字眼,感覺起來『幸福』似乎是『快樂』更高境界,是『快樂』的比較級,幸福是比快樂更快樂的,不過在英文裡,Happiness 就是唯一的表達,最近看了一部由美國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中文官方網站請參見http://www.sonypictures.com.tw/movie/thepursuitofhappyness/flash.htm)。

 

 

W1.jpgW2.jpgW14.jpgW12.jpgW11.jpg 

  

  

  

          故事描述80年代一對夫妻,因先前投資錯誤,原有的資金換來了,堆積如山難以推銷出去的醫療儀器,陷入連房租都付不起的經濟困窘,貧窮夫妻百事哀,妻子受不了先生過度理想不顧生活現實,而在幾經掙扎中黯然離去,於是身為形同單親的爸爸,如何一邊獨自扶養5歲的小孩,一邊找尋機會致富,其間歷經了無家可歸,從露宿地鐵站的廁所,到每天要趕在17:30 帶著兒子排隊,以求得一晚免費睡覺棲息的地方,他不管再累再苦,都不曾放棄,主動爭取與把握每一次機會,而經由他的努力,人生階段也從『愚昧』到『追趕奔波』到『感受幸福』的轉變,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成為一個成功的證券投資專家,進而創辦自己的公司--Gardner Rich,現在已經是芝加哥最大的證券商。

  

  

  「當幸福來敲門」英文版預告與中文版影片片段

 

 

         電影宣傳文字寫著:『對很多人來說,性福是名詞,對他而言,幸福是動詞..............』,的確發人省思,如果我們只談論幸福,而不是用行動去追求實踐幸福,那麼幸福可能永遠只是可見不可及的天邊雲彩。電影中的主角,不管身處多麼艱困的環境,就是因為他始終相信,只要今天夠努力,幸福明天就會來臨,所以歷經千辛萬苦,用自己的實力,贏得了別人的肯定與給予機會,也努力的抓住每一次機會,終於找到了幸福。他的名字叫做Chris Gardner1954 年生,美國威斯康辛州人(http://en.wikipedia.org/wiki/Chris_Gardner)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歐洲遊玩回來,對於中東民族與文化開始有著莫大的興趣,剛好與九號‧冷灰階初識時,他為謝謝我從歐洲帶回FIFA義大利隊相關的小禮物,特別送了我一本書,書名叫做『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 當時和周邊一位愛看書的朋友聊起時,他也說是值得一看的好書,所以記得在拿到書沒多久,就興味盎然地看完了,當時心中感觸良多,也計劃儘快寫出來與大家分享,後來因為八、九月暑假活動特別忙,加上這個月好熱鬧的網聚與香港朋友來訪,一直拖到現在才執筆,印象中在『心中的天堂』的部落格中,有看到Irene提及生日時,甜甜送給Irene的生日禮物書,書名也是『追風箏的孩子』,可見好書大家都分享,不知道Irene看到哪裡了? 我就在此分享小小的片段,有興趣借閱的朋友再跟我說囉! 

 

       『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描述自幼一起成長的兩個孩子,雖是主僕的關係,社會地位天差地別,卻因為追風箏的比賽,而培養出勝過親兄弟之間的感情,故事是以身為小主人的第一人稱自述,從兩人相互扶持,到危機時刻人性的背叛,再到良心不安的懺悔,與用一生想彌補過往錯誤的心情轉折,穿插了烽火無情,人各天涯的無奈,是一個談到及種族、宗教衝突、世界與地域東西方強權對峙、社會階級貧富差異、親子真愛與移民衝突等多命題的故事,英美蘇強權,與阿富汗、科威特境內多種族回教的複雜情勢,中東政治與宗教的拔河,令人心驚,但作者以『愛、信任與背叛』的命題貫穿全線,藉由一個看似歡樂的『追風箏』的民間活動比賽,一一探究點出父子、夫妻、親人、朋友、主僕與種族之間繁複多變的情感,沒有說教,不作辯證,作者讓近似半自傳的故事本身,引領讀者細細體會其中的滋味。
 
