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家好好保重。

目前分類:台灣電影 (8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001.jpg  

 

正妹、女神、宇宙超級無敵大美女梁小琪,

原本校園生活一帆風順,人生無懈可擊,愛情閃閃發亮;

卻在偶然的機會下,遭逢了全校最宅最邋遢的十全宅男吳全順,

還成了她的救命恩人,卻扯進了一則校園流傳已久的浪漫愛情「菊湖傳說」, 

台灣、武漢、 菊湖傳說穿越時空搞浪漫, 

湖底救人,鐘聲12響、宅男追女神,全動員大打愛情「副本」, 

金屬探策器、GPS定位、鐘鎚10響定分合! 

她給他 5分鐘,究竟這傳說是詛咒? 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甜蜜?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謝謝17Movie與威視影視 的邀請,今晚去美麗華影城觀賞這部由賴俊羽執導,陳柏霖、陳意涵、郭書瑤與姜康哲領銜主演的愛情喜劇小品,即將在本週五 (2013年12月6日)上映的電影「愛情無全順」特映會! 整個美麗華影城換上了耶誕新衣,一整個閃閃動人,寒夜中放光芒! 

000.JPG000-1.JPG000-2.JPG000-3.JPG000-4.JPG  

 

寒冬中看大仁哥陳柏霖如何改頭換面,搖身一變成了校園十全宅男吳全順,因為一則在校園流傳已久的「菊湖傳說」,跟陳意涵飾演的校園女神袁小琪之間,展開一場女神與宅男,美女與野獸的愛情大對決! 過程浪漫搞笑,讓人看得開心輕鬆又甜蜜!

 

電影「愛情無全順」是陳柏霖、陳意涵繼《BBS鄉民的正義》後再攜手合作,在導演與編劇的巧思下,陳柏霖翻轉原有銀幕形象,當起了百變怪咖男,挑戰演技大突破! 

 

再加上新近剛以《志氣》勇奪第50屆金馬獎最佳新人獎的宅男女神郭書瑤,與高大帥氣的姜康哲,還有盧廣仲加碼的銀目處女秀,這麼繽紛浪漫搞笑的宅男愛情喜劇,你還不來看就 low 了!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jpg  

 

單親、家暴、中輟、逃家、吸毒、誤入歧途, 

在她們弱小的身軀背後,都有著不堪回首,傷心的成長故事, 

少了原生家庭父母關愛的逃家少女, 

在向日葵家園共生家庭中,重新得到成長需要的愛, 

在綠島臨海峭壁 50公尺大垂降考驗中,讓她們找回了重生的勇氣; 

 

一段發生在 2012 年颱風過後的夏天的故事,

一群原本沉默內向、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集中、逞兇好鬥, 

缺乏與家庭和社會溝通基本能力的青少年, 

一起加入都市人工作群基金會創辦的第 9 屆「 28 天共生營」, 

經過團體學習共處互助,最後 7天 出發攜手縱行南湖大山

歷經風雨泥濘的考驗, 走過 60 幾公里,跨越 4 座超過 3000 公尺的高山,

成功完成自我挑戰,繼續努力永不放棄的生命成長故事  

 

今晚謝謝絕色國際、17Movie 電影網與梅花影城的邀請,七點到梅花影城參加電影特映會,看了這部預定20131025日,下星期五在台上映的公益電影紀錄片「縱行囝仔」,一部描述都市人工作群社福基金會與向日葵家園志工,如何幫助一群家庭功能失調的青少年,透過28天的旅行,一起「找回自我,勇敢面對人生挑戰」的紀錄片。

 

001-1.jpg000-3.JPG000-2.JPG 000-5.JPG     

在介紹「縱行囝仔」紀錄片中的故事之前,想先說說故事背後,一群付出全心力關懷照顧青少年,讓人佩服的志工,其實也因為他們多年來的努力,被兩位導演陳惠美與權國瑋看見,觸動了他們的心,才有了拍攝這部讓人看過之後,既感動又感觸良多的紀錄片電影「縱行囝仔」的開啟。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01.jpg  

 

韻腳詩、搖滾樂、漢服、水墨畫、古箏樂, 

青春如詩,愛情似夢,在雨中縹緲飛舞, 

北京、上海、台北、新加坡, 

一個心鎖、一張照片、一場車禍、一首歌, 

她離開他、他愛上她、她忘不掉他,他守護她, 

三男兩女,三段愛戀,兩段離愁、一段等候, 

在寂靜的雨聲中,等待幸福的穹音…

 

 

在颱風來臨前一天,雨絲紛飛的周末下午,去看知名作詞人方文山籌備近五年,所執導拍出的第一部的作品「聽見下雨的聲音」,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滿座的觀眾,在如詩的文字,幻夢般的映像,悅耳的音樂中,靜靜聽著方文山鏡頭下,一段青春縹緲,愛情如雨的生命之歌,在時而激昂熱血、時而淡雅幽靜、時而歡樂詼諧的氛圍中,感受由徐若瑄、柯有倫、釋小龍、徐嬌、周覓,與從2萬人海選出的小女主角新人韓雨潔(本名陳韋蓉),所共同譜出一段生死相憶、癡情守候、愛情分合的青春詩篇。

 

導演方文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因為他很喜歡下雨天,所以第一部電影處女作「聽見下雨的聲音」 ,便縈繞著「雨天」這個主題,以此發想,延續了他寫詞的文字意境,以搖滾樂、古典樂的碰撞為基調,訴說著青春、夢想、勵志等生命成長的故事。 

 

電影融入了搖滾樂、漢服、水墨畫、韻腳詩等東西文化與音樂元素,所有關於男女主配角的愛情邂逅偶遇,到生死離散的情境,都發生在雨天。

 

雨,記錄了片中人物的生命悲喜起伏,見證了青春如夢的純愛,也描繪了不同的愛情分合,寫下了生死離散的悲傷。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002.jpg001.jpg  

 

 

