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DSCN5517.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與「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你印象中的台灣原住民還停留在「九族文化村」中的九族? 那麼隨著這篇文章來探幽尋訪真正的答案吧!

 

每回到訪外雙溪故宮博物院都是僅止於故宮前,8月初的周末小旅行,一開始是為了尋找至德園,走了反方向,往至善路二段一路前行,沒想到卻是一路驚喜連連,來到了這處成立於2000年12月9日,全國第一處以原住民為主,呈現原住民文化意象的風格的主題公園,由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以及原住民委員會,邀請原住民藝術家,打造更有味道的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

 

當天藍天白雲遠山環繞,整座主題公園外圍被一整排高聳的椰子樹環繞,一整個綠意盎然! 巨大的石塊上刻上了「原住民文化主題館」十分顯眼。

 

入 口廣場的北側則另有一個圓形廣場,可做為原住民朋友祭祀或文化活動的場地,圓形廣場兩側植栽著檳榔,草坡上並放置天然岩石代替座椅,表現原住民善用自然資源的精神。沿著圓形廣場的北端向東北軸延伸,則 是半地下道形式的文化走廊,內部以疊石或豎立石板設計,展現傳統風味。

02-DSCN5510.JPG03-DSCN5513.JPG 04-DSCN5560.JPG 05-DSCN5511.JPG06-DSCN5514.JPG 07-DSCN5546.JPG 08-DSCN5521.JPG09-DSCN5545.JPG

靠近故宮的一邊,入口廣場西側規劃為戲水區,為了增加趣味性,設計團隊藉由坡地的變化設置滑水梯,讓小朋友也能玩得開心。運用原住民常見的石材,所蓋的特色藝術建築物,上面刻著不同的原住民圖騰,讓人發思古之幽情。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表示,雖然現行的台灣原住民人口,不到全國人口的2%,但是原住民才是真正的台灣主人,這點毋庸置疑,也無法抹煞。

 

「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總面積近2.38公頃,設計團隊以原住民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精神做為設計意念主軸,充分尊重自然特色,將日、月等圖騰意念轉化為空間設計,其間並以公園特有的水資源設計成溪流,並搭配以步道連貫公園南北兩端,形成葫蘆形的基地,在視覺上引發遊客探險、尋幽的氣氛。規劃概分為五大區,分別為廣場區、主步道區、天然溪流區、景觀池塘區、休憩區,以不同的設計層次,全面展現原住民豐富多彩的文化傳承。

10-DSCN5508.JPG 11-DSCN5509.JPG 12-DSCN5515.JPG

走進「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13 尊,象徵包括了也介紹了臺灣平埔族、雅美族、噶瑪蘭族、賽德克族、布農族、卑南族、排灣族、魯凱族、阿美族、鄒族、邵族、賽夏族、泰雅族共13族散佈全台原住民的文化及緣起,但從2000年主題公園落成到現在,原住民又從13族增加到了16族,新增加的3族分別是撒奇萊雅族、拉阿魯哇族與卡那卡那富族,在說明碑上也補充說明了這最新的改變。

 

13-DSCN5519.JPG14-DSCN5516.JPG

公園入口廣場寬闊氣勢擎天,向內沿著滿佈圖騰的圖騰地磚園路步行,進到湖畔水木棧廊道區,水邊種植落羽松群,及多種水生植物如野薑花及睡蓮等,沿路以石板製成的石椅、石牆及各式圖騰地磚,配合生長的爛漫恣意的各式原生植物,營造一個含有豐富生態及展現原住民生活的意象。