 
        一幕幕高潮疊起,峰迴路轉出人意表的故事安排,讓我讀完本書後,重新對『愛、信任與背叛』有了不同已往更深的體會,或許這世界,真的是有些非人能完全掌握的大環境的變化,不管身在其中的人願不願意,都只能隨波逐流,讓命運告訴你最終的真相;很多時候剩下的是,在人可以掌握的範圍裡,看你以什麼樣的心去解讀與面對眼前的起伏。也或許人長大了,人心變得更複雜後,因著週遭的朋友或自己親身的經歷,也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學會或接受不同的世代對於愛的表達方式,是有很大岐異的,其間的對與錯難以切割,故事裡作者呈現好幾個片段,是關於當愛你的長輩用著讓你幾近窒息的方式來鞭策你,或是你心中一直引為人生典範的巨人影像,突然坍塌了,而破滅的背後,又是世俗所不容的離經叛道;或是當你終於發現,原來你一直真心信任的人,為了愛而用一生對你撒了滿天大謊時,在歷經種種的心碎折磨後,開始明白了原來愛、信任與背叛,都不是只有黑與白絕對兩端的選項時候,你又會做出什麼樣的抉擇與決定呢?
 
 
         當你面對無力保護自己的幼小弱勢的下一代,做了自己認為有所幫助的決定後,卻完全不知那已受盡傷害的幼小心靈,是否會因為你的抉擇而重生時,你才會恍然明白,原來在愛與被愛之間或背後,竟然有著那麼多的牽扯時,或許你才會開始有那麼一點點明白,原來當年所承受的種種,不管是愛與不愛、信任還是背叛,都有著時空背景下的無奈與考量,最後的心靈解套出口,就在於你重新的審視與思考,作者做出了屬於他自己的抉擇,如果是你呢?
 
-----------------------------------------------------------------
 
Ps.  這部電影後來改編成電影,台灣在2008年 2月上映,但因先看過小說的關係,不覺得電影翻拍得很出色,但是還是跟大家分享。

追風箏的孩子 The Kite Runner

上映日期:2008-03-07

類  型:劇情

片  長:2時05分

導  演:馬克福斯特(Marc Forster)

演  員:未提供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 poster.jpg 

 

        上週六和朋友去看了這部 "The break up",看完後覺得比想像中拍得更出色,好久沒有在一向以商業掛帥的美國電影裡,看到這麼兼顧普羅大眾口味,又讓人在看完後別有領略的愛情影片,除了中文片名【同床異夢】為了硬要與給人愛情喜劇掛勾的商業考量,而未能譯出片中寓意以外,其他部分譯得十分流暢貼切,引人深思。

 

         劇中男女論戰的幾段對白寫來渾然天成辛辣動人,而文斯范恩和珍妮佛安妮斯頓兩位明星精準的詮釋演出,為片子生色不少,在此強力推薦所有為愛苦惱的朋友,趕緊去看看,相信不管你是站在哪一方,都會有講出心裡話的痛快:電影中男女主角從看似小事的爭吵開始,到後來各施奇招想試探對方,而引發一連串的誤會,再到男方終於明白想要補救,但面對女方心灰意冷心境轉變的無奈,絕對是愛情『男女大不同』的經典呈現。

 

「同床異夢(Break up)」英文預告片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古老教訓,在主配角巧妙又引人熟思的互動中,自然流露,但導演也稍微諷刺真實生活週遭,常見熱心朋友愈幫愈忙的情況,所以非常適合你和各種組合的親朋好友,一起相約前往體驗感受,表面上這部電影講述一般王子與公主『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的肥皂劇情節,但是導演要說的,可不只是愛情而已,而是一個更大的命題『溝通』,不僅限於男女朋友之間的愛情對話,更觸及你和親人、好友死黨與創業活伙伴間的種種溝通。

 

         我們平日不曾注重的語言、文字表達與行為表現,都可是一次一次累積,造成長期溝通問題形成的潛在兇手,導演也想提醒親密愛人之間,平常在生活,工作瑣事所造成的壓力,如果不適時抒發,等到有一天積怨一次爆發時,傷害往往是更更深遠的,所以愛情也好,親情友情也罷,都需要你平常就從小地方,用心去維護經營,日子才能長久。

劇情簡介( 引用自Yahoo 奇摩電影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1698)

 

     「一般的愛情喜劇片都遵循著一個公式,那就是男孩認識女孩,他們一見鍾情,然後產生誤會,感情發生危機,最後誤會冰釋,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是當一對佳偶累了一整天回家互相吵架,或是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快要把他們逼瘋,或是生活瑣事造成的積怨有一天終於爆發,他們還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嗎?



