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6年,亞洲正式進入網路商業時代,十多年來歷經幾度泡沫化的風險,最近這些年,隨著網路科技的再創新與提昇,的確讓人與人的溝通更加便捷與快速,但也衍生出許多過往的人們,不曾遭遇的衝擊,像是跟在真實世界從未曾謀面過的人,卻發生隔空交戰的網路紛爭,許多網友,不管是熟悉或不熟悉網路生態,都在這些變化中,逐漸失去了過往身心安頓的寧靜。 

 

        不管是在台灣,還是在全球,訊息的傳遞,真的作到了彈指之間,只要滑鼠輕移,左右鍵一按,未經證實的訊息,便瞬間蒸發在網路的天空,面對著分秒大量流竄在網路天空的訊息,人們對於真假能力的判斷,也逐漸地遞減。尤其是網民集體傳播行為的蝴蝶效應所造成的衝擊,讓人逐漸感受到,這世界的人們,往往缺乏對一個人設身處地真心的關懷,卻又常常在言行上,有著無謂的激情與濫情的演出,上從總統達官貴人,下到市井小民,全都活在自己營造的,一種虛偽浮而不實的想像中。

  

        科技改變了人們溝通的方式,但改變不了人心的紛擾。有了網路之後,看似快速便捷無礙的溝通管道,卻因為缺乏了一定道德的制約,只是提供了讓許多心存僥倖不懂自制,或是挾公義與個人自由之名的網友,有了更加荒腔走板的表現。從許多動不動的網路活動召集、類似的群情激憤的公審,在看似為被害人出了一口氣,或是達到了小蝦米扳倒大恐龍與大鯨魚的暢快淋漓時,卻也同時在未經司法客觀查驗證據,就以一種「義和團拳民」的民粹式盲撞,侵害了加害人與被害者的個人隱私。

  

        網路上類似的事件層出不窮,網路快速傳播資訊的功能,其實載舟也覆舟,也因此許多為個人名譽進行保衛的爭戰訴訟,也日益地增多。如果這種言行,成了一種網路常態,未來的網路訴訟戰爭,恐怕都不再限於一地一國,而是全球化的戰爭,這也將是全球各國政府需要全面思考與面對的棘手問題。 

 

         當科技改變了人們溝通的模式,當我們真正來到了「追求更快」的生活境界時,沒有一定的網路文化制約,很難從「追求更快」大步跨到「追求更好更公平」的生活,人們,都忘了這之間落差形成,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就在於科技進步了,但是人心並未齊驅並進,當人的心智沒有變得更清明,面對日益複雜的網路行為,就成了一顆顆的未爆彈,只是,不知道何時會在自己身邊引爆。 

 

        而在網路世界優遊,即使是平常小心翼翼的網友,也都難免偶有擦槍走火的爭執發生,加上一些野心分子,在網路上的刻意煽動,許多的人身攻擊,常常是未審先判,企圖利用群眾的盲從與力量,行影響司法判決之實,當然另一方面,也是台灣的司法、立法與媒體環境,的確都衍生了一些病症,才讓許多平民百姓,在走投無路求助無門的情況下,選擇了網路集體討論,這樣兩面刃的方式來反擊。

 

        隨著台灣社會的民智漸開,過往難以啟齒或是被隱藏在檯面下的違法事件,一一透過了大眾傳媒的報導無所遁形,從學校到醫院,從軍隊到警政司法系統,一些原本該是教化人心保護群眾權益的地方,卻因為一些老鼠屎的染黃染黑與貪污,讓民眾逐漸對於這些過往代表著「公正廉明」的教育殿堂,與司法明鏡高懸的法院,甚至是救人性命勝造七級浮屠的醫院的專業良知,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質疑。 

 

        而在另一方面,更令人扼腕的是,反過來說,大部分真正在這些專業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的人才,卻又受到了黑道的染指,台灣的社會,專業跟非專業的好人,都同感痛苦,人們要求得安居樂業,成了一種難如上青天的渴求,網路,卻成了『爆料」與「未審先判」的天堂,再加上一般人對於專業知識的一知半解,往往都讓真相在尚未浮出之前,就被激情演出的社會大眾口水所淹沒。 

 

        於是台灣社會,在人人以個人自由無限上綱的放縱下,過往一些享受慣了權力在握滋味的老一輩,依舊眷戀著權力不肯下放,尤其是政界大老,多得是老而不死與小丑跳樑的言行四處流竄,,完全給人一種不知今朝是何夕的荒誕;而中生代,在經歷了年少時戒嚴時期的壓迫限制,明白如今的自由民主得來不易,卻又因為初嚐自由的美好滋味,於是濫用了自由民主,而對於年輕一代的教育,為了表現自己不同於上一代的蠻橫,也深怕一個不小心,就被戴上了不民主的帽子,便曲意媚眾多所縱容,讓台灣的新生代禮失之諸野。 

 

        而年輕的一代,在未經人生歷練與社會洗禮,卻在網路的天空中,受到許多似是而非的影響。對於社會事件,常憑著一己的義憤填膺,或是同儕集體的情感制約,就橫衝直撞地四處揪團戰鬥。從最近層出不窮的新聞報導,關於「團購」產生的消費糾紛,剛好給所有人上了一課。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殺頭的生意有人敢,賠錢的生意無人做」,商人何其精明,哪會經年累月地做著賠錢的生意。 

 

