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家好好保重。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B poster.jpg 

 

        上週六和朋友去看了這部 "The break up",看完後覺得比想像中拍得更出色,好久沒有在一向以商業掛帥的美國電影裡,看到這麼兼顧普羅大眾口味,又讓人在看完後別有領略的愛情影片,除了中文片名【同床異夢】為了硬要與給人愛情喜劇掛勾的商業考量,而未能譯出片中寓意以外,其他部分譯得十分流暢貼切,引人深思。

 

         劇中男女論戰的幾段對白寫來渾然天成辛辣動人,而文斯范恩和珍妮佛安妮斯頓兩位明星精準的詮釋演出,為片子生色不少,在此強力推薦所有為愛苦惱的朋友,趕緊去看看,相信不管你是站在哪一方,都會有講出心裡話的痛快:電影中男女主角從看似小事的爭吵開始,到後來各施奇招想試探對方,而引發一連串的誤會,再到男方終於明白想要補救,但面對女方心灰意冷心境轉變的無奈,絕對是愛情『男女大不同』的經典呈現。

 

「同床異夢(Break up)」英文預告片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古老教訓,在主配角巧妙又引人熟思的互動中,自然流露,但導演也稍微諷刺真實生活週遭,常見熱心朋友愈幫愈忙的情況,所以非常適合你和各種組合的親朋好友,一起相約前往體驗感受,表面上這部電影講述一般王子與公主『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的肥皂劇情節,但是導演要說的,可不只是愛情而已,而是一個更大的命題『溝通』,不僅限於男女朋友之間的愛情對話,更觸及你和親人、好友死黨與創業活伙伴間的種種溝通。

 

         我們平日不曾注重的語言、文字表達與行為表現,都可是一次一次累積,造成長期溝通問題形成的潛在兇手,導演也想提醒親密愛人之間,平常在生活,工作瑣事所造成的壓力,如果不適時抒發,等到有一天積怨一次爆發時,傷害往往是更更深遠的,所以愛情也好,親情友情也罷,都需要你平常就從小地方,用心去維護經營,日子才能長久。

劇情簡介( 引用自Yahoo 奇摩電影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1698)

 

     「一般的愛情喜劇片都遵循著一個公式,那就是男孩認識女孩,他們一見鍾情,然後產生誤會,感情發生危機,最後誤會冰釋,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是當一對佳偶累了一整天回家互相吵架,或是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快要把他們逼瘋,或是生活瑣事造成的積怨有一天終於爆發,他們還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嗎?



        【同床異夢】是一部打破傳統的愛情喜劇片,故事描述一對怨偶之間有時令人捧腹大笑、有時讓人傷心難過的分手經過。文斯范恩和珍妮佛安妮斯頓分別飾演蓋瑞和布魯克,他們在一起兩年之後,有一天突然因為一點小事大吵一頓,在意氣用事之下決定分手拆夥,但是雙方都不願意搬出他們共同購買的公寓,他們在身邊親朋好友的煽風點火之下,展開一場慘不忍睹的兩性大戰。



         這些幫倒忙的親朋好友包括蓋瑞的麻吉強尼(強法佛瑞亞飾);他的房屋仲介小雷(傑森貝特曼飾);他的工作狂大哥丹尼斯(文森多諾夫飾);以及他自以為是情場浪子的老弟小路(柯爾郝瑟飾)。至於布魯克這一邊,她的幫手包括姊妹淘艾蒂(裘伊羅倫亞當斯飾);艾蒂聽話的老公安德魯(彼得畢林斯利飾);布魯克行為誇張,但不是同性戀的老哥理查(約翰麥可希金斯飾);她的母親(安瑪格麗特飾);畫廊老闆娘瑪莉蓮狄恩(茱蒂戴維絲飾);以及畫廊小弟小柯(賈斯汀隆飾)。這些親朋好友出於好意替蓋瑞和布魯克這對怨偶出了很多餿主意,導致他們的關係愈來愈糟,到最後變得無法收拾,雙方都使出渾身解數想要佔到上風,但是他們究竟會不會重修舊好、破鏡重圓呢? 」

 

