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領域裡,常有重新編曲老歌新唱的創作,但並不是每一首新編的作品,都能超越舊作,原因跟創作者本身對於原曲創作年代背景的了解有關,如果不能掌握原曲的創作精神,就很難在新編的創作中,保有原曲的靈魂與精髓,就算改編者本身也具有創作實力,或是過往作品受到市場肯定,也有心以改編的曲風,向原詞曲創作者致敬,都不代表新的改編作品能超越前作,主要是除了會被用人考量進行改編的前作,通常也都是早已受到大眾肯定的市場佳作,珠玉在前,想創新突破的後進,如果對原作的創作背景,不曾花時間用心了解,即使改編者本身正值時代潮流頂端,都不見得能成功跨越時代的鴻溝,所有的詞曲創作,特別是流行音樂的曲風,都受到每一時代的思想潮流影響,跟當時人們的生活節奏之間有關,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代溝的產生。

 

        除開對於不同音樂類型的喜好差異外,我們最常聽到的是,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於彼此音樂的接受度低,這背後牽扯的層面相當繁複,包括了有人們對於年少青春的緬懷,當一個人從年少,走到了年長,聽著過往年輕時的作品,不僅僅是單純對於過往音樂的喜愛,更蘊含著對青春記憶流逝的不捨,所謂的老歌比新歌好聽,其中跟情感交錯的一環,占了很大的比例,對於年長的朋友而言,聽到年少熟悉的歌曲,也彷彿將自己暫時帶回了無憂無慮的歲月,享受著年少單純而快樂的時光,那是還未經歷過的年輕朋友,很難想像的一種情懷;而當他們面對新世代的音樂,由於人生經歷夠,心境也有了轉變,對世間人事,都逐漸有了自己累積下來的定見,也因此如果不曾保持一顆開放的心,自然也很難融入新世代的音樂類型,而用著一種『有色眼光』來評論,這中間的落差,也是涵蓋著許多真真假假的論述。

 

       但回歸到一個最簡單易懂的道理,就是每一個時代,都有好跟壞的作品,音樂領域當然也不例外。每一個年代裡,也都有保守跟開放思想的人們,自然也造就了這些各具立場的爭辯。在這裡,我無意陷入或挑起類似的爭論,畢竟說到底,音樂反映人生不同時刻的心情,就算是同一個人,也會隨著年紀變遷而改變對音樂類型的喜好,就像是古典樂,或是太極拳一樣,對某些朋友而言,接觸他們彷彿就代表著青春已逝,芳華漸老,其實都是心態問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有朋友能夠堅持一生,只對一種音樂型態的喜愛與浸淫,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價值,而如果他的堅持,還能夠讓他將音樂當成了一生的事業,又幸運地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保有了新舊世代聽眾的支持,像The Rolling Stone 那樣唱了快50年的搖滾天團,已經就是一種傳奇。

 

        時間,常常無情淘洗了世間人事,人們的記憶與愛恨情仇,常常隨著時間的洪流隱沒,而音樂,是少數能穿越時間的魔障,為不同世代的人們,牽起同樣的喜愛,所以,如果喜歡唱歌聽歌的朋友,能對一首詞曲的創作,有更深刻的理解,不管本身是單純的聽歌人,或是站上舞台的表演者,都能因此對於一首歌,有了更深的共鳴。 以下就舉黃小琥每每在Pub 或演唱會上,用來帶動氣氛的『我的心中只有你沒有他』為例,來跟大家說明分享,花時間去了解一首歌的創作背景,是多麼的重要。

 

 

      這首『我的心中只有你沒有他』很多朋友耳熟能詳,卻不一定了解歌曲的背景,SJKen 來跟大家分享,這首歌原曲是西班牙文 ,歌名Historia de un Amor英文是 History of the love, 翻成中文是『愛的故事』,原曲是慢板,而不是大家現在聽到的快板。這首歌的創作歷史遠在1960 年以前,中文版的原唱是現年76歲,以演唱老歌跟黃挴調歌曲,而聞名華人圈的席靜婷女士(靜婷女士依然健在,1934年出生於四川,1953年移居香港後便長住在香港,在她眾多黃梅調歌曲作品中,最著名的是1963年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中女主角樂蒂的幕後代唱 ,同時她也是1966年電影藍與黑插曲癡癡地等的原唱人,有關她的生涯經歷介紹,請看http://blog.roodo.com/muzikland/archives/516819.html)

