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家好好保重。

目前分類:公園尋幽 (7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01-P_20180408_103510.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使用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

 

 

造訪過台北圓山花博公園許多次,大都集中在園區右半部各種展館活動,如果一路前行,也會跨過天橋,往台北美術館前行,除了一年一度的燈節園區造景,很少會往園區左半部細細參訪,今年四月因為一路拍著園區盛放的百花,無意間逛到了這隱身在圓山花博公園的桃花源 --- 台北都市綠化環境教育中心

 

說是桃花源一點都不誇張,因為台北都市綠化環境教育中心整個園區佔地不小,四周完全被綠意盎然的山林所包覆,遠眺完全不知這邊竟然藏身了這麼大片的獨立花園,而且裡面有幾棟走過滄桑風華歲月,散發著濃濃東方風的日式建築風貌,迥然不同於圓山花博公園內其它現代化的西式建築,一踏進台北都市綠化環境教育中心,就好像從西方一瞬間來到了東方,從現代踏進了不知今年是何年的古老歲月。

02-P_20180408_113138.jpg 03-P_20180408_112449.jpg

台北都市綠化環境教育中心前,還有一處綠色攀藤植物的棚架,光影婆娑穿梭而過,一整個綠意盎然光影流離,渾然就是一處大自然的藝術佳作。

04-P_20180408_112506.jpg 05-P_20180408_112730.jpg  07-P_20180408_112611.jpg 08-P_20180408_112535.jpg 09-P_20180408_112545.jpg 10-P_20180408_112746.jpg 11-P_20180408_112618.jpg12-P_20180408_112625.jpg

要逛到這座棚架旁,才能在滿地姑婆芋與其它綠色植栽中,隱約看見台北都市綠化環境教育中心中的日式建築,難怪少有人造訪。

13-P_20180408_112758.jpg14-P_20180408_112636.jpg 15-P_20180408_112641.jpg16-P_20180408_112647.jpg 17-P_20180408_112720.jpg 18-P_20180408_112705.jpg 19-P_20180408_112523.jpg

其實根據台北都市綠化環境教育中心」官網上的簡介,這處所早在「2010臺北花卉博覽會」期間,就曾作為展出鄧麗君文物的「名人館」,其內的木造建築與四周庭園,在花博展結束後,由「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與「財團法人台北市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合作規劃成立「都市綠化環境教育中心」,主要營運計畫內容涵概如下:

 

A. 綠化環境的教育中心

 

種植各種適用於都市環境的觀賞植物,尤其多種新引進及新開發種類,創造臺北市優質精緻的庭園景緻,由市民自行觀賞學習效法或由講師、志工解說導覽。

 

B. 綠化知識的傳播中心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9.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食用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

 

連日大雨淋漓,時序進入九月中旬,台北也開始感受到了微涼的秋意,前兩天路經台北林森公園,這座前身是日治時代三橋町日本人的墓地,該區曾有極樂殯儀館、乃木希典母壽子之墓、明石元二郎等人之墓、還有為紀念一對殉情者而建立的「比翼塚」,比翼塚是落語家三遊亭萬朝發起,為紀念一對在明治32年(1899年)殉情的男女而建立,並刻有俳人高橋窗雨俳句眠るも夢さむるもゆめの胡蝶かな」,不過現在已不復見。

 

林森公園,又名林森康樂公園、中山14號公園,過去是台北市戰前規劃的大型都會公園十四號公園預定地,現在是公園,公園位於中山區,新生北路、南京東路一段與新生北路二段28巷之間,西側隔著林森北路與康樂公園(十五號公園)相鄰。

 

林森公園一直有專人在清潔打掃保養,所以不管何時去,都是風景如畫,園內設施也很完備,除了人們溜達運動的好去處,也是溜狗的大草地,雨中人煙稀少,別有一番幽靜氛圍,靠近林森公園西北出口的是日本總督明石元二郎墓的舊址銘,旁邊那棵老樹,夏天是避暑遮陽的好地點。

01-41474453_2103441033047024_2780420359797604352_n.jpg 03-41508770_2103441123047015_3392818971777433600_n.jpg  04-41516599_2103441246380336_242649047880433664_n.jpg 05-41469782_2103441366380324_5648312139509661696_n.jpg06-41416055_2103440993047028_4620285230148747264_n.jpg

當天大雨滂沱,沒有人像我一樣在園區內逛,一人散行其中特別清爽自在,雖然已是初秋時節,園內還是處處綠意盎然。

07-41466031_2103441166380344_4155056447115231232_n.jpg02-41510424_2103441533046974_3062433891047440384_n.jpg 08-41423869_2103441059713688_1237568498192875520_n.jpg 09-41516680_2103441203047007_7949761371409743872_n.jpg 10-41450638_2103441089713685_1935520827189493760_n.jpg11-41562900_2103441456380315_5473079269129191424_n.jpg 12-41440951_2103441413046986_6302017595163803648_n.jpg 13-41461345_2103441293046998_3498893338159874048_n.jpg

一直來到了西南口附近的草坡地,看到一大片綠地上灑滿了落葉,才讓人真正感受到秋天季節的更迭,或單一或成群的落葉,葉形不同,落地的姿勢也各異,有的葉面上還漂浮著水珠甚是美麗。

14-41484395_2103441336380327_6533332765515972608_n.jpg 15-41499505_2103439403047187_3587602189691912192_n.jpg 16-41585484_2103440963047031_3237505270657581056_n.jpg 17-41462188_2103438453047282_3227135445783543808_n.jpg 18-41398331_2103439363047191_4506449183552569344_n.jpg 19-41421602_2103438569713937_9199160855235657728_n.jpg 20-41519851_2103438833047244_2720570656247775232_n.jpg 21-41382366_2103438699713924_3553827546128711680_n.jpg 22-41479981_2103439166380544_2918357924612931584_n.jpg 23-41418383_2103439276380533_4837379381531770880_n.jpg 24-41510431_2103434773047650_8177798120210432000_n.jpg 25-41442383_2103434446381016_1761440665901727744_n.jpg 26-41359626_2103438369713957_5398353886220124160_n.jpg000.jpg

透過手機APP修圖軟體,也能蛻變成不同風貌的藝術創作,讓人感受到秋詩篇篇的浪漫情懷。

27-41406013_2103438136380647_8695689344096141312_n.jpg 28-41406756_2103438196380641_3898279525221400576_n.jpg  

 

台北林森公園
地址: 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35號
電話: (02)2521-1965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1-P_20180607_161336.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食用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

 

六月初路經這座落於台北市忠孝西路延平南路博愛路交叉口的古蹟,落成於清光緒十年(1884),距今已超過百年歷史的「台北府城北門」,正式名稱為「承恩門」,簡稱北門,經過拆除原先附近的高架橋,又增建了北門廣場,整個北門周邊天際景致,顯得十分開闊,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02-P_20180604_182156.jpg

北門(承恩門)當年是北府城的正門,與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並列五大城門,在清朝劉銘傳時期所建造,當初建造的主要目的,一為國防,二為鼓勵商人在台北城內,投資興建房舍,形成街道活絡經濟發展。

 

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欽差大臣沈葆楨奏准新設台北府,清廷計畫籌建城池,由福建巡撫岑毓英、台灣道劉璈相繼勘定基址。

 

清光緒8(西元1882)始召募工匠興建,光緒10(西元1884)竣工。城周一千五百餘丈南北較通西略長,為長方形的城池,目前僅存四個城門,分別為東門(景福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

 

北門(承恩門)仍保存清代台北府城原貌,是台北府城五大城門中,唯一保持閩南式風格的建築,也是新式城門的代表作,更是台北市內僅存不多的清代建築之一,門樓為單簷歇山屋頂,二樓採「回」字形雙層牆壁,城牆基座以台北大直山北勢湖所產的安山岩為建材,厚重的城牆,相當堅固。

03-P_20180607_161511.jpg04-P_20180607_161431.jpg05-P_20180607_161245.jpg06-P_20180607_161155.jpg07-P_20180607_161412.jpg  

承恩門,面向北方有「承接天恩」之意,是老台北城區「西區」的樞紐地標,在清代而言,更是「城內」通往「大稻埕」的核心門戶。當時興建時城門築有一道外郭,稱為「甕城」,外郭設有一門,上方嵌上門額石「巖疆鎖鑰」,之後「甕城」遭拆除後,「門額石」置於北門內保存,並與其他城門明定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09-P_20180607_161701.jpg10-P_20180607_161716.jpg11-P_20180607_161754.jpg12-P_20180607_161733.jpg   