      【同床異夢】導演派頓瑞德拍過【魅力四射】與【愛情趴趴走】,編劇傑瑞米賈立克和傑拉芬德;製片是史考特史塔柏與男主角文斯范恩共同合作,執行製片彼得畢林斯利以及史都華貝瑟,而男女主角文斯范恩和珍妮佛安妮斯,演來真情流露,自然又不做作,片尾兩人把曾經相愛至深的男女朋友,在break up後再次相逢時的情景演得平實而感人,看著他們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寒喧對話,眼見對方更勝已往的神采飛揚,久睡的情愫似乎又隱然甦醒的表情,也巧妙地呼應了導演所提及的『溝通』技巧,似乎在告訴大家,不管你是否有遇見愛情,都應該至少保有自己心靈角落的清明,為愛犧牲自己成就對方的傳統方式,不見得成全了彼此,有一點黏又不太黏的相處態度與溝通技巧,也許才是讓愛情男女持續快樂的秘密吧,現在等各位看過後再來聊聊囉!

電影主題曲「too little to late」

 

同床異夢 (The Break-Up)

 上映日期:2006-08-25

類  型:喜劇愛情劇情

片  長:1時53分

導  演:【愛情趴趴走】派頓瑞德(Peyton Reed)

演  員:【遇上波莉】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婚禮終結者】文斯范(Vince Vaughn)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x_fben40419294_0003.jpg   

 

 

最近和朋友,去看了我一直很喜歡的演員湯米(Tommy Lee),一位悠遊於藝術與商業電影的硬底子演員,首次自導自演的獨立製片,探討美墨邊界非法移民問題,與在美式強權法律下,另一種獨有的、充滿人情味的鄉野執法,或許是源於Tommy Lee個人的人生歲月經驗累積,加上他為此片特別邀請的,具有美墨背景編劇吉勒莫亞瑞格的生花妙筆,把一部原本話題嚴肅、意義深遠的電影,拍得既令人動容、又能輕鬆以對片中那些諷刺對抗美國法律文明的荒謬感。

 

 

 

「馬奎斯的三場葬禮 」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3P7wiVIhWk

 

 

 

 

 

  故事描述一位名為馬奎斯艾斯特拉達的美墨邊界非法移民,在邊境駐警無意錯殺,又慘遭小鎮警察局欲蓋彌彰草草埋葬後,馬奎斯生前一起玩樂、看似不正經的好友彼特波肯斯(湯米李瓊斯飾演),卻為了完成馬奎斯的遺願,獨力找到兇手,批逼迫他共同挖出馬奎斯的屍體,穿越美墨邊境,展開了一場永生難忘的救贖之旅,為他進行了最後一場葬禮。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P.jpg 

 

        最近有不少電影值得推薦,前幾天去看了『水中的女人』(http://www.ladyinthewater.com.tw ) 這部電影,一部由『床邊童話故事』概念延伸的成人寓言,描述一位生活失意又口吃的大廈敢管理員,因無意中發現一位隱藏在游泳池內、神秘絕美具有超能力的水中女子,幾經尋求,終於找到方法,進而協助她克服困難,重返故鄉的寓言故事;電影探討遠古人類原本與大自然相處和諧,與天地之間生靈,都有其讀獨特的溝通管道,但隨著人類歷經多個世紀追逐爭奪、權力佔有等迷亂,逐漸蒙蔽了自身原有純淨的心靈,喪失了人類與天地萬物溝通的能力(即今日我們所謂預知未來的超能力),如何藉由自我傾聽而逐漸甦醒的過程。

 

「水中的女人」電影預告 1

 

 

        電影中『水中的女人』的角色塑造,既是人性內在最純潔善良的象徵,雖然擁有預知的超能力,但也代表著人性中最脆弱的一個角落,導演透過一般人對神秘超能力世界的嚮往,來包裝吸引成人觀眾繼續聆聽觀賞本片的興趣,同時也藉此,來合理化為什麼劇中這麼多人,會對一位來路不明的陌生女子伸出援手,一起呵護與幫助她,而片中另外刻劃出令人畏懼的動物,包括想傷害與想保護『水中的女人』的怪獸,正象徵著一般人在成長變得成熟堅強的過程中,所必經的心路試鍊。 


    