「人生有些事可以遺忘,但行李不能忘記 就算是番茄炒蛋,每個媽媽做出來的味道都不一樣」 --- 料理醫生葉如海。 

 

「沒有那個古早心,是要怎麼煮古早味啦!心若歡喜,菜就好呷!越是不景氣的日子,越要哈哈大笑過下去!」--- 北部傳奇總鋪師憨人師。 

 

「這可能是我人生最後一道菜--- 中部傳奇總鋪師鬼頭師。 

 

「挖係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的辦桌之神蒼蠅師的某... 你爸的名聲,這次一定要靠你贏回來! --- 膨風嫂愛鳳。 

 

 

今天去看了由「熱帶魚」「愛情來了」喜劇鬼才導演陳玉勳,睽違影譚16年重出江湖,執導拍出號稱台灣首部史詩喜劇的電影「總舖師」,電影由李烈與葉如芬共同擔綱製片,林美秀、楊祐寧、夏于喬領銜主演。

 

片中還有來自歌仔戲、電影、電視、舞台劇等不同領域,演技功底深厚的老、中、青三代跨刀烘托演出,眾星雲集火花四射,電影融合了台灣鄉土、道地美食、愛情、親情、師生傳承、黑道詐騙、網路串連等不同年代的題材,以奇幻、溫馨、浪漫、寫實又爆笑的手法,打造出可能是今年最妙趣橫生的國片! 

 

 

「總鋪師」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n6HgAQXaSQ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P   

 

如果說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寫盡了六年級生對愛情的年少輕狂,喚起了許多青春記憶;

 

那麼電影「逗陣ㄟ」,就是重現了四、五年級的年少與童年記憶,那清貧卻充滿溫馨歡樂的美好舊時光。

 

「逗陣ㄟ」一部充滿歡笑與感動,讓人笑淚交織的電影,非常適合新春期間,跟家人一起去觀賞。

 

謝謝愛評網、吉時娛樂與博偉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特映會的門票,讓幸運兌換到票的我,有機會搶先在昨晚七點,於台北信義威秀影城,免費欣賞這部有著濃厚人情味的電影「逗陣ㄟ」,重溫那美好單純的舊時光。

 

電影描述的是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台灣經濟正要起飛的台灣眷村裡,兩個典型的夫妻組合,外省丈夫劉杭生(由梁修身飾演)與本省妻子劉金穗月(由江淑娜飾演),以及本省老公陳天送(由雷洪飾演)和外省妻子宋美玲(由楊淇飾演)所組成的兩個家庭,從家庭到街坊,從街坊到學校,從學校到全村,左鄰右舍、學校師生與村民互動之間,所發生種種悲歡情事。

 

故事以劉杭生與劉金穗月,育有一子三女,一家六口眷村中成長故事為核心,從劉家最小的女兒劉亮亮(汪筠書飾演)的童年記事開始帶出周遭不同的人物,透過了片中刻畫的不同個性的角色人物,所遭遇與發生的感人故事,在面對生活上的種種困境與問題時,那時的人們,即使處於清貧的年代,卻能腳踏實地勇敢面對生活上的挫折,重新找回美好單純的人性與正義勇敢的傳統價值,從充滿歡笑趣味的故事中,提供給一些面對經濟困頓,只會叫囂謾罵,失衡的人心新的啟發。 

 

「逗陣ㄟ」電影預告(2013年2月8日農曆新年歡樂大放送),影片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4n5gMNfg0eU

 

電影裡由一連串的事件,一些看似日常生活中,會發生雞毛蒜皮的瑣事,像是小朋友說謊、同儕霸凌、讀不讀書、戀不戀愛,比不比賽,借不借錢、救不救人等等,但透過編劇生花妙筆的對白,跟主配角各司其職恰如其分的演出與詮釋,帶出了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信念與核心價值。

 

從電影情節中,我們會清楚地觀察到不同世代的觀念差異,從相親結婚到自由戀愛,親子之間在親情與對愛情的平衡,從重男輕女到校園霸凌,從「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到尋找自己真正有興趣的生命定位,親子之間,為了升學與馬拉松比賽之間的親情拉鋸,或許出發點都是為了愛,但有時愛太重,也成了摯愛的人,彼此的一種心靈負擔。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T1  

 (圖片引用來源參見註一)

        上星期在影展中看了幾部中國獨立電影之後,也看了一部台灣新導演作品的集錦電影,由三部微電影組合而成,包括了「門縫前的包裹」、「即使她們從未相見」與「撿影」,分別由三位台灣廖明毅、牛俊強與張亨如執導,每部作品長約三十分鐘左右,探討的主題各有焦點,但共同觸及的元素是「時間」,穿梭在三部微電影之間。

 

        影展現場三部微電影播放的順序,跟預告片略有不同,首先登場的是「門縫前的包裹」,由小豫兒李佳豫跟鍾瑤擔綱演出 ,探討的愛情與友情孰輕熟重,人性愛恨與報復糾葛的蔓延;

 

        其次是實驗性質意味濃厚的作品「即使她們從未相見」,導演透過與八位互不相識女人的訪談(四位台灣與四位老外素人),要她們只憑藉手中的照片,憑想像力杜撰一段記憶,好像過往跟對方早已熟識,然後透過了導演的剪接,讓受訪的人穿梭在不同的時空中對話,企圖營造與勾繪一場關於記憶與想像力飛馳交錯,真假難辨的故事。

 

         最後在「撿影」這部微電影裡,讓在真實生活裡,本來就是親生母女的譚艾珍與歐陽靖,在戲裡也扮演母女,故事探討了家中長者因久病折磨,所產生跟親人之間的情感壓力。

 

         時間,在三部微電影裡,有著不同的隱喻與象徵,對某些人而言,時間流轉,意謂著的,可能是幸福甜蜜記憶的陳香或流逝,也可能是傷痕苦痛的淡忘與模糊;但對某些人而言,則剛好恰恰相反;那些關於人性愛恨的記憶,反而隨著時間的長河變得更加沉重。三部微電影,各自從一段精彩的故事劇本出發,從文字的發想,到影像配樂的完成,同樣得影片長度,導演在概念發想與執行完成之間的落差大小,就成了說服觀眾的標準。 

 

  2012金馬影展 「即使她們從未相見+門縫前的包裹+撿影」電影預告

  

 

「門縫前的包裹」  --- 愛情與友情孰輕孰重?