過往長期欠缺應有的的史蹟與地景維護的北門,1978年啟用的北門高架橋,緊貼北門旁通過,更是研嚴重遮蔽北門的可觀性,原本在建設規劃中會被拆除,但隨著近年保存文化遺產的觀念興起,北門古蹟得以被保存下來,也因為早期具有的防禦功能,成為清代國防的歷史見證。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DSCN0818.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食用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

 

位於同安街 107 號的「紀州庵」,是一處歷經百年歷史滄桑的建築,初建於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因緊鄰新店溪畔,景色宜人,成為台北城南居民的生活重心,曾經搭著台北捷運,從古亭捷運站 2 號出口出站後,循著同安街一路前行,卻迷失了方向錯身而過。

 

去年八月中旬,與久別重逢的老友相聚,其中一家人就住在紀州庵附近,同安街的巷弄中,在熟門熟路的老友指引下,終於有機會一窺隱身在天橋旁榕樹林蔭處,以鋼骨浪版所圍蓋的「紀州庵」,1950 年代,戰後的紀州庵,轉為公務人員眷舍,名小說家王文興曾居住於此,《家變》的部分場景便源於此地,1970 年代起,純文學、爾雅、洪範、遠流等出版社,也不約而同的在城南建立,雖然時移事轉,台灣出版社的榮景早已不再,但原是日式料亭的紀州庵,卻成功轉型成了文學聚所,還有了如今為大家所熟知的美名「紀州庵文學森林」。

02-DSCN0691.JPG03-DSCN0806.JPG04-DSCN0805.JPG05-DSCN0797.JPG06-DSCN0799.JPG07-DSCN0807.JPG08-DSCN0809.JPG09-DSCN0808.JPG10-DSCN0692.JPG11-DSCN0785.JPG12-DSCN0791.JPG13-DSCN0792.JPG14-DSCN0695.JPG15-DSCN0696.JPG  

2004年,紀州庵遺址,在臺大城鄉所與城南水岸文化協會努力下,定為臺北市市定古蹟。

 

2011 年,在古蹟旁建立新館,在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導下,委託文學團隊──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進行文學的展演與推廣活動。

 

「紀州庵文學森林」目前涵蓋一棟透天獨立三層主建築,與修復完成的古蹟相互輝映。已舉辦千場以上的藝文活動,成為台北的文學基地。

16-DSCN0816.JPG17-DSCN0813.JPG18-DSCN0811.JPG19-DSCN0814.JPG20-DSCN0789.JPG

 

當天是在好友家飽嚐工夫菜之後,來此散步參訪,一路順著指標進入紀州庵修復後的古建築,門口有參訪相關規範與說明,館內也提供包括定時與預約導覽,還提供Wifi 與APP等服務,將古蹟建築與文學之美,巧妙地透過科技融合在無線寬廣的想像蒼穹,打開大門就彷彿踏進了時光隧道,走入了百年前日式建築的優雅記憶,處處都散發著一種迷人的靜謐風情。

21-DSCN0790.JPG22-DSCN0783.JPG23-DSCN0697.JPG24-DSCN0775.JPG25-DSCN0776.JPG26-DSCN0777.JPG27-DSCN0778.JPG28-DSCN0779.JPG29-DSCN0781.JPG30-DSCN0782.JPG31-DSCN0774.JPG32-DSCN0773.JPG33-DSCN0758.JPG34-DSCN0733.JPG35-DSCN0698.JPG36-DSCN0702.JPG37-DSCN0735.JPG38-DSCN0734.JPG39-DSCN0711.JPG40-DSCN0701.JPG41-DSCN0699.JPG  

關於「紀州庵」的建築沿革與變遷,可參考官網(http://kishuan.org.tw/aboutus_detail.htm)的完整介紹,這裡只擷取其中部份片段;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P_20180615_150051_1.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食用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

 

時序進入六月,全台由南到北,下起了一片黃金雨,也就是阿勃勒,一種原產於南亞南部,蘇木亞科的植物,台北因緯度關係,種植的面積與開花的時間相較於中南部都來得較晚,前幾天雨後經過台北林森公園,與隔著林森北路對街相望的康樂公園,也開了一些,但花滿盛況可能要等到九月,附上一段去年九月拍攝的影片,阿勃勒開得正盛,微風輕拂過時飄動的景象好美,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pkVxOcPqX0

根據維基百科簡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8B%83%E5%8B%92),阿勃勒(學名:Cassia fistulagolden shower tree),又稱為黃金雨、金鍊花、波斯皂莢、婆羅門皂莢、長果子樹、牛角樹、豬腸豆等。

 

阿勃勒之名可能來自於另一花與其類似,而易於混淆之植物金鍊花之音譯。是一種蘇木亞科的植物。原產於南亞南部,從巴基斯坦南部往東直到印度及緬甸,往南直到斯里蘭卡。分布在緬甸、斯里蘭卡、印度、台灣以及中國的南部、西南部等地,生長於海拔1,000公尺的地區。

 

在林森公園內阿勃勒樹主要開在靠近南京東路一段,林森公園入口那側走道兩排行道樹,今年的花況因為時序未到,還未開得讓人驚豔,再過一段時日,必定能開得更加繁茂,散發迷人的風情。

05-P_20180615_150310_1_2.jpg06-P_20180615_145656.jpg07-P_20180615_145702.jpg08-P_20180615_145732.jpg09-P_20180615_145741.jpg10-P_20180615_150041_1.jpg 14-P_20180615_150023_1.jpg15-P_20180615_150101_1.jpg 17-P_20180615_145750.jpg

過往有段時間,因為常往欣欣秀泰影城看電影的關係,林森公園成了台北市內我最逛的公園,佔地寬廣的林森公園綠意盎然,一年四季都有美美的花色可以欣賞,又有專人在照護,整座林森公園就顯得生氣渤渤。

01-P_20180615_145501.jpg02-P_20180615_145505.jpg03-P_20180615_145407.jpg04-P_20180615_145423.jpg  

很多人也許知道台北林森公園,卻不知道林森北路一路之隔,晶華酒店附近那一片偌大的公園,名為「康樂公園」,康樂公園面積29,331平方公尺,座落台北市南京東路以北,林森北路東側,跟林森公園兩者皆隸屬台北市圓山公園管理所負責管理,當天逛到康樂公園,同樣也看到兩排的黃金雨。

19-P_20180615_144330.jpg22-P_20180615_144159.jpg20-P_20180615_144150.jpg21-P_20180615_144217.jpg23-P_20180615_144233.jpg24-P_20180615_144415.jpg25-P_20180615_144426.jpg  

因為經過時,天空還飄著細細雨絲,地上也有一些飄落的黃金雨與尚未開的種籽,花瓣上有著珠圓玉潤的雨滴,顯得特別的清新脫俗,跟著青石、紅磚、綠葉甚至是枯葉都很搭。

31-P_20180615_144554.jpg30-P_20180615_144626.jpg28-P_20180615_144504.jpg29-P_20180615_144522.jpg33-P_20180615_144538.jpg32-P_20180615_144531.jpg34-P_20180615_144546.jpg35-P_20180615_144605.jpg  

欣賞了黃金雨,再順著公園小徑往前漫行,來到了這開滿了粉紫、白、黃與橘色相間的花,常看到卻不知道它的名稱,與黃金雨一樣美得清新,讓人身心舒暢!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P_20180325_165657_vHDR_Auto.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遊玩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松勤街50號的四四南村,是台北市第一個眷村,因為眷村位置座落在日本四四兵工廠之南方,所以取名為「四四南村」,隨著老兵凋零時代變遷,四四南村的住戶於民國88年全部遷出後,留下的建築物面臨拆除的命運。

 

當地的眷村居民與文化界人士,發起了眷村文化保存運動,並成立四四南村文史工作室,幾經奔走後經文化局古蹟審查委員會勘查,將四四南村正式列為「歷史建築物」,並指定其中對稱的4棟建築物,予以保存並加以規劃。

 

終於在92年10月25日,以「信義公民會館」暨「眷村文化公園」新風貌展現,基地面積約4,150坪,建築樓地板約720坪,綠意盎然的公園,成了寸土寸金的台北東區101臺北金融中心商圈附近,兼具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的好去處,搭乘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至台北101/ 世貿站,從2 號出口出站後,從信義路五段走到莊敬路左轉步行約50 公尺即抵達,交通十分便捷。


