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家好好保重。

目前分類:公園尋幽 (7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01-DSCN7031.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浮光掠影」與「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上週末下午,前進許久未曾拜訪的,位於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3號的「二二八和平公園」,除了參觀位於公園北側,台北市襄陽路2號的「國立台灣博物館」正館,與(簡稱台博、台博館、台灣博物館),與「黃氏節孝坊」外,還在公園內四處逛逛。

 

根據維基百科簡介,「二二八和平公園」原名「台北新公園」,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北起襄陽路、南至凱達格蘭大道、西為懷寧街、東為公園路,占地71,520平方公尺,鄰近總統府外交部北賓館大醫院等主要機關建築,清治時期,除了光緒14(1888)落成的台北大天后宮(位於國立灣博物館南側水池)外,其餘地帶皆為一片荒蕪尚未開發。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開始著手計畫,闢建一座稍具規模的都市公園,,「台北新公園」始建於明治32(1899),直到明治41(1908)初步落成的,成為台灣第一個承襲歐洲風格的近代都市公園,由於已移作他用的天后宮尚未拆除,所以當時的公園範圍僅為現今公園範圍的南半段,由於「台北新公園」的興建與落成時間,皆晚於明治30(1897)落成的圓山公園(台北第一座大型公園),所以才命名為「新公園」。

 

直到台北大天后宮1912年因颱風受損嚴重而拆除後,大正 2年(1913)總督府執行「市區改正」,拆除台北大天后宮,並於台北大天后宮原址北側興建「兒玉·後藤紀念館」(即今之國立台灣博物館),於大正41915完工,「台北新公園」腹地亦隨之向北拓展,才有了如今「台北新公園」的初貌。。

 

由於公園位置鄰近灣總督府等行政機關與日本內地人聚居地,因此經常成為政策活動的舉辦地點。在昭和10(1935)底舉辦的灣博覽會當中,新公園也成為主要的會場之一,園內也曾建有祭祀日本學問之神菅原道真的「台北天滿宮」,一走進公園,到處綠草如茵古木參天,讓人頓覺神清氣爽。

 

02-P_20161112_162518.JPG 03-DSCN7043.JPG 04-P_20161112_162604.JPG 05-P_20161112_161240.JPG17-DSCN7035.JPG 06-P_20161112_161305.JPG

二二八和平公園內,除了位於北側的「國立台灣博物館」外,位於中央的「二二八和平紀念碑」,位於東南側的「北二二八紀念館」外,以及自日治時期即闢建至今的露天音樂台,其中露天音樂台戰後經擴大改建,成為半圓頂型舞台今貌,1970年代末期曾經成為民歌演唱的主要場所。16-DSCN7034.JPG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DSCN6950.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與「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昨天下午參觀完位於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後,走出館後往右遠遠就可看到這座同樣位在二二八紀念公園內,一座古樸典雅的百年貞節牌坊「黃氏節孝坊」。

 

「黃氏節孝坊」全坊,採用青斗石及白色花崗岩製作,寓藏「清清白白」的意涵,創建於1882年,最早原建於台北府城東門內,因為政權遞轉,19011997「黃氏節孝坊」幾經輾轉拆遷重組,最後才落居現址,是台北市內難得一見的百年歷史以上的三級古蹟。

 

隨著時代變遷,人心不古,台灣離婚率連年飆高,19世紀象徵古代女子守寡後未曾再嫁,將一生奉獻給家庭,擔負起照料夫家與子女重責大任的貞節牌坊,已然絕跡,恍如隔世,只留下這座「黃氏節孝坊」,讓到訪過客發思古之幽情。

 

02-DSCN6931.JPG20-DSCN6939.JPG19-DSCN6943.JPG 04-DSCN6942.JPG  

根據維基百科簡介,黃氏,原名嘂娘(嘂,通「叫」)端懿。生於182099日,卒於1893223日,享年74歲。黃氏家居福建舖錦(今中國福建省石獅市寶蓋鎮鋪錦村)16歲遠嫁泉州晉江17歲的王家霖。

 