兩位住在台北,大學時代的死黨姐妹淘,畢業後各自分飛,十年後在偶然間相逢,才知道其中一位,已經搬到了宜蘭,後來想起了死黨生日,工作再累,也要連夜開著車,趕到宜蘭送上精心準備的好禮,但是人是趕到了,禮物並沒有親自面交到對方的手上,只放在門縫前,便急急忙忙轉身就走,究竟背後有甚麼隱情?禮物之中又有甚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故事一開始,第一名女子 Vivian(鍾瑤飾演)從地下停車場駛出,一路開向宜蘭,車上放著一份包裝精美的禮物,深夜時分在途中停車,進了超商買東西,聽了店員講了一個蝴蝶指引駕駛開車,導致車禍的傳聞,Vivian 沒想太多繼續上路。美麗的蝴蝶在整個故事裡,有著重要的隱喻,既點出了兩名女生對愛情不同的理解與態度,也代表著人們在愛裡受傷過後,由愛轉恨的心情。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JP01   

   

人,都會是會變的,

而歲月滄桑,常常讓人面目全非,

唯獨愛的思念與堅持,可以跨越了時間的藩籬,

在長河中湧起沉沒中屢仆屢起。

       

一段 50年的年少愛戀,經過了無情歲月的淘洗,

當人心墜入了漸次褪色的蒼老中,

年少時的兩地相思,究竟還能剩下多少純愛?

 

1994年由台灣製片界的大前輩徐立功監製,

邀請了當時還默默無聞的李安執導,由王蕙玲編劇,

當年由郎雄、歸亞蕾、王玨、王瑞、杜滿生、張艾嘉、

楊貴媚、吳倩蓮、趙文瑄、陳昭榮與王渝文等老中青三代,

領銜主演的「飲食男女」,獲得國內外影評與票房的雙重肯定,

獲選了當年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開幕片,

還入圍了奧斯卡、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1994年李安執導的「飲食男女」電影劇情簡介,請看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3%B2%E9%A3%9F%E7%94%B7%E5%A5%B3_(%E9%9B%BB%E5%BD%B1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SP01.jpg  

 

缺了愛的星空,該用甚麼來彌補呢?

成長過程中缺了角的記憶,

恨,永遠填不滿那曾經遺落的缺憾 ,

只有愛,才能讓人們學會原諒,學會放下。

 

 

        跟美國知名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 在拍攝的電影「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http://sunshinetoday168.pixnet.net/blog/post/34545673)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電影「星空」海報,改編自知名作家幾米創作的同名繪本,是導演林書宇繼2008年廣受好評的電影處女作首作「九降風」之後,再次引領大家探討青少年成長心事的議題。 

  

MP1.jpg  

 

      兩部電影的故事,都跟法國巴黎有關,海報上的「星空」背景,都是緣自於荷蘭畫家梵谷1889年的名作「星空下的絲柏路」(The Starry Night,Road  with Cypresses),而電影也都是探討,處於不同年齡與生命階段的人們,尋找真實自我的過程,我看完了「星空」,曾經很好奇地遐想著,如果這部電影由伍迪‧艾倫來執導,又會拍出甚麼樣不同的綺想世界與影像風貌呢?

  

  

        電影描述一位14歲女孩謝欣美小美(由徐嬌飾演)的青春紀事,藉由小女孩的眼睛看世界,輾轉觸及了台灣社會變遷過程中,頹圮了的親情、溫暖與妒嫉交錯的友情、與蜻蜓點水般如夢似幻,對愛情朦朧的想望等不同層面。

 

 

      從小朋友的眼裡看著大人複雜的情感世界,從讓人沮喪的傾圮親情,到處於年紀相仿的同儕中的支持與傷害,再到年少青春微微有感的愛情神話,同樣是難以說出口不知如何表達的心緒,卻是有著地獄與天堂的流轉感受 ,這更也引發了小美對於未來生命無所歸依的迷亂與徬徨。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PP01.jpg   

<長期偷窺盜文者與藏鏡人全家不得好死,禍延子孫生生世世>

  

        不管是不是站在鼓勵國片的立場上,從演員轉型成導演的蔡岳勳,在這部電影所展現的企圖心與用心,都非常值得肯定,陸海空的爆破畫面與後製特效十分精采!

 

         看完電影,如果要一句話點出電影的強弱,那就是 「爆破特效驚人,壞蛋搶眼 ! 好人平庸 ! 劇情超瞎 !」某些視覺特效畫面的處理,已經隱隱有國際商業大片的水準,電影拍得娛樂性效果十足,非常適合新春期間去觀賞!

 

 

 「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前導預告

 (影片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qZYQwBwmZDs)

 

       為陪襯年輕金鐘影帝的主角趙又廷,同時也有大中華區與海外市場的票房考量,導演這次非常用心地找來了得過金馬影帝的內地演員黃渤、香港的杜德偉、Soler( Julio 與Dino) 與AngelaBaby,以及台灣影帝戴立忍、高捷、夏靖庭,與資深演員勾峰、湯志偉,還有一干人氣偶像演員吳中天、關穎、阿KEN、納豆,許時豪與在台發展的日本演員藤岡靛等等。   

 

PD01.jpgPD09.jpgPD02.jpg

 

      飾演反派或是亦正亦邪角色的演員黃渤、戴立忍、夏靖庭、高捷、香港的Soler 兄弟Soler( Julio 與Dino)與阿KEN,都較正派角色搶眼,基本上論演技,薑是老的辣! 年紀不大但演技已獲影帝頭銜肯定的內地演員黃渤,全片演出行雲流水揮灑自如,一路烘托著身手矯捷搏命演出,但演技平平的趙又廷。