信義公民會館周邊緊臨著眷村文化公園、景新公園,寬敞的人行步道廣場以及信義國小,生活機能完善,該園區中有一座當時的碉堡被保留下來,雖然早已不復昔時功能,卻是四四南村中最具走過歷史痕跡的代表性建築,下回前往的朋友,不妨花點時間找找看。

02-P_20180325_170844_vHDR_Auto_HP_1.jpg03-P_20180325_170635_vHDR_Auto.jpg 05-P_20180325_170140_vHDR_Auto.jpg06-P_20180325_170218_vHDR_Auto.jpg 

四四南村公民會館,依區域共分成A、B、C、D四個會館,平日開放時間是週二到週日09:00 ~17:00,週一及國定假日公休,園內的展覽館,其實都是早年眷村居民的住家,儘管改裝後還是儘可能保留當年的民宅樣貌,會館建築物由四四南村四棟對稱建築物所組成,外觀保有50年代平民眷村的獨特建築風貌,低矮又別有舊時風味的建築體,跟周邊商業大廈林立的台北金融中心建築群,形成強烈的對比,也讓人見證了台北城的變化,吸引了不少人在屋前拍照留念

50 號(特展館,A 館)

52 號(眷村展示館,B 館)

54 號(展演館,C 館)

56 號(社區館,D 館)

 

 

三月下旬前往時,整個建築物被團團包住,似乎正在進行維修補強老舊建築物的工程,就讓我們耐心以候拭目以待。

11-P_20180325_165503_vHDR_Auto.jpg 12-P_20180325_165810_vHDR_Auto.jpg 13-P_20180325_170155_vHDR_Auto.jpg 14-P_20180325_165957_vHDR_Auto.jpg 15-P_20180325_170239_vHDR_Auto.jpg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DSCN1556.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遊玩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 

 

今年台北植物園內的荷花池一如過往在五月綻放,找了一天再去前往捕捉荷花的倩影,從側門進入後,穿過綠蔭盎然的小棧道,一看到青蛙造型的公共電話庭,就來到了歷史博物館後面的荷花池。

02-DSCN1468.JPG03-DSCN1469.JPG04-DSCN1473.JPG05-DSCN1978.JPG

根據北宋學者周敦頤所寫的議論文「愛蓮說」,文中提到一段形容荷花的姿態: 「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從這形容中,其實就知道荷花是立著,睡蓮顧名思義是躺著,這是最簡單的辨別法。 

 

荷花別名蓮花,屬蓮科宿根性多年生的草本水生植物,地下莖就是大家熟悉的蓮藕,可打成汁飲用美容養顏。不少朋友一直以為荷花與蓮花,是兩種不同的花,又或是將荷花與睡蓮,錯認成同一種花,真相跟一般人的認知,剛好是相反的。 而兩者之間的差異,從葉形、葉面水珠形成與否,跟花朵浮在或伸出水平面等特徵,都可以輕易分別出來,接著就來一起分辨並欣賞荷花開花之美。  

06-DSCN1891.JPG11-DSCN1667.JPG12-DSCN1486.JPG13-DSCN1626.JPG48-2018.05-006.JPG49-2018.05-001.JPG66-2018.05.JPG 

當然即使在荷花池周邊,還是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小花,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迎風招展。

50-2017.05.JPG

荷花學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n」,為蓮科(Nelumbonaceae)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地在熱帶亞洲至澳洲,具有延伸性的地下莖,也就是一般人俗稱的「蓮藕」,地下莖還分成前後期,形態稍有不同,前期的地下莖,外型較為纖細,後期的地下莖,相對來說比較粗大。地下莖可再由其上的芽,抽根抽葉後生長成新株,因為這樣的生長特性,所以在荷花池裡,新株藉由水的傳播,我們才能看到滿池的荷花景緻。

 

53-2018.05-002.JPG  

荷葉分成浮水葉及挺水葉兩種,葉大而圓、葉緣完整,葉面上近看會發現有蠟質短毛,荷葉的形狀呈盾形,葉柄位於葉片的中央,荷葉在生長初期,也跟睡蓮葉子一樣,是漂浮在水面上,等到成熟期時,與睡蓮最大的不同是,大多數荷花的葉片挺出水面,當天先拍到難得一見的白色的荷花,以及粉紅色的荷花。

15-DSCN1795.JPG55-2018.05-005.JPG14-DSCN1710.JPG16-DSCN1701.JPG17-DSCN1704.JPG67-2018.05-014.JPG 

一般說來,荷花花色最常見的顏色是粉紅色,其它還有紅、白等色,今年拍到的主要是以粉紅色為主,荷花的花形飽滿,散發出清幽淡雅的花香,荷花在夏季開花,花的內層是蓮蓬,成熟的蓮蓬內有果實;六月荷花就會陸續開滿整池,一朵荷花,從花開到花謝,大約只有三天的時間。 

 

七、八月是盛花期;花謝之後,殘留在花朵中央,花梗上倒圓錐形的部位是花托,一般人俗稱為「蓮蓬」,就是荷花的果實。而荷花的果實與種子,是我們一般俗稱的「蓮子」,可能是因為這樣混在一起稱呼,許多人就被搞糊塗了。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P_20180419_183324_1.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遊玩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 

 

從2018年4月14日起,一直到7月,以9萬支色彩繽紛的風車,在淡水河濱公園,打造出一處美麗蝴蝶造型的地景花海,白天造訪可以看到黃、粉紅、藍、綠、白、紫、黑等多種顏色的風車,在清風拂過中輕快轉動,合奏出一曲歡樂的仲夏夜之夢。

 

上一篇文章「 (新北板橋)「蝴蝶公園」地景花海(白天版) --- 初夏浪漫風情畫,親子出遊好去處!  」,跟大家分享了白天蝴蝶功園風車齊轉的美麗景,這一篇就要帶著大家從傍晚夕陽西下,到夜幕升起時,欣賞17萬顆LED燈泡打造的光雕景緻,看蝴蝶公園綻放出另一種迷人的風情,穿梭其間,一處處亮起了魚、蝴蝶、氣球、櫻花、鬱金香、螢火蟲光橋海隧道,置身其中讓人一整個浪漫了起來!

02-P_20180419_183902_1.jpg03-P_20180419_183933_1.jpg05-P_20180419_183832_1.jpg04-P_20180419_183814.jpg06-P_20180419_183912_1.jpg

 

夜幕低垂,蝴蝶公園像灑上了一層紫色的夢幻紗龍,喧囂盡散,有一種說不出的神秘氛圍,人的心也靜了下來。

 

 

07-P_20180419_183827_1.jpg08-P_20180419_183823_1.jpg 09-P_20180419_183804.jpg 10-P_20180419_183752.jpg 11-P_20180419_183723.jpg 12-P_20180419_183729.jpg

一條條活靈活現的蔚藍之魚在花海光河中嘻游流轉,洋溢著歡愉的氛圍。

13-P_20180419_182542.jpg 14-P_20180419_182522_1.jpg 15-P_20180419_182515_1.jpg 16-P_20180419_182635.jpg 17-P_20180419_182616.jpg

一隻隻LED燈打造出的蝴蝶與花朵,美得讓人捨不得離開。

18-P_20180419_183259.jpg 19-P_20180419_183002.jpg 20-P_20180419_183736.jpg 21-P_20180419_183244.jpg 22-P_20180419_183305.jpg 23-P_20180419_183624.jpg 24-P_20180419_183524.jpg 25-P_20180419_183703.jpg

一隻隻大小不同的蝴蝶吸引了許多旅人停佇腳步,拍下浪漫又神秘的花海蝶園。

26-P_20180419_182701.jpg 27-P_20180419_183318_1_1.jpg 28-P_20180419_183329_1.jpg 29-P_20180419_183313_1.jpg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P_20180419_173827.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遊玩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 

 

四月中旬聽聞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選在原名「江翠礫間河岸公園」的「蝴蝶公園」,從2018年4月14日起,一直到7月,以9萬支色彩繽紛的風車,打造出一處美麗蝴蝶造型的地景花海,白天造訪可以看到黃、粉紅、藍、綠、白、紫、黑等多種顏色的風車,在清風拂過中輕快轉動,y奏出一曲歡樂的仲夏夜之夢,到了傍晚夕陽西下,夜幕升起時,17萬顆光雕而成的LED燈泡,則在園區內亮出一處處有魚、蝴蝶、氣球、櫻花、鬱金香、螢火蟲光橋隧道的浪漫夜景,不管是日夜造訪,都能在蝴蝶公園享受片刻的寧靜與舒暢!