王家霖小名馬赤,字則樹,號秋霖、敦巖。父親是王宗河,任五品官,後來因故辭官從商,往返福建泉州台灣艋舺兩地作生意。

 

王家霖考功名,考了很多次都沒上,於是就丟下書本幫助父親王宗河做生意。王家霖體弱多病,1847年因病去世,年29

 

根據《淡水廳志》記載,當時 28歲的王妻黃氏,不但跟隨公婆從泉州遠渡來台灣艋舺定居,並獨自撫養三子兩女,除了長子早逝外,其餘二子皆有功名。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P_20160924_170325.jpg04-P_20160924_170741.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與「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一年一度的 TLC 台北野餐日,拋開前些時候接連兩個颱風來襲的陰霾,週六(9月24日)在一片秋高氣爽的好天氣下,再次於台北美堤河濱公園周遭舉辦,今年場地往西移到一片草地,活動從10點開始,一直到晚上看完星空電影院撥放的電影為主,現場一片歡樂氣氛,舞台上不同時段的主持人有獎問答賣力帶動現場觀眾,還有很多攤位同樣提供各種優惠前來參與的朋友,錯過昨天的朋友不用擔心,10/08還有一場「基隆海洋野餐日」可以參與。

02-P_20160924_170839.jpg 03-P_20160924_170710.jpg  

不管是開車、騎車,從哪個方向來,沿路都有Janet與當天參與活動的主持人的龍門旗引導,一整個迎風飄揚,今年TLC明星陣容,包括《雙廚星任務》兩位大廚 Joël 和 Soac ,柯提斯史東接班人《衝浪男孩好滋味》丹與海登,都在主人家《瘋台灣》Janet 的邀請下前來與大家一起野餐,當然也發揮廚藝,把廚房搬到草地,邀請大家成為座上賓;要和TLC野餐客分享最棒的好滋味!


一到現場到服務台報到,上FB 打卡邀朋友前來,就能獲得抽獎券,有機會獲得主辦單位準備的眾多獎項!

07-P_20160924_170328.jpg06-P_20160924_170025.jpg 08-P_20160924_170334.jpg

基隆河右岸一整個風光秀麗,一整個秋色迷人,現場有年輕人呼朋引友,也有全家扶老攜幼,也不乏一些國外朋友前來共同熱鬧一番!

09-P_20160924_164232.jpg 10-P_20160924_164301.jpg 11-P_20160924_164321.jpg 12-P_20160924_164133.jpg 13-P_20160924_164100.jpg 14-P_20160924_164105.jpg

平常河濱公園交通都很順暢,但昨天就一整個亂成一團,盡管主辦單位已經很用心在規劃動線,也不時呼籲,但部份來參與活動的人們,還是缺乏基本的公德心,溜狗的、溜小孩的,放任小孩馬路中間亂騎一通,危及整個自行車道的安全。

 

更離譜的,還有父親一邊起一邊拿自拍器拍後面全家大小,做足了壞榜樣,更別提那些邊騎車邊講手機,或是突然馬路中間停車的,吃喝玩樂很開心,但拿別人或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就使不得。

15-P_20160924_164112.jpg 16-P_20160924_164117.jpg 17-P_20160924_164120.jpg 18-P_20160924_164127.jpg 19-P_20160924_165414.jpg 20-P_20160924_170009.jpg 21-P_20160924_165310.jpg 22-P_20160924_165431.jpg23-P_20160924_164248.jpg 24-P_20160924_164920.jpg29-P_20160924_165954.jpg

現場有家「公主遊輪」應該是活動最大的贊助商,宣傳的舞台佈置與攤位搭建,手筆很大,氣勢高出其它廠商許多,也引來不少人前來排隊搶好康。

25-P_20160924_165005.jpg 26-P_20160924_165148.jpg 28-P_20160924_165322.jpg 27-P_20160924_165010.jpg 30-P_20160924_165134.jpg31-P_20160924_165110.jpg 32-P_20160924_165118.jpg33-P_20160924_165124.jpg

周邊放眼望去,就是琳瑯滿目風格各異的帳棚,在陽光與秋風的吹拂下閃閃發光!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DSCN5675.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與「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上一篇文章「至德園(二之一)大王蓮、荷花池與望雲亭」 跟大家分享了八月中旬前往故宮附近的「至德園」的賞蓮之旅,欣賞了大王蓮與充滿中國古風的亭台樓閣之後,這一篇就要請大家跟著我的步履,一同今夏最後一抹睡蓮美景。

 

首先先來欣賞池中一些僅存尚未枯槁的荷葉、蓮藕,還有睡蓮的葉片,圓滾滾的露珠在偌大的葉面停佇,別有一番奇趣!