 

       兩人之間的對手戲,如果少了硬底子的黃渤會變得很乾,黃渤雖然不是之前痞子英雄電視劇版,仔仔所飾演的痞子警察陳在天,但他亦正亦邪的演出,基本上也就展現了痞子的作風,而且演出成績絕對比仔仔出色。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10 P.jpg  

 

       今年金馬獎國際影展的開幕片「10 + 10」,即將在本周五(2011年12月16日)公開上映,在影展期間因為追影族太過熱情,開幕片訂票迅速被秒殺,上回錯過觀賞機會的朋友,這次千萬別再錯過。本片是電影界為了慶祝百年國慶,特別邀請了老中青三代的台灣電影導演,還有多位大家耳熟能詳的國片演員、導演與偶像歌手,共同參與拍攝了這部別具意義的電影。

  

      「10 + 10」顧名思義是由10位加上10位,也就是二十位台灣導演,透過了這些涵蓋了台灣、馬來西亞與美國成長背景導演的本土與國際視野,將他們心目中這些年來「台灣特有」的社會現象,跨越了百年時空的長河,以每人5分鐘的長度,拍攝一部短片組合而成的電影,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名單,都十分堅強。

 

 獻給台灣 最美好的情書「10 + 10」電影預告 12/16百年獻映

(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0BiNDzQvLZU&feature=related)

 

 

       導演部分涵蓋了侯孝賢、王小棣、王童、朱延平、何蔚庭、吳念真、沈可尚、侯季然、張艾嘉、張作驥、陳玉勳、陳國富、陳駿霖、楊雅喆、鄭文堂、鄭有傑、蕭雅全、戴立忍、鍾孟宏以及魏德聖導演。

 

10 導演.jpg

 

2011金馬影展《10+10》開幕記者會 台灣電影史上最夢幻組合

(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6RrqknBHx7M&feature=player_embedded#!)

 

 

        演員部分則包括了紀露霞、梅芳、柯一正、李烈、陸弈靜、高捷、戴立忍、舒淇、陳玉勳、黃河、柯宇綸、桂綸鎂、張孝全、謝欣穎、吳中天、寇家瑞、林辰唏、張少懷、張韶涵、曾珮瑜等、王丁筑、廖文莉、蔡明修、謝其文、簡嫚書、李永豐、李冠毅、丘芹銓、王品涵、高英軒、廖苡喬、馬汀尼、張訓瑋、周洺甫、小甜甜等人。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TP.jpg  

<寫在前面>

詩人楊牧先生(1940年9月6日-2020年3月13日),筆名葉珊,慟於2020年3月13日與世長辭,享年80歲,楊牧,本名王靖獻,臺灣花蓮人,臺灣著名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花蓮中學、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創作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親炙徐復觀、陳世驤。

 

我有幸於2011年看了楊牧先生的紀錄片「朝向一首詩的完成」,並寫下觀影的感受,藉這機會與大家分享當年的感受,也謝謝楊牧先生帶給許多台灣學子豐富的詩學與文學的啟發。

 

        從今年(2011年)四月開始,在台北上映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影展(The Inspired Island”: Series of Eminent Writers from Taiwan)」,是由行人文化實驗室策畫、目宿媒體製作拍攝出品,關於台灣本土這些年孕育的詩與文學的大師一生的紀錄,很高興這部對於喜歡詩與文學的朋友,深具人性啟發的電影列車,最近已經開到了古都台南,從2011年9月16日開始,在台南國賓影城上映,台南喜歡詩與文學的朋友,千萬把握這次難得孺慕大師的機會。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文學電影,邀請了五位有著深厚藝術涵養的導演 (楊力州、陳傳興、陳懷恩、林靖傑與溫知儀),為六位著作等身的作家(林海音、周夢蝶、余光中、鄭愁予、王文興與楊牧),貼身描繪的記錄片「兩地」、「化城再來人」、「逍遙遊」、「如霧起時」、「尋找背海的人」與「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作家群中除了林海音先生已離世外,其他都尚健在,從七十幾歲到九十歲都有,這六位作家,有些出生於大陸,年少歷經戰亂,遷到台灣,有些出生於台灣,又為了自身理想,遠赴海外求學,在他們的身上,容或有著不同的鄉愁,但共同的特色,都是在台灣這塊豐潤的土地上落地生根,成就了他們精彩的一生,有了許多傳世的作品,我們何其有幸,能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過往的前輩們,這些真正歷經戰亂的人們身上,看見了人性聖潔光輝的一面,也映照出台灣島上如今的亂象橫生,另一群沉淪的藍綠政客與媒體,無知淺薄、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任意受到操弄的盲目世代,為了個人或是政黨的利益,粗鄙地撕裂著族群歷史的傷口,自毀著長城。

 

        前輩作家們,不論中西,一生執著於創作的認真精神讓人感佩,從不曾因為耆耆老矣,而有著絲毫的懈怠,至今仍在文學創作的路上精益求精,從不驕傲自滿,一如今年六月,看了西班牙大師畢卡索的作品展,不同的藝術家,有著不同成長的時空背景,在創作的旅程上,給與了不同的滋養,但不同於如今網路世代那些淺薄的新生代作家,腹伺甚窘又極其主觀,看不見謙謙君子的風範,讓人在看完電影記錄片,感動於這些文學大師,一生用心提昇自己性靈之餘,也不免有著一種「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的喟嘆。

 

         繼上一篇介紹了詩人周夢蝶的觀影心得「化城再來人」--- 詩壇苦行僧周夢蝶」(http://sunshinetoday168.pixnet.net/blog/post/34959701 ) 之後,今天要重拾文筆,介紹了另一位作家楊牧先生的作品。但在詳細介紹楊牧先生「朝向一首詩的完成」記錄電影之前,還是要簡單地再分享,有關「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的拍片緣起,看了這麼多有心人在這土地上努力地保存著台灣的瑰寶文學,真的讓人深深感動,原來在台灣的土地上,還是有些不昧於大眾流俗,不願與沒有是非只有利義嗆辣的低俗媒體起舞,而用心保存著優美文字作品的人們。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JP.jpg   