 

新北板橋蝴蝶公園(江翠礫間河岸公園)9萬支風車藝術地景花海(一),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hXcb_Pnjs

當天搭乘仁愛幹線公車,於「音樂公園」站下車,直走7分鐘到環河西路四段的河堤道路,左轉跨過班馬線,從江子翠橫移門門口進入,右轉一路前行經過停車場與遙控賽車場,直走約莫8分鐘左右,在一片綠意盎然的河濱風景過後,就能看到一整片色彩繽紛的「蝴蝶公園」。

 02-P_20180419_172230.jpg 04-P_20180419_172200.jpg 05-P_20180419_171415.jpg 06-P_20180419_172119.jpg07-P_20180419_172259.jpg 08-P_20180419_172226.jpg 09-P_20180419_172419.jpg 10-P_20180419_172447.jpg

蝴蝶公園內四個角落都有方向指示牌,引導遊客前行,因為地處淡水河河濱公園,地大景廣,周邊還是有很多值得一探的景觀,在這兒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們或開車、騎摩托車經過,或從事自行車、跑步、散步、打球等運動,當然也有人專門看河景,而因為這片以9萬支色彩繽紛的風車,打造的美麗蝴蝶造型的地景花海,當然就成了最近最熱門的FB、IG拍照打卡景點。

 

新北板橋蝴蝶公園(江翠礫間河岸公園)9萬支風車藝術地景花海(二),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4j0YLcAb8

11-P_20180419_172142.jpg   14-P_20180419_171820.jpg 15-P_20180419_171753.jpg 16-P_20180419_171318.jpg 17-P_20180419_171312.jpg 18-P_20180419_171826.jpg 19-P_20180419_173942.jpg 20-P_20180419_173951.jpg 21-P_20180419_174026.jpg 22-P_20180419_174048.jpg 24-P_20180419_171539.jpg 26-P_20180419_171702.jpg28-P_20180419_171453.jpg

過了前半段以鵝黃與粉紅為主的風車地景後,中場顏色一變成為以白、藍、黑與紫為主色系的風車花園,同樣吸引了不少戀人與旅人佇足拍照,風一起風車一起轉動的盛景,讓人更能體會數大就是美的真義。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IMG_7891.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延續上一篇(2018 單車小旅行(一)基隆河麥帥二橋彩虹河濱公園左右岸花海與大佳河濱公園。 )文中介紹,當天下午從大佳河濱公園往士林北投方向,繼續騎著Youbike 前進,一路來到了百齡左岸運動公園,在台北想要感受荒野的氛圍,士林北投周邊的關渡平原是絕佳地域,就算看得到人造的巨大電塔與電線,空曠的天際,就給人很舒服自在的心情,騎著Youtube來到此地,一邊是長得比人高的芒草,一邊是設施完備的運動公園,風景也跟之前在彩虹河濱公園大不同。

02-IMG_7877.JPG03-IMG_7880.JPG04-P_20180219_172643_vHDR_On_HP_1_1.JPG05-P_20180219_172653_vHDR_On_HP.JPG06-P_20180219_172159_vHDR_On_HP_1.JPG07-P_20180219_173437_vHDR_On_HP.JPG 08-P_20180219_173142_vHDR_On_HP_1.JPG 09-P_20180219_173222_vHDR_On.JPG10-IMG_7882.JPG

當天一路騎到百齡左岸河濱公園,時間已近黃昏,天際一輪夕陽開始往下沉落,天色也逐漸暗了下來,有以種寂然靜默的氛圍,讓人靜下心來。

12-IMG_7897.JPG13-IMG_7894.JPG14-IMG_7896.JPG15-P_20180219_172650_vHDR_On_HP_1.JPG16-IMG_7895.JPG

 

眼前冬盡春回尚未開花的枯樹,隨著夕陽西下,讓人彷彿走進了一幅詩意山水畫,給人一種遺世而獨立的靜寂。

21-P_20180219_172335_vHDR_On_HP_1.JPG25-IMG_7889.JPG22-P_20180219_172341_vHDR_On_HP_1.JPG17-P_20180219_172438_vHDR_On_HP_1.JPG23-P_20180219_172444_vHDR_On_HP_1.JPG26-IMG_7892.JPG27-IMG_7890.JPG28-IMG_7888.JPG24-P_20180219_172428_vHDR_On_HP_1.JPG

 

之後再騎著Youbike,沿途在山水夕陽相伴中,一路經過社子公園,最後抵達大稻埕碼頭,完成了新春首次的單車小旅行。

29-P_20180219_173452_vHDR_On_HP_1.JPG30-P_20180219_173443_vHDR_On_HP.JPG31-P_20180219_173459_vHDR_On_HP.JPG32-IMG_7902.JPG33-IMG_7901.JPG34-P_20180219_174921_vHDR_On.JPG35-P_20180219_175859_vHDR_On.JPG36-IMG_7911.JPG37-P_20180219_175855_vHDR_On.JPG38-P_20180219_184034_vHDR_On.JPG39-P_20180219_184008_vHDR_On.JPG40-P_20180219_184048_vHDR_On.JPG  

 

百齡左岸河濱公園
地      址:台北市士林區通河東街一段158號
開放時間: 全年無休 24 小時    
電     話: (02)2570 2330
<如何前往>
捷運劍潭站下車,轉乘公車紅7至永平街口站牌下車,往社中街346巷走至通河西街,遇堤防後接越堤樓梯上堤頂即可看到在左手邊。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IMG_7837.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今年農曆春節假期台北難得好天氣,找一天騎著Youbike 到基隆河濱公園運動,一路騎到了基隆路麥帥二橋橋下,在麥帥二橋與內湖民權大橋之間,基隆河彩虹河濱公園兩岸都是花海,一眼望去層層花色,紅的、紫的、綠的、橘的、粉的、黃的萬花齊放,讓人散步其中心曠神怡!

 

不過,去年在彩虹河濱公園右岸二月初,開了一大片向日葵花海,吸引不少人前往觀賞,今年同樣時間卻無聲無息,彷彿憑空消失啟人疑竇。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似乎受限於經費問題,一直在基隆河濱公園兩岸不同區塊,玩種了又消失的花海遊戲,像2015~ 2016年在百齡左岸運動公園附近,曾引來許多人前往觀賞的花海也是一樣,2017年經過整修過後,整片花海消失無蹤,實在很納悶,該不會是經費只夠栽種一片花海,然後每年種了又移,在不同地區輪流現蹤,不然為甚麼同一區域,年年風景大不同呢? 

03-IMG_7827.JPG04-IMG_7839.JPG05-P_20180219_162040_vHDR_On_HP.JPG06-IMG_7828.JPG07-P_20180219_161627_vHDR_On_HP_1.JPG08-IMG_7826.JPG09-IMG_7830.JPG10-IMG_7836.JPG11-P_20180219_162134_vHDR_On_HP.JPG

從通往內湖的民權大橋角度欣賞,藍天碧水與花海,紫色的小花連成一片數大便是美,的確讓人賞心悅目,不少人在其間健走、跑步、騎車,一整個很悠閒。

12-IMG_7821.JPG13-P_20180219_161644_vHDR_On_HP.JPG14-P_20180219_161621_vHDR_On_HP.JPG15-IMG_7831.JPG23-P_20180219_162053_vHDR_On_HP.JPG22-P_20180219_162106_vHDR_On_HP.JPG16-P_20180219_162104_vHDR_On_HP.JPG17-IMG_7832.JPG18-IMG_7833.JPG19-IMG_7835.JPG20-IMG_7834.JPG21-P_20180219_162100_vHDR_On_HP.JPG

在基隆河右岸的彩虹河濱海公園一片綠意盎然,一路迎風而騎,沿途春光明媚,還可從不同角度遠眺台北101知名地標。

24-IMG_7842.JPG25-IMG_7843.JPG26-IMG_7845.JPG27-P_20180219_162923_vHDR_On_HP.JPG28-P_20180219_162926_vHDR_On_HP.JPG29-P_20180219_162931_vHDR_On_HP.JPG30-P_20180219_162935_vHDR_On_HP.JPG31-IMG_7846.JPG32-IMG_7847.JPG33-P_20180219_163509_vHDR_On_HP.JPG34-P_20180219_163500_vHDR_On_HP.JPG35-IMG_7848.JPG36-IMG_7849.JPG37-IMG_7851.JPG38-IMG_7852.JPG

 