15-DSCN5520.JPG 16-DSCN5522.JPG 17-DSCN5523.JPG 18-DSCN5524.JPG19-DSCN5525.JPG20-DSCN5547.JPG

公園南側沿著善路二段的廣場入口,一整排13面立體岩石浮雕柱非常吸睛。現場13尊立體岩石浮雕,包括各族人像石牌、少年與狗石像搗米人像、手紋像、人紋像、及大熊像、梅花鹿像、母與子石像等作品,浮雕豎立的弦月弧形水池,與象徵太陽的廣場相互呼應,日、月的造形象徵生命能量的源起,浮雕石柱展現泰雅、賽夏、邵、鄒、布農、魯凱、排灣、卑南、阿美、賽 德克、噶瑪蘭、雅美、平埔等13原住民族群的特色,雕柱的高低相同,象徵著族群間平等共處。石柱北面雕鑿各族男性人像,南面則以百步蛇的圖騰為代表,利用圖騰的線條分隔石柱的亮面與粗鑿面,展現質感對比。

 

石碑下方都有關於各族清楚的說明,讓前來參觀的市 民可以進一步了解台灣原住民的文化緣起與生活特色,藉由原住民順應自然的態度及精神,讓我們得以更了解原住民的生活藝術世界,回歸尊重台灣真正的原住民。

21-DSCN5532.JPG22-DSCN5518.JPG23-DSCN5559.JPG 24-DSCN5548.JPG

 

平埔族群(Taiwanese plains aborigines),過往稱之平埔族,是統治政府對台灣原住民分類管理所使用的稱呼,對應的另一稱呼為高山族。

 

後因隨著學術界、文化界進一步研究,認知其為多數民族集合,而非僅單一民族,故當今未獲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的原住民族群,皆以「平埔族群」來泛稱。

 

 

平埔族群往昔在荷蘭、西班牙統治時稱為「土著」;清領時期,則大多稱為化番、熟番,與生番、野番等詞相對。因化番、熟番多住在「平地草埔」,故又稱平埔仔、埔仔人、平埔番(閩南語Pêⁿ-po͘-hoan英語:Pepohoan),其中「平埔」一詞代表「平原」或「平地」之意。

 

到了日本殖民時期則於《臺灣蕃人事情》一書中將臺灣原住民分成高山族、平埔族,各地平埔族群也曾發起更名為「東寧族」的社會運動。至中華民國政府時期起,平埔族後代大多已喪失族群意識,且不獲官方認定為原住民族;後來臺灣族群研究興起,這些平埔族群的歷史,才開始受到主流社會的關注,但平埔族群曾一度誤以為同為「平埔族」這個民族,後來才逐漸重新細分。

25-DSCN5526.JPG26-DSCN5527.JPG

(以下文字引用自 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061&IDK=2&EXEC=L)

 

雅美族居住於台東外海的蘭嶼島上,雅美人自稱「達悟」,是「人」的意思,總人口數大約有四千三百人。


雅美族特有的「飛魚文化」,每年三月,飛魚隨著黑潮迴游到蘭嶼的海域,雅美人舉行召請飛魚前來的招魚祭,祭典之後,雅美人開始捕飛魚;不同的月份用不同的方式,捕不同的魚類,不僅調節了海洋魚類的生態,而吃飛魚的季節限制,也遏止了人類濫捕、貪婪的情況發生。


雅美人視飛魚為上蒼賜予的神聖物品,因此要以敬畏戒慎的心情對待,符合生態保育的觀念是對魚類的分類。魚可以分為:


.老人魚(只有老人可以食用)。
.男人魚(味腥、皮如砂紙,女人不能食用)。
‧女人魚(肉質鮮美,任何人皆可食用)。


因此,一個雅美男子在捕魚時,必須捕撈到不同種的魚,以供應家裡的男女老少享用。間接地抑制了過量捕殺單一魚類的危機,也兼顧了生態保育的平衡。


要捕獲許多的飛魚就需要有一艘好的船。雅美族的拼板舟是祖先智慧的累積。船體由21~27塊不同的木板組合,再以木棉或樹脂接合,不用一根鐵釘,每一塊船板所使用的樹材都是固定的。