 

         抱著覬覦彭于晏的胸大肌,才決定去看「翻滾吧! 阿信』的觀眾,絕對是對這部電影的一種褻瀆。

 

 

        但如果看完了電影,懂得了導演林育賢拍攝本片的用心良苦,因而清醒決定給自己一次機會,走出迷失的肉欲青春,以外表論人的膚淺年少,也算是迷途知返值得鼓舞,一如電影故事中的真實人物林育信,在接受媒體訪談時,提及之所以願意讓弟弟,拍攝自己那段不堪回首的年少歲月,那段自以為驍勇善戰,其實是荒誕不經、浪費生命的青春記事,目的只在於引導啟發更多曾經迷失的年輕人,給自己生命一次重新再來的機會。 

 

 

「翻滾吧!阿信」真實人物林育信本人與其母親,還有在片中飾演年少林育信,男主角彭于晏的訪談。

 

 

        每個人的青春,都只有一次,但的確很少人,在年輕時就懂得珍惜青春步步為營,通常都是虛擲時光的時候多,既聽不進長者的苦口婆心諄諄教誨,也以為自己手上握有大把的青春,於是跟著一句販賣美好的廣告詞: 「青春,就應該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恣意揮霍有限又珍貴的黃金歲月,貪求外表的浮華,一直要等到青春遠颺,驀然回首時,才發現當時眼中以為的「美好事物」,是多麼愚昧而不堪地追逐。

 

   

         其中的差別只在,有些人像林育信一樣,懂得在人生還來得急轉彎時,及時地把握住機會,翻滾回人生的正途,重新開始一段,看似平凡平淡,卻是能讓家人安心,讓自己踏實的人生;而有些人,則是像片中的阿信死黨菜脯 一樣,親手將年輕的生命,送上了魂斷不歸路。

 

 

        電影「翻滾吧! 阿信」,其實是導演林育賢繼2005年拍攝記錄片「翻滾吧! 男孩」(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F%BB%E6%BB%BE%E5%90%A7%EF%BC%81%E7%94%B7%E5%AD%A9) ,記錄以親哥哥宜蘭縣羅東鎮公正國小體操教練林育信,如何帶領小體操選手苦練成名的經過之後,接著開拍以親哥哥林育信年少無畏青春的電影。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BP.jpg

 

  (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電影評論FB 粉絲頁」按讚)   

 

 

一位溫柔婉約,卻被男友劈腿的百貨公司電梯小姐,  

一位深愛妻子,卻被太太背叛的小學棒球教練, 

兩人在各自的愛情遭遇後,

因為一隻網拍的河豚交貨而相遇, 

燃起了一段看似寧靜又狂暴的愛戀,

這就是電影「河豚」故事的開始... 

 

天空很藍,光影很美,

雲層卻總是飄掩著蒼穹,有著一絲難言的陰霾,

就像他們之間的初遇與相處,

愛的那麼熾烈無阻,性得那麼粗暴狂野。  

  

他們的愛,卻一如水中的河豚,

集美味與劇毒於一身,

總是靜默的,搖搖晃晃的,

不知道甚麼時候,才能航向平穩的停泊港口? 

 

「河豚」電影預告(情色版) ,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uUbjOqLaLs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C12 (2).jpg

 

<2014年5月3日更新>詩壇苦行僧周夢蝶(本名周起述,1921 - 2014),於2014年5月1日下午2時48分病逝於新店慈濟醫院,享壽94歲。詩人化蝶離世,從此不問人間俗事,只留下珍貴的詩作,永存人心。

 

 

----------------- 本文寫於2011年8月6日 ------------------------

 

         對於喜歡詩與文學的朋友,2011年最讓人啟發的電影,應該是由行人文化實驗室策畫、目宿媒體製作出品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文學電影,邀請了五位有著深厚藝術涵養的導演(楊力州、陳傳興、陳懷恩、林靖傑與溫知儀),為六位著作等身的作家(林海音、周夢蝶、余光中、鄭愁予、王文興與楊牧),貼身描繪的記錄片「兩地」、「化城再來人」、「逍遙遊」、「如霧起時」、「尋找背海的人」與「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其中的緣起讓人深深感動,原來在台灣的土地上,還是有些不昧於流俗,不願隨之起舞,而用心保存著優美文字作品的人們。

 

          不管他們是從事在哪一個領域,都不願跟著從不曾反思,以為掌握大眾傳播利器就是勝者為王,其實卻是粗鄙不堪的主流俗文化同流合污,也幸好台灣還有這些人們的存在,透過了他們無私的出錢出力,才能讓這些年事已高的詩人文學家,一生用心琢磨在其專業領域的珍稀作品讓人看見,也讓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在媚俗之外,還能保有一份清新與深度的文化品味選擇。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總預告,影片引用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iumYxEJcwI

 「他們在島嶼寫作」2011.4.6 六部文學記錄片聯合發表會,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dC_LnZF1UQ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P.jpg  

 

         一部「充滿算計」的「良心之作」? 你沒看錯,看似負面與正面矛盾的形容詞,正是我看完台北電影節電影「寶島漫波」的感觸。

 

 

        或許是因為「海角七號」、「艋舺」與「父後七日」的口碑票房大賣,讓許多面臨「一部不成,可能就沒有下一部」的台灣新銳導演,在拍攝電影時,都陷入了一種討好媒體報導與淺薄觀眾的迷思,在中山堂看完由廣告導演起家,曾經以「兩隻魚,游啊游上岸」,在2005年勇奪金鐘獎的導演王啟在,所執導的「寶島漫波」,也是去年高雄電影節的閉幕電影後,心情感受毋寧是五味雜陳的。

 

 