沒多久來到了美堤河濱公園,一路連接到了大佳河濱公園,河中已有專業的獨木舟選手在一年之春,就開始了鍛鍊,男女選手都有,或單人或雙人,不斷來回在河上行舟。

 

 

39-IMG_7853.JPG40-IMG_7857.JPG41-IMG_7858.JPG 42-IMG_7859.JPG43-IMG_7868.JPG44-IMG_7865.JPG 45-IMG_7864.JPG46-IMG_7854.JPG

 

最後來到了大佳河濱公園,同樣看到不少親子家庭或個人前來運動,遠眺圓山飯店的美景,一整片春回大地朝氣蓬勃,陽光照耀下的樹梢閃閃發光,讓人特別的有精神!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IMG_3350.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浮光掠影」與「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 FB粉絲專頁」,看展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去年12月初到士林官邸參觀一年一度菊花展的同時,也參訪了玫瑰園,整座玫瑰園佔地甚廣,分成了好幾區,遠觀近看都有值得細細觀察品味與感受。當天在參訪過程中,剛好聽到台灣導遊跟著大陸團遊客解說,當年興建玫瑰園的緣起,是因為蔣宋美齡女士喜歡洗玫瑰浴,才特別種植這一大片的玫瑰,栽培長大後取其精油,放入泡澡,這類稗官野史的傳聞,是真是假難以證實,但園內的玫瑰花真的十分賞心悅目。

                                                                                                                                                                                                                                                                                                                                                                     

002-IMG_3171.JPG003-IMG_3033.JPG004-IMG_3556.JPG005-IMG_3419.JPG006-IMG_3559.JPG007-IMG_3516.JPG008-IMG_3526.JPG009-IMG_3536.JPG010-IMG_3406.JPG011-IMG_3405.JPG012-IMG_3369.JPG013-IMG_3368.JPG

在這一大片的玫瑰園裡百花齊放,花色方面從大家熟悉的紅的、白的、粉紅的與黃色的,到紫的、橘的與暗紅色,單色到雙色到三色的繽紛多彩,花型從圓的、尖的到星形都有,花朵從含苞待放、半開到盛放丰姿各具特色,許多遊客穿梭其間,或站或蹲搶著自拍或合影。

014-IMG_3558.JPG015-IMG_3347.JPG016-IMG_3432.JPG017-IMG_3385.JPG018-IMG_3404.JPG019-IMG_3430.JPG020-IMG_3429.JPG021-IMG_3415.JPG022-IMG_3433.JPG023-IMG_3539.JPG024-IMG_3343.JPG025-IMG_3555.JPG026-IMG_3431.JPG027-IMG_3538.JPG028-IMG_3372.JPG029-IMG_3342.JPG030-IMG_3546.JPG031-IMG_3461.JPG032-IMG_3334.JPG 033-IMG_3333.JPG034-IMG_3528.JPG035-IMG_3389.JPG036-IMG_3525.JPG037-IMG_3457.JPG038-IMG_3358.JPG039-IMG_3441.JPG040-IMG_3345.JPG041-IMG_3434.JPG042-IMG_3335.JPG043-IMG_3421.JPG044-IMG_3537.JPG045-IMG_3426.JPG046-IMG_3418.JPG047-IMG_3540.JPG048-IMG_3380.JPG049-IMG_3390.JPG050-IMG_3518.JPG051-IMG_3422.JPG052-IMG_3364.JPG053-IMG_3416.JPG054-IMG_3351.JPG055-IMG_3386.JPG056-IMG_3370.JPG057-IMG_3549.JPG058-IMG_3379.JPG059-IMG_3553.JPG060-IMG_3399.JPG061-IMG_3398.JPG062-IMG_3397.JPG063-IMG_3394.JPG064-IMG_3468.JPG065-IMG_3545.JPG066-IMG_3548.JPG

園區也很貼心,在每座花圃前方都會設有立牌,上面列出中英文名稱,簡單明瞭易懂,想知道自己看到的是甚麼花,看看牌子就能一目瞭然。

067-IMG_3445.JPG068-IMG_3560.JPG069-IMG_3349.JPG070-IMG_3348.JPG071-IMG_3547.JPG072-IMG_3361.JPG073-IMG_3472.JPG074-IMG_3452.JPG075-IMG_3470.JPG076-IMG_3459.JPG077-IMG_3460.JPG078-IMG_3463.JPG079-IMG_3464.JPG080-IMG_3465.JPG081-IMG_3466.JPG082-IMG_3481.JPG083-IMG_3486.JPG084-IMG_3487.JPG085-IMG_3491.JPG086-IMG_3499.JPG087-IMG_3500.JPG088-IMG_3501.JPG089-IMG_3502.JPG090-IMG_3504.JPG091-IMG_3507.JPG092-IMG_3509.JPG093-IMG_3473.JPG094-IMG_3514.JPG095-IMG_3532.JPG096-IMG_3535.JPG097-IMG_3533.JPG098-IMG_3531.JPG099-IMG_3530.JPG

喜歡賞花的朋友,不妨利用週末假期前往士林官邸看看,有多餘的時間,也可前往臨近的陽明山逛逛,因為今年的陽明山花季這週末又展開了!

100-2017.12.JPG  

 

士林官邸公園
地     址: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60號
電     話:(02)2881-2512
營業時間:平日08:00~17:00;假日08:00~19:00
交通指南: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DSCN1310.JPG  

 (本文同步發表「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 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食用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承接上一篇(全球最美25座公立圖書館之一「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清新舒適,幽靜學習的桃花源! ),當天從「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後方,一路走下來,經過了目前正在整修中的戶外廁所後,就是遠近馳名的蓮花池,雖然四月初清明連假到訪時,早已過了往年元月的旺季,睡蓮不像全盛期那樣繁茂,但即便只剩下不多的花種,紫的、粉紅的與白的,或單或雙或成群,在春日的陽光下,依然丰姿卓越。

02-DSCN1420.JPG03-DSCN1419.JPG04-DSCN1169.JPG05-DSCN1208.JPG06-DSCN1237.JPG07-DSCN1334.JPG09-DSCN1222.JPG10-DSCN1317.JPG11-DSCN1319.JPG12-DSCN1205.JPG

 

或含苞待放,或半掩護嬌容,或儘展絕美容顏的睡蓮,吸引的不只有池畔各展神通的攝影愛好客,還有蜻蜓、小瓢蟲,如果靠近仔細端倪,常會有新的驚喜等著旅人。

24-DSCN1383.JPG13-DSCN1384.JPG14-DSCN1386.JPG15-DSCN1403.JPG16-DSCN1404.JPG17-DSCN1329.JPG18-DSCN1405.JPG19-DSCN1303.JPG20-DSCN1177.JPG21-DSCN1388.JPG22-DSCN1387.JPG23-DSCN1311.JPG 

紫的很美,還有白的、粉色系睡蓮又是另一種風情,也在春日陽光暖和的照耀下,盡情綻放迎賓,隨手拍下了一些跟大家分享,而水光映照的雲影與附近的建築,或是掉落在蓮花池畔的落葉,也都提供了另一種美感。

 

拍完了蓮花池的美景,也結束了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的周邊之旅,接著還要順著北投公園上行,往北投溫泉博物館前行,下一篇就要跟大家分享充滿歷史風情的北投溫泉博物館建築與周邊的涓涓流水與枯樹櫻花美景!

25-DSCN1239.JPG26-DSCN1241.JPG27-DSCN1242.JPG28-DSCN1244.JPG29-DSCN1189.JPG30-DSCN1195.JPG31-DSCN1215.JPG33-DSCN1362.JPG35-DSCN1363.JPG34-DSCN1364.JPG 36-DSCN1370.JPG37-DSCN1335.JPG38-DSCN1235.JPG39-DSCN1225.JPG40-DSCN1224.JPG41-DSCN1373.JPG42-DSCN1366.JPG43-DSCN1343.JPG44-DSCN1200.JPG45-DSCN1227.JPG46-DSCN1230.JPG47-DSCN1182.JPG48-DSCN1369.JPG49-DSCN1201.JPG50-DSCN1180.JPG51-DSCN1203.JPG52-DSCN1204.JPG53-DSCN1202.JPG54-DSCN1196.JPG55-DSCN1197.JPG  

 

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札

一併推廣你的粉絲專頁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01-DSCN1608.JPG  

 (本文同步發表「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 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食用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清明連假期間,欣賞了百年風華重返故地的「新北投車站」、「七星公園」與北投名勝半日遊的起點 「北投公園」後,這篇繼續跟大家分享,這座緊鄰著綠意盎然的北投公園,與北投溫泉博物館晨昏相視綠建築「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它不僅是台灣第一座綠建築的圖書館,也被美國網站 Flavorwire.com評選為「全球最美25座公立圖書館」之一,擁有地下一層、地上二層,樓地版總面積650坪,屋頂為輕質生態屋頂,設有太陽能光電板發電,可發電16千瓦電力的圖書館。

 

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51號的「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從新北投捷運站一出站,順著北投公園右側的光明路上行就能抵達,一看到圖書館三層樓的木造與玻璃圍籬綠建築,與清幽的館後蓮花池,就知道抵達目的地了! 館前的噴水池與各式各樣的植栽,讓人感受到彷彿置身在植物園般的神清氣爽!