而船上細緻的雕紋與圖案,又顯現了雅美人藝術上的天份。那些瑪瑙紋、銀盔紋、波浪紋,都是雅美人生活的一部份。人形紋則代表了家族的英雄,也是各家族的徽章。最重要的圖案是有著齒輪狀的眼睛紋飾,是船的眼睛,有避邪的作用,讓船隻在大海航行時免於災難。


雅美人認為船是男人身體的一部份,造船是神聖的使命,尤其在造一艘十人大船時,從選材到製作完成歷時三年的時間,船對雅美人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除了造船技術,紡織、捏陶、金銀器打造都是雅美人藝術的表現。

27-DSCN5528.JPG28-DSCN5529.JPG

(以下文字引用自 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111&IDK=2&EXEC=L)

 

噶瑪蘭族人是現今台灣平埔族群當中族群意識強烈、文化特質最鮮明的一群人。十五年來,噶瑪蘭族人為爭取復名, 四處向地方、中央政府陳情,為了能展演噶瑪蘭族的文化特色,噶瑪蘭族人動員族中耆老、婦女、青年,無畏舟車勞頓,也不惜將神聖私密的kisaiiz(除瘟祭)公諸於世,到台灣各地表演,為的只是讓一般大眾、政府見識噶瑪蘭族人的存在,早日完成復名大業,無愧於在流離失所中黯然死去的祖先。

 

噶瑪蘭族人最可貴、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在於日常生活作息中保存了噶瑪蘭文化。以新社族人而言,保留了噶瑪蘭語言、風俗(如新年祭祖palilin)、以metiyu為中心的祭儀(如pagalavi,patohoka等)、以及與農漁業相關的祭典(如入倉祭、海祭),噶瑪蘭族人也恢復或創造了一些傳統文化(如歌謠舞蹈、豐年祭,香蕉絲織布等),還建構出與噶瑪蘭族人相關的族群圖騰(如大葉山欖gasop等)。

29-DSCN5530.JPG30-DSCN5531.JPG

(以下文字引用自 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136&IDK=2&EXEC=L )

 

賽德克族是由 Seediq Tgdaya(德克達雅)、Sediq Toda(都達)、Sejiq Truku(德路固)等三語群的族人所組成,主要分佈在台灣本島中部、東部及宜蘭山區,包括祖居地南投縣的仁愛鄉,移居地花蓮縣秀林鄉、卓溪鄉及萬榮鄉, 以及宜蘭縣大同鄉與南澳鄉。初估賽德克族的人口約八千至一萬人。

 

賽德克族的傳統文化中,最具強烈族群特質的就是「文面文化」,賽德克男子必需成功獵取敵首凱歸始可文面,女子則要身具純熟的織布能力才能獲得文面的資格,文面是賽德克族人成年與族群的標記,男者表示已具捍衛社稷的能力,女者已具有持家及維護家庭冷暖的織布技 能,沒有文面的族人,將難立足於賽德克族的社會。

 

賽德克族的文面文化,與堅信「靈魂不滅」的 Utux(Utux Tmninun)傳有密切的關係,因賽德克族人深信唯有文面者,死後其靈魂,才能回到Utux的身邊。

 

換句話說,男者若要回到Utux(Utux Tmninun)的身邊就必須要文面,要文面則一定要成功獵首而歸,獵首成功者的手掌必留有血痕(呈血紅色),手掌的血痕,是身故後靈魂要回到 Utux(Utux Tmninun)身邊無可取代的烙印;

 

女子部分也有相同的意涵,善於織布而取得文面資格的女子,其手掌上會因勤於織布而留有血痕,這手掌上的血色是永不褪色的。唯擁有手掌上的血色,在他/她離開人世後,始能通過『Hakaw Utux/Hako Utux生命之橋(祖靈橋)』守護神的檢視,她/他們的靈魂才能夠安然行過『Hakaw Utux/Hako Utux生命之橋(祖靈橋)』回到的Utux(Utux Tmninun)國度。這是賽德克族的祖訓,也是賽德克族人終生恪遵不逾的訓示。