02-DSCN5698.JPG03-DSCN5686.JPG04-DSCN5727.JPG05-DSCN5725.JPG 06-DSCN5720.JPG07-DSCN5738.JPG 08-DSCN5719.JPG 09-DSCN5722.JPG 10-DSCN5690.JPG

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學名「Nymphaea tetragona」的睡蓮,又稱子午蓮、水芹花、瑞蓮、水洋花或小蓮花,是屬於睡蓮目、睡蓮科、睡蓮屬的水生植物,是除了荷花外,水生花卉之中又一名貴花卉。

 

 

有「花中睡美人」美譽的睡蓮,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秋季開白色花,午後開放,晚間閉合,可以連續開閉三四日,因其晝舒夜卷的特性而得此稱譽,睡蓮的外型與荷花相似,不同的是荷花的葉子和花挺出水面,而睡蓮的葉子和花浮在水面上,不同於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

 

 

 

根據上面的說法,先映入眼簾的應該是一株株挺出水面含苞待放的荷花,丰姿卓越讓人充滿想像力!

11-DSCN5629.JPG 12-DSCN5627.JPG 13-DSCN5677.JPG 14-DSCN5681.JPG 15-DSCN5630.JPG

平常常說的荷花與蓮花就是同一種花,但荷花與睡蓮就不同,睡蓮的葉片緊貼水面,花挺出水面不高,而荷花的葉片及花朵,卻是高高挺出水面許多,地下莖也不同,且荷花無論在花形或葉片的尺寸上,皆比睡蓮大得許多。荷花的花季,主要集中在夏季的七、八月;不像睡蓮全年都可能開花。 

 

睡蓮(Water lily)根須固著於土壤,葉浮於水面上,依種類不同有的在冬季會休眠或是停止生長,冬季不休眠的種類夏秋季是盛花期,花朵分晝開或夜開,出水或浮水,花色有粉紅、白、紫、藍、黃等各色,當天在至德園看到的主要是粉紅與藍紫色的睡蓮。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DSCN5649.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與「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八月中旬趕在賞蓮的最後一波,看到新聞報導,在故宮附近的至德園有大王蓮可賞,就找了一個週末前往尋幽探訪一番。至德園位於至善路與故宮路交叉口,還沒到故宮,除了自行開車前往的朋友,也有多條公車經過,可搭乘小18、小19、紅30、213、255、255(區間車)、304承德線、304重慶線,在「故宮博物院站」下車,走路1分內即可到達至德園。

 

 

至德園入口就是一座典雅的白牆灰瓦構成的中國風圓拱門,讓人有種走入時光隧道的清幽,裡面小徑曲幽一路綠意盎然,最大的吸睛點,一個是往內走的蓮荷池畔,有荷花、大王蓮、粉的與藍的睡蓮,因為造訪的時候已是賞荷晚期,荷花都已落盡,幸好還有一整片的大王蓮與睡蓮,這篇先跟大家介紹園潤的大王蓮,下一篇再分享清幽雅緻怡人心情的睡蓮。

 

另一處是園內的亭台樓閣,充滿古意盎然,園內林木蒼翠,榕蔭曲徑小橋流水,還可遠眺遠山白雲綠樹,走過了入口後這一段筆直的石磚道後,就可以看到園區的導覽圖,園區一共有九處亭台樓閣可以讓訪客一一細細品味,至德園的名氣沒有故宮門前的至善園來得大,少了如織的遊客,反而保有了園內的寧靜與美感。