       明明是一部言之有物,發人深省的良心之作,一部反映台灣中年勞工失業、家庭親情、詐騙集團與綁票案件等等社會現況的悲劇,卻為了媒體話題性,與票房生存考量,硬生生地包裝成一部,所謂「笑中帶淚」的喜劇,從片名、主題曲、演員選角,到電影中的種種刻意營造的搞笑情節,處處都充滿了商業算計的斧鑿痕跡。

 

 

     在台灣困窘的國片市場,在這幾年因為新銳導演多樣化的作品風格,好不容易起死回生,取得活水的同時,另一股以無良媒體為主的低俗報導惡勢力,卻又將百花齊放的電影類型,逐漸逼近了以搞笑包裝為主流的死胡同,長此以往,當台灣的商業電影,隨著世代觀眾口味的遷變,走向了視覺一定要有「肌肉男跟大胸女」的加持,無論再嚴肅的命題,都必須充滿笑聲,才能賣得好價錢的時候,就是台灣電影另一場大滅絕的開始。

 

 

       為了爭得下一次拍片的機會,幾乎每一位新銳導演,在面臨資金來源困窘的情形下,都要面對藝術創作良心,與現實票房考量的拉鋸,而可悲的是,在未成名之前,絕大部分的導演,都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在作品裡放入了一堆無聊當有趣的笑點,真的讓人同情,也感到憤怒而悲哀,一部電影的靈魂,因此模糊失焦了。

 

 

        這也可以從電影「海角七號」出乎意料的成功,創造了國片有史以來,最亮麗的票房賣座紀錄後,導演魏德聖,就迫不及待地在第二部作品中,想拍出一部屬於他的良心之作可以感受得到。儘管從預告片看來,這部充滿壯闊波瀾的史詩電影作品「賽德克巴萊」,可能不見得會迎合廣大主流觀眾的動作,卻會是他導演生涯中,真正名留青史的個人代表作,就可以看出每一位導演心中真,正想拍的,跟市場主流觀眾口味的距離與落差。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P Poster.jpg  

 

 

        某一個酷熱盛夏的台北星期天,兩個菲律賓男人,搬著一張沙發,走在台北的大街小巷中,究竟會發生甚麼樣的趣事? 

        紅色沙發,身穿一藍一黃衣服的男人,這樣的組合,又隱藏著甚麼樣的密碼呢? 

 

 

        同樣是大馬華人的導演何廷蔚,不同於蔡明亮拍攝「黑眼圈」的冷調艱澀,以另一種貼近大眾,充滿喜劇情境的風格,來探討外勞在台灣的生活點滴,有趣的是這部探討菲律賓外勞在台灣生活面貌的電影,幕後的團隊卻是由來自馬來西亞籍的導演、印度籍的編劇、美國的攝影師共同組成,同時這部片子的資金,還涵蓋了日本NHK贊助、菲律賓投資,與台灣的國片輔導金的支援,幕前幕後一樣精彩。

 

 

  

        這部電影早在今年五月上映,當時除了受邀為2010台北金馬奇幻影展開幕,也在台北電影節裡播映,映後座談反應熱烈,後來在台北光點電影院上映,還創下國片映演以來,最高週末票房紀錄,締造超過十場滿場的驚人成績。口碑與票方雙獲肯定,讓原先擔心以外勞生活為主題的電影不容易討好,但上映後口碑效應發酵、專業影評、媒體大力報導支持下,寫下了很棒的票房記錄。還沒看過的朋友,這部片因為也入圍了今年金馬獎「最佳新導演」跟「最佳原創佳電影歌曲」,所以在最近金馬獎國際影展中還有安排播映,請把握機會前往觀賞。

 

 

 P7.jpg 

P6.jpg 

 


        「誰說台灣不是一個開放與包容的社會?誰說台灣觀眾對外勞朋友心存偏見?誰說不同膚色、語言的影迷不能比鄰歡笑,感受到電影故事所傳達,能穿越一切隔閡的共同情感?」何蔚庭在票房受到肯定後謙虛地說:「那些杞人憂天的疑慮和不安,現在都煙消雲散了。」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L10.gifL4.jpgL5.jpg

       聽到『記錄片』,你的腦海中浮現的是甚麼? 是貧窮無依的弱勢族群,在社會底層辛苦地掙扎求生的血淚? 是揭發政治黑暗貪官汙吏,在密室飲酒作樂荒淫的場景? 是野外貼近攝影,關於大自然生物的成長奧秘? 還是追蹤報導深奧學術研究的實驗成果?  

      不管是哪一面向的聯想,可能都脫離不了跟感嘆、憤怒、黑暗、嚴肅、冰冷等情感的輾轉,所以除非記錄片的議題跟你的生活相關,一般人很少會看紀錄片,更別說要你特別花錢買票進電影院,去看記錄片,特別是當記錄片的主題,報導拍攝的對象是舞台幕後鏡頭下的工作者,而不是那些永遠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台前明星偶像。

     但是當你看了下面這樣的一段介紹後,你的心裡會不會浮現一絲好奇,因此勾起了想去一探究竟的慾望?

      『他是台灣人不知道的榮光,卻是多少位大師導演背後的那雙眼睛…他的眼睛穿梭在侯孝賢、王家衛、張艾嘉、陳英雄、行定勳、是枝裕和等國際知名導演們的電影場景之間,他的鏡頭讓張曼玉、梁朝偉、舒淇、張震、桂綸鎂與周杰倫等明星,在電影中綻放了無比的影像魅力..』

    

(本文有關『乘著光影旅行』的圖片與影片,皆引用自

 1. 台北電影節官網記錄片介紹http://www.taipeiff.org.tw/Film/FileIntro.aspx?id=40&subid=5294&filmID=401 

 2.『乘著光影旅行』電影官網http://www.letthewindcarryme.com/ 與3. Youtube 相關網頁)

       也許你會也許不會,他是誰呢? 他是李屏賓,也就是贏得今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的影片---『乘著光影旅行』(Let The Wind Carry Me) 的記錄對象,真正的台灣之『光』。