         有時候,人往往不只是害怕,那些外表恐怖會傷害人心的邪惡表徵,更多的時候,人們也對其實有助於我們生命的改變,表現出遲疑與迴避,因為在面對這些未知的狀況時,人們總忘了要先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而常受制於世俗的觀感與遊戲規範,最終渾渾噩噩過其一生;對我而言,所有在這部電影裡出現的眾多角色,終歸是一個人內在與外在的所有象徵,而劇中提及的『解讀者』、『同心者』與『治癒者』可能對水中的女人的幫助,卻在男主角的誤判中有過一些曲折,其實也都暗喻人們,在生命過程中,因無知與恐懼可能歷經的種種試鍊與折磨,『水中的女人』是【陰森林】導演奈特沙馬蘭的新作,他企圖從一個大家覺得安心的場景(小時候睡前聽大人說枕邊故事以安心入睡),逐步帶領大家彷彿靈魂出竅般的,跳脫既有對未知的恐懼,讓大家從一個看似全知的置高點觀看這電影陸續發生的情節,藉此來啟發或提醒現實生活中失意的人們,不要害怕畏縮,只要仔細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勇敢去嘗試,總會有新的發現,導演與編劇的企圖心很大很好,想開創一種全新的電影格局,可惜因為妥協於商業化電影市場賣座的考量,包裝了一層又一層的普羅大眾較易接受與感興趣的糖衣如『預知能力』、『美人魚』、『枕邊故事』等,太過繁複的暗喻與多重的拉扯,倒讓人在觀看之間,不知道導演究竟是在拍恐怖片、科幻片還是童話故事?容易有些迷惑不清了!

 

「水中的女人」電影預告 1

 

       或許看完電影,只要你能有『當遇到人世間繁複詭譎的變化而猶豫不決時,試著靜下心來,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勇敢面對、嘗試接受與試著放下,然而在往前走』的領悟,應該就不枉費導演的一片用心囉。

 

 

Music from Lady in the Water ( quoted from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Tv8Ibv4_UQ)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喜歡看電影的朋友,或許都曾注意到,美國片與歐洲片在時空跨度的選擇迥然不同,前者喜歡飄洋過海橫跨古今,帶領觀眾悠遊在想像的天空;後者則善於掌握吉光片羽,從幾小時到一天中的實際生活故事,抓出令人沉思的剎那。

 

 

       最近在台北光點電影院,從8/11起到 9/27止,舉辦『穿過劇場的玻璃』(Through a Glass Darkely-Great Films by Master Stage Directors)劇場導演的影像創作,一系列涵蓋自1965到2005時間流經40年,地域橫跨歐、美到印度與日本劇場導演的大師作品,在台灣展出也從台北、桃園、新竹一直到高雄,都將與對不同藝術電影創作有興趣的觀眾面對面,考驗也激發你對創作題材與影像呈現的包容力。

 

 

       電影展開幕片『美感游擊隊』( Les Guerriers de la beaute),由歐洲極富盛名藝術家Jan Fabre與法國導演Pierre Coulibeuf共同執導的影片,Jan Fabre是一為素以什麼藝術類型都碰,擅於展現自我強烈風格的創作者,從造型到劇場創作,每一出手就引人注目,帶給觀眾新的思索,他曾應比利時女皇之邀,重新裝飾布魯賽爾皇宮鏡廳屋頂,結果他出人意表地把140萬隻泡過福馬林的甲蟲黏貼在屋頂上,結合特殊燈光處理,成功地創造一種既詭譎又耀眼的美感。
 
 
 
『美感游擊隊』( Les Guerriers de la beaute),法文版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2Pfbno2V5Y
 
 
 
 
        在這部中文譯為『美感游擊隊』的70分鐘創作片,導演企圖透過不凡的影像,呈現一種對傳統美感創作的突擊,劇中不斷出現與傳統美感相反的暴力、裸露爬行、自殘、血、尿、吞食蟲族與污衊的咒罵,從行為舉止到言語, 持續挑動著觀眾對傳統美感的認知,片中不對出現的一句獨白,以不同語言講述同樣一句 ----『1、2、3、4、5、6、7、8、9,我是先知』,又似乎在帶領著觀眾,進入導演影像背後,真正的另一種思考領域。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和朋友到光點戲院,去看了『穿過劇場的玻璃』劇場導演影像創作的一部作品----由德國當代現代舞大師Pina Baush( http://www.pina-baushe.de)於1987- 1989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皇后的怨言』(德文片名 Die Klage Der Kaiserin , 英文片名 The compliant of an Empress)。