 

之前到訪過「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多次,隨著季節變化,它總能展現出不同的迷人風情,除了圖書館本身的建築特色,還有館後放令人驚豔的睡蓮花姿,充滿靈性的美景,讓人遠離了城市喧囂,放慢腳步,細細在桃花源學習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02-DSCN1605.JPG03-DSCN1607.JPG04-DSCN1604.JPG05-2017.04-002.JPG06-2017.04-003.JPG08-DSCN1436.JPG09-DSCN1435.JPG10-DSCN1448.JPG11-DSCN1449.JPG12-DSCN1441.JPG14-DSCN1443.JPG13-DSCN1444.JPG07-2017.04-004.JPG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全年無休,開放的時間分別是二到周五上午八點半到晚上九點,周日到周一則是早上九點開始到傍晚五點結束,一樓入口,內設有綜合服務台、期刊報紙區、參考資料區、電腦查詢區、中文圖書 (0-4類)、綠建築圖書區、陽台閱讀區。二樓為圖書區:為中文圖書 (5-9類)、外文圖書、館藏特色區(生態保育)、陽台閱讀區。地下一樓為兒童閱覽室、陽台閱讀區、視聽室,入內拍照需事先申請經過核可才能拍攝,圖書館建築綠化屋頂及斜坡草坡的設計,可涵養水分自然排水至雨水回收槽,再利用回收水澆灌植栽及沖水馬桶,達到綠化與減少水資源浪費。

 

建築物本身使用的木材及鋼材,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建築外圍則採用大量陽台深遮陽及垂直木格柵,可以降低熱輻射進入室內,降低耗能達到節能效果,室內木材建材使用生態塗料,減少污染及有毒物質的釋放,一整個都是環保再生的構思,也對人們健康有益,周遭一整個就是小橋流水婉約宜人,看書看累了,走到圖書館長廊暫歇,山間蟲鳴縈繞,就是身心最好的療癒,下一篇會繼續跟大家分享館後方的蓮花池美景,先欣賞池畔盛開的杜鵑與奇花異草,還有滿眼的綠意盎然。

15-DSCN1423.JPG16-2017.04-001.JPG17-DSCN1251.JPG18-DSCN1250.JPG19-DSCN1609.JPG20-DSCN1610.JPG21-DSCN1611.JPG22-DSCN1291.JPG23-DSCN1270.JPG24-DSCN1275.JPG25-DSCN1293.JPG26-DSCN1298.JPG27-DSCN1286.JPG28-DSCN1162.JPG29-DSCN1167.JPG30-DSCN1165.JPG 31-DSCN1163.JPG32-2017.04-008.JPG33-2017.04-006.JPG34-2017.04-007.JPG35-2017.04.JPG36-2017.04-005.JPG  

 

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札

一併推廣你的粉絲專頁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地  址:11246台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51號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01-DSCN1616.JPG  

(本文同步發表「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 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食用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對年輕的朋友而言,北投公園可能是因為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GO》而熟悉,20168月寶可夢開放台灣下載體驗,因為遊戲內設定在北投公園中有大量的寶可夢,引爆人潮午夜前來尋寶。

 

但「北投公園」這座位於經緯度25.136260,121.506290第一座溫泉公園,可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公園,是繼圓山公園和台北新公園(現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之後,台北市的第三座公園,搭乘台北捷運站到新北投車站,一出站跨過中山路一看到噴水池,就抵達「北投公園」。

02-DSCN1109.JPG  03-DSCN1110.JPG 04-DSCN1125.JPG 05-DSCN1117.JPG  

北投公園又名新北投公園,隸屬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是由中山路、光明路所圍繞之區域,面積總達61,129平方公尺,1911年,北投公園是依灣總督府的「公園管理規則」所設立,由台北廳下街莊共同經營。

 

19164月,由北投車站分出的新北投支線完工,為了便於日本湯客前往北投溫泉而興建。

 

1934年,北州與地方人士為表揚井村大吉對北投溫泉的貢獻,選在公園內建造一座人像來紀念 (現址為台北市北投區北投公園內的孫中山像)

 

在北投公園內,可以看到溫帶、亞熱帶及熱帶等多樣性的植物樣貌,還有一座是唯一完整良好的石橋,為日治時期所興建的古橋,其餘的橋樑皆受到拆除而改建成現代化水泥橋。

06-DSCN1128.JPG 07-DSCN1126.JPG 08-DSCN1133.JPG 09-DSCN1134.JPG 10-DSCN1140.JPG 11-DSCN1141.JPG 12-DSCN1143.JPG 13-DSCN1144.JPG 14-DSCN1145.JPG 15-DSCN1146.JPG 16-DSCN1147.JPG  17-DSCN1142.JPG18-DSCN1152.JPG  

2009年,北投公園內興建了「跳泉」,那是能配合燈光、音樂做出韻律的水舞。公園內還有北投圖書館溫泉博物館梅庭地熱谷北投溪等景點,清明連假第一天,看完新北投車站之後,走過中山路就來到了同樣有百年風華的北投公園,處處杜鵑花開,白的、紅的、粉紅相互爭豔。

19-DSCN1124.JPG 20-DSCN1135.JPG 21-DSCN1118.JPG 22-DSCN1121.JPG  23-DSCN1122.JPG 24-DSCN1138.JPG 25-DSCN1136.JPG 26-DSCN1119.JPG  27-DSCN1120.JPG

往公園周邊四處繞繞,還可以看到小橋流水,頓時暑熱全消,抬頭古樹遮天,還有像楓葉的綠樹開得滿天綠意盎然。

28-DSCN1150.JPG 29-DSCN1149.JPG30-DSCN1151.JPG  31-DSCN1615.JPG 32-DSCN1618.JPG 33-DSCN1619.JPG 34-DSCN1620.JPG 35-DSCN1614.JPG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01-DSCN1006.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浮光掠影」與「SJKen的美食與旅遊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每回搭捷運到新北投車站出站後,都跟一般外來的觀光客一樣過中山路,往對面的北投公園、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北投溫泉博物館一路上行,直到這次因為參觀座落在七星公園內,百年風華再現的「新北投車站」,才有機會出了新北投車站往右後方逛去,意外地發現這座佔地完全不輸北投公園的七星公園,同樣擁有完善的設施,而且因為少有外地客前來,所以就成了當地居民樂得獨享清幽的秘密花園。

 

參觀完新北投車站後,順著綠地一路前行,遠眺藍天白雲新穎高樓林立,近看周邊卻是山野小溪老屋隱身在綠蔭之中,新舊建築交錯得如此融和,讓人既然發思古之幽情,像是置身在忘了時間的林間小徑,一抬頭又看見了現代都會的先進建築,穿梭在時空的一趟都會鄉野小旅行,讓人一整個放鬆。

02-DSCN0989.JPG03-DSCN1055.JPG04-DSCN0966.JPG05-DSCN0961.JPG06-DSCN0978.JPG07-DSCN0967.JPG08-DSCN0964.JPG09-DSCN1054.JPG

走過小溪後,眼前古木參天,好多棵盤根交錯的老樹枝葉繁茂,成了最美的綠蔭,夏天來這就是最佳的消暑聖地,有風有花草,還有中國風的涼亭,整個公園顯然有人專門在整理,植栽整齊,地面保持地乾淨,空間十分寬敞,有人在這散步,有人溜狗、有人在這聊天,因為人不多,大家都顯得一派輕鬆自在。

10-DSCN1011.JPG11-DSCN1019.JPG12-DSCN1051.JPG13-DSCN1023.JPG14-DSCN1000.JPG

最妙的是在這看到了外觀複製了「新北投車站」的建築,靠近一看卻是一座公共廁所,周邊規畫得十分完善,從不同角度拍都好看,一點都不像公廁。

18-DSCN1042.JPG21-DSCN1001.JPG19-DSCN1003.JPG20-DSCN1005.JPG15-DSCN0998.JPG16-DSCN1049.JPG17-DSCN1050.JPG

從公廁往左邊走到小溪,穿過小路又是一片出其不意的「安明綠地」,往左邊順著樓梯上行,一路看到巨樹,很特別的葉形引人囑目。

22-DSCN1024.JPG23-DSCN1020.JPG24-DSCN1029.JPG25-DSCN1037.JPG26-DSCN1044.JPG27-DSCN1035.JPG

當天下午天氣晴朗,一群狗狗可能是受不了豔陽帶來的熱氣,穿過小徑往右穿到小溪邊旁,屬於她們的消暑秘密基地,一路跑到溪中玩水,真的太可愛了!