31-DSCN5533.JPG32-DSCN5534.JPG

(以下文字引用自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051&IDK=2&EXEC=L)

 

一提到阿美族,大家立刻聯想到豐年祭,以及曼妙的舞姿與輕快歡樂的歌聲,阿美族人開朗、樂觀、主動而親切的態 度予人深刻的印象。阿美族的體型較為高大,因此在運動場上常有傑出的表現,如中華職棒的陳義信、陽介仁、王光輝、陳金茂、鄭幸生、王光熙、黃忠義以及投入日本職棒的郭源治都是阿美族人。還有縱橫於籃球場上的、朱志清、黃春雄、錢薇娟也是我們阿美族的同胞。



從地域、習慣及語音的差異,分為下列幾個部群:


(一) 北部阿美:
在今花蓮縣鳳林以北至花蓮市之間,又稱為南勢阿美。如壽豐鄉、吉安鄉均屬之。


(二) 中部阿美:
由於海岸山脈的分隔,又分為海岸阿美(如豐濱、大港口)與秀姑巒溪畔的秀姑巒阿美(如瑞穗、奇美)。


(三) 南部阿美:
居住於台東平原附近,也稱為台東阿美。如台東市、馬蘭、都蘭一帶。


傳統的阿美族社會是母系社會,舉凡家裡的大小事情均由女主人作決定。部落性的政治活動或捕魚、建築才是男子的工作。女子的強勢作風與男子的溫順性格在阿美族的家庭裡比比皆是。阿美族的男子也樂見家裡有一位女強人。


早期,阿美族的男子入贅於女方家,在婚姻上有服役婚的觀念,也就是要為女方義務工作幾個月或一、二年。在阿美人的想法裡,入贅是一件光榮的事情,男子可以藉此機會改善女方家的生活。對於追求兩性平等的今日,相信會獲得許多女子的青睞。然而今日阿美人也受到漢人的影響,入贅婚比較少見。家裡的經濟權也漸漸轉移到男子身上,母系社會的特質已漸漸淡化。

33-DSCN5535.JPG34-DSCN5536.JPG

(以下文字引用自 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031&IDK=2&EXEC=L )


卑南族的起源傳說,可分為兩大系統:


(一) 「石生」的傳說:
相信祖先是由巨石裂開所生,發源於今台東太麻里鄉美和海岸附近的山坡地上,此系統包括知本村、建和村、利嘉村等。知本村、建和村的卑南人還在此地立了一塊發祥地的紀念碑,並有石棚祭祀著渡海來台約三位先祖的名字。


(二) 「竹生」的傳說:
以南王里(現隸屬台東市)為主。根據長老口述,祖先是由竹子所生。起源傳說的不同與地理位置的差異。以知本為首的石生文化,因緊臨排灣、魯凱的聚落,文化上的表現與語言上的濁重音明顯地受到了他族的影響。接近阿美族的南王系統在語音的輕巧上與阿美族相近。


清康熙年間,以南王為首的卑南人,平定了朱一貴之亂的餘黨。因此被清政府冊封為「卑南大王」,並且賜予朝服;鄰近的阿美族、排灣族都要而其納貢、賦稅。是族人至今津津樂道的光榮史蹟。

35-DSCN5537.JPG36-DSCN5538.JPG

(以下文字引用自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081&IDK=2&EXEC=L)

 

排灣族最引人注目的是華麗的服飾。此外,有嚴格的階級制度,大致上分為頭目(mamazangilan)、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


階級觀念不僅表現在財產與婚姻,連姓名的取用都依階級的不同而有一定的範圍。一個排灣族人只要知道他的名字就可以判斷他的階級。當然,有些名字也可以由頭目賜予。頭目與貴族也享有裝飾上的特權,例如酷似百步蛇紋的雄鷹羽毛、高貴的琉璃珠、特殊的圖案(人頭紋、百步蛇紋)。