 

1960年由陳蝶衣先生填中文詞,她演唱『我的心裡沒有你只有他』的版本,請聽

 

      現在大家所熟悉的快板,是鄧麗君小姐所演唱,因為鄧的名氣太響,很多人都因此誤會了鄧是這首歌的中文原唱,但是鄧麗君小姐的快板,也已經跟黃小琥的版本不同,大家可以聽聽看。

鄧麗君演唱的版本 

 

還有香港歌手葉麗儀跟交響樂團合作的版本,又是另一種味道

 

 

        兩者雖然都已經是改編成快板,但味道都跟黃小琥的版本還是不大一樣的,跟編曲旋律與使用的演奏樂器種類的豐富性都有關係,而這兩年新生代歌手中將這首歌,又重新帶動風潮的是,內地超女選秀冠軍李宇春,她前年來台北小巨蛋曾經演唱過這首歌,聽聽看她的詮釋,同一首歌不同世代的詮釋,鄧版嬌柔、葉版挑逗的性感,與黃版外放的性感,李版則帶點酷味,都跟她們原本給人的舞台形像一致。

還有台灣超級星光大道比賽第二名的林芯儀,也有演唱過這首歌,聽聽她的版本。

 

      但我想跟大家特別強調的是,中文的所有版本不管快慢,都沒西班牙原版慢板來得好聽,而這首原曲的慢板,才真的是經典中的經典,快板是完全呈現不出原曲慢板的性感深度。目前網路上可以找的最早的西班牙版本,是由

1. Pando Infante 先生演唱的版本

2. 而現在全球最為大家熟悉喜愛的版本是由 Luis Miguel 演唱的版本

       聽了他的慢板,你或許就能體會,為什麼我會說慢板遠比快板好聽,那是一首集傷感、浪漫、優雅、性感多種情感於一身的歌,非常地迷人。這首歌還有女生獨唱版,男生輕快板(跟國語版的編曲也不同)與合唱版,我在這分享幾個我個人特別喜歡的版本:

3. 知名女歌手 Nana Mouskouri 演唱的版本

4.Eydie Gorme Y Los Panchos 我最喜歡的女生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c6eaCffMhE 

5. ISABEL PANTOJA  女士演唱的版本

6. Diego el Cigala 先生演唱的男聲浪漫輕快板。

7. 女聲合唱版 Ana Gabriel & Julio Iglesias 合唱的版本   

       希望大家聽過之後,能跟更明白這首歌,其實是有多種不同演繹的方式,帶給人感受也很不相同,千萬別以為黃小琥女士,那樣的演唱功力就叫做厲害,或是有深度,台灣近年來因為新聞媒體惡質傳播文化的影響,讓許多聽眾習慣了一些誇大不實的形容詞,動不動就隨便冠上天王天后,也讓許多歌手,失去反省沉澱自我的能力,只有少數像張學友這樣的歌手,當年被香港新聞媒體封為『四大天王』之一時,不但並未沾沾自喜,更跳出來說他不配也不喜歡這樣的稱號,那樣的謙虛與好學,也讓他後來從流行音樂,跨步走進了音樂劇的領域,期間的辛苦與努力,讓人動容。

 

      在網路帶起的全球化風潮愈來愈強悍,不管是音樂影音與遊戲所席捲的風潮,都使得文化的差異性漸小,相對也擠壓到各國本土文化保存空間的同時,如何在國際化與本土化之間,取得一個巧妙的平衡,是每一位音樂愛好者的重要課題,尤其是在台灣與海峽兩岸新生代的朋友,不管是聽眾還是舞台上的表演者,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吸收消化國外的音樂類型,同時也更努力從自己的文化中尋找養分,慢慢去保有沉澱自己,除了對自己的文化歷史,有更深刻的理解與創新外,同時也要多伸出觸角,美日韓的音樂只是世界音樂的一環,我們需要更多更廣的學習吸收不同的音樂類型,才能讓自己的音樂土壤更加深耕。

 

(註:上述所有 MV 皆轉載自Youtube, 版權屬個相關單位與個人所有,文字版權歸屬SJKen 所有,未經書面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分享,謝謝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