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篇舉了華語歌壇中不同世代歌手為例,跟你聊完了同一首歌,藉由不同歌手的情感投射,能賦於一首歌新的聽覺感受後,這篇想再舉一首英文歌曲為例,來說明同一首歌,在不同的嗓音與情感詮釋下,能衍生出多少不同味道的版本。

 

        經過聆聽與研究,個人發現西方歌手在這方面,擁有較大的揮灑空間與自由度。應該都跟東西文化,還有不同國家民族性,與文化背景差異有關,東方文化向來講究尊師重道,所以在華語傳統的歌壇中,大部分的歌手都是從模仿原唱起步,很難有空間唱出屬於自己的特色,而西方則尊重個人自由與差異,相對來說比較包容,當然並不是說西方就不尊師重道,或是講究傳承。 

 

       事實上不管東西方,在素來保守嚴謹,講究精準的古典音樂,或是芭雷舞領域,都還是非常注重千百年的傳承,跟東方傳統的京劇一樣,因為曾有過輝煌的年代,幾乎在這領域所有藝術層次創作的可能,都在過往的歷史中,產生了非常具代表性的藝術大家,所以很難讓後生晚輩,還有揮灑超越的餘地,當年郭小莊與吳興國,為傳統中國京劇所做的改良創新,曾經引來老一輩『大逆不道』的批評,但經過了時間的考驗,也證明了他們的遠見,的確又可觀之處。

 

        只是在遠見的背後,有著憂喜參半的現象,喜的方面當然是指他們的確都意識到了,傳統的戲劇節奏,如果不經過改良,一定難逃被時代淘汰的厄運,就像台灣的布袋戲,經過了黃俊雄家族第二與第三代的改變,除了在演出方式上,結合了超炫的影像科技,以電視電影與遊戲形式出現外,更以年輕世代能接受的面貌,像是源自於日本動漫界的『角色扮演』等等行銷包裝的方式,以快節奏的影像持續了這門難能可貴的台灣傳統戲偶文化; 

 

        憂的方面是年輕世代,即使是發源地的中國,都很難再現往昔京華煙雲的風華盛世,這當然跟時代潮流的改變有關,現代人娛樂休閒的選項,遠遠比以前多出太多,傳統戲曲如果沒能跟上人們的生活節奏,再好的藝術,都會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轉變,成了一門艱深難懂的藝術,自然就容易消逝。

 

 

       而不同於源自於民間的布袋戲或歌仔戲的限制較少,西方古典音樂與芭蕾舞,與東方京劇的起源,都是源自宮廷,是上流社會菁英分子欣賞的藝術,自然非常講究,只是這樣的講究,當時代與人心都在轉變時,人們也就從失去欣賞的興趣風,逐漸轉成失去欣賞的能力,就像出生在被影音掌控的世代,逐漸失去了欣賞純文字樸實之美的能力一樣,都是十分可惜又無奈的。

 

        從十九世紀末,東方國家因為一連串的戰敗,失去了國家領土統治權的同時,也失去了一個民族的自信心,整個二十世紀,即使是富強封閉如日本這樣的國家,一樣難敵西風東漸的影響,多少年來,在台灣也好,在香港也好,被日本統治過的就臣服於日本,被英國統治的就跟著搖滾踢歐式足球與喝下午茶裝優雅。

 

 

        而在80年代以前處於鎖國的中國,華人文化一再被外人跟自己人踐踏,一直到西方國家經歷了60年代性解放與越戰,日本經濟經歷了泡沫化,這些東西強國終於有些有識之士,察覺到了他們風靡全球的流行文化與經濟理論中,似乎欠缺了些甚麼,開始了自省,回過頭向中國、印度、埃及等古國取經,但是西方全球性的行銷包裝能力,還是遠遠超過的東方,積弱不振很長一段時間的國家,於是他們把從東方經典古書上所學到的東西,重新包裝後又回頭,以經濟與流行文化的面貌與手法行銷到全世界。

 