02-DSCN5616.JPG03-DSCN5617.JPG04-DSCN5618.JPG05-DSCN5619.JPG06-DSCN5624.JPG07-DSCN5620.JPG08-DSCN5621.JPG09-DSCN5622.JPG 10-DSCN5623.JPG

至德園公園的園內設計,是以中國園林為設計主軸,置身其中處處都是美景,走累了也有古色古香的涼亭可隨時入內休憩,園內這一大片荷花池,應該是植物園的荷花池外,維護的最完善的公園荷花,一路沿著園區的木棧道,就可近距離欣賞荷花、睡蓮與大王蓮的美景。


荷花池的美,來自至德園認養人- 「國立故宮博物院」團隊的悉心照顧,每年立春後乍暖還寒時節,工作人員就會頂著寒意,涉水進入池中進行播種及育苗,等到新葉成長突出水面後,還要再進入池中進行拔草與施肥,以及後續的池內整潔清理工作,才能成就出盛夏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美景。

11-DSCN5625.JPG 12-DSCN5626.JPG 13-DSCN5671.JPG 14-DSCN5655.JPG29-P_20160814_172205.JPG15-DSCN5712.JPG 16-P_20160814_172216.JPG 17-P_20160814_172124.JPG 18-P_20160814_172148.JPG 19-DSCN5706.JPG

維基百科介紹「大王蓮」是俗稱,正式名稱是「王蓮」,是睡蓮科王蓮屬(學名Victoria)植物的通稱,此屬只有兩個物種夏季開花,單生,浮於水面,初為白色,次日變為深紅而枯萎。擁有巨型奇特如盤的葉片浮於水面,群聚時就是「數大就是美」最好的呈現,以多變的花色和濃厚的香味聞名於世。

 

 

王蓮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莖直立塊狀,具粗壯發達的側根,質地軟而脆。葉子浮於水面,大而圓,直徑100 ~ 300厘米;葉子邊緣向上折轉、直立,高 7 ~ 10釐米;上面綠色無刺,下面深紅色,有突起的網狀葉脈,脈上具2 ~ 3釐米長的銳刺;葉柄長而粗且密布粗刺,一株大王蓮所有葉片,伸展開的覆蓋面約達 6~10平方米。王蓮的葉盤,可承受3個兒童(50~70 kg)的重量,甚為奇觀。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P_20160904_172605.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與「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下星期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雖然看新聞知道有颱風來攪局,所以上週日趁著好天氣,就騎車出遊去!

 

愈近中秋天氣一日一日轉涼,秋高氣爽鐵馬好作伴! 走,這回要到「百齡左岸河濱公園」賞花去,從去年12月開始,這裡在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的規劃下,除了原有超萌的彈塗魚、招潮蟹等濕地動物環境藝術造景,與許多的運動設施外,又多了一大片花壇,紅的、黃的、藍的與紫的花色賞心悅目,假日又多了一處讓人停歇休憩的好去處。

 

上週日騎著Youbike 從南港出發,經過松山彩虹橋,過橋一路前行,經過大佳河濱公園、百齡右岸河濱公園,上了社子大橋下橋回到基隆河左岸,一路漫行,都會看到一群抓寶客聚集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形成人與車爭道的奇景。

 

一路騎到「百齡左岸河濱公園」,可以隔河與北投地標「北投垃圾焚化廠觀景台」相望。

02-P_20160904_172906.jpg 03-P_20160904_172922.jpg 04-P_20160904_172929.jpg 05-P_20160904_172305.jpg 06-P_20160904_172656.jpg 07-P_20160904_172914.jpg 08-P_20160904_172234.jpg 09-P_20160904_172334.jpg 10-P_20160904_172521.jpg

如果是從基隆河上游往關渡方向前進,車行過承德橋之後,一路河光水色,沒多久就會進入士林區的「百齡左岸河濱公園」,騎著Youbike的朋友一路沿著河岸前行,一路連接到社子島,到關渡,最後可到大稻埕看夕陽美景。

 

「百齡左岸河濱公園」周邊山高水遠藍天白雲視野開闊,河岸邊長草離離;公園附近的網球場、籃球場、壘球練習場、棒球場、溜冰場、單槓、體健設施、棋桌椅組、健康步道…等措施,是座典型的運動型河濱公園,愛運動的朋友來這絕對玩得不亦樂乎!