        【同床異夢】是一部打破傳統的愛情喜劇片,故事描述一對怨偶之間有時令人捧腹大笑、有時讓人傷心難過的分手經過。文斯范恩和珍妮佛安妮斯頓分別飾演蓋瑞和布魯克,他們在一起兩年之後,有一天突然因為一點小事大吵一頓,在意氣用事之下決定分手拆夥,但是雙方都不願意搬出他們共同購買的公寓,他們在身邊親朋好友的煽風點火之下,展開一場慘不忍睹的兩性大戰。



         這些幫倒忙的親朋好友包括蓋瑞的麻吉強尼(強法佛瑞亞飾);他的房屋仲介小雷(傑森貝特曼飾);他的工作狂大哥丹尼斯(文森多諾夫飾);以及他自以為是情場浪子的老弟小路(柯爾郝瑟飾)。至於布魯克這一邊,她的幫手包括姊妹淘艾蒂(裘伊羅倫亞當斯飾);艾蒂聽話的老公安德魯(彼得畢林斯利飾);布魯克行為誇張,但不是同性戀的老哥理查(約翰麥可希金斯飾);她的母親(安瑪格麗特飾);畫廊老闆娘瑪莉蓮狄恩(茱蒂戴維絲飾);以及畫廊小弟小柯(賈斯汀隆飾)。這些親朋好友出於好意替蓋瑞和布魯克這對怨偶出了很多餿主意,導致他們的關係愈來愈糟,到最後變得無法收拾,雙方都使出渾身解數想要佔到上風,但是他們究竟會不會重修舊好、破鏡重圓呢? 」

 

      【同床異夢】導演派頓瑞德拍過【魅力四射】與【愛情趴趴走】,編劇傑瑞米賈立克和傑拉芬德;製片是史考特史塔柏與男主角文斯范恩共同合作,執行製片彼得畢林斯利以及史都華貝瑟,而男女主角文斯范恩和珍妮佛安妮斯,演來真情流露,自然又不做作,片尾兩人把曾經相愛至深的男女朋友,在break up後再次相逢時的情景演得平實而感人,看著他們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寒喧對話,眼見對方更勝已往的神采飛揚,久睡的情愫似乎又隱然甦醒的表情,也巧妙地呼應了導演所提及的『溝通』技巧,似乎在告訴大家,不管你是否有遇見愛情,都應該至少保有自己心靈角落的清明,為愛犧牲自己成就對方的傳統方式,不見得成全了彼此,有一點黏又不太黏的相處態度與溝通技巧,也許才是讓愛情男女持續快樂的秘密吧,現在等各位看過後再來聊聊囉!

電影主題曲「too little to late」

 

同床異夢 (The Break-Up)

 上映日期:2006-08-25

類  型:喜劇愛情劇情

片  長:1時53分

導  演:【愛情趴趴走】派頓瑞德(Peyton Reed)

演  員:【遇上波莉】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婚禮終結者】文斯范(Vince Vaughn)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x_fben40419294_0003.jpg   

 

 

最近和朋友,去看了我一直很喜歡的演員湯米(Tommy Lee),一位悠遊於藝術與商業電影的硬底子演員,首次自導自演的獨立製片,探討美墨邊界非法移民問題,與在美式強權法律下,另一種獨有的、充滿人情味的鄉野執法,或許是源於Tommy Lee個人的人生歲月經驗累積,加上他為此片特別邀請的,具有美墨背景編劇吉勒莫亞瑞格的生花妙筆,把一部原本話題嚴肅、意義深遠的電影,拍得既令人動容、又能輕鬆以對片中那些諷刺對抗美國法律文明的荒謬感。

 

 

 

「馬奎斯的三場葬禮 」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3P7wiVIhWk

 

 

 

 

 