L9.jpgL8.jpg 

       李屏賓,1954年生,1977年入行,從事電影攝影33年的光影詩人,這部由侯導的助理導演姜秀瓊,與關本良,一台一港兩位導演,利用李屏賓跟侯導在法國拍攝『紅氣球』的期間,花了將近三年的時間,貼身追蹤拍攝完成的一部紀錄片,片中沒有刻意對攝影大師亮眼成就的歌功頌德,也看不到上述提到記錄片時的嚴肅冰冷。有的只是對一位56歲的攝影工作者,經過多年的努力,對於工作與人生體驗的領悟分享,還有走遍了世界各國,在工作有了所成就之餘,對家人深深的情感,尤其是對多年不曾隨伺在旁的年邁母親,那份夾雜著不捨與疼惜的情感,這部紀錄片,就是記錄著一位北方漢子,走過的大半人生的一份省思,有著人生行旅的滄桑,在許多人豔羨的榮光下,對於家庭與工作之間的難以兼顧,對家人還有人生的一份牽掛與懸念。這部紀錄片沒有太多的粉飾,因為真實,所以讓人感動,電影裡看到的,不僅僅是記錄著這些年李屏賓在攝影上的藝術成就,是的,那些奧秘深刻的攝影技術的確讓人驚艷,融合參雜著東西方美學與禪學的光影魅力的確很玄,但真正感動我的,卻是那份在鏡頭之外,李先生所自然流露,對家人那份深刻的情感。  

       李屏賓從基隆海專畢業後,於1977年起加入電影行業,一開始從中影的燈光助理做起。一個非電影相關科系科班出身的人,從純粹對攝影的一份狂熱,到今天成為國際肯定的攝影大師,其間的心路歷程,絕對是相當艱難的。因為在那個年代,台灣電影工業剛剛起步不久,基本上還是個半手工業土法煉鋼的年代,攝影燈光師又是標準的師徒制,但有限的資訊,與人人都需要有一口飯養家糊口的青澀歲月,老師父難免都要留上一手,以避免吃飯的傢伙,一個不小心就給外人端走,更別提會有老師傅會主動教導,於是像李屏賓這樣初入行的學徒,都是要仰賴隨伺在旁的觀察學習,一點一滴地偷師與用功自學,慢慢地累積成自己的東西,這也養成了李屏賓凡事先主動全盤地細心觀察,也在無形中厚植了他後來更上一層樓的基礎。在片中有一段李屏賓,跟當年一起在中影工作的老同事好夥伴聊天的畫面,兩人跟年輕的攝影助理聊起了一段憶當年的對話,讓人聽了不勝唏噓,原來在那樣資訊有限的年代,學習的過程竟是如此的艱辛。而攝影本來就是考一個人的眼力,這中間要邁向成功的路上,除了要有先天對攝影鏡頭的直覺與敏感天賦,當然更需要後天遇上好的伯樂帶領,而侯孝賢在李屏賓的工作生涯中,正扮演著這樣的一個角色,1985年李屏賓跟候孝賢的相識,正式開啟了兩人的機緣,從那年合作拍攝『童年往事』開始,兩人開始有了緊密長期的合作,也一路拍攝了,多部得到國際影展肯定的電影,包括了

1985 童年往事 

1986 戀戀風塵

1993 戲夢人生

1996 再見南國,再見。

1998 海上花

2001 千禧曼波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S4.jpg 

 

「父後七日」電影預告,影片轉載自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7YGqIV5WWs)

 

 

 

台灣本土嚴肅哀痛的死亡祭祀出殯大事,遇上了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最愛的西班牙甜蜜女聲Ana D 唱的Galaxia , 在她那一貫聽來總帶點疲倦,輕柔舒緩彷彿在你耳邊細語呢喃,卻又有種遠遠近近恍若隔世的疏離感時,東西方嚴肅與浪漫的氛圍交錯,本土與國際的文化衝擊,究竟會擦出甚麼樣的火花呢? 請你在8月27日前往影院,看看在今年台北電影節受到矚目與觀眾熱烈迴響的『父後七日』(Seven Days in Heaven) 就能體會了   

 

 

這部改編自2006年「林榮三文學獎」第二屆散文首獎作品(  http://blog.chinatimes.com/essayliu/archive/2006/12/25/138703.html ),由1980出生,年輕的原作得主劉梓潔,從她長約四千字的得獎散文,改編成電影劇本,與王育麟一同執導演的同名電影『父後七日』。故事講述的是父親病逝,女兒跟哥哥回家奔喪,在父親遺過世後七天,遺體火化下葬前幾天,與親友和葬儀社的土公仔、道士等業者之間互動的故事。

 

 父後_1~1.GIF S3.jpg朋奉_1~1.JPG  

 

電影的劇本對白、演出的形式,都跳脫出已往本土悲傷肅殺的氛圍,電影裡處處仍保有著台灣人獨有的幽默觀點,貼近本土人文的關懷,依舊犀利細膩,但不同於這兩年最夯的『海角七號』與『艋舺』的傳統純正本土味,或是緣自日據時代統治下的時代感傷,或許是因為劇中女主角阿梅,本身就是原作者的身影投射。

 

於是有了台灣年輕新世代獨有的樂觀視野,可以在保有本土文化意味的前提下,藉由女主角流利的多語言,與跨國工作的背景,很自然地與國際接軌,讓長久以來,我們老在政治與新聞媒體上,聽到高喊『立足台灣,放眼天下』的口號,有了最藝術又生活化的展現。

 

根據電影節播映後,導演與觀眾的座談互動,還有最近媒體的相關報導中,得知電影是在2007年開拍,為了節省預算,整個劇組移師到導演劉梓潔的老家彰化拍攝,當地的親朋好友都動員了。

 