       可笑的是在東方,有一些西方樂迷,還是只會跟著人家的屁股喊好說前衛,卻對於自己文化的深厚底蘊不尊重不理解,只是一昧被淺薄的流行時尚牽著走,連西方社會中,原本最視為最弱勢族群的黑人音樂,都被幾個在當地混不出名堂的假洋鬼子,當成寶拿回台來炫耀,對於這種完全不懂別人文化背後的歷史滄桑,卻只著眼於音樂表面酷炫形式的ABC 歌手與歌迷, 表演的層次東西都不到位,卻沾沾自喜的狂妄愚昧,還真是讓人無言。 

 

        西方音樂中,在不同年代的創作中,其實很多都是蘊含著深刻的省思,背後往往是蘊藏著那一個年代,對於種族與階級岐視的情緒暗湧,藉由音樂傳達對於當時社會、種族與文化悲歌的批判與抗議,而不僅僅是音樂表面呈現出的娛樂型式。在華人的世界裡,也有類似的良心之作,台灣、香港跟內地,音樂作品中,過往早期常以批評時事,能引起大眾共鳴又能不媚俗的人物,能說得出名號的,大概就是羅大佑、Beyond 跟崔健,他們的作品不見得人人喜歡,但的確能觸動不同族群的心,還有對於當時社會的反思。

 

 

       而相對於台灣近些年,時不時冒出的所謂嘻哈樂團,老是以拿名人隱私開刀,博取社會版面的做法,就算真的是因為時代不同,現在的新聞媒體十分噬血的關係,但是譁眾取寵博新聞宣傳版面的成分,還是大過於在音樂作品上,真正展現的實力,當然聽眾買不買帳,跟他們的作品會不會成為經典,時間會給大家一個誠實的答案。 

 

        80年代的台灣,曾經有過民歌風潮的興起,算是台灣年輕世代,對於當時過度迷戀西方音樂的一個反省,先不管音樂質素的高低,重要的是『寫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原創精神的復甦,與對於當代社會,身為一份子的音樂人,如何藉由音樂創作進行靈魂的反省。也因為有這些人,才跳脫出當時國台語歌壇,來自於政府箝制下的淨化國語歌曲,或是以日本流行音樂、演歌或西洋歌曲翻譯為主的流行歌曲文化,成就了台灣一舉超越了,香港當時在亞洲華人世界流行音樂的地位。 

 

       也才有過去二十年,台灣的詞曲創作,引領了華人原創音樂潮流的霸主地位。藉由過往台灣創作音樂人的深耕,不但創造與保有了當代華人音樂文化的基礎,在這些年,讓人更開心的是,也分別看到了在內地、香港跟大馬星加坡創作人,從自己的土地上尋找養分,創作出各自精彩的新生代作品。

 

        當然在這創新的過程中,永遠會有老一輩的歌迷,對新生代的歌手批評多於讚賞,上Youtube 去看那些歌曲,絕對不乏這類的留言,當然面對這樣的批評,回應是兩難的。因為的確有些歌迷,是從音樂的專業性上來分析批評,甚至提出建議的;有些歌迷則是像我之前在文章中提過的,是帶有情感回憶的批評,卻忘了他們都曾年輕過。而像民歌這種忠於自我感受,又從本土的文化裡找養分的創作,都有其優點跟缺點,跟一向以小眾市場為主,也以自己的原創性引以為傲的地下樂團,有同樣需要面對的困難與挑戰。

 

 

       所有的原創音樂,在成長的過程中,都一定會面臨,究竟該堅持音樂性的純淨,還是隨著聽眾由小眾變大眾,旁流變主流時,而做出更迎合大眾市場的口味調整,這一點從網路上,贊成跟反對五月天是否能代表搖滾樂團的兩派歌迷論戰,就大概可以知道,一個原本自許是原創地下搖滾樂團,在享受旁流變主流所帶來的名利雙收之餘,還能保有多少當初堅持音樂路線的理想。

 

 

        在民歌界,許多民歌手像蔡琴、潘越雲、鄭怡、齊豫、童安格、李宗盛都跨入了流行音樂,甚至是懷舊音樂的領域,成就了他們個人的音樂盛世,也主導了80、90年代的台灣國語歌壇,但也有另一派像李建復、邰肇玫、陳明韶、包美聖、蘇來、王海玲,或者退居幕後,或是淡出了音樂界轉往商界,只有在懷念民歌演唱會才會出現,又或是像趙樹海跨入了主持界,一直留在民歌界耕耘的像王海玲、王夢麟、黃大城等的音樂人畢竟也不多了,喜歡民歌的朋友,可以在這裡重溫那些曾經觸動人心的好歌 http://www.iwant-folk.com/folkvocalist.html