  故事描述一位名為馬奎斯艾斯特拉達的美墨邊界非法移民,在邊境駐警無意錯殺,又慘遭小鎮警察局欲蓋彌彰草草埋葬後,馬奎斯生前一起玩樂、看似不正經的好友彼特波肯斯(湯米李瓊斯飾演),卻為了完成馬奎斯的遺願,獨力找到兇手,批逼迫他共同挖出馬奎斯的屍體,穿越美墨邊境,展開了一場永生難忘的救贖之旅,為他進行了最後一場葬禮。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P.jpg 

 

        最近有不少電影值得推薦,前幾天去看了『水中的女人』(http://www.ladyinthewater.com.tw ) 這部電影,一部由『床邊童話故事』概念延伸的成人寓言,描述一位生活失意又口吃的大廈敢管理員,因無意中發現一位隱藏在游泳池內、神秘絕美具有超能力的水中女子,幾經尋求,終於找到方法,進而協助她克服困難,重返故鄉的寓言故事;電影探討遠古人類原本與大自然相處和諧,與天地之間生靈,都有其讀獨特的溝通管道,但隨著人類歷經多個世紀追逐爭奪、權力佔有等迷亂,逐漸蒙蔽了自身原有純淨的心靈,喪失了人類與天地萬物溝通的能力(即今日我們所謂預知未來的超能力),如何藉由自我傾聽而逐漸甦醒的過程。

 

「水中的女人」電影預告 1

 

 

        電影中『水中的女人』的角色塑造,既是人性內在最純潔善良的象徵,雖然擁有預知的超能力,但也代表著人性中最脆弱的一個角落,導演透過一般人對神秘超能力世界的嚮往,來包裝吸引成人觀眾繼續聆聽觀賞本片的興趣,同時也藉此,來合理化為什麼劇中這麼多人,會對一位來路不明的陌生女子伸出援手,一起呵護與幫助她,而片中另外刻劃出令人畏懼的動物,包括想傷害與想保護『水中的女人』的怪獸,正象徵著一般人在成長變得成熟堅強的過程中,所必經的心路試鍊。 


    

         有時候,人往往不只是害怕,那些外表恐怖會傷害人心的邪惡表徵,更多的時候,人們也對其實有助於我們生命的改變,表現出遲疑與迴避,因為在面對這些未知的狀況時,人們總忘了要先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而常受制於世俗的觀感與遊戲規範,最終渾渾噩噩過其一生;對我而言,所有在這部電影裡出現的眾多角色,終歸是一個人內在與外在的所有象徵,而劇中提及的『解讀者』、『同心者』與『治癒者』可能對水中的女人的幫助,卻在男主角的誤判中有過一些曲折,其實也都暗喻人們,在生命過程中,因無知與恐懼可能歷經的種種試鍊與折磨,『水中的女人』是【陰森林】導演奈特沙馬蘭的新作,他企圖從一個大家覺得安心的場景(小時候睡前聽大人說枕邊故事以安心入睡),逐步帶領大家彷彿靈魂出竅般的,跳脫既有對未知的恐懼,讓大家從一個看似全知的置高點觀看這電影陸續發生的情節,藉此來啟發或提醒現實生活中失意的人們,不要害怕畏縮,只要仔細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勇敢去嘗試,總會有新的發現,導演與編劇的企圖心很大很好,想開創一種全新的電影格局,可惜因為妥協於商業化電影市場賣座的考量,包裝了一層又一層的普羅大眾較易接受與感興趣的糖衣如『預知能力』、『美人魚』、『枕邊故事』等,太過繁複的暗喻與多重的拉扯,倒讓人在觀看之間,不知道導演究竟是在拍恐怖片、科幻片還是童話故事?容易有些迷惑不清了!