28-DSCN1026.JPG29-DSCN1033.JPG30-DSCN1025.JPG31-DSCN1028.JPG32-DSCN1036.JPG

折回七星公園內,穿過公廁一路前行,還有給親子玩的遊樂設施,順著小溪兩側可以看到老樹花木扶蘇,一路通到薇閣小學,竟然還看到了盛開的櫻花樹,為當天的七星公園秘密花園之旅,劃下了完美的句點。

33-DSCN1016.JPG34-DSCN1018.JPG35-DSCN1052.JPG36-DSCN1063.JPG37-DSCN1061.JPG38-DSCN1058.JPG39-DSCN1062.JPG  

 

北投七星公園
地    址: 台北市捷運新北投站出站右側。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DSCN0902.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浮光掠影」與「SJKen的美食與旅遊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清明春假第一天,愚人節的下午,因著先前各大新聞媒體的報導,特別搭乘台北捷運淡水線,從北投站轉搭新北投支線到新北投站參與「百年驛站風華再現」的慶典活動,果然一出站在月台上往右俯看七星公園裡,就看到一座新的不能再新的北投車站,與滿滿的與會貴賓、媒體、樂團、當地溫泉飯店攤位、準備街頭遊行的各類民俗表演團體、與為明年選票著想,前來揮手致意的民意代表,滿滿湊熱鬧的人潮,讓曾於1916年開通,從北投到彰化,再經多方人士奔跑,重返故鄉,有著百年歷史的「新北投車站」,現場周邊擠得水洩不通,一片歡欣鼓舞!

02-DSCN1627.JPG03-DSCN1628.JPG 04-DSCN1626.JPG42-DSCN0933.JPG29-DSCN0888.JPG26-2017.044.JPG44-2017.045.JPG

 「新北投車站」(參看官網簡介 http://www.xbths.taipei/#about )源起於1916年的日據時期,為台鐵北淡線目前僅存的百年車站,日據時期的台灣總督府,為了發展新北投地區溫泉觀光產業,興建新北投支線,並於1916年(大正5年)4月1日正式啟用「新北投乘降所」,之後改稱為「新北投驛」,也就是現今所稱的「新北投車站」。

 

1988年因北淡線停駛,「新北投車站」也隨之走入歷史,拆遷後的「新北投車站」被移至彰化「台灣民俗村」存放供遊客參觀,2012年「台灣民俗村」因經營不善與產權轉移關村,2013年4月18日,台灣民俗村產權人「日榮資產股份有限公司」,有感於任何歷史建築,必須與原本定著土地具有關聯性,同意無償捐贈新北投車站予台北市,才有之後由台北市文化局委託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營運管理的「新北投車站」,八頭里仁協會於公益信託臺北市古蹟保存與發展基金設立「北投古蹟基金帳戶」,希望以民間募款的方式籌措搬遷資金。

 

在新北投當地居民支持下募得重建所需款項後,於2016年進行「新北投車站」修復重組工程,2017年4月1日起,於距離原址附近50公尺完成對外開放。流浪他鄉28載(1988 ~ 2016)的「新北投車站」,終於在2017年4月1日重返故鄉,為迎接百年車站返鄉,從2017年3月31日晚上開始,到4月4日清明連假期間,「新北投車站」附近,也舉辦了一系列開幕歡慶活動,為遠近慕名而來的居民與遊客,提供了一處觀光新景點。

 

過往從捷運新北投車站出站,看到站前中山路與七星街的的路標,總是毫不猶豫地走過中山路,到對面的中山公園,然後一路上行經過北投圖書館、北投溫泉博物館,參觀媒體大力報導的觀光景點,這次卻也因媒體報導,才得以出站後右後迴轉,第一次與佔地寬廣,專屬當地居民桃花源的七星公園相遇,新北投車站前右側還有當年由台北市文化局主導的「台北古蹟公益信託基金」與當地居民共同推動的「新北投車站風華再現」公益信託活動的看板說明,走出站後往右前行,當天的慶祝活動布旗迎風飄揚,還有介紹當天下午的活動流程,與參與的廠商名稱,只聽見一位女聲用著既感性又熱切的嗓音,娓娓道來北投車站的緣起,以及其間經歷的百年風霜,也針對古蹟移地重建與建築用料過新失真兩點進行說明,說到激動處還隱約聽得到哽咽。

05-DSCN1116.JPG 06-DSCN1114.JPG07-DSCN0958.JPG08-DSCN0832.JPG09-DSCN0868.JPG10-DSCN0869.JPG 11-2017.04-002.JPG

聽當地人說,靠近中山路旁這片綠蔭與櫻花林,才是真正北投車站古蹟所在地,但因為歲月荏艿時移事轉,已然變成了腹地不廣的交通要道邊的小公園,網路上在眾多一片正面讚揚的新聞報導中,看到了兩篇來自「關鍵評論」(The New Lens)不同觀點的表述文章。

 

新北投車站返鄉不是風華再現,而是一場文化浩劫

新北投車站返鄉:面對文資保存問題,我們只能當「愚人」嗎?

 

文中詳述主其事者因著現今交通因素在內多重考量,不顧當地社團法人八頭里仁協會自始至終移地重建的反對聲明,找來了不具古蹟重建專業知識背景的建築商,以公聽會上在地里長支持的前提下,強行過關動工,才有了如今看似百年驛站重現,卻失去了古蹟該有的原地與原貌,當「古」與「蹟」都失真,那麼我們看見的,究竟是百年驛站風華再現?還是古風不再的失真? 頗值得看完當天熱鬧活動的群眾們靜下心後,或是具備獨立思考的讀者去深思。

12-DSCN0843.JPG13-DSCN0839.JPG14-2017.041.JPG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DSCN6643.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浮光掠影」與「FB粉絲專」,公園旅遊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大部份喜歡大自然的台北朋友都聽過「關渡自然公園」,但罕有人知道在關渡宮後山還有一座「關渡公園」,大年初五到關渡宮拜拜之後,順著樓梯往上走,先參觀了靈山公園與懷英亭後,想繼續一覽淡海與觀音山美景,或是俯看整個關渡平原,只要再往上走,過了電塔之後,就會看到一片綠草如茵的公園,那就是隱藏版的桃花源,四季風景都不同,還有一張長椅,坐在上面往下看,一整個心曠神怡。

 

02-DSCN6633.JPG03-DSCN6634.JPG04-DSCN6636.JPG 05-DSCN6637.JPG06-DSCN6622.JPG 07-DSCN6635.JPG 08-DSCN6632.JPG

在關渡公園前方還有一棟「基督教拿撒勒人會神學院」,每次來這總是十分寧靜,罕有人煙,空曠的大自然看山看水兩相宜,可以冥思、散步,整個公園小巧而整理得十分乾淨,一整個賞心悅目。

09-DSCN6625.JPG 10-DSCN6627.JPG 11-DSCN6628.JPG12-DSCN6631.JPG 13-DSCN6626.JPG14-DSCN6623.JPG 15-DSCN6621.JPG

還有中式涼亭,走累了帶本小說就地坐下自在地看,完全不必擔心干擾。

16-DSCN6624.JPG17-DSCN6613.JPG18-DSCN6614.JPG19-DSCN6610.JPG20-DSCN6618.JPG21-DSCN6619.JPG22-DSCN6620.JPG

走過了涼亭,再往前走就來到了關渡宮的正上方,可以欣賞另一邊的關渡平原風景,喜歡大自然的朋友不妨前往一探究竟。

23-DSCN6638.JPG24-DSCN6639.JPG25-DSCN6644.JPG26-DSCN6646.JPG27-DSCN6647.JPG28-DSCN6640.JPG29-DSCN6641.JPG30-DSCN6645.JPG31-DSCN6642.JPG  