目前,服飾上頭目專屬的圖紋已經開放,倒是頭飾上的專利還被許多部落所遵守,不敢踰越。階級制度為世代所承襲,排灣族是個兩性平等的社會,家族的財產、權利由長嗣繼承。其餘的兄弟姊妹於結婚後搬出本家,另立家屋、家名。因此許多部落出現了女性的頭目。

37-DSCN5539.JPG38-DSCN5540.JPG

(以下文字引用自 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021&IDK=2&EXEC=L )

 

很久很久以前,風景優美的達羅巴令湖,住著湖神愛迪丁嘎,祂是魯凱族的先祖;有一次遇到了阿禮社頭目的女兒芭嫩,美麗的她深深地吸引著湖神。


湖神吹著口笛訴說著祂對少女的愛慕,兩人在山林裡愛苗滋長。一日,湖神來到頭目家提親,芭嫩向家人說:「湖神今晚要在住我們家,請大家不要太早起來。」頭目心中納悶不已,於是,天未亮時點根柴火察看,赫然發現女兒的身上纏繞著一條巨大的百步蛇,而她卻滿臉愉悅的表情。



頭 目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湖神就是傳說中族人敬畏的百步蛇。婚禮當天,湖神及他的從屬帶著家傳的古壺、鐵鍋、檳榔、漂亮的琉璃珠串來迎娶。之後,迎親隊伍向達 羅巴令湖出發,芭嫩對送行的父母及村民說:「為了表示虔敬,以後族人經過神湖時,請穿白色的衣裳,而我會準備溫熱的食物給你們,並請留下獵物的後腿。」說 完,便向湖中走去,湖水泛起了漣漪,映出了百步蛇的花紋,芭嫩終於到了夫家。



這個膾炙人口的傳說,依然在族裡流傳。而傳唱著嫁蛇郎故事的古老歌曲,更是讓人回味再三。

39-DSCN5541.JPG40-DSCN5542.JPG

(以下文字引用自 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071&IDK=2&EXEC=L)


台灣原住民族當中,最先被國際人士知曉的,是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的布農族。


西元1952年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


當 代的知名音樂學者聽了之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為何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當時西方的音樂學家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由單音、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的理論也不攻自破,從此重寫了音樂起源說的論點。每年十一~十二月之間,布農人舉行小米播種祭,為了祈求小米能夠豐收,因此社裡的男子圍成一圈,一起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

 

族人相信,歌聲越好天神越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結實累累。因此,每一個人都以虔敬的心情唱著。歌聲一開始,其實只有四部合音,但當音域高到某一個層次時, 就會出現了八個不同的音階,因此被世人稱之為八部合音。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音方式。

41-DSCN5543.JPG42-DSCN5544.JPG

(以下文字引用自 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101&IDK=2&EXEC=L )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一首「高山青」正是阿里山鄒族人的寫照。沈穩內斂的個性,高聳的鼻子,帶著幾分的驕傲與自信。是鄒族人給人的印象。


鄒族人的傳統生計以農業及狩獵為主,由於禁止狩獵的法令限制,迫使鄒族人口外流,由於阿里山區為高山茶及山葵的種植區,許多鄒族的朋友開始在保留地上種植山 葵,並跟平地的茶農學習種茶的技術,這兩項高經濟作物使得一些年輕人回流至部落。除了茶葉與山葵,桂竹筍、竹高筍、高麗菜也是經濟作物之一。近年來更有族 人研究花卉的種植,尤其是高單價的香水百合更是新興的精緻農業,受到族人的青睞。

43-DSCN5549.JPG44-DSCN5550.JPG

(以下文字引用自 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091&IDK=2&EXEC=L )

 