就連劉梓潔外公也在戲中客串演出,幫劇中過世父親(太保飾演)的火化與出殯「看日子」的長者。故事的對白的確充滿幽默,但不至於淪為『搞笑』的地步,畢竟這還是一步探討生死大事,還有父女兄妹親子之間,跟死者家屬與殯葬業者之間的互動,只是透過戲劇性的對白與演出,將真實故事中發生的趣事,以輕鬆的筆法展現,但有時候愈是輕鬆以對嚴肅的生死課題,更讓人深刻動容。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CP.jpg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封寄不出的情書,不管是寄到天涯,還是...』

 「我在眾人熟睡的甲板上反覆呢喃,我不是拋棄你,我是捨不得你 ……。」

 

C25.jpgC29.jpgC13.jpgC16.jpg

 「60年前,寄不出的七封情書, 60年前,說不出的心中遺憾; 60年後,姍姍來遲的愛情地址,  60年後,點燃心中的真情摯愛 ... ...。

 「人只能活一回,夢想卻有無數個,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機會屬不屬於自己……。」 

   

 

      『海角七號 Cape No.7(http://cape7.pixnet.net/blog/)應該是近年來繼『練習曲』另一部雅俗共賞的國片,其實片中探討的愛情加音樂的夢想追逐,題材並不陌生,但勝在有個擅長講故事的高手----本片導演魏德聖先生,他跳脫一般國片導演,為了資金不足問題,而刻意選拍一些,專給特定族群觀賞的題材窠臼,以維持基礎票房的考量,轉而以略帶喜劇性的敘述說法,來跨越維持電影銷售基本盤的挑戰,從去看過後的朋友之間,傳出的口碑來看,還有目前公佈的票房狀況,可能會是另一部繼『練習曲』之後相當賣座的國片。魏德聖先生曾任楊德昌《麻將》副導演及電影《雙瞳》策劃。1999年以《七月天》驚艷台灣影壇,2004年,為了突破台灣電影市場受限於資金規模而無力拍攝大格局、大製作的現實困境,自籌250萬元資金,拍攝了《賽德克.巴萊》5分鐘試拍片,企圖證明台灣的影像創作實力,再次震驚中外影壇,而今年八月推出的個人首部劇情長片《海角七號》,耗資新台幣5000萬元拍攝而成,也走出了因預算限制,只能拍拍小品的國片困境,和『練習曲』相似的是一樣充滿台灣人情味,差別是『練習曲』給人溫馨感受較多較濃郁,而『海角七號』則充滿了南臺灣大小人物生活的智慧,與樂天向上的態度。關於愛情與音樂兩條故事的發展主線,在導演高超技巧的引導,又細膩的敘述中,有了十分貼近而栩栩如生的人物個性刻畫,有了精采的劇本對白,再加上導演大膽又巧妙地選角,職業與非職業演員之間擦出的火花,在自然而不過分誇張的演出中,處處給人一種會心一笑的幽默,但又不會損及另一條以愛情故事為主幹的浪漫深情,所以看完後,有著一種快樂又清明的感覺洋溢在心頭。

 

 

 

C21.jpgC15.jpgC22.jpgC24.jpgC1.jpgC4.jpg  

 

 

          導演的企圖心夠大,本身說故事的技巧也好,故事的時空跨越60年,從日本到台灣,1945年日本戰敗後,一位在台教書的日本老師隨軍隊返日,留下了一段跟台灣女孩沒有結局的愛戀,而這段往事,在60年後,由原本是在台北玩Band的男主角,因發展不順遂,回到故鄉墾丁暫時擔任郵差的男主角,在處理投遞信件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日本老師當年寫的七封情書,而重新追尋的過程中展開,這一段浪漫又哀傷的愛情故事,與同時正在進行因為地方音樂祭,在邀得日本知名歌手『中孝介』來台演出後,疼惜兒子的男主角父親,一方面希望透過留住年輕一代為家鄉盡力,另一方面也為了幫助兒子實現音樂夢,而跟鎮長力爭有一個當地樂團共同演出的機會,而在時間壓力與人才欠缺的前提下,一場充滿台灣人特有的樂天知命的選秀與組團表演,變成了另一條電影主線,同時也因人物巧妙的安排,60年前未能完美的中日異國戀情,60年後,在男主角與擔任演出經紀人的日本女主角之間,有了類似時空對映與情感傳承的象徵意義,電影裡也觸及了台灣這些年的社會生活形態的演變,不同世代的人心思維差異,表現對人對事還有工作上的態度的落差,種族之間與親子之間價值觀的衝突,不同語言文化異國戀情的誤解,傳統文化的式微與保存等等命題,都在看似輕鬆詼諧的氣氛中,被一一掀開又蓋住,導演顯然是讓觀眾各取所需,要觀眾自己做選擇。

 

 

 

 

 

       你當然可以簡化地看待,這只是一個長版的音樂愛情故事,一支充滿浪漫戲而不謔的愛情MV,好像所有在上一段剛剛提及的,這些年台灣社會所遭遇的難題,通通都能藉由愛情與音樂,這兩個跨越時空、種族、語言文化限制的元素而逐一化解;當然你也可以再深入地去思索,在這部充滿所有賣座的商業元素表面之餘,導演還想透過電影傳達給所有在台灣的人們,甚麼樣的思考?一如片中男主角在面對在大都市競爭失敗的情況下,既不甘心一直待在故鄉發展,卻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生活壓力,重新歸零與摸索自己的生命之路時,那其間的心路歷程與轉折,其實很值得許多不同的人們去思考,同樣的在片中連中日之間,上一代有著多年來戰爭統治歷史傷痕的糾纏情仇,都能在新一代即便還是有著異國文化語言思考等衝突的問題下,都能經由溝通,在這部片中用了音樂與愛情,而達成了雙方的重新思考,那麼身處在同一個土地上,說著同樣語言的台灣人,究竟能在看完哈哈大笑之餘,從片中多領略了一些甚麼,同樣是值得去思考的,如果你還不曾去看過這部片子,不妨找個時間去看看。(http://cape7.pixnet.net/blog/category/1180065)

 

 

 

SJKen的浮光掠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