 

 

         然而近年來的網路興起,在本來就西風東漸的風潮下,西方流行音樂文化,透過MV 與演唱會的聲光影像效果,加速席捲了全球的年輕世代,也因此或多或少改變了東方文化與教育方式,東方文化的傳統,向來推崇傳承式的學習,講究基本工的訓練與繼承,比較不鼓勵創新式的咬字唱腔,所以像王菲、周杰倫當初剛出來的時候,都曾歷經一段艱苦奮鬥期。

 

 

       王菲的嗓音獨特,但如果沒有在唱歌的技巧上,從小紅莓樂團The Cranberries 主唱Dolores Mary Eileen O'Riordan 借鏡的話,只是依照原始傳統的華語歌唱法,以她近似鄧麗君的音色,是很難在一開始就在歌壇闖出名號受到矚目,進而達到現在的成就。

 

       小紅莓樂團,是一個來自愛爾蘭另類知名搖滾樂團組合,是90年代初,在英國另類流行圈裡,占有一席之地的樂團,與U2、Sinead 'Connor、Enya等一樣,都是帶領愛爾蘭音樂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而The Cranberries受到人們喜愛與女主音Dolores是分不開的,Dolores 出身於一個天主教家庭,三歲起就開始唱歌,十幾歲已開始彈鋼琴並且自己作曲,她高亢有力的嗓音,還有獨特的愛爾蘭花腔與咽音發聲,成了樂團的活招牌,而當時這樣的唱腔在亞洲也是首聞的,而王菲獨有的模仿功力,成功地融入了國語唱腔中,也成了她個人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特色。 

 

        而周杰倫獨創的台腔R & B 與hip Hop ,還有那一口像永遠含顆滷蛋在唱歌的周式咬字,從一出道就成了新舊世代的話題,不過後來他也在『菊花台』跟『蘭亭序』的演唱中,跟大家證明了他也能字正腔圓地唱歌, 

 

 

 

   

 

      被罵翻的周式唱腔,是屬於他這世代,對於音樂的一種時代感受,而廣大市場與消費者的接受度,不僅造就了周杰倫近十年的歌壇霸業,也同時丟出了一個新世代的訊號,只要是能感動我們的心,誰管他咬字正不正腔圓不圓,而這正是西方文化崇尚個人自由精神的一種體現。

 

      雖然不管東西歌壇,一個新歌手的誕生,都是因為曾經喜歡某一種音樂類型,或某一歌手的歌而唱,但終究還是要有自己的味道,才能在歌壇上留下名號的。接下來就來跟大家分享,從今年才25歲的新加坡歌手Oliver Ong 王儷婷,3月在台灣出的同名英文專輯,其中所收錄的一首歌『Ain't No Sunshine』。Oliver Ong 王儷婷(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8E%8B%E4%BF%AA%E5%A9%B7 ) ,1985年生,年紀雖輕,卻早已在日本揚名,2005年在日本出道後,被譽為近十年唱Bossa Nova 最好的女歌手。

 

 

2001年   年僅15歲的王儷婷,在一場歌唱比賽中被日本S2S唱片公司的總裁 Suzuki Ken 發掘,並簽入其旗下。前往日本花了一年時間在日本高中學習,隨後成為一名全職藝人。

 

 

2004年   19歲的她,在新加坡對日的足球賽中,受邀於6萬名觀眾前清唱國歌,以溫柔迷人的嗓音,獲得眾人如雷掌聲打開了知名度,也受到新加坡及日本的樂壇關注。

 

 

2005年   在日本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A Girl Meets Bossanova》, 同年再發行了個人全創作專輯《Precious Stones》,繼而又陸續推出了偏向流行音樂風格的《Tamarillo》以及《A Girl Meets Bossa Nova 2》,還有以翻唱老歌為主的《Fall In Love With》專輯。出道以來的所有作品都在 HMV拿到83分以上的極高評價,並被譽為媲美小野麗莎及諾拉瓊絲的Bossa Nova 女伶。她成功打入了日本主流及非主流雙邊音樂市場,成為日本樂友票選為十年來最令人心醉的Bossanova專輯。