11-P_20160904_172518.jpg 12-P_20160904_172646.jpg 13-P_20160904_172650.jpg 14-P_20160904_172309.jpg 15-P_20160904_172226.jpg 16-P_20160904_172358.jpg 17-P_20160904_172427.jpg 18-P_20160904_172433.jpg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從去年起使用了25,000盆夏季耐熱草花,將緊臨社子棒球場旁的廣場綠地妝點成一片美麗花海,設計靈感源自基隆河潮汐起伏,現場看的到紫蘭色「天使花」、粉紅色「繁星花」與黃花「馬纓丹」等多彩豔麗草花群植編織成一片美麗的花毯,讓人來此一整個心曠神怡,身心清涼。

19-P_20160904_172538.jpg 20-P_20160904_172223.jpg 21-P_20160904_172737.jpg 22-P_20160904_172818.jpg 23-P_20160904_172750.jpg 24-P_20160904_172145.jpg 25-P_20160904_172149.jpg 26-P_20160904_172430.jpg 27-P_20160904_172556.jpg

水利處表示,花海最佳賞花期到9月下旬,想賞花的朋友要把握時間前往,在金秋送爽的初秋季節來此,一面欣賞花海全景,一邊遠眺連綿翠綠的大屯山色,與波平如鏡的基隆河景。

28-P_20160904_172550.jpg 29-P_20160904_172157.jpg 30-P_20160904_172212.jpg 31-P_20160904_172241.jpg 32-P_20160904_172710.jpg 33-P_20160904_172715.jpg 34-P_20160904_172231.jpg 35-P_20160904_172253.jpg 36-P_20160904_172250.jpg 37-P_20160904_172607.jpg 38-P_20160904_172247.jpg 39-P_20160904_172613.jpg 40-P_20160904_172215.jpg 41-P_20160904_172326.jpg 42-P_20160904_172436.jpg 43-P_20160904_172420.jpg 44-P_20160904_172456.jpg 45-P_20160904_172321.jpg 46-P_20160904_172318.jpg 47-P_20160904_172528.jpg 48-P_20160904_172346.jpg 49-P_20160904_172339.jpg 50-P_20160904_172412.jpg 51-P_20160904_172415.jpg52-P_20160904_172444.jpg 53-P_20160904_172343.jpg54-P_20160904_172732.jpg  

百齡左岸河濱公園交通資訊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DSCN5517.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與「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你印象中的台灣原住民還停留在「九族文化村」中的九族? 那麼隨著這篇文章來探幽尋訪真正的答案吧!

 

每回到訪外雙溪故宮博物院都是僅止於故宮前,8月初的周末小旅行,一開始是為了尋找至德園,走了反方向,往至善路二段一路前行,沒想到卻是一路驚喜連連,來到了這處成立於2000年12月9日,全國第一處以原住民為主,呈現原住民文化意象的風格的主題公園,由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以及原住民委員會,邀請原住民藝術家,打造更有味道的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

 

當天藍天白雲遠山環繞,整座主題公園外圍被一整排高聳的椰子樹環繞,一整個綠意盎然! 巨大的石塊上刻上了「原住民文化主題館」十分顯眼。

 

入 口廣場的北側則另有一個圓形廣場,可做為原住民朋友祭祀或文化活動的場地,圓形廣場兩側植栽著檳榔,草坡上並放置天然岩石代替座椅,表現原住民善用自然資源的精神。沿著圓形廣場的北端向東北軸延伸,則 是半地下道形式的文化走廊,內部以疊石或豎立石板設計,展現傳統風味。

02-DSCN5510.JPG03-DSCN5513.JPG 04-DSCN5560.JPG 05-DSCN5511.JPG06-DSCN5514.JPG 07-DSCN5546.JPG 08-DSCN5521.JPG09-DSCN5545.JPG