       團購的概念,無非是源自於將許多消費者,抱著「佔便宜」的心態集結出發,出發點立意就有待商榷,自然買賣雙方,成天到晚諜對諜各施奇招,人數一多,店家與消費者兩方,自然都有品質良莠不齊的風險,與其每次重複著從「快樂糾團」到「受騙上當」,再到「連署抗議」的惡性循環,應該要有一個更高的網路制約,不管這制約,是來自於網路的新民主自由文化共識的形成、還是本於網民的自我約束,或是源自於道德與法律的規範,才能讓那些是非不分,深入各行各業,沒有民主應有的素養的消費者與店家,卻高喊著網上自由的網民,不再任意隨心所欲,大展烏賊戰術,利用網路推波助瀾無波生瀾。 

 

  網路科技的創新突破日新月異,的確讓人與人的溝通速度與空間變快了也近了,古人說的天涯若比鄰,早已落實在許多人的生活裡,但是在網路的背後,關於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距離,卻是更遠了。每一個人每天上網,要面對的第一個課題,就是「判斷真假」,但悲哀的是,現代人讀書少,盲從多,忙著發表對萬事萬物的議論,唯獨看不見自己的紛擾混沌。所以面對著網路上有心人的操弄,表面上的確是滿足了小蝦米鬥倒大鯨魚的正義雄心。 

 

 但其實有多少人,在發表評論之前,或參與網路召集之前,曾經對於事件的始末,要評論的人事物,作過全盤的了解後,經過思考再發表,大家不妨捫心自問,可想而知是很少的,於是網路上所接收的資訊,經過了網路科技特性的分享與轉載功能,讓謠言傳播的能力更加迅速,往上網下的虛實難辨,讓判斷與拿捏分寸,愈發地困難。 

          

        不可否認的,也都是因為一個個不同的網站部落格平台,才讓我們跨越了時空、年齡、教育、職業與性別的藩籬限制,盡情在自己的部落格展現自我,或發揮想像力去創作,也結交了許多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從未謀面,但卻在虛擬的網路天空中,意氣相投的好朋友,也因為這些好友的用心與真誠以對,才讓我們對網路部落格平台,產生了依依不捨的感情。 

 

        科技是死的,人是活的, 一切發生在部落格上的喜怒哀樂,說到底都還是人的因素,不管一個人的才氣有多縱橫,下筆論述有多清晰條理,深刻有內涵,也不管一個人是多麼詞不達意,腹伺甚窘。真心,是永遠無法掩飾的,也是恆古以來人與人之間相處,唯一的衡量標準,有心,即使沒有燦爛如花的才華,一樣讓人感受溫暖,無心,就算才高八斗也不值得去崇拜。 

 

        台灣的民主,從解嚴至今,歷經了將近三十年的震撼教育,已經讓市井小民都明白,聰明的人,如果缺乏私德,他們的聰明才智與辯才無礙,只會對整個國家社會傷害更大。普羅大眾,也許沒有聰明到可以一次都不上當,但人們總是懂得從經驗中記取教訓,受騙上當一次是難免,如果同樣的人再騙你還得手的話,那就真的是自己不夠警醒,怨不得別人了。 

 

        在網路的世界裡,正因為沒有年齡、性別、教育、世代的限制,所以每一個人有機會去感受一整個社會裡,不同領域人們的思考邏輯,有了更全面的理解,雖然有時候那樣的經驗累積,不全然都是愉快的。如果說,經營部落格的過程中,因為遇到了干擾與破壞,而有了許多的遺憾與氣憤,但不可否認的,也是因為有些朋友的用心分享與互動,才讓我們願意繼續花時間,有動力持續在網路上揮灑,屬於各自的部落格蒼穹,而不去在乎那些虛無飄渺的訪客人數與留言數,因為,每一個人的生命光陰,都是極其珍貴的,跟值得的人分享,生命才會更有意義。  

     

        這兩天一直在思考,如果有人願意在網上,浪費他們珍貴的生命光陰,做些無謂的事宜,就隨他們去吧 ! 何必為這些無謂的事情傷神,又大費周章,一篇篇長篇大論地反擊,或是鉅細靡遺地寫著,關於自家的遊戲規則與規矩。因為不懂得與不會尊重的網友,還是依然故態,倒楣的,都是我們身旁那些守規矩的,真正支持我們的好友,又要聽自己像瘋子一般發著反反覆覆的牢騷,接收我們的負面情緒,還要花心力來安慰作者,問題是這些好友何錯之有,一篇篇的長文章,懲罰到的究竟是敵是友,其實不言可喻的。 

 

        或許,古老的俗諺「一樣米養百樣人」,一句就直搗人性醜陋的黃龍,只是一般大眾總是心存良善,還抱著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心態,或是不計較的仁者胸襟,  但人有聖賢愚昧,如果給胡蘿蔔吃就會乖的,當然盡量以鼓勵讚美代替責罵。但是人性有善惡,對於那些深愔又懂得利用人性的壞人,如果棍棒還敲不醒他們,那麼必要時來記「晴天霹靂」或是「暮鼓晨鐘」,也都是出於為了廣大良善群眾的安全著想。不教而殺謂之虐,那麼教了還冥頑不寧的 ,就不必再講仁義道德了。 

 

        「放下」是生命修行的最後功課,但是在「放下」之前,讓我們學著隨手撿拾路邊滾落的石子,為後人造點福,如果石子是遲早要清理的話。 

 

(註)原創文字版權屬SJKen 個人所有,未告知隨意盜用者必究,如經本人書面同意後,分享轉載時請註明出處,謝謝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JKen的浮光掠影 的頭像
    SJKen的浮光掠影

    SJKen 的浮光掠影(影評‧美食‧旅行與創作生活手記)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