 

 

2008年精選輯《The Best of Olivia》則已創下連續19個月在HMV排行榜內的紀錄,她的中文單曲《如燕》成為新加坡電視劇《小娘惹》的主題曲,並登上鈴聲下載冠軍,蟬連長達數個月之久、創下史無前例的佳績。

 

 

2009年受邀來台參加第五屆星光大道踢館PK賽,以「Ain’t No Sunshine」一戰成名,這便是今天我要介紹的歌,先聽聽Olivia 女生版的詮釋,再進一步跟大家介紹這首歌的背景,與不同的歌手演唱,所詮釋出的版本。

 

 

 

 

Ain't No Sunshine     詞/曲/原唱:Bill Withers

Ain't no sunshine when he's gone
It's not warm when he's away
Ain't no sunshine when he's gone
He's always gone too long
Anytime he goes away

Wonder this time where he's gone
Wonder if he's gonna stay
Ain't no sunshine when he's gone
And this house just ain't no home
Anytime he goes away

And I know I know I know I know… …

Hey, I'm leave you thing alone
But ain't no sunshine when he's gone
Ain't no sunshine when he's gone
Only darkness every day
Ain't no sunshine when he's gone
And this house just ain't no home
Anytime he goes away

Hey, I'm leave you thing alone
But ain't no sunshine when he's gone
Ain't no sunshine when he's gone
And this house just ain't no home
Anytime he goes away

Anytime he goes away

Anytime he goes away

Anytime he goes away

Anytime he goes

(歌詞轉載來自
※Mojim.com 魔鏡歌詞網)



      這首歌是一首英文老歌,詞曲創作人,就是原唱Bill Withers(

http://en.wikipedia.org/wiki/Bill_Withers) , 創作誕生的年代在1971年,收錄在他的第一張專輯『Just As I am』,還比Olivia Ong 出生1985年早了整整14年,這首歌一出現就成了熱門點播單曲,隔年也一舉為他奪下了第十四屆葛萊美獎最佳R & B 歌曲 (Grammy Award for Best Rythem & Blue Song),這首歌最原版只有兩把吉他、一個鍵盤跟一個鼓,完全把情感的空間留給了歌手,所以歌手的Vocal 的好壞,決定了這首歌吸引人的程度,而1938年出生,現在高齡72歲的Bill Withers,  初生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州,因為13歲就喪父,1944年18歲時加入美國海軍,當兵期間啟發了他對音樂的興趣,但一直等到1965年退伍後,遲到1967年才開始進入歌壇,但1971第一張專輯『Just as I am』便成功上位,從1967到1985年是他音樂生涯最活躍的時期。Ai'nt No Sunshine 其實是一首悲歌,原唱唱的時候已經33歲,關於愛情的經歷想必也有了依些滄桑,所以他的嗓音,成功地詮釋出一種愛人已遠陽光散去陰霾覆蓋的獨自悲傷,感動了不少同樣為愛感傷的人們。 

 

 

 

      也因為『Ain't No Sunshine』感動了很多人的心,38年來有許多傑出的男女歌手與樂團,都曾在不同的年紀詮釋過這首歌,就讓我一一跟你分享。不過我在網路上第一次聽到這歌的時候,卻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因為我聽到的版本編曲有了改變,有人把它唱成了性感版,很難想像吧!

 

      第一位要介紹的,就是在2009年British Got Talent 選秀節目中,脫穎而出20多歲的Shaun Smith, 一個玩英式橄欖球的年輕人,聽聽看他跟Olivia 不同的詮釋。 他一開口全身就散發出雄性魅力,你可以從女評審Amanda 在他開唱歌前後的神情變化看出個中巧妙,下歌的第一句開始,她的眼神一亮、身體前傾口咬筆桿,跟他唱到了『I know』,展現了他一口氣輕鬆唱出20個不同表情的『I know』,Amanda 整個人簡直沉迷了樣子,就可以看出他的魅力,那真的是天生的舞台魅力,雖然後來沒有贏得那屆的總冠軍,但後來也成功地成了歌手。 