靠近故宮的一邊,入口廣場西側規劃為戲水區,為了增加趣味性,設計團隊藉由坡地的變化設置滑水梯,讓小朋友也能玩得開心。運用原住民常見的石材,所蓋的特色藝術建築物,上面刻著不同的原住民圖騰,讓人發思古之幽情。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表示,雖然現行的台灣原住民人口,不到全國人口的2%,但是原住民才是真正的台灣主人,這點毋庸置疑,也無法抹煞。

 

「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總面積近2.38公頃,設計團隊以原住民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精神做為設計意念主軸,充分尊重自然特色,將日、月等圖騰意念轉化為空間設計,其間並以公園特有的水資源設計成溪流,並搭配以步道連貫公園南北兩端,形成葫蘆形的基地,在視覺上引發遊客探險、尋幽的氣氛。規劃概分為五大區,分別為廣場區、主步道區、天然溪流區、景觀池塘區、休憩區,以不同的設計層次,全面展現原住民豐富多彩的文化傳承。

10-DSCN5508.JPG 11-DSCN5509.JPG 12-DSCN5515.JPG

走進「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13 尊,象徵包括了也介紹了臺灣平埔族、雅美族、噶瑪蘭族、賽德克族、布農族、卑南族、排灣族、魯凱族、阿美族、鄒族、邵族、賽夏族、泰雅族共13族散佈全台原住民的文化及緣起,但從2000年主題公園落成到現在,原住民又從13族增加到了16族,新增加的3族分別是撒奇萊雅族、拉阿魯哇族與卡那卡那富族,在說明碑上也補充說明了這最新的改變。

 

13-DSCN5519.JPG14-DSCN5516.JPG

公園入口廣場寬闊氣勢擎天,向內沿著滿佈圖騰的圖騰地磚園路步行,進到湖畔水木棧廊道區,水邊種植落羽松群,及多種水生植物如野薑花及睡蓮等,沿路以石板製成的石椅、石牆及各式圖騰地磚,配合生長的爛漫恣意的各式原生植物,營造一個含有豐富生態及展現原住民生活的意象。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DSCN5591.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與「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八月中旬到故宮博物院看展,也利用時間逛了附近的「外雙溪公園」,跟佔地遼闊有亭台樓閣的「雙溪公園」不同,順著至善路2段漫行,走過了住家商店後,就是一片青山綠水,那天下午還看到大大的月亮在山頂出現,一整個很驚喜,一路走著就來到了這座小巧精緻的「外雙溪公園」。

02-DSCN5567.JPG 03-DSCN5568.JPG 04-DSCN5569.JPG 05-DSCN5570.JPG 06-DSCN5564.JPG 07-DSCN5565.JPG 08-DSCN5566.JPG 09-DSCN5571.JPG 10-DSCN5572.JPG11-DSCN5573.JPG 12-DSCN5574.JPG

「外雙溪公園」由園藝管理所與扶輪社共同闢建生態池園區,委託「荒野保護協會」陳德鴻老師指導,由士林社區大學溼地志工定期維護,期使能永續為一自然景觀保育園區,公園門口有一棟兼俱東西建築的大樓,應該是當地的里民活動中心,一走進去就是處處花木扶蔬的綠地,維護得很周全,有石椅跟石棧道。

13-DSCN5601.JPG14-DSCN5600.JPG 15-DSCN5602.JPG 16-DSCN5599.JPG 17-DSCN5598.JPG 18-DSCN5597.JPG 19-DSCN5595.JPG 20-DSCN5596.JPG 21-DSCN5593.JPG 22-DSCN5583.JPG23-DSCN5580.JPG

這片水生植物池是園內的亮點之一,有非常豐富的生態,夏日午後微風輕拂,蓮葉片片一整個讓人賞心悅目。

24-DSCN5589.JPG 25-DSCN5585.JPG 26-DSCN5586.JPG 27-DSCN5588.JPG 28-DSCN5581.JPG 29-DSCN5582.JPG 30-DSCN5584.JPG 31-DSCN5587.JPG 32-DSCN5594.JPG 33-DSCN5592.JPG 34-DSCN5590.JPG35-DSCN5577.JPG 36-DSCN5578.JPG 38-DSCN5576.JPG  

 

 