邵─Thao,原義是「人」,最初住在水社湖(就是日月潭前身水沙連)的西岸湖畔,所以被漢人稱為「水社化番」或「水沙連化番」。化番的意思是指漢化程度介於生番和熟番之間的族群,因此邵族可說是原住民族中漢化最深的一族了。另外,「思麻丹社」也是邵族的統稱,直到現在,日月潭周圍各族仍然稱邵族人為「思麻丹 (Shvatan)」。


日月潭孕育了可觀的原住民族人文特色,與邵族人的命運唇齒相依。它也是知名的國際觀光勝地、台灣島的精神象徵地標,對於初次接觸台灣原住民族的觀光客來說,邵族的種種幾乎成為他們對台灣原住民族的印象了!

45-DSCN5551.JPG46-DSCN5552.JPG

 (以下文字引用自 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011&IDK=2&EXEC=L  )

 

賽夏族夾雜於泰雅族與客家人之間,所以賽夏人大部份會講泰雅語與客語,甚至以此兩種語言為日常用語。一提到賽夏族,大家立刻聯想到充滿神秘色彩,難以理解的矮靈祭。

 

相傳過去賽夏族和矮人taai(ta'ay)毗鄰而居,矮人傳授賽夏人農耕、醫術、及祭祀歌舞,賽 夏人將其視為恩人,每當舉行祭典節慶時,都會請矮人前來飲酒作樂。但是矮人常常調戲賽夏族婦女,賽夏族隱忍許久後決定報復,設計殺害了許多矮人,存活下來的矮人,詛咒賽夏人將會招逢連年災害、穀物歉收果然應驗成真。

 

賽夏族人因此年年舉辦「矮靈祭」,祈求矮靈不再降禍於賽夏族人。賽夏族矮靈祭,便在賽夏族人恩怨情仇的複雜心理下延續至今。不僅如此,日常生活中,也多嚴格遵守許多與矮靈祭相關的禁忌和避諱。賽夏族人對於矮靈的敬畏,由此可見一班。

47-DSCN5554.JPG48-DSCN5555.JPG

(以下文字引用自 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041&IDK=2&EXEC=L )

 

根據泰雅族的起源傳說,可分成以下三個系統:
(一)為巨石裂岩所生。
(二)為大霸尖山上的巨石所生。
(三)為萬大北溪上游之白石山上的老樹根所誕生。


在泰雅族的世界裡,有二個特殊的族群觀念:


(一)是gaga的觀念
gaga是一種社會規範,是泰雅人日常生活,風習俗慣的誡律,觸犯了gaga表示觸犯了禁忌,可能受到神靈的懲罰。遵守同一gaga的人共同舉行祭儀、共勞共享。


(二)是rutux的信仰理念。
rutux是一種超自然的神靈信仰。一個人觸犯了gaga可能會受到rutux的處罰;被rutux嚇到可能會生病;在戶外吃飯、喝酒時要彈一點食物在地上給rutux吃。


十三族中會在臉上刺青的民族是泰雅族、太魯閣族與賽夏族。其中尤以泰雅族最普遍,雙頰刺上寬邊的V形紋飾。紋面對於男子而言,是成年的標誌也是勇武的象徵。 對於女子,則是善於織布的標記,一位不會織布與沒有紋面的女孩子,在部落裡是沒有人追求的。目前仍保有紋面的泰雅人,都是七、八十歲的族人。

49-DSCN5556.JPG50-DSCN5557.JPG  

另外新增的三族介紹如下:

<撒奇萊雅族>

(以下文字引用自 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131&IDK=2&EXEC=L )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由官方承認的第13個台灣原住民族。