 

財團法人台北市關渡宮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知行路360號

洽詢電話 02-2858-1281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41-DSCN6665.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浮光掠影」與「FB粉絲專頁」,公園旅遊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一般到關渡宮參拜的香客,通常都是依序逐祠參拜祈求平安健康財運幸福過後便離去,其實如果時間允許的話,不妨停留一些,再往關渡宮後山的靈山公園,新近增建的懷英亭,欣賞關渡平原與清同治年間流傳至今的淡水八景之一「關渡分潮」的美景,再往上走,還有一處跟關渡自然公園名稱近似,卻罕為人知的「關渡公園」,附近還有「基督教拿撒勒人會神學院」,如果幸運碰到好天氣,又待得夠晚,就可以欣賞全台八景之一的關渡夕照,可說是一處東西天地人自然與人文融匯的觀景勝地,這一篇先跟大家介紹第一處景點,座落在關渡宮後山上方的「靈山公園」。

 

年初五下五前往關渡宮參拜之後,就順著後山樓梯往上來到了維護得非常完善,充滿仙佛之氣的「靈山公園」,公園入口有一對石獅迎賓,修剪得十分美麗的植栽與花景。

02-DSCN6562.JPG03-DSCN6563.JPG04-DSCN6576.JPG05-DSCN6575.JPG06-DSCN6568.JPG07-DSCN6566.JPG08-DSCN6676.JPG09-DSCN6577.JPG10-DSCN6578.JPG11-DSCN6569.JPG12-DSCN6573.JPG13-DSCN6570.JPG14-DSCN6571.JPG15-DSCN6572.JPG16-DSCN6574.JPG  

往右邊一路前行,邊走邊欣賞整個關渡平原的美景,跟山下洶湧的參拜人潮相比,此處才能感受到廟宇三洲感應「靈山勝境」,原本的寧靜祥和之氣,累了有中國傳統風格的涼亭可供休憩賞景。

17-DSCN6597.JPG18-DSCN6598.JPG19-DSCN6651.JPG20-DSCN6590.JPG21-DSCN6591.JPG22-DSCN6592.JPG24-DSCN6606.JPG25-DSCN6607.JPG23-DSCN6605.JPG26-DSCN6608.JPG27-DSCN6609.JPG28-DSCN6612.JPG29-DSCN6615.JPG30-DSCN6616.JPG31-DSCN6617.JPG32-DSCN6602.JPG 33-DSCN6603.JPG

再往前一路走到石獅構築的橋畔「關渡三潮勝地」,可遠眺對岸的觀音山,與俯看淡水八景之一的「關渡分潮」,從台北市內一路蜿蜒經過的基隆河與淡水河在此匯入大海,在關渡夕照下同時呈現淡水與海水交接處深淺不同的顏色,就是「關渡分潮」的美景由來,可惜那天天氣不算好,沒有夕照,不過還是可以感受那大自然氣勢磅礡的大海景像。

欣賞完了關渡分潮勝景,還可一路沿著海景往右看到關渡大橋與觀光船泊碼頭的熱鬧場景。

 

34-DSCN6652.JPG 36-DSCN6663.JPG 35-DSCN6658.JPG 37-DSCN6654.JPG 38-DSCN6666.JPG 39-DSCN6661.JPG 40-DSCN6660.JPG 41-DSCN6665.JPG 42-DSCN6659.JPG 43-DSCN6653.JPG 44-DSCN6667.JPG 45-DSCN6668.JPG 46-DSCN6669.JPG 47-DSCN6670.JPG 48-DSCN6664.JPG 49-DSCN6671.JPG 50-DSCN6674.JPG 51-DSCN6657.JPG 52-DSCN6672.JPG  

從靈山公園往左邊走,是由假山青石構築而成的美景,在循階而上的過程中,遠遠就能看見觀音、善才童子、神將與鸚鵡的雕像,庇佑著凡間眾生,在此居高臨下更能感受仙氣飄飄的清明。

53-DSCN6558.JPG54-DSCN6582.JPG 55-DSCN6588.JPG56-DSCN6587.JPG 57-DSCN6583.JPG58-DSCN6581.JPG59-DSCN6589.JPG60-DSCN6595.JPG61-DSCN6584.JPG 62-DSCN6579.JPG63-DSCN6599.JPG 64-DSCN6594.JPG 65-DSCN6593.JPG 66-DSCN6596.JPG 67-DSCN6600.JPG 68-DSCN6601.JPG  

 

 

 

財團法人台北市關渡宮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知行路360號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DSCN4342.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與「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隸屬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管轄的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於1994年3月29日正式對外開放至今,一轉眼也過了22年,當年光禿禿的公園,如今綠蔭處處,多樣不同的樹種相互爭豔,連這陣子全台瘋看的落羽松,也能在大安森林公園看見,雖然沒有桃園、宜蘭羅東那樣大規模的盛景,但贏在位於台北市中心,交通方便,對於沒有交通工具或是不方便登高涉水的老人家,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在大安森林公園站一出站就能看見這設施完善,佔地寬廣達25.894公頃的城市桃花源。

 

四季不同時節造訪台北大安森林公園,處處可見不同的花草樹木, 整個公園主要可分為竹林區、榕樹區、香花區、水生植物區、帶狀林區、水池假山區、露天音樂台、兒童遊戲區和停車場,園區內備有像是行人座椅、涼亭、音樂舞台、慢跑道等休憩運動場所,滿足不同來客的需求,設施相當完善,公園還設置有地下停車場,不管是開車、搭公車或搭捷運前來都很方便。

02-DSCN4371.JPG03-DSCN4379.JPG  04-DSCN4699.JPG  

第一篇就先帶大家欣賞台北大安森林公園中的落羽松、竹林、狗狗與小松鼠,之後再介紹其它公園內的特色。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園中的落羽松有兩處,一處靠近建國南路與信義路中段,一處靠近生態池,一字排開的落羽松數量雖不多,但樹高挺立,枝葉繁茂,不管是遠端近看都各有風情,迎風飄動的落羽松,金黃繽紛的確迷人,與旁邊的花朵十分相襯。

05-DSCN4701.JPG06-DSCN4744.JPG07-DSCN4745.JPG 09-DSCN4752.JPG10-DSCN4724.JPG11-DSCN4702.JPG12-DSCN4705.JPG13-DSCN4709.JPG14-DSCN4710.JPG15-DSCN4711.JPG16-DSCN4373.JPG17-DSCN4712.JPG18-DSCN4742.JPG 19-DSCN4707.JPG20-DSCN4713.JPG21-DSCN4704.JPG22-DSCN4703.JPG23-DSCN4708.JPG24-DSCN4190.JPG25-DSCN4372.JPG26-DSCN4376.JPG27-DSCN4377.JPG28-DSCN4341.JPG29-DSCN4716.JPG 30-DSCN4192.JPG31-DSCN4193.JPG 32-DSCN4195.JPG  

除了落羽松之外,園區內還有竹團錦簇的綠竹林,有得還跟落羽松相鄰,一金黃一翠綠讓人看得賞心悅目,如果是夏天到訪,置身在其中還特別的涼爽。

35-DSCN4380.JPG36-DSCN4374.JPG 37-DSCN4381.JPG33-DSCN4384.JPG 34-DSCN4383.JPG39-DSCN4682.JPG 40-DSCN4683.JPG  38-DSCN4375.JPG

當天還看到一隻全白的狗狗在綠草如茵的草地上睡覺,不過動物的警覺天性與敏銳聽力,讓牠一聽到相機快門聲時就會張眼查看,即使我刻意距離很遠拍照,還是小小驚動牠,後來就趕緊離開,讓牠可以在那舒服安睡。

41-DSCN4775.JPG42-DSCN4777.JPG43-DSCN4778.JPG44-DSCN4779.JPG45-DSCN4776.JPG  

台北大安森林公園內的小松鼠,沒有青年公園的多,但一樣不怕人,常在樹上草中跑來跑去,看到人不但不躲,還睜著大眼左瞧右看,估計是之前有人餵養,才會造就牠們不怕人的行為,模樣超萌的,但公園內其實就有足夠的食物可供牠們食用,如果亂餵東西反而不好。

46-DSCN4182.JPG47-DSCN4183.JPG48-DSCN4184.JPG49-DSCN4185.JPG50-DSCN4186.JPG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get this widget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