 

外雙溪公園
行政區域: 臺北市士林區
里      別:     臨溪里
公園位置:     至善路2段284巷19號
公園面積:     2240平方公尺
公園類型:     鄰里公園
建造年度:     88
管理單位:     園藝管理所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9-DSCN4687.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與「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新生公園又名中山4號公園,規劃為歐式花園公園,主要用途與設施係作為平面式草花展示區、花圃、陽光草坪、迷宮、溫水游泳池。由於被劃為花博園區,目前公園劃為花博公園的一部分,主要做為花博林下庭園花海區、迷宮花園、怡情園使用。

 

公園北邊隔濱江街,西半為建國抽水站、新生抽水站,東半為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在林安泰古厝的南邊,隔著濱江街的是新生館,包括夢想館、未來館、世博台北館、天使生活館。

 

再往南新生公園的中間部分,由西而東分別為怡情園、迷宮花園、林下庭園花海區、新生公園棒球場,在怡情園的北邊有一座原花博的養生館,目前由公園處收回使用,養生館北邊有兩間廟宇,於花博期間亦供遊客參拜。

 

沿著民族東路由西而東,分別有著公園處建物、消防隊、新生公園入口建物、新生公園游泳池與新生轉運站。公園處的建物、消防隊、游泳池、棒球場、轉運站與抽水站,並不列為花博公園的一部分。

 

隱身在新生公園西邊一隅的「台北玫瑰園」每年一月是玫瑰花盛開的季節,今年完全錯過了開花的旺季,選在8月初前往,過了門前那棟白色大樓,一處兩側以竹籬笆與高聳的椰子樹林圍起的區域,就是台北玫瑰園,木式屋頂與門口前,有張心型的情人座,一對青鳥停佇在郵筒上,一對可愛的小花童戴著瓢蟲帽,從竹籬笆上到花盆邊,從門口到門內,以不同的姿態現身,處處讓人感受到象徵愛情的玫瑰,所散發甜蜜氛圍。

002-DSCN4904.JPG 003-DSCN4901.JPG 007-DSCN4639.JPG 005-DSCN4897.JPG 006-DSCN4902.JPG  008-DSCN4885.JPG 009-DSCN4640.JPG 010-DSCN4898.JPG   013-DSCN4851.JPG 014-DSCN4900.JPG 015-DSCN4638.JPG  017-DSCN4889.JPG018-DSCN4838.JPG 020-DSCN4831.JPG021-DSCN4771.JPG022-DSCN4790.JPG

走進玫瑰園,就看到純白的綿羊迎賓,走在木棧道上,一襲陽光迤邐而下,置身其間頓覺暑氣全消。抬頭還可仰望天際,整個玫瑰園區完全被高聳的椰子林所包覆,如果不熟悉新生公園的朋友,便可能與這座秘密花園失之交臂,平白喪失了欣賞亭台美景的機會。

023-DSCN4642.JPG 024-DSCN4849.JPG 025-DSCN4876.JPG 026-DSCN4822.JPG 027-DSCN4745.JPG 028-DSCN4888.JPG 029-DSCN4886.JPG 030-DSCN4887.JPG 031-DSCN4875.JPG 032-DSCN4852.JPG 033-DSCN4870.JPG 034-DSCN4879.JPG 035-DSCN4850.JPG037-DSCN4853.JPG 036-DSCN4871.JPG038-DSCN4856.JPG 039-DSCN4805.JPG041-DSCN4854.JPG 042-DSCN4877.JPG

走進園中,狹長形的格局處處花木扶蔬,光影流離映照在拱型的花築與木棧道上,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就算不是玫瑰盛開的季節,也非常值得一訪,帶一本書、一瓶飲料,走累了最裡面還擺放著好幾張有遮陽傘的圓形雕花桌椅,讓賞花賞累了的遊客小憩一番,看看書喝點水,又或是來個夏日午後補眠,或是光坐著發呆都很棒!