花蓮古稱「奇萊」,奇萊二字是「Sakiraya-撒奇萊雅」的諧音。「撒奇萊雅」是阿美族中一個支系的名稱,世居花東縱谷北端,所以此地就以奇萊命名。


西 元1878年,大清帝國開山撫番,噶瑪蘭族聯合撒奇萊雅族與清兵對抗,發生加禮宛事件。族中大頭目慘遭「凌遲」的酷刑,妻子亦被處以大圓木壓碎身體的極 刑,族人為免遭滅族,流離失所、妻離子散,開始了128年隱姓埋名的流浪旅途。日據時代,日本對臺灣原住民進行民族分類,因撒奇萊雅族人怕慘劇再度發生, 選擇隱姓埋名,而被歸為阿美族。事實上兩族的語言差異度達到七成。在年齡階級祭儀上,「長者飼飯」的祝福典禮為撒奇萊雅族所特有,而撒奇萊雅每四年年齡階 級必種一圈的刺竹圍籬,亦是阿美族所沒有的部落特色。

 

<拉阿魯哇族>

(以下文字引用自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146&IDK=2&EXEC=L)

 

拉阿魯哇族是2014年6月26日由官方承認的第15個台灣原住民族。

拉阿魯哇族(Hla,alua)據《台灣方誌》之記載,稱為內憂社或內悠社、美瓏社等,在清末漢人合稱之為「頂四社」,日本人沿其名稱為「上四社」。乃又稱為四社群或上四社群。主要分布由以下四社所組成: 

 

排剪(paioiana):位於荖濃溪和埔頭溪河流處北側山腳台地,現為學校所地,社民分佈在第一部落、第二部落及草水檢查哨等三部落居住。

 

美濃社(Vilangan):位於荖濃溪東岸,塔羅流溪河對岸台地,社民散布在荖濃和寶來溪間的廣大流域。近代,部分社民移居那瑪夏瑪雅里居住。

 

塔蠟社(tararahluvu 或talalu):位於塔羅留溪北岸山頂,由於交通不便,社民已悉數移到排剪社居坐。

 

雁爾社(hlihlala):位於荖濃溪西岸河階台地,kalvnga為其部落石,稱為 hlihlala。日治時代,族人散居於荖濃溪西岸的耕地,後又回到原址及區公所所在地居住。現主要聚居在高雄市桃源區高中里、桃源里以及那瑪夏區瑪雅里。人數約有400人。

 

<卡那卡拉富>

(以下文字引用自http://www.tacp.gov.tw/home02.aspx?ID=$3146&IDK=2&EXEC=L)

 

原口述傳說有東來說與西來說,前者認為舊居地在Nacunga附近的Patokoa附近,即現今新武呂溪台東 利稻附近,而後者目前較多考據資料可參,於清朝時期即有記載,當時稱為簡仔霧於南化玉井一帶活動,後因墾殖勢力受他族群壓迫,陸續遷移至高雄市那瑪夏區達 卡努瓦里及瑪雅里一帶迄今,人口數約有520人(103年5月數據)。於2014年6月26日由官方承認第16個台灣原住民族。

 

原住民文化在歷史演進與文化教育上都具有重大意義,承載了數千年來在這塊寶島上的歷史記憶及文化累積,是臺灣最典型的本土文化,也是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的興建象徵臺北市努力營造多元文化交流的願景,展示族群和諧的特色與內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時間前往一遊!

 

 

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
行政區域: 臺北市士林區
里     別: 臨溪里
公園位置: 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2段221號旁
電話:(02)28616533
交通方式:搭乘公車213、255、小18、小19、小19衛理女中站下車步行2分鐘即可抵達。
公園面積: 23,794平方公尺
公園類型: 紀念公園
建造年度: 86
管理單位: 園藝管理所
聯絡電話: (02)28812512
開放時間: 全天



本文中介紹的旅行圖片與文字,除引用自官網介紹文字外,其它版權歸屬SJKen 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請勿任意引用、分享、轉載與下載,盜文必究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JKen的浮光掠影 的頭像
    SJKen的浮光掠影

    SJKen 的浮光掠影(影評‧美食‧旅行與創作生活手記)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