 

「水中的女人」電影預告 1

 

       或許看完電影,只要你能有『當遇到人世間繁複詭譎的變化而猶豫不決時,試著靜下心來,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勇敢面對、嘗試接受與試著放下,然而在往前走』的領悟,應該就不枉費導演的一片用心囉。

 

 

Music from Lady in the Water ( quoted from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Tv8Ibv4_UQ)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 poster.jpg 

 

        最近去看了一部榮獲2005年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的愛情喜劇片 ,英文片名是Broken Flowers, 中文片名譯為「愛情,不用尋找 」,由執導過「咖啡與煙」的導演吉姆賈木許 Jim Jarmusch ,親自編導一把抓,演員找來了包括比爾莫瑞 Bill Murray(愛情不用翻譯)、法蘭西絲康諾 Frances Conroy(六呎風雲)、茱莉蝶兒 Julie Delpy(愛在日落巴黎時)、潔西卡蘭芝 Jessica Lange(少女初體驗)、莎朗史東 Sharon Stone(第六感追緝令)與蒂妲絲雲頓 Tilda Swinton(驅魔神探)共同演出。

 

        看完片子後,與其說是一部喜劇,倒不如說是一部未完結的人生哲理劇,只不過這此次探討的主題是當年少激情過後,所引發出來一連串關於尋找親情、舊情人久別相遇等觀點,片子從一位年少遊戲人間到中年的男子,突然接到一封粉紅色由過往女友寄來的信,在事隔20年後告訴他有一個兒子,已長大成人因思念父親而出發去找他的消息,因為隔壁熱情鄰居的慫恿與存在心中一斯微妙的好奇心,讓他踏上了找尋20年前當時交往過的老情人之旅。

 

 

「愛情,不用尋找 」(Broken Flowers) 電影預告片(英文原版)(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gfA-eD7LaQ&feature=related)

電影主題曲(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HCxYL8D5gCE&feature=related)

                                            

 劇情簡介(引用自Yahoo 奇摩電影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1550)

        「打死不婚的獨身男老唐(比爾‧墨瑞 飾演)剛被女友雪莉(茱莉‧蝶兒 飾演)狠狠甩掉。萬念俱灰的他決定縮回早已習慣的一人世界,平靜度日。誰知一封由某前任女友寫來的粉紅色匿名信箋卻捎來令人莫名的訊息:年過半百的他竟突然冒出一個19歲大的兒子,而且此刻極可能已踏上萬里尋父的旅程!

        好管閒事的鄰居兼業餘偵探溫斯頓(傑佛瑞‧萊特 飾演)對老唐百般慫恿,鼓勵他展開調查,把整件事弄個水落石出。一向不出遠門的他決定全國趴趴走,拜訪四位散居各地的前女友、前前女友、前前前女友、以及前前前前女友(法蘭西斯‧康若伊、潔西卡‧蘭芝、莎朗‧史東、蒂達‧史雲頓 飾演)。怎料這趟遲暮之旅不僅讓他與這些曾有過動人回憶的女性再度重聚,也讓老唐在不經意間細細審視自己一路行來的人生軌跡。

 

        Broken Flowers,這部中文譯名為【愛情,不用尋找】的電影是2005年金馬國際影展的超大熱門!套票開放劃位當天曾創下半小時內兩場四廳全數搶劃一空的驚人記錄。留下全省上萬影迷因錯過深深扼腕。有鑑於此,群體工作室與騰達國際娛樂特別向本片全球發行商Focus Features洽購版權,終於如願引進,這也是吉姆‧賈木許作品暌違已久在院線作商業映演,對國內影壇而言意義非凡。


       嚴格來說,【愛情,不用尋找】在形式上是一部公路電影,融入偵探元素,引領觀眾與比爾‧墨瑞在懷舊氣氛中尋訪一個個在往日曾與過氣情聖有過纏綿的五位女性。這五短造訪儘管簡短,但透過導演的精準佈局、敘事,以及幾位演員爐火純青的詮釋,讓劇中角色鮮明而動人地呈現出各自的人生軌跡與情貌。配上賈木許拿手的音樂元素,以及如夢似幻的攝影捕捉,【愛情,不用尋找】乍看下宛如一首以粉色花瓣拼貼而成的人生之詩,優美、輕盈、讓人低迴無窮。但事故的觀眾必然能看見,隱藏在這些精心雕琢結構下,幾多永留心中的世間風霜與惆悵。



        Broken Flowers,作為劇中五位女性的隱喻,賈木許的細膩與多情,值得觀眾細細品嚐。

 