043-DSCN4755.JPG044-DSCN4746.JPG 045-DSCN4742.JPG046-DSCN4753.JPG 047-DSCN4754.JPG048-DSCN4855.JPG 049-DSCN4827.JPG050-DSCN4643.JPG 051-DSCN4802.JPG053-DSCN4803.JPG 054-DSCN4703.JPG055-DSCN4704.JPG 056-DSCN4706.JPG057-DSCN4743.JPG058-DSCN4705.JPG 059-DSCN4647.JPG 060-DSCN4839.JPG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DSCN4621.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與「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體驗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上個月初寶可夢風潮正式吹進台灣,至今滿月熱潮未歇,許多迷哥迷妹們,也像國外新聞報導的盛況般,一天24小時,上山下海在山間水湄之間,來趟捉寶記,以捕捉到人們口中難得一見的神奇寶物!

 

其中,之前失心瘋的寶迷,蜂擁擠爆湧進北投公園,留下滿地垃圾的新聞,引發社會正反兩面評論,但尋寶的場景如果換到台北市第二大公園的「新生公園」,就完全沒有這個問題了!

 

「新生公園」於民國67年闢建完成,目前是台北市第二大的公園,新生公園地處新生高架橋旁,佔地近20公頃,位於新生北路以東、松江路以西,廣義的新生公園北起基隆河,南至民族東路,包含建國抽水站、新生抽水站、林安泰古厝、濱江街、新生三館、公園處辦公室、消防隊、新生公園游泳池、新生公園游泳池與新生轉運站,狹義的部分則僅包括濱江街以南、民族東路以北的綠地部分。

 

喜歡就近看飛機的大小朋友,降落松山機場飛機必經的新生公園,也是其中一處絕佳賞飛機的美地,因為公園上方整片天際,空曠又毫無台北市高樓大廈阻擋的問題,特別的迷人。

02-DSCN4906.JPG03-DSCN4883.JPG55-DSCN4927.JPG

當天順著新生高架橋一路北行到民族東路,從新生公園最東邊進入,放眼望去就是一片綠意盎然充滿設計感的花園,還可遠眺圓山飯店。

06-DSCN4619.JPG 09-DSCN4615.JPG 10-DSCN4616.JPG 11-DSCN4617.JPG 13-DSCN4620.JPG12-DSCN4618.JPG 15-DSCN4622.JPG16-DSCN4623.JPG 17-DSCN4628.JPG 18-DSCN4631.JPG 19-DSCN4636.JPG

靠近一看,藍的、粉的、紫的小花群聚在綠地上,給人一種夏天的生機蓬勃的小確幸!    

20-DSCN4624.JPG21-DSCN4629.JPG22-DSCN4626.JPG 23-DSCN4630.JPG24-DSCN4627.JPG25-DSCN4632.JPG 26-DSCN4633.JPG

沿著民族東路往東走,來到了正門口,又是另外一番光景,那天午後好天氣,小龜也爬出水面,一派悠閒地進行日光浴。

31-DSCN4935.JPG 32-P_20160807_164507.JPG 33-P_20160807_164612.JPG 34-P_20160807_164625.JPG 35-P_20160807_164706.JPG 36-P_20160807_164718.JPG 37-P_20160807_164742.JPG 38-P_20160807_164745.JPG 39-P_20160807_164728.JPG 40-P_20160807_164644.JPG 41-P_20160807_164652.JPG 42-P_20160807_164804.JPG

整個新生公園區中五個園藝特色展示區,包含了閩式庭園、林下花圃花海區、怡情園、迷宮花園、花之隧道-綠築曉徑等,花博結束後大部份展區仍有各種園藝展示,加 上新生公園內各種運動場地及展館,讓此處成為假日親子休閒的好場所。而夏日的午後,從西邊的玫瑰園開始,一路往東前行,夢想館、天使生活館到迷宮花園,處處都可以看到捉寶的朋友三兩成群在尋寶。

44-DSCN4912.JPG 45-DSCN4911.JPG 46-P_20160807_162234.JPG 47-P_20160807_162806.JPG 48-P_20160807_162936.JPG91-P_20160807_163027.JPG 49-P_20160807_163005.JPG 50-DSCN4926.JPG 51-P_20160807_163010.JPG 52-DSCN4925.JPG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