 

          103分鐘看完出來,和朋友相視而笑,因為拍攝手法實在太前衛,即使事先看過影片介紹,還是很難理解,特別是劇情與片名之間的關係,呵呵! Pina Bausch 師承德國表現主義編舞家 Kurt Jooss 的理念,赴美主修現代音樂與舞蹈,70年代帶領世界知名的埃森舞團,以前衛的手法呈現理念,曾引起當時舞蹈界極大的震撼與質疑,她提倡『舞蹈劇場』強調作品戲劇張力與人物刻劃,透過綜合舞蹈與戲劇元素的概念與形式,發展其獨特的藝術形式與新視野。

 

        經過多年的揮灑創作,如今她的舞蹈劇場已和美國後現代舞與日本舞踏,並列為當代三大新舞蹈流派;『皇后的怨言』打破了一般人習以為常的好萊塢電影形式,透過各自分裂的片段表演,暗喻人們對愛情追尋的迷亂,Pina Bausch 擅長的音樂與舞蹈,也在演員細膩的詮釋,與實驗精神濃厚的配樂與影像對比中,一一呈現出來,朋友對配樂的印象深刻,直說令人激賞! 而整部片也在導演刻意以不圓滿、破碎,混亂與干擾的藝術形式中,呼應了電影片名"怨言〞的主題吧 !

 

 『皇后的怨言』電影片段 1/8

   

『皇后的怨言』電影片段 2/8

   

『皇后的怨言』電影片段 3/8

 

 

 

       Pina Bausch曾對自己的舞蹈概念下一註解,就是『我在乎的是為什麼而動,而不是如何動。』,這讓我想起今年 5月遊訪荷蘭阿姆斯特丹時,分別參觀了荷蘭最富盛名的兩大畫家的作品---17世紀的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 與19世紀的梵谷(Vincent van Gogh),經由解說也進一步了解他們迥然不同的創作理念。


 

        林布蘭是宮廷畫家,標準的正統學院派出身,繪畫技巧高超純熟、出神入化,繪畫理念著重在如何透過光與影的對比展現,而畫得更像、更好、 更美;在人類還沒有發明攝影的年代,因為這派藝術家的理念,讓活在21世紀的人們,至今仍得以精確地知道400多年前,皇宮貴族到平民的長相容貌特徵,也成了現代西方導演拍攝17- 18世紀古典戲劇作品選角時,最佳的參考依據。 

 

        相對的,在短暫37年的人生中,梵谷以對繪畫的狂熱,透過一幅幅畫作,訴說他內心的情感,因為都是有感而畫,所以作品風格強烈,不拘泥於繪畫的傳統理論,兩者的創作理念經過時間長河的淘洗,都存活下來也自成一家,受到世人的喜愛,Pina Bausch 的創作理念與梵谷近似,在乎的是將創作時內心的波動,忠實地呈現,不知道梵谷的東西是否曾啟迪過Pina Bausch?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 Poster.jpg 

(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幫忙至我的FB粉絲頁「SJKen的浮光掠影」按讚,謝謝。)       

 

 

荷蘭阿姆斯特丹,是我在2006年夏天,歐洲自助旅行的第三站,由於抵達的時間 528日,當地屬於春天奼紫嫣紅的鬱金香花季已經結束,所以只能在花卉市場裡看到一些零星的花種,而荷蘭自古名聞遐邇的風車,在近年來現代建築與設計的風潮下,在市中心都會區早已不復見,印象中只有在從德國進入荷蘭的火車旅程中,在一望無際的田野裡,遠遠看到了傳統風車的神采。不過即時錯過了花展與風車,阿姆斯特丹的城市風貌依然迷人,我說的不是那令人臉紅心跳的紅燈區,而是那隱藏運河圍繞的新舊城區,一棟棟建築的佳作,以及那一段停留期間,所到訪不同主題的博物館,與私人美術館,或甚至是畫家舊居改裝的紀念博物館內的精彩絕倫。