        尋找的過程有驚喜、也有驚嚇,導演巧妙融入偵探元素,邊賣關子、邊又引領觀眾在男主角比爾‧墨瑞的帶領下,一一重溫他與年少時的愛情伴侶相遇的種種情愫,電影以美國公路電影特有形式下呈現一種時空與情感的對立與糾葛,在若有似無的懷舊氣氛中,透過導演的精準佈局與高超的説故事手法,以及幾位演員不慍不火、經歲月洗鍊過後,對愛情不同爐火純青的詮釋,讓劇中角色個個鮮明而動人,久別後不同人有著各自的人生軌跡與情貌;搭配平淡卻韻味無窮的配樂,以及如夢似幻的攝影。」

 

       【愛情,不用尋找】一片,乍看下只是一部以男女情愛主題的對談,但看完後卻能體會,隱藏在這些精心雕琢結構下,導演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因著觀眾不同的個性、人生歷鍊及對愛情曾有的經驗,會有或淺或深的感受,也許你感受到是情愛的世間風霜與惆悵;也或許是看透情愛後的清明;又或許是老僧入定般的悠然自在,都是導演預期的。 英文片名Broken Flowers,既是劇中男主角最後的遭遇,也其實象徵著隨著歲月流轉,男主角與劇中五位女性的愛情隱喻,賈木許的細膩與多情,值得你細細品嚐,我想中文片名被譯為【愛情,不用尋找】,除了台灣電影市場慣用的賣座操作手法,希望消費者能與男主角在台賣座的前一部片「愛情,不用翻譯」做連結外,或許也代表著譯者在看完本片的心中感受吧! 

 

        在真實生活的週遭也好,或是在網上看到網友的心情日記也罷,世間男女對情愛的迷惘、愛戀沈緬、為愛所苦或幸福甜蜜,從年少到年長似乎沒人能超脫其中,或許去看這部片後,你可以想像現在無法在一起的愛戀對象,如果此去20年都未能再見,那麼20年後有機會再見時,你會有著什麼樣的想法呢?                          

愛情,不用尋找(Broken Flowers)

上映日期:2006-02-17

類  型:喜劇愛情

片  長:1時46分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P.jpgNP.jpg       

 

       最近看了兩部愛情小品,一部是奧斯卡金獎導演伍迪艾倫所導的【愛情決勝點】(Match point),劇情描述兩對富家與窮苦男女之間的愛恨情仇,是一部探討愛情與麵包,時間與運氣多重命題的愛情驚悚片;而由【濃情巧克力】導演雷瑟霍斯楚以19世紀義大利情聖Casanova的古裝愛情喜劇片【濃情威尼斯】,則由主演「斷臂山」而大紅特紅的希斯萊傑(Health Ledger)擔綱演出,搭配知名藝術片的劇情如以結局論,乍看之下好像在鼓勵男性風流與外遇出軌,因為結局兩位男主角都並未受到法律的制裁,相反的還抱著美人歸,全家幸福和樂,Casanova還後繼有人陳承接情聖美名,周旋在眾女之間好不快活!
「愛情決勝點」電影英文版預告

 

 

 

「濃情巧克力」電影英文版預告

 


       但從【愛情決勝點】在在2005去年的坎城影展中,以觀摩影片入選,卻是最受歡迎的電影之一,同時在2005年的金球獎中,也入圍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劇本四項大獎,可見【愛情決勝點】充滿了戲劇張力,不是單純地由運氣和時間外層去談論外遇與男女情愛的糾葛,這部電影不只談到窮人努力向富貴權勢攀登的企圖心與野心、更將富豪子女與一般人家男女在面對愛情佔有、婚姻家庭與事業名利誘惑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時,所展現的不同心態與價值觀,片中也闡述了不管是追求愛情或麵包的過程中。

 

      『運氣』其實扮演了很重要的一個角色,某種程度上與東方「盡人事、聽天命」的命定哲理相通,雖然人們經常強調人定勝天,努力就能掌握,但從劇中兩個激情相愛同樣辛苦奮戰的貧窮男女,卻有截然不同的結局,一喜一悲的出人預料安排,也點出match point的電影主題,人、事、時、地與物只要缺一,生命的出口就有莫大轉折,當然四位兼具偶像外貌與演技實力的新生代演員【絕地再生】史嘉蕾喬漢森(Scarlett Johansson)、【我愛貝克漢】強納森瑞斯梅爾(Jonathan Rhys Meyers)、艾蜜莉摩提默(Emily Mortimer)的精采對手戲,也為影片加分不少。