      第二位要介紹的是跟他一樣從『American Got Talent』選秀節目出身的冠軍歌手 Kris Allen,他也在選秀比賽用鋼琴自彈自唱了這首歌,後來也在第一張專輯中,收錄了這首歌。因為他的唱腔跟編曲選用的樂器不同,給人的聽覺也很不同,相較來說,Kris Allen 唱出了更深情卓絕的愛戀,也跳出了原唱Bill Withers 的味道,當然因為時代背景不同,情感的抒發方式也不同,真的要靜下心細細品嘗才能感受其中微妙的差異。

      第三位是比原唱Bill Withers大四歲,1934年出生的黑人歌手Freddie King(http://en.wikipedia.org/wiki/Freddie_King) ,他出道的時間也更早在1960年,是非裔美國人,一位傑出的藍調吉他手與歌手,最為人所熟知的一首單曲是『Have you ever loved a woman?』,可惜在1976年因為心臟病突發而英年早逝,也因為嗓音雄厚,他的版本有著比Bill Withers 更多的滄桑感,感覺更多爵士藍調的壓抑深情。 

      第四與第五位要介紹的是,同樣也都是黑人歌手的Buddy Guy(http://en.wikipedia.org/wiki/Buddy_Guy)  與Tracy Chapman男女合唱的版本, Buddy Guy 生於1936年,比原唱Bill Withers 還大兩歲,跟Bill Withers 兩人都還健在,是美國知名的吉他手與歌手。民歌、藍調搖滾是他的演唱風格,他的演唱生涯早自1950年代,1964出了第一張專輯,2005年進入了美國Rock and Roll 名人殿堂,到了2008年高齡72歲,都還在大衛賴特曼的節目中表演,是真正對音樂的熱愛堅持者。而和他一起合唱的Tracy Chapman(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cy_Chapman), 出生於1964年美國俄亥俄州,1987年大學一畢業即牽入Elektra 唱片公司,隔年1988出了第一張同名專輯,1989年即贏得葛萊美獎最佳新歌手與最佳流行音樂女歌手的榮耀,兩人深入靈魂的唱腔,男聲高亢響亮,女聲低沉磁性,賦于了這首歌更深刻的情感流轉,與豐富的層次。 

       第六位要介紹的是與原唱 Bill Withers 同年,也是1938年生的世界知名白人歌手Kenny Roger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UdZazxiSQ&feature=related),Kenny Rogers 的歌唱生涯,開始於1950年代一個小樂團『 The Scholars』,兩年後因為主唱獨立出片,整團就解散了。之後他在1958年出了第一張專輯,也紅了一首單曲『That Crazy Feeling』,隨即又加入了一個爵士樂團『The Bobby Doyle Trio』, 但不到兩年這樂團又解散,1966年Kenny Rogers再加入The New Christy Minstrels樂團, 擔任double bass 手,因為他本身也是創作歌手,對於鄉村音樂、爵士搖滾音樂都很擅長,1967年樂團也出了The First Edition, 出了好幾首熱門單曲,Kenny Rogers 開始成名,1976發行個人專輯,1977年的『Lucille』不但為他葛萊美獎,也順利攻占了全球12個國家流行音樂排行榜冠軍,開啟了他全球的知名度,歌唱生涯更上一層樓,他演唱的是1999年電視版本,當時的他已經61歲,當然對愛情有著完全不同的領悟,聽起來在同樣的深情之外,也有一種隨風飄散的瀟灑。 

       第七位是1951年出生於英國,全世界知名的搖滾藍調歌手史汀(Sting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F%B2%E6%B1%80) ,他同時也是詞曲創作人、演員與慈善家多重身分,作品得過十六次葛萊美獎的肯定,跟Buddy Guy 一樣,早在1981年也進入了Rock & Roll 搖滾名人殿堂,這是他在1989年38歲時演唱的版本,他獨有的尾音處理,再加上薩克斯風樂器的音色,在聽覺上多了一種迷幻悲傷,也是讓人聽到不能自己的版本。

 

  

 

後來他還跟知名的薩克斯風手David Sanborn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id_Sanborn) 合錄了一個版本,

 