 

 

在三天的停留期間,看到了許多令人難忘的大師畫作,從今年欣逢400年冥誕的林布蘭到維梅爾,再到國人耳熟能詳的梵谷傳奇畫作,幅幅令人動容。

 

在阿姆斯特丹三天,不僅親訪林布蘭舊居,遙想當年他在大小畫室作畫與教畫的風采,更看到了梵谷畫作中,難得一見因崇尚日本歌舞伎文化,而親繪的極富東方色彩的油畫作品,最令我回味的是到博物館街,在國立博物館看到諸多大師的畫作,也因為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是歐遊時,第一家提供中文語音導覽解說的博物館,所以在欣賞名畫時更覺親切。

 

 

在那裡買了許多自己心儀畫作的明信片,回到台北竟然發現,其中一幅由十七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尼斯.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 -1675)創作的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The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已被改編成電影在台北上映,驚喜之餘,當然趕緊到戲院一睹佳作,喜歡看藝術電影的朋友們可撥冗前往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JOS0JCc9dQ

 

 

電影故事敘述十七世紀,一位因家中意外父親失明,經濟成困的17歲少女,不得已只好到有錢人家裡幫傭,賺取微薄薪水,以勉強維持家計。少女清麗秀美,很快便吸引了畫家主人、肉販青年的眼光與資助維梅爾作畫的富商垂的覬覦垂涎,畫家為保護少女,以單獨為少女作畫給富作,作為交換條件,讓少女度不必因需服伺富商而可能慘遭摧花的命運,然而這樣的安排,卻引發了善妒的畫家老婆、畫家、富商、肉販青年與少女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愛糾葛,一對戴在少女耳上的珍珠耳環,引發了一連串的衝擊,卻也為後人留下了這幅流傳百年的傑作… 

電影女主角【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由以【愛情不用翻譯】拿下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的史嘉蕾嬌韓森(Scarlett Johansson)飾演,而男主角則是由【傲慢與偏見】及【英倫情人】嶄露頭角後,演出愛情喜劇【BJ單身日記】的柯林弗斯(Colin Firth),飾演荷蘭才氣縱橫的國寶級畫家維梅爾,同台競技的還有演出【莎翁情史】的老牌演員湯姆威金森(Tom Wilkinson)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P.jpg  
 
         
         去過泰國的朋友,除了對當地人特有的友善與樂觀的民族性印象深刻外,對他們在宗教的虔誠度與娛樂事業的創造力應該也不陌生,從音樂、舞蹈、旅遊、電影到泰拳,到處展現其獨有的泰式魅力,當然物美價廉的購物天堂、古式按摩與spa,更是吸引國人常前往遊覽的誘因,由於泰國是一個崇尚和平的民族,對不同性別的人一向較為包容,所以我們印象中「變性人」也似乎受到平等的對待;但是看了「美麗拳王」這部電影後,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即使是在泰國,大多數持有對傳統男女性別壁壘分明刻板印象的人,仍舊對異己的變性人少數族群大加躂伐。
 
  
「美麗拳王」電影英文版預告與主角Nong Tomm 訪談。
 
 
 
 
 

<劇情簡介>引用Yahoo! 電影頻道(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1592)

 

     「本片改編自真人實事。龍唐雖然身為男兒身,卻擁有一顆溫柔女人心,從小就夢想能成為女人,旁人的輕視欺侮讓他深受痛苦,幸好還有母親的體諒鼓勵。


因緣際會之下,龍唐為了生計加入泰國拳的行列,沒想到龍唐越打越順手,場場的勝利讓他逐漸成為知名的泰國拳擊手,不過在龍唐強壯的軀體之下,他內心渴望變成女人的慾望卻越來越強烈;偶然的機會中,龍唐化妝被教練發現,不但沒斥責他,教練甚至鼓勵他化妝上場,意外的,對手都被龍唐不尋常的舉動所嚇阻,龍唐也因為累積的勝場以及化妝上擂台而成為全泰國最有名的拳擊手。

不過,龍唐唯一的心願,還是那埋藏在內心許久的慾望…」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

get this wi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