 

       而由希斯萊傑、傑瑞米艾朗與席安娜米勒主演的義大利情聖生平影片,是一部結合「莎翁情史」和「濃情巧克力」的幽默風趣浪漫愛情片,表面是不容於當時宗教與社會風俗的離經叛道客,在風流倜儻的外表與浪漫不拘的行事下,擁有一顆勇於追尋真愛的心,所以導演也在活潑輕鬆但設計精密的劇情中,要世人從重新省思愛情的真締,是不應該受限於社經地位,劇中多對巧連配的情侶,都在反映導演想傳達「自由去選擇、選擇對的愛,愛所選擇的再」的價值觀,不管你接不接受導演的理念,基本上兩部都值得一看囉!

 

 

 

愛情決勝點

Match point

上映日期:2006-03-10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 poster.jpgG poster.jpg  

 

        上兩個週末分別看了,等候已久的電影「斷臂山」與「藝伎回憶錄」前者是西片東導,後者是東片西導,所以很好奇,從兩種極其典型的東西方主題---西部牛仔與東方藝伎,由另一方的角度看來,究竟會擦出甚麼不一樣的火花呢?     

                                                          

       看完後覺得兩部片子的導演都很聰明,都選擇了從情感與人性的繁複糾葛角度切入,因為東西方,雖有地裡與文化上的歧異,但如果回歸到,探討以人為本的情感抒發,則有著共通的情感認同,只要抓到感動人心的要訣,就必然會吸引觀眾的共鳴,而這點正是李安與羅柏馬歇(Rob Marshall)的強項,李安在情感細膩處感動人心的功力上,大家早已從之前的作品中深刻領略。

 

        而關於羅柏馬歇,如果你看過他導的「芝加哥」,劇情描述的是,1920年代的芝加哥歌舞廳,一部結合了情愛與舞蹈的佳作,芝加哥是爵士、歌舞、犯罪、狂歡縱飲和男歡女愛的天堂。由芮妮齊薇格飾、凱薩琳麗塔瓊斯飾與李察吉爾,共同主演的知名百老匯音樂劇改編的電影。

 

        在片中你以看他善於處理男女情感、以及掌控全場經典歌舞場面,和悠遊運鏡的流暢功力,將著名的「All That Jazz」、「Cell Block Tango」、「We Both Reached For the Gun」、「Mr. Cellophane」和「Razzle-Dazzle」,在狂放又精準的歌舞表演中,成功地展現愛恨情愁、懸疑與動作緊張的多面情緒,在巧妙的爵士歌舞下融為一體。 

 

        而斷臂山與藝伎回憶錄,在開拍之前,又都是兩位名導心中深愛的故事,所以兩人拍攝時更是全力以赴,特別是李安,有著商業票房銷售現實上,已連敗兩片的壓力下,「斷臂山」小成本的製作,在他善於說故事的引導下,讓人自然毫不扭捏地進入了,那個發生在1963- 1980年代的故事中,其實或許是題材敏感。 

 

       所以李安以更壓抑的手法,去呈現劇中不容世俗認同的愛情,整個片子一直在低調、壓抑的對話中緩緩舒展,一直到最後的10分鐘,那種對劇中人真愛的不捨,才開始源源湧起展現,讓人深刻感受一份不被主流價值認同的愛,是多麼令人感傷的。

  

       當然這片子的成功,絕對跟劇中演員有很大關係,我想特別推薦的是,劇中飾演傑克‧葛倫霍雙親的演員,,最後在希斯‧萊傑前往探訪時,三人精彩的互動演技,看完的感覺就是「平淡中方見真情的內斂,那種超越世俗價值,從父母關愛兒子的心情去對待愛兒子的情人,有一種讓人感受大愛的溫暖。

 

「斷臂山」電影預告片(英語版),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uugq7fito&feature=player_embedded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