      更讓人感受到他的嗓音跟薩克斯風互動散發出的獨特音色魅力,一種熟男才唱得出的感情領悟,又跟年輕選秀歌手對這首歌的全是大不同,但這已經是20年前的版本,可見好的音樂,真的穿梭時空,那些喜歡在歌手年齡大作文章的歌手或聽眾,不管是新舊世代,都應該試著拋開你們的成見,別再說甚麼老歌好聽新歌酷之類褊狹的評論,因為好的音樂就是好的音樂,只有因為時空變化,不同的人心對於同一首歌有了不同的感受,但音樂與歌手本身的優質,是不會消逝的,重點在於你能不能找出對的方式去聽一首歌,這是為什麼了解一首歌的創作背景,對於唱好一首歌是很重要的。

      第八位是1945年出生於玻多里各的盲人歌手Jose Feliciano (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se_Feliciano),他的嗓音清亮中氣十足,唱出來的版本,給人一種樂觀以對逝去的愛情,像是心上一顆大石頭放了下來,真的是完全不同的味道。 

     第九位是去年因突發病逝震驚全球的Michael Jackson(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Jackson) ,1958年出生,小時候還在Jackson 5 兄弟合唱團時獨唱的版本,從他那麼小的年齡,就能將這首歌詮釋地這麼動容,就能明白他後來能有這麼大的音樂成就,一點都沒有僥倖可言。

 

      第十位是美國一位年華早逝的女歌手Eva Cassidy(http://en.wikipedia.org/wiki/Eva_Cassidy)  , 1963年出生的她,是一位能演唱爵士(jazz)、藍調(blue)、民歌(Folk)、福音歌曲(gospal)、鄉村歌曲(country) 與流行音樂(pop)的歌手,1992年29歲跟Chuck Brown 合出了第一張專輯『The other side』, 1996年出了第一張個人專輯『Live at Blues Alley』,但在同年巡迴演唱中發現臀部的腫瘤再現,隨即入院,同年11月不幸病逝,享年33歲,聽她的版本,那種單純一把及她的演奏,讓人彷彿又回到了Bill Withers 的年代,她的聲音也讓人有一種深沉的哀傷,一種撕心決裂的愛情遠走感嘆。

 

 

  第十一位 Lenny Kravitz (http://en.wikipedia.org/wiki/Lenny_Kravitz)

   

 第十二位 Lighthouse Family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ghthouse_Family)

第十三位Soul for Real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ul_For_Real_

第十四位同樣是選秀比賽出身的Will You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_Young)

第十五位是Supernatural 他的聲音哀傷中透露著一絲控訴與勇敢面對愛已遠去的堅定。

 

第十六位是義大利X Factor 2006 的選秀歌手Noemi 唱出的又是另一種哀傷中帶點沙啞的磁性。

 

第十七位是合唱形式,是在美國出生的亞裔歌手At Last (2009年出片後現在團名改為Tatum Jones) , Tatum Jones 是由Mike, Tom, DJ 和Justin 四個大男孩的組合,他們有著融合美亞洲歌手嗓音特點的音色,加上改編過的曲,四人在American Got Talent 一上場,就吸引了評審跟全場觀眾的注意,一開口第一句緩慢的唱法,讓這首歌有了不同的開始,到副歌部份節奏變快, 融合了Beat Box 跟 Hip Hop的變奏,真的賦于了這首歌全新的面貌,非常的吸引人,也是我聽到的版本中,隨著世代音樂類型的變化,他們以年輕世代的視野,重新詮釋了Ain't No Sunshine 最完整的版本,真的就是一個驚豔。

最後也是最特別的是,我還找到了兩個 A Cappealla 人聲版的『Ain't No Sunshine』

      這些不同的版本,不管是獨唱還是合唱,不管是男聲還是女聲,是年輕還是年長的歌手,都給人無限想像的空間,一首歌能夠玩出這麼多版本,讓人在享受這音樂的美好同時,更對這些歌手們的天賦與努力,致上無限的敬意,沒有你們的用心詮釋,我們就很難明白原來一首歌,能有這麼多可能的詮釋。

(註:上述所有 MV 皆轉載自Youtube, 版權屬個相關單位與個人所有,文字版權歸屬SJKen 所有,未經書面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分享,謝謝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JKen的浮光掠影 的頭像
    SJKen的浮光掠影

    SJKen 的浮光掠影(影評‧美食‧旅行與創